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汉武帝的女儿我躺平了》

112 朔方郡 我想去朔方郡建城。……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大汉的六月已经是很闷热的时候了, 刘璃一路带着张骞参观完了工作坊,便已经热出了一身薄汗。

跟随的内侍倒是非常有眼力劲,连忙将刘璃和张骞邀请到一旁湖中亭:“公主和张公已经巡查大半日了,不如去这边的凉亭歇息片刻。奴叫人准备了一些果子, 给公主和张公解渴。”

刘璃抬手遮在额前, 眯着眼看了看头顶炙热的太阳, 点头道:“可以呀,张公一起去歇一会吧。”

张骞抬手作揖:“诺。”

两人一起来到纳凉的亭中, 放眼看去湖水荡荡漾漾, 湖面上一片绿意盎然中,点缀着点点粉红, 空气中似乎还有荷花的香气四溢。在这样的美景中纳凉吃瓜,似乎也别有一番风味。

刘璃见张骞眺望远处风光, 便自动当起了向导,为张骞介绍:“上林苑地广物多,远处深山内还有奇珍异兽,张公若是感兴趣可以等明年开春时,随父皇来此狩猎。”

上林苑之大,刘璃年年来这里,都没有将整个园林给逛完。只能说, 猪猪陛下是懂得吃喝玩乐的。

张骞哈哈一笑, 这才将神思收回, 目光落在面前桌案上的水果。有之前他早就见过的寒瓜(西瓜), 还有一些他都不曾见过的水果。

张骞指着盘中看上去又白又圆的东西问:“敢问公主, 这是何物?”

“这是宫人们已经剥好的荔枝,这个时候荔枝刚刚长成,还不是很甜, 不过也可以品尝。”

扶荔宫里的荔枝,种出来之后都是要送到未央宫给天子品尝的。若非来这里的人是建陵公主,宫人们还不敢私自将刚刚成熟的荔枝摘下来。

刘璃指着扶荔宫的方向道:“这荔枝呀,都是从咱们大汉南方地区引进过来的,如今扶荔宫周围的几座宫所,也都用来种植各式各样的水果了。就比如这个西瓜,已经在宫苑中种了一地。对了,张公带回来的葡萄苗已经在那边种下了,到时候还要请张公亲自过来指导宫人,要如何种活葡萄。”

听说一株葡萄的生长期可以长达二十年或者更长久,若是嫁接的葡萄,可以一年就结果。但是从葡萄苗开始种的话,最起码要等两三年才能结出果实。

所以刘璃想要酿造葡萄酒的话,可能还要再等个两三年时间。

张骞听闻公主如此说,心中亦是激动。毕竟这可是自己历经千辛万苦从遥远的西方给带回来的,被公主如此重视对待,就好像自己也被重视对待了一样。

两人在凉亭中歇息了一炷香的时间后,刘璃便打算带着张骞继续前往上林苑中的农业试验田还有那些种植瓜果蔬菜的地方去看看。

刘璃带着张骞在上林苑巡查了一天半,第三天的清晨他们一起离开上林苑,去周边的乡间田野中看看。

因为害怕会扰民,刘璃没有让跟随在她身边保护她的护卫跟着,只带了两个护卫,扮作普通人步行前去田野。

此时正好是冬油菜收成的时候,放眼看去整个田野间都是一片绿油油的,不少百姓都在田里忙着收割,根本就没人关心田间突然来了陌生人。

眼前的一切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张骞恍然:“原来用来榨油的菜籽便是芸苔菜?”

刘璃点点头:“对呀,等农人将这些菜籽收起来之后,会有官署专门的负责人来收菜籽。芸苔的菜叶还可以留下食用,少留下一部分菜籽,待十月的时候洒种播种,明年这个时候又可以收一波啦。”

以前大汉种植的芸苔菜,根本就没想过菜籽还能榨油,只将菜叶当蔬菜食用,菜籽全部都浪费掉了,实在是可惜了。

两人漫步在田野间,刘璃笑着道:“你这次带回来的芝麻,就是你说的胡麻,也是可以用来榨油的,榨出来的芝麻油可香了。”

张骞只感觉很奇妙:“公主,你小小年纪,如何懂得这么多东西?胡麻榨油这个吃法,在西域那边都不曾有过。”

还有之前在上林苑中的各种工业作坊,竟然全数都是这位年仅九岁的小公主想出来的。

刘璃:“额。”

她乌溜溜的眸子转了转,一本正经的回答道:“因为这属于我们汉人老祖宗的智慧呀。”

张骞有些不解。

正好这个时候刘璃和张骞走到了一个丘陵上面,她伸手指着眼前这一大片广袤的土地道:“我们的先祖诞生于这片华夏大地,一开始也什么都没有,后来发明出可以用来耕作的工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种下了累累硕果,于是有了眼前的发达农业。其实只要善于思考和创作,任何东西都能够从无到有的被发明出来,这便是先祖赋予我的智慧。”

张骞听到公主的这番话,心中有些莫名的激动,他想到了自己在匈奴居住的那些年。

匈奴人天生凶悍,他们不仅对别人进行战争、掠夺,自己内部也会经常出现杀戮。他们春耕而息秋收而战,没有发展进步的目标,享受于现状。

反正抢劫别人的就可以让很好的活下去,那又何必去改变现状呢?这是所有匈奴人心中的想法。

所以当中原农耕民族不断地崛起,不断地发展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依旧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那么等待着他们的,便是终将被打败的结局。

**

从田间离开后,接下来刘璃就打算带着张骞去看一看关于大汉的教育事业了。

马车停在太学院门前,张骞仰头看着眼前这个高大又威武的学府大门,心中的震撼不是一两句可以说得清楚的。

他自认为在西域各国已经有了很多的见闻和体验,然而等他重回大汉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国家已经彻底变了样。

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了!

入太学院就不需要这么多的侍卫再跟着自己了,刘璃便让他们自行回宫复命。随后开始给张骞一一介绍太学院的办学理念,还有日后逐渐成形考试科举制。

带着张骞参观了整个太学院之后,他神情隐隐有些激动到:“公主,可否让小儿也入太学读书?”

张骞的儿子张延今年六岁,倒也符合太学的入学条件了。

刘璃点点头:“自然可以的。”

“只是……”张骞迟疑了片刻道:“入学费能否先赊着。”毕竟他才刚回来,虽然有天子的赏赐,但是还不够缴学费的。

刘璃缓缓的开口:“张公是大汉的功臣,你的儿子可以免费入学。”

张骞连忙道谢:“臣多谢公主慷慨。”

此时正好临近中午,刘璃邀请张骞入太学院食堂用午膳,随后询问他:“张公午后可愿意留下来给学院的学子们上一课?”

张骞愣住:“我给学子们上课?”他连连摇头:“不不不,我不可……”

“你就给大家讲一讲你在西域的那些见闻便好,比如大宛国的风土人情呀,大月氏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都可以和大家说说。毕竟……你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大汉人。”

如今太学院里的学子都是勋贵和富商之后,同样他们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人才。让张骞给大家讲一讲在西域的所见所闻,开拓一下眼界,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好!”张骞点头应道:“那我就给学子们讲一讲吧。”

得到张骞的点头后,刘璃就去和董仲舒商量了一下,召集学生去专门的大殿内听张骞讲述西域之旅的见闻故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董仲舒自己也很想听,所以他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整个下午全体学生停课,去了当初开学典礼的阁阙中,听张公讲述西域奇遇故事。

很多学生还是很活跃的,一边听还一边提出了问题。对于那个未知的西方,他们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没办法亲眼看见那些西域国度,却能够从张公的描述中,慢慢的想象出那一片未知的世界。

其实张骞这次从西域回来,还有很多东西没带过来,例如棉花。刘璃特意在纸上简单的画出了棉花的样子,然后给张骞看有没有见过。

张骞盯着刘璃的抽象画看了半天,随即点头:“我好像在大月氏见过这个东西,返回的时候经过于阗国时,好像也见过。”

于阗国?刘璃悄悄闭上眼睛百科了一下这个于阗国,这才知道古时候的于阗国就是未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阗(和田)县。

如果真的如张骞所说,在于阗国看到了棉花。那只需要日后大汉在西域建立西域都护府,便可以用让大汉的百姓都能穿上棉布衣服了。

要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到了宋朝,棉花才开始在中原地区普及。

刘璃搓手手,对这个大进步表示期待。

**

张骞的儿子想要入太学院的事情,刘璃和父母提了一下,两人都表示没问题。尽管张延的体内流着一半匈奴人的血,但刘彻好像并不在乎这一点。

更何况张骞出使西域又有功劳,给人家孩子安排上学,也是理所应当的。说不定还能将张延培养成第二个张骞呢。

倒是刘彻想到了那个认识匈奴路线的赵破奴,他让阿娇安排人将这个孩子招来见一见,若他果真熟悉路线,便也好好将他安排一下。

天子要召见赵破奴的消息传到了官署内,赵破奴两眼一抹黑,慌了神:“陛下该不会知道我偷了杏子的事情,所以要抓我了吧?”

张骞的妻子俾丽儿也替他慌了:“这怎么办?要不你快点逃跑吧。”说着还真打算给赵破奴收拾东西,让他先跑。

谁知道赵破奴倏地站起来道:“不行,我不能逃跑。”他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写满了坚定:“我要向陛下承认错误。”

俾丽儿:“大汉的皇帝会杀了你的。”

“我是大汉男儿,我不怕!”他握拳道:“我要为了公主留下来。”

俾丽儿:“?”

闻讯而来的张骞听到他们的对话,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他伸手拍拍赵破奴的肩:“你想太多了,陛下不是滥杀无辜的人。”

“陛下应该是知道你的来历,所以想找你去问话。”张骞解释道:“见到了陛下之后,他问你什么你就如实回答便好。”

赵破奴双眼一亮,问张骞:“那我可以见到那日我看见的公主吗?”

张骞:“?”

“你就这么想见公主?”张骞忍不住调侃道:“你可知道你那日见到的公主是谁吗?”

赵破奴:“ 公主不就是公主吗?”

“她可是我们大汉皇后所出的嫡长公主,岂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

赵破奴真诚发问:“那我要如何才能再见到公主呢?”

张骞见赵破奴如此认真,不由得也正视了起来:“你……喜欢公主?”

“喜欢,她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女孩儿。”少年一脸真挚:“我想娶她!”

张骞嘴角抽了抽,这孩子年纪不大倒是真的敢想。

他连忙提醒:“你以后千万别再说了,若是被人听到,治你个不敬之罪,是要被斩首的。而且在我大汉,非列侯不得尚公主,你如今只是庶民,能见到陛下便已经是你的荣幸了,切莫再妄想了。”

赵破奴听着张骞的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因为要见天子,所以张骞还让妻子给赵破奴准备点清水,将他好好拾掇一下,才让他和传召的郎官离开。

大殿内,赵破奴看着正座上的威严的天子和皇后,一时间有些紧张,就将来之前张骞告诉他的一些规矩礼节都给忘记了,傻愣愣的立在原地。

好在阿娇也不是计较这些的天子,她缓缓开口:“朕听说,你熟通匈奴部落的位置和路线,是真的吗?”

赵破奴听到天子的声音,这才逐渐回神,而后磕磕绊绊回道:“是,是的,我大概都能知道。”

刘彻开口:“哦?那吾现在给你一张纸,你能画出匈奴那些部落的大约位置吗?”

赵破奴很诚实:“不能。”

刘彻:“?”

赵破奴:“因为没有笔……”

刘彻:“。”

阿娇:“……”这孩子真的很实诚。

之后宫人将纸笔送到了赵破奴的面前,赵破奴偷偷瞥了一眼在高位上的天子,然后直接趴在了地上,将毛笔尖放在嘴里湿润了一下,然后直直的握着毛笔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等画好之后,宫人将这张纸呈给了天子和皇后看。

刘彻瞥了一眼他画的内容,随即大为嫌弃:“你画得这是什么东西?”

赵破奴抓抓脑壳,下意识上前走了两步,被守在一旁的苏文拦下,不让他靠近天子。

阿娇微微摆手,示意苏文不要阻拦,并且开口道:“你过来给朕讲一讲,你画的是什么吧。”

赵破奴从小流浪于匈奴,大字也不认识几个,所以画的地图也没什么标注,刘彻只能看到各种OOXX,自然什么也看不懂。

刘彻将赵破奴画的图放在桌上,赵破奴靠近了,伸手将图转了一个方向,指着中间的线道:“这里是阴山,继续向北穿过这片戈壁,就能看见匈奴王庭。这个圈是匈奴左贤王部,这里是右贤王。他们不对付,总是吵架……”

虽然这孩子的图画得有点草率,但是他的的确确是知道匈奴部落情况的。刘彻听完后,神情异常欣喜:“哈哈哈,甚妙!”

“听闻你叫赵破奴,家是原本的九原郡?”刘彻此时才用正眼看着眼前的小少年,十四五岁的年纪,倒是和霍去病差不多大的样子。

赵破奴点头:“我母亲是如此和我说的。”他小时候和母亲一起被掳去了匈奴后,九原郡也沦为了匈奴的地盘。但是通过这次的河南地争夺战,九原郡又重新属于了大汉。

“你现在已经回到了大汉,以后可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刘彻问。

赵破奴刚想说娶公主,又想到了张骞的警告,于是他改口道:“我要打匈奴!”

刘彻挑眉:“好志向!”他想了想道:“吾安排你去卫青的麾下训练,日后你便跟着他去打匈奴如何?”

赵破奴挠挠头,他听过卫青将军的名字!

听说这个大汉的将军曾经带人杀去了龙城,杀了左贤王部七百多人,导致左贤王在匈奴众王中抬不起头来,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他连连点头:“好啊,我要跟着卫将军一起杀匈奴!”

虽然眼前的少年很有斗志,但是他目前的年龄还不能上战场,也只能先跟着一起训练。刘彻挥了挥手,示意赵破奴可以先离开。

赵破奴见状一步三回头往殿外走,走了两步又转身问:“陛下,杀多少匈奴人就可以当列侯了?”

阿娇:“。”

刘彻只觉得眼前的少年野心倒是不小,还没开始时入伍呢,就想着要当列侯了。他开口道:“列侯乃是军功爵中位置最高的爵位,你最起码要杀一万匈奴人,才可以当列侯!”

赵破奴掰了掰手指,大概想了一下数量,然后一脸郑重的点头:“我记下了。”

等赵破奴走后,刘彻忍不住直乐:“这个少年有点憨,我喜欢。若是好好培养,说不定也能成为我大汉的一员猛将。”

“赵破奴是陈非带回来的人,为什么要将他安排去卫青的麾下?”阿娇开口问。

刘彻扬了扬眉道:“正是因为他是陈非带回来的,所以我才让他去卫青的麾下训练,这叫军权制衡。”

阿娇:“……”好吧,老谋深算还得是你。

**

河南之战后,匈奴人被赶跑了,河南地一带地区瞬间就变成了一座荒城。如果不是还有戍边的将士驻守在这里,恐怕连一个人影都瞧不见了。

对于这一块失而复得土地,要怎么处理,天子号召了臣子们进行了讨论。河南地是指河套以南之地,是秦汉时期农耕和游牧民族主要争夺的主战场。

秦始皇时,蒙恬曾经带领了三十万军占领了这里,并且在这里修筑了防御工事,将这一块命名为九原郡。

如今失地收回,经过商议之后,天子决定在整个河南地新设置两个郡——五原郡和朔方郡。

朔方这个名字,取自《诗经》“城彼朔方”之意。而五原郡就是按照九原郡的意思来的。

两个郡的名字确立了,还要再考虑之后的重新建设和发展问题。阿娇让他们回去好好想想,要怎么重新建设这两个新郡,明日再商议。

历史上的解决办法是从关中和南方地区,一共迁徙了十万多人去了朔方郡和五原郡,一边重修阴山南麓的长城,加固城墙防御,一边在这个地方定居,发展农耕业。

刘璃也觉得,迁徙人口是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了。好在,朔方郡被大汉夺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失守过。果然关于这两个郡的建设问题,众位大臣们讨论商议了数日后,最终觉得需要迁徙人口过去发展。

等这件事情彻底决定下来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七八月份。刘彻正在从大汉其他郡县中安排人迁徙至朔方和五原郡,将保护大汉长安城的堡垒给建造起来。

然而这样强制性的迁徙多多少少的引来百姓们的不满,毕竟大家原本在自己的家乡生活得好好的,突然就要被迫迁徙去边关城市,不仅每天要做苦力,还要担心匈奴的入侵。

想当初,秦朝不就是徭役了无数百姓去修长城,劳民伤财最后导致了秦国覆灭吗?怎么到了大汉,安稳的日子才过去没几年,又要开始修筑长城了?

百姓们不愿意,一时间各地都传来各种不满的声音。

刘彻怒声道:“这个窦婴的丞相是怎么当的,怎么还发生民怨了?他这个丞相能不能当?不能当换人!”

坐在一旁的刘璃:“。”本来就是你下命令让人家迁徙走的,怎么还怪到人家丞相头上了?虽然吧按照大汉的丞相制度,发生这种事情确实是丞相窦婴的责任,但是在刘璃看来,怎么都是刘彻的不讲道理。

而且这个事情还要尽快解决,快点平息民怨,不然恐生事端。

刘璃垂眸想了想,突然抬眸看向阿娇和刘彻,开口道:“父皇,母后,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提议。”

刘彻问:“什么?”

刘璃道:“我想去朔方郡建城。”

刘彻:“?”

阿娇:“???”

刘彻直接否定:“你是大汉的嫡长公主,你去凑什么热闹?”

阿娇也道:“阿璃,我也不同意你去。”

刘璃笑了笑道:“可若是连天子的女儿都去了朔方郡,那便可以平息悠悠众口啊。”

阅读穿成汉武帝的女儿我躺平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穿成汉武帝的女儿我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