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不到三百年》

第七十二章 明史案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鹿鼎记开篇,就是囚车上清军押解着庄家的人,其实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郑成功收复台湾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也就是在同一年,爆发了著名的明史案,这一年是康熙元年。

浙江这个地方,从古至今都是比较富裕的地方,当时有个浙江的富二代叫庄廷鑨,这个人因为生了病,导致眼睛出了问题,最后失明了!

庄廷鑨失明之后,就想效仿一下左丘明,这里说一下左丘明,左丘明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旧写出了巨作,并且青史留名!

而让庄廷鑨到死都没有想到的是,他真的做到了青史留名,并且也确实是因为编书这件事情。

只不过方式不一样。

因为自己的学问不是很好,所以庄廷鑨要想实现自己成为左丘明的目标那就只能选择走曲线了,反正我家里有钱,既然自己写不出来巨作,那就干脆买一部得了。

偶然的机会,庄廷鑨得知有人在卖明朝大学士朱国祯的书,朱国祯也是个讲究人,明朝还没有亡国的时候,自己动手就开始写了一本明史,最后也没有写完。

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朱国桢死在了明朝亡国之前,要是写完了,那才真是见鬼了。

编书这种事情,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古代不像现在有电脑和打印机,都得一个字一个字的书写,然后再印刷出来,更关键的是没钱基本上就别想了。

就算有人愿意来给你白干,每天还得管人吃喝吧!

恰好,钱对于庄廷鑨来说压根就不是一个事,直接找来了十几个人来给自己编书,这些人基本都是才子,对清朝也没有什么好感,其中就有吴炎。

吴炎这个人你没听说过很正常,他的朋友如果你也没有听说过,那就别出来混了,吴炎的好朋友叫顾炎武!

当时出版的时候已经是康熙年了,清军都进关快二十年了,编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是顺治年,既然是明史,那么在书里自然就将明朝奉为正统,书里将努尔哈赤称为“奴酋”、把清兵称为“建夷”,都是一些不好的称谓。

而这本书在编成之后,庄廷鑨将这本书命名为明书,请人写了序之后,又玩起来了小聪明,不但将参与编书的人名写了出来,还将一些没有参与编书的人写在了上面。

这就缺德了,许多人后来也是因为被挂了个名字在上面就被凌迟处死了,也是真的冤枉。

顺治十二年,书成,庄廷鑨却没有看到这本书发行,而这本书的发行也成为了庄廷鑨的遗愿!

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永远都是父母,这句话从来都不会错。

庄廷鑨的父亲庄允诚为了满足儿子的遗愿,在顺治十七年的时候将书刻成,开始进行了小规模的流传,而这一切清朝是不知道的,因为庄廷鑨很聪明,他知道这件事情如果被知道,带来的后果是致命的,可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庄允诚就花重金买通了本地的最高官员,并且也确保只在本地小规模流传。

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

庄允诚自认为这件事情做的天衣无缝,却还是被人发现了,发现这件事情的人是一个小官,名叫吴之荣。

吴之荣发现这本书之后,马上就拿着书过去敲诈庄允诚,而庄允诚却因为买通了吴之荣的领导,所以对于吴之荣这种索贿的行为选择了无视。

而吴之荣因为索贿不成,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领导湖州知府陈永命,陈永命因为收了庄允诚的钱,所以就将这件事情压了下来,并且警告吴之荣不要再闹事了,否则连你一起收拾。

感觉受了气的吴之荣一怒之下,就将这件事情给曝光了出来,天下一片哗然,清朝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也是大为震惊!

当时因为康熙年幼,所以这件事情就被当时的辅政大臣来处理了,而负责处理这件事情的人正是鳌拜。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四大辅臣都是满人,无论谁来做决定,我估计结果都差不多,所以这个文字狱的锅鳌拜真不应该背,他们都是站在当权者的角度来看,负责维护的也不过是统治者的政权罢了。

等到鳌拜派人来了湖州之后,吴之荣一上来就开始乱咬人,庄允城被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朱佑明本人就比较倒霉了,因为之前得罪过吴之荣,就被吴之荣冤枉是这本明书的原稿本人。

庄允诚被带到了北京,天天和酷刑打招呼,最后实在受不了就自杀了,而死了的庄廷鑨也没有好过,直接从地里刨出来,又用火烧了骨头,算是挫骨扬灰了吧。

庄允诚的另外一个儿子庄廷钺直接凌迟处死,并且庄家全部因为这件事情而获罪!

其实,清朝抓庄家人其实还算正常,而被连累的人就比较倒霉了,清朝规定,只要是为这本书做序,刻书,卖书,家里有这本书的人全部都得死。

这么一来,这件事情牵扯到的范围那就大了去了,刻字的人死了,负责印刷的也死了,书店老板死了,做序的全家都死了,并且都是有名有姓,

估计这些人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本职工作,就莫名其妙的连命都丢了。

所以说,文字狱的可怕,并不仅仅是它将刀伸到了文人的脖子上面,最可怕的就是牵连,一旦牵连的情况下,死的大部分人都是无辜的人。

前面我们说过的朱佑明,本人死了,儿子和侄子也全都死了,自己妻子自杀,全家基本算是绝户了。

王朔说,杀人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已经不想再杀人了。

明史案到了这个地步之后,就连当时负责处理这件案子的官员都看不下去了,为这本书做序的李令皙有个儿子当时只有十六岁,负责审案的官员就让李令皙的儿子说自己只有十五岁,这样的话可以免死。

让审案官员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孩虽然年纪不大,却骨头很硬,表示不愿意撒谎,死就死了,没有什么好怕的。

被牵连的人还有许多,这里就不再提了,而吴之荣本人则在庄家的人和朱佑明被抓之后,霸占了两家的财产,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富翁。

明史案结束之后,吴之荣过的还不错,因为这件事情有功劳,所以最后还升了官,而杀人这种事情,确实是有报应的,吴之荣虽然没有直接杀人,这件事情却因为他而起。

康熙四年,吴之荣得病去世!

根据事后的统计,明史案牵连到了上千人!

对了,最后还得提起来一个人,就是之前我们说过的湖州知府陈永命,被罢官之后的陈永命选择了自杀,最后被开馆磔尸!

所以说,这个当官嘛,有些钱真收不得。

阅读大清不到三百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清不到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