《贾贵妃日常》

第77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77章

大夏宫宴,连办三日。这一回皇帝宴请伐吴国的功臣。彼时随在皇帝身边的除了皇太子外,还有蜀王、楚王二位皇子。

?本作者华卿晴提醒您《贾贵妃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独独燕王缺席,但是燕王人不在,声名犹在。

金粟宫里,贾祤瞧着从大胜宫宴归来的亲儿子李烨。

李烨小嘴吧嗒的讲一个不停,他讲着皇帝如何赏人,如何得众人的信服。总之在楚王李烨的嘴里,他最崇拜的就是父皇。

这等事情贾祤就用听,只看亲儿子的小眼神,还有他一幅信徒如见神明的热忱模样。贾祤就知道亲儿子一颗心全要到亲爹身上。

不过能理解。这一等贾祤能懂。

哪一个小孩子的心里不是存着一个伟岸父亲的形象呢。像天空,像山岳,就像天空一样的辽阔,像山岳一样的顶天立地。

贾祤一直等着兴奋的李烨讲得口干喝水时,她才道:“烨哥儿觉得父皇利害,你往也想成为父皇一般的大人物。你就得努力,努力。”

贾祤伸手,她在亲儿子跟前晃一晃,她就笑着跟亲儿子说道。

“父皇说,他会教导我。”李烨挺一挺小胸膛,他一脸的骄傲。

“成,有你父皇教导,母妃心头就开心。真盼望烨哥儿快些长大,早早就能替你父皇分忧。”贾祤笑着说道。

“是啊,我也想快快长大。”李烨伸手,他比划一下自己,再比划一下面前的母妃。

“等着跟母妃一样高的时候,一定可能替父皇分忧。”李烨一边说,一边还点一点小脑袋,他的模样还挺认真。

“为何认为跟母妃一样高,你就能替父皇分忧。”贾祤笑问道。

“太子哥哥就跟母妃一样高。”李烨说的认真。

“太子哥哥能替父皇分忧,我长大,我也能。”李烨说的理所当然。显然在他的眼底,跟母妃一样高的太子哥哥就是一个标杆。

想一想自己的身高,再想一想皇太子的身高。贾祤得说一声,皇太子长得不算高大。至少在郎君里,皇太子还稍微短一点。

想归这般想,再算一算皇太子的年纪,其实有可能皇太子还能再长一长身高呢?

贾祤精神一发散,小念头倒挺多。

这一想后,贾祤也乐了。不过乐归乐,贾祤还陪着亲儿子李烨说一说话,然后又陪着亲儿子一道去画一画舆图。这可是李烨最新添上的一门功课,就叫画画。

这画人物,画花鸟,画房屋是画画,画舆图当然也是画画。

在李烨认真画画时,贾祤没有打扰小朋友的认真。

贾祤还轻步走到书房外,走到旁边的小花厅里吃吃茶。

这时候宋德来禀话,他说道:“娘娘,皇上降下圣旨。九畹宫的宋昭媛复位贤妃。”

这话一出来后,贾祤愣在当场。

良久后,贾祤才说道:“贤妃就回来了。”

“娘娘,贤妃又回了。”宋德回复一遍。

贾祤听着宋德的重复之语。贾祤问道:“瞧着九畹宫一直不甚有其它按动作,哪料想宋氏还此造化。等等,不对。”

贾祤这时候也反映过来,她说道:“九畹宫没动作,不代表宫外没有动作。燕王这一回伐吴国一定立有功勋。母凭子贵,也是可能。”贾祤想着这一回皇帝归京时,燕王可没有跟着回来。

前头贾祤只是有一点猜测,如今再一瞧,好家伙,燕王真有本事在身啊。

贾祤这里在念叨着九畹宫的宋氏母凭子贵。

想一想又觉得天经地义。谁让这一个时代里母子也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女史。”贾祤唤了身边的司徒女史,她说道:“你替本宫备一份贺礼,宋德,你替本宫走一趟九畹宫送上给贤妃的贺礼。”

如今只是降下圣旨,正式的册封大典还没有举办呢。贾祤一点不着急的。毕竟在她想来,有人会比她更着急。

甭管是延安宫的张昭仪,又或者是玉衡宫的钱淑妃,这二位一定挺着急着宋贤妃复位一事。

这事情的风波呢,还会扩散的。贾祤呢,她有底气吃吃瓜,看看戏。她的心态就是真的一点儿也不着急。

玉衡宫。

钱淑妃的耳朵不聋,她当然也听到九畹宫宋氏复位的消息。

这消息于钱淑妃而言当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一旦宋氏再成为贤妃,她二人的位份就一样。

“这怎么可以。”钱淑妃念叨一回。至于给九畹宫备贺礼,钱淑妃当然不能落下。这是规矩。哪怕她不高兴,她还是不能落人话柄。

至于送礼,当然由下面人去送。钱淑妃才不想去看宋贤妃得意的嘴脸。

这会儿钱淑妃心底有一点慌。于是她待不住,她往长寿宫去。

长寿宫。

钱太后一瞧见来请安的钱淑妃神色里有忐忑。她问道:“为着九畹宫复位一事心神不宁?”

“姑母慧眼,您一眼就瞧中侄女的心事。”钱淑妃在钱太后跟前不瞒着,她承认了。

“燕王立功,母凭子贵,此乃天经地义之事。你忐忑不安,你心神不宁,这又改变不了大局。”钱太后回话道。

“早知道就不应该让燕王去从征。”钱淑妃说这话时,她说咬牙切齿。当然她绝口不会提,当初燕王从征时,她跪了多少神仙佛陀,就祈祷着神佛们的成全,最好就让燕王再也回不来。

可惜神佛不从愿,钱淑妃的祈祷没有成全。燕王如今瞧着人好好儿,还是立下大功让生母复位为贤妃。

“我不甘心,姑母。”钱淑妃吐露心声。

“不甘心就忍着。燕王有本事,他能立下功绩,皇上眼中燕王就是自家的好儿郎。”钱太后目光冷漠,她说道:“宋贤妃如今母凭子贵,在皇上眼中理所当然。”

“唉。”钱淑妃一声叹息。

钱淑妃说道:“姑母,宋氏能母凭子贵,她能复位贤妃。我呢,侄女能不能母凭子贵?”

“你想如何显贵。

”钱太后问道。

钱淑妃期期艾艾,良久后,她伸手指一指昭阳宫的方向。

?华卿晴的作品《贾贵妃日常》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你想做中宫皇后。”钱太后又问道。

“太子是储君,我乃太子生母,一样可以母凭子贵。”钱淑妃这会儿被九畹宫的宋贤妃之事一刺激,她自然就是情绪上头。

钱太后听过侄女的话,她回道:“不可能。”

“凭什么皇上两样待遇,宋氏可以母凭子贵,本宫就不能。”钱淑妃当然不满意。

“如果你能,茂鼎册立皇太子时,天子就会晋你为继后。当时天子有吗?天子没有。”钱太后说事实,摆道理。她又道:“既然当时没有,现在就不更不可能。”

“淑妃,你得盼着太子好,太子好,你才有将来。”一旦太子不好,淑妃一定没有将来。在钱太后的眼中,一切已经摆得明明白白。

钱淑妃听懂姑母的话。她说道:“依着姑母的意思,在皇上心中,我不配中宫之位。”

“你如果这般认为,那就是。”钱太后点头同意了钱淑妃的赌气话。

这话当场就把钱淑妃咽着了。

真相挺残酷,又有一点伤人自尊。至少在钱淑妃的心中就是如此。

长寿宫里的钱淑妃是失意人。其时还有比她更失意的。

往九畹宫去关礼的张昭仪,这一位心情更不好。

要知道钱淑妃不高兴归不高兴,她还有钱太后当靠山,还有皇太子这样的硬实背景。

宋贤妃复位又如何,还是矮了钱淑妃半个身位。

可在张昭仪这儿又不同。张昭仪如今的品级低宋贤妃一级。

她二人之间有杀子之仇,哪怕是张昭仪失子。

可在宫廷之内,你干不掉敌人,可能就意味着你容易被敌人干掉。

这如何让张昭仪能心安?张昭仪心不安,皇家的规矩摆这儿,她应该做的场面样子活,她还不能摆烂。应该走的流程,总要体本面面的做好。

在宫廷之内,有些体面是不是做给自己看,那是做给旁人瞧。

有些人可能自己不想体面,自然就会有人来帮着体面。

张昭仪还没有活够,她当然就不能太失了体面。

人活一张脸,张昭仪想到这儿时,她伸手抚一下自己的脸颊。可她曾经差一点就失了容貌啊。

想到这些时,九畹宫到了。

张昭仪下了辇舆,她亲自来向九畹宫的宋贤妃贺喜。

来给宋贤妃贺喜的妃嫔多,毕竟敢不亲自来,就差宫人来送礼的只能是贵妃、德妃、淑妃这三位妃娘娘。

其它人就得乖乖的亲自走一趟,以示对贤妃的尊敬。

九畹宫。

宋贤妃复位,对于她而言这一份丢失掉的荣耀自然又找回来。

皇帝这荣耀是给她吗?

在宋贤妃瞧来,皇帝给的这一份体面是她的儿子李茂眺用命挣回来的。

对于燕王从征,宋贤妃反对过。奈何经

不住燕王的恳求,宋贤妃最后同意了。

结果也跟燕王预料的一样,这是翻身的好机会。对于他们母子二人都一样,都得到了想要的。

前线如何?

宋贤妃当然有消息,不过就是滞后一些。但是这不妨碍宋贤妃知道她的儿子燕王是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

张昭仪来送礼,来贺喜时,宋贤妃并没有刁难。毕竟今日是九畹宫的喜事,宋贤妃不想留下半点瑕疵。

对于宋贤妃的和蔼态度,张昭仪面上得客气的回话。

等离开九畹宫后,张昭仪一声叹息。这般会做表面功夫的宋贤妃可不容易对付。

指不定一个不留神儿,她又被坑了。

这就是张昭仪对九畹宫里宋贤妃的印象。

没法子,宋贤妃坑了张昭仪不止一回。

用暗手,用威胁,又或者明目张胆的做恶。哪样嘴脸的宋贤妃,在张昭仪的心中都有印象。

就唯独端着,装着和善人的宋贤妃让张昭仪最想呕吐,这样的宋贤妃在张昭仪瞧来最恶心。

离开九畹宫后,张昭仪回望一眼。望着九畹宫的牌匾,张昭仪的眼眸子里隐藏着憎恶。

长乐宫。

宋贤妃这儿迎客临门,当然收到皇帝的赏,收到两宫皇太后的赏。再收到各宫妃嫔们的贺礼后。

宋贤妃往长乐宫去,她先去谢过宋太后的庇护。

当然在宋贤妃的嘴里,一切全是宋太后的功劳。也是宋太后的多番转寰,才会让皇上改了对她的印象,乐意让她复位。

见着侄女的识趣。宋太后很开心,她笑道:“贤妃,你复位,当是燕王的功劳。哀家的这一个孙儿了不得,他们立下功绩,还能恩惠生母。好,甚好。”

在宋太后的嘴里,她当然要夸一夸燕王李茂眺。

宋太后一直满意这一个孙子,可谓是诸皇子里的头一人。

此时皇太后夸了人。在殿中一直陪着皇太后说话的宋太妃也开口。

“姐姐,贤妃复位,当然有燕王之功。母凭子贵,古来皆然。不过要说您啊,在里面也有功劳。打小燕王可是您亲自抚养长大的。”宋太妃这会儿也拍一拍亲姐姐的马屁。

“姐姐您在燕王身上花费的心血,如今可是全然不白费。姐姐您替朝廷培养了大才,替皇上培养出贤儿佳子。”

在宋太妃的嘴里,又是翻来复去的夸了一回宋太后。总之燕王有功劳,也是宋太后的心血。

宋太妃都夸了宋太后,宋贤妃当然也一样当捧哏的。

这会儿的气氛好,人人都说好听话,恰巧真的就是燕王立功劳的时候。于是宋太后高兴,宋贤妃也高兴。

就是宋太妃也挺高兴的,谁让她也是宋氏女。

这一日,九畹宫是众人的话题中心。

不过对于金粟宫的贾祤而言,一切可以照旧。

按着往常的时辰,贾祤和儿子李烨一起用了晚膳。然后,消消食,溜溜狗。

等着差不多后,李烨就去沐浴??[,然后早早歇下。

贾祤这儿晚睡一些时辰,她还看会儿书籍。

就在贾祤也准备歇下时,金粟宫里迎来帝驾。

对于皇帝的到来,贾祤挺惊讶的。毕竟今天是宋贤妃的好日子。依着旧例,贾祤真以为皇帝会驾临时九畹宫,以便给宋贤妃做一份体面。

哪料想皇帝来了金粟宫?贾祤真的太意外。

“臣妾恭请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李恒搀扶起贾祤,帝妃二人一道往殿内去。

在寝殿之内落坐后,这会儿时辰晚了,贾祤问一问皇帝的用膳情况。她说道:“皇上可饿了,可要传了宵夜?”

“朕在泰和宫用过,此时不饿,宵夜就免了。”皇帝回话道。

既然皇帝不想用宵夜,贾祤就递一小盏的果酒,她笑道:“这不醉人,皇上尝尝。这是嘉穗庄子酿的。”

睡前喝一点小酒,这睡意好,一睡就到天明。

贾祤自己试过还不错,想着皇帝压力挺大,也可以试一试。果酒的度数不高,其时压根儿是渴不醉的。

不过要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这就要另当别论。

“祤娘推荐,朕就试试。”李恒没有拒绝,贾祤也陪着一道饮一些,就当睡前的消遣。

这会儿二人饮一点小酒,气氛就不错。皇帝摆摆手,示意宫人们全退下。

这时候没人会不识趣,于是殿内侍候的宫人们福礼后一一告退。殿内就剩下帝妃二人。

这会儿烛光之下,李恒瞧着贾祤的脸庞,他问道:“朕来,祤娘不惊讶吗?”

“皇上是说您不去九畹宫,您来了金粟宫之事吗?”贾祤笑着反问道。

“就此事。”李恒回道。

“皇上乃天子,您想到哪儿去,您想歇了哪一处,自然全随您的心意。莫不成还有人敢替皇上做主,谁这般胆大包天。”贾祤笑着说道。

“祤娘,你这话有趣,一听就让人觉得滑溜儿的不沾手。”李恒回一句。

“臣妾真是滑溜儿的性子,臣妾这会儿就当劝一劝皇上去九畹宫。臣妾留下您,这就是打了九畹宫贤妃的体面。贤妃不高兴,慈乐太后娘娘的眼中,臣妾怕也会变得不知礼数,有碍观瞻。”贾祤神色淡然,这应该说的话,应该打的预防针,她还是提上一嘴儿。

“你真怕母后不喜,怕贤妃记恨?”李恒问道。

“怕。”贾祤承认一回。

“不过不要紧。”贾祤又补一句,她说道:“谁让皇上您乐意来了金粟宫,臣妾可不会推掉您的美意。旁人再要紧,总不及皇上万一。”贾祤的嘴里,当然事事得把皇上摆头位。

慈乐太后不喜,可天子高兴嘛。贾祤能怎么办,当然是在太后和皇帝之间,这选边儿就站在皇帝这一边。

“果然祤娘懂朕心。”李恒挺满意贵妃的态度。

太后的看法再重要,还是天子的意思更要紧

。哪怕是亲母子,在李恒的眼中,万事万物依然不能越过他这一位天子。

这会儿李恒又饮一口小酒,他说道:“朕很欢喜。”

“祤娘最懂朕心。”李恒这会儿搁下小盏,他执起贾祤的手,然后他翻开贾祤的掌心。

“瞧瞧这掌纹,朕瞧着就好。祤娘合该是朕的中宫。祤娘,做朕的皇后要担重担,你可怕?”李恒握着贾祤的手,他的目光却是直视贾祤的眼。

第二次皇帝明晃晃的问话。皇帝这会儿应该不会醉酒了吧?

贾祤心想着,她这可是果酒,真的不醉人。

“不怕。”贾祤良久后,她还是给出自己的答案。

“只要皇上您想,臣妾迎难而上。”贾祤给出她的答案。

如果这不是机会,那时候才是?

贾祤不知道皇帝真正的打算,不过皇帝问了第二次,这自然已经做不得半点假。

毕竟皇帝这年岁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这一位还是春秋鼎盛,这时候说话自然有帝王的考量。

虽然贾祤也不懂,皇帝选她做中宫,真的就准备扶持她家亲儿子李烨上位吗?

想一想儿子能当储君,贾祤又怎么可能忍心拒绝皇帝的大善之意。

要知道这可是关乎亲儿子一辈子的前程。同样也关系贾祤一辈子的前路。

一旦踏上去后,就注定得无悔。后退,那是没得退。退一步死无葬身之地。

只有进一步才可能海阔天空。才可能希望无限大。

“朕心中信祤娘。”李恒笑道:“朕信祤娘担得起中宫之位,小十一会是优秀的储君。”

皇帝这是在画饼吗?贾祤想。可这饼真的好大好圆。

“所以祤娘可以给朕的岳丈,给随国公府的当家人透露一点口风。有些事情朕也要人在朝堂上配合一下。”李恒的脸上有笑意。

贾祤的心头一抽抽,她懂得,前面她守住了秘密。

贾祤心想,皇帝一定在观察这一切。如今皇帝都给明话,让她跟亲爹讲一讲关于她上位,关于随国公府皇外孙上位的事情。

这干系重大啊。贾祤的心头突然沉垫垫起来。

一旦她的亲儿子李烨做了储君,一切皆不同。

有胆子,有压力,同时也有一股子亢奋在心底升起来。贾祤知道的,那是野望。

这一股子火就是皇帝刻意在点燃的。贾祤能怎么办?

她没得选。因为皇帝已经替她和亲儿子李烨选好了路。

“好。臣妾全听皇上的。”贾祤应下了话。

“祤娘应了话,朕很高兴,朕挺开心。”李恒笑道:“朕也想瞧一瞧国丈大人的态度。想必应该也替祤娘和小十一一道欢喜吧。”

“当如此。”贾祤回了皇帝话道。

这会儿灯下瞧美人,李恒瞧着贾祤,他觉得美人甚美。于是李恒一揽,他揽着贾祤往怀里带。

贾祤没有拒绝,她依偎进皇帝的怀里。贾祤听着皇帝的

心跳声。

李恒这会儿心思沉静。其时在伐吴国之时,李恒就瞧出来燕王的上进,这一位皇子有手段。

?本作者华卿晴提醒您最全的《贾贵妃日常》尽在,域名[(

彼时的皇帝就在想,前世今生两辈子。燕王这一个儿子在登上大宝之前,他都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人选。

如今的燕王也一样,伐吴国燕王在兵事之上也有能耐。这让皇帝很满意。

让皇帝真正不满意的地方在于登基前后,燕王是两幅嘴脸。

这问题在哪里,真的让皇帝想不明白。

明明登基之前,燕王是果敢聪慧,礼贤下士,孝悌有嘉,怜民勤政。一旦上位之后,燕王就是好大喜功,不惜民力,不悌兄弟宗亲,不听忠言逆耳。这一位闹得山河烽火,处处狼烟。

屠戮兄弟,宗亲困苦,世家怨言,小民生计无依。一个朝廷能在短短的时间倒台,还是一个一统中原的新皇朝啊。

想一想,宏武帝李恒就想不明白。最后他只能有一个结论,就是做皇帝时的李茂眺压抑的太狠了。他的一切全是按着皇帝的意志在表演。

皇帝喜欢什么,李茂眺这一位皇子就装成什么模样。

等着宏武帝百年之后,李茂眺上位时,他已经不想压抑自己,他想随心所欲。

守成之君,好歹能守了祖宗基业。最怕想跟先君比较的帝王,想超父越祖,想干一点大事业的帝王,他还没有逼数。

最后帝王想再创业,这难度太大,于是崩盘了。

结果当然是山河破碎,黎庶很苦。真苦的没活路,不然岂处处锋烟,全是闹选择的小民。

这一辈子的宏武帝在燕王身上已经打下一个叉叉,这一个皇子不是他挑的继承人。但是这不妨碍他给燕王机会。

伐吴国,燕王立功劳。

皇帝在俘虏吴国皇室宗亲后,在吴国首府被征服后,他就已经带着禁军回京都。

至于留在吴国的燕王在收尾。当然皇帝给了燕王一路独断之权。

如果燕王还向上一辈子一样的胆子大,南汉国一样会遭殃。如果燕王不是敢,凭着如今的天下大势,南汉国也撑不久。

大夏赢了,这是靠的实力。用着堂堂真正正的民力军队去碾压胜利。

这一等胜利最稳,不是什么奇谋,纯粹就是大势之下浩浩荡荡。赢了,就是赢了。

次日。

九畹宫,宋贤妃起来时,她的眼睛处有淤色。显然昨天睡得太晚,这留了痕迹。

宋贤妃让宫人用了脂粉遮盖。同时她跟身边的嬷嬷问了话。

“皇上昨个晚歇哪儿?”昨天宋贤妃得到复位的圣旨。按说是她的喜庆日子,宋贤妃以为皇帝会来九畹宫。结果皇帝没来。这当然让宋贤妃挺失望。

宋贤妃就是随口一问。嬷嬷小心的回道:“皇上宿在金粟宫。”

殿内气氛一下凝固。宋贤妃惊呼一声。

“没眼力见的,替本宫梳头都梳不好。”宋贤妃刚才听到嬷嬷的答案,她就动作一大,然后被扯了头皮。

梳头大宫女赶紧跪下。这会儿宋贤妃却是心情不好。她拿起梳子就朝着大宫女的脸上丢去。

大宫女的脸上留下血痕。这会儿宋贤妃哪有什么好心情,她骂道:“滚出去跪着。”

大宫女二话不说,赶紧退出去,然后退在寝殿外面。

嬷嬷也小心翼翼的模样,这时候真不敢招惹宋贤妃。

“好,好,好得很。贾贵妃,本宫倒小瞧她了。”宋贤妃真的很生气。因为皇帝的举动明晃晃就是打她的脸。

宋贤妃觉得皇帝替她复位,还替贾贵妃张目。这什么用意?

这不是拿她做筏子,就想捧一回贾贵妃得意嘛。

宋贤妃当然很生气,她气的快要炸裂了。

不过气归气,宋贤妃也只敢在九畹宫里撒一撒火气。真到外面,宋贤妃还得端着。

谁让贾贵妃的排序在宋贤妃的前面。宋贤妃想拿贾贵妃怎么样,就只有心里面想想。

金粟宫。

今个儿张昭仪来得早,她一来,就赶紧捧一捧贾贵妃。

“臣妾是一个耳不灵的,今个儿也听着一桩事情。”张昭仪在问安后,她跟贾祤说道:“听说九畹宫里,在那一位跟前的一个得宠的大宫女挨了罚。唉,也是可怜见的,还伤在脸颊上。”

张昭仪嘴里的语气挺嘲讽,贾祤当然听出来。

“这事情做得不好。打人不打脸,宫廷内的规矩。贤妃倒是又犯了忌讳。”贾祤淡淡的回话道。

这话让张昭仪不知道怎么回答。话说宋贤妃不守规矩,这也不是一回两回。至于贾贵妃说这话,张昭仪不知道怎么回来。

毕竟就张昭仪见着的,贾贵妃打九畹宫的那一位时,貌似也打的脸吧?

“怎么,昭仪觉得本宫说的不对。”贾祤瞧着张昭仪尴尬的神色,她反问一回。

至于贾祤本人,她挺厚脸皮。没法子,贾祤打从进宫后,她就已经学会自我开解。

怎么说呢,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这话就挺对。

贾祤觉得她不尴尬时,尴尬一定是别人。

这不,贾祤一问话,张昭仪赶紧就回话道:“娘娘,您说的太对了。”

张昭仪如今对于九畹宫的宋贤妃压力山大。她当然更要捧了贵妃,贵妃可是她的靠山。

这会儿张昭仪嘴巧,她想巴结着贵妃,自然就要捡着贵妃爱听的讲。

二人正闲聊着时,司马女史来禀话,她说道:“娘娘,东宫向各处报喜,今个儿正巧,东宫的两位庶妃一道生了,生下两位小皇孙。”

“咦,这般巧合,一道生了。”贾祤就挺惊讶。

“不过这乃宫廷大喜事。东宫有皇孙,想必皇上高兴,太后娘娘高兴,淑妃也欢喜着。”贾祤眼中,这事情就东宫一系最开心。

想到这儿时,贾祤在想,东宫有两位皇孙。皇帝的心意会改变吗?

会不会让东宫更添一点地位啊。毕竟是两位皇孙。这份量也不浅。

贾祤眉头一动,当然脸上的神色不变。她就是万般想法,这时候也跟往常一样的态度。

金粟宫里,贾祤的态度淡然一点。虽然她心头还有一点小纠结。

不过贾祤想到她已经给宫外递了消息,就等着长辈们进宫一趟。

罢罢,贾祤自然放下种种的念头。她这会儿也觉得镇之以静。这等养气功夫,她就需要多练一练。

东宫降生下两位皇子,要论谁最高兴,当然就数着钱淑妃。

钱淑妃准备了贺礼,她还亲自去一趟东宫。对于钱淑妃而言,她真的千盼万盼总算是盼来皇孙。

皇孙看了,庶妃和皇孙也赏了。钱淑妃的目光才落到太子妃的身上。

“太子妃,辛苦了。”钱淑妃得到钱太后的指示,如今对于太子妃这里自然得重视起来。

这一回两位庶妃赏了,太子妃是皇孙的嫡母,钱淑妃当然也有赏赐。

这是婆母对儿媳妇的满意,钱淑妃做的大大方方。

“母妃,您太客气了,儿媳尽着本份。”在钱淑妃的跟前,太子妃挺是从容。对于钱淑妃赏的贺礼,太子妃也是一一收下来。

一直等着钱淑妃离开后,太子妃在打发侍候的宫人后,她才能一个人静静的坐一坐。

也是这会儿,太子妃的脸上面无表情。不是欢喜,不是悲伤,而是一种空落落。

钱淑妃这一位婆母给的礼物,太子妃会在意吗?

她的嫁妆多,她乃公府千金的出身。她嫁进皇家前,她要做储君妃时,那是多少闺阁中的女子羡慕嫉妒。

结果呢,她一嫁进东宫,她得到的只是连生两女。

到如今,太子妃觉得她和皇太子的感情也淡薄下来。

特别是瞧着皇太子对于两位皇孙的爱重,还有两位庶妃的欢喜。彼时的太子妃真的空落落,不是嫉妒,也不是憎恨,就是一种无处凭依的感觉。

因为皇太子在意皇孙,对于太子妃生的两位郡主,这一位皇太子一直有一些忽视的。

嫡女比不得庶子,在皇家就是这般的现实。

特别是在东宫,皇太子如今得偿所愿的有了皇孙。太子妃心头的生子压力也减少一点。

甭管如何,有庶子,也比没有儿子强。

谁让东宫里,皇太子坐着储君之位。如今燕王又立功,莫说皇太子有压力,太子妃一样压力甚大。

夫妻一体,一旦皇太子不好了,太子妃也落不得什么好。

东宫挺喜庆。

宫廷内苑中,九畹宫的宋贤妃就是挺郁闷。她又在拜神仙。

宋贤妃觉得自己命犯小人。昨个儿她刚复位,然后金粟宫的贾贵妃霸占圣宠,让她落一个没脸。

今个儿东宫又降生两位皇孙,这把东宫挤进最新热度里。

东宫有皇孙,还是一生就俩。这皇孙多了,皇孙也就容易变得不值钱。

这时候的宋贤妃心情能好?那才叫有鬼。

在神仙面前跪着的宋贤妃特别的虔诚。她就盼着神仙庇护,瞧瞧??[,前面让她如愿的复位。

神仙就应该再接再利,赶紧让碍事的全部通通消失掉。

人类的悲欢不相通。

九畹宫的宋贤妃在生气的时候。

泰和宫,御书房。

李恒不过是让宫人走一趟东宫,平平淡淡按着规矩赏下去。然后,自然就没有然后。

皇帝这时候在看奏本,他看到就是吴国主力已灭,余下的不过扫尾工作。后续自然一切顺利。在大势面前的痴人总是少数。

至于燕王的表现,还是一如即往的挺亮眼。

李恒看过后,他合上奏本。皇帝在沉思一些东西。最后,皇帝在奏本上留下批复。

“卫谨。”李恒唤道。

“皇上请吩咐。”卫谨恭敬的回话道。

“贵妃可有召见娘家人?”李恒问话道。

“娘娘已经递过口信儿,宫外也递了牌子。明个儿就会进宫求见贵妃主子。”卫谨赶紧回话道。

对于各宫主位娘娘,卫谨这儿也有盯了人的。这事情有哪些,卫谨公公心里大概都有数。

只能说做皇帝的身边大太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一点基本的素养还得有。

“盯紧随国公府的后续动作。”皇帝说道。

“诺。”卫谨恭敬的应下话。

随后,李恒继续看奏本,就像这一回的吩咐随便小事情。皇帝不在意,只是随口一吩咐。但是卫谨可不敢大意,皇帝的口谕,他自然就得办得妥妥当当。

京都内城,随国公府。

荣安堂。

贾道善从衙门下差后,他一回府,他就听着嫡妻讲了事儿。贾赵氏说道:“公爷,宫廷里娘娘递话想见亲人。您说说,可是有什么大事?”

“有什么大事,你进宫后问一问不就知道。”贾道善回的平平淡淡。

“我这不是关心嘛。朝堂上的风波也跟宫廷里勾连不断。哪里都是枝枝缦缦,不可能没一点瓜葛。”贾赵氏这话一说后,她又道:“就我瞧见的,像是燕王立功,贤妃复位。还有东宫降下两位皇孙。瞧瞧宫廷里也挺热闹,这事儿可不少。”

贾赵氏的目聪目明,她听到的消息也不少。当然只要不聋的,这会儿都会听到这些的消息。

“急就不必急,你先进宫,先听一听娘娘说什么。娘娘真有难处,你且回来与我讲。府里总会站了娘娘这一边。”贾道善的态度还是一样。

“全听公爷的。”贾赵氏想一想,好像也是这样一个道理。

虽然话这说,但是在心里,贾赵氏还是难得见着宫里递信儿。

贾赵氏心头能不担忧吗?这头一回遇上,这当然就得慎重一点。

关于这一回进宫,隆安郡主没去,这一位上了年岁,前面倒春寒时病一场。如今还在将养中。

至于贾崔氏,这婆母在休养,嫂嫂这儿得着娘娘的进宫一趟。她做弟妹的当然就留府里侍候婆母。

甭管如何,这孝道得提倡。贾崔氏这一回就跟嫂嫂一道进宫。

于是宫廷之内,贾祤等着娘家亲人。等到接见时,她就见到嫡母一人。

这等情况太少见,贾祤搀扶了要见礼的嫡母。

贾祤扶了嫡母落坐,她说道:“母亲,我们娘儿的说说话,此时不必多礼。”

宫人送上茶果点心,尔后,贾祤又道:“你等皆退下,本宫跟母亲说说体己话。”

宫人们一一告退离开。殿内剩下母女二人。

这会儿贾祤问道:“如何就母亲一人进宫。可是府上出了什么事情?”

见着贵妃担忧,贾赵氏也不瞒,便是说了隆安郡主的情况。

“祖母病了,本宫怎么没听到请太医的消息?”贾祤在宫廷里的耳目有,如果随国公府请了太医,她不可能不知道。

“府上的大夫医术好,也是公爷信任的。娘娘不必担忧,您的嫡亲祖母已经安然无恙,如今就是好好的将养一番。”贾赵氏忙宽慰话道。

“祖母无恙,这便是好。”贾祤点点头。

“下一回若有这样的事情,还望母亲一定差人递了口信儿到宫里。可不能再瞒了。”贾祤又说道。!

华卿晴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阅读贾贵妃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贾贵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