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刘彻》

第57章 郅都伏法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长安,皇宫。

汉景帝听说徐卢等五位匈奴头领要投降大汉,真是喜不自胜。

因为像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很少发生的,这也意味着大汉的逐渐强大,同时,也意味着在大汉和匈奴的较量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郅都给汉景帝上奏章,请封徐卢,于军,陆强,范代,仆口五人为侯,出于政治和外交的考虑,汉景帝打算同意,以此来鼓励更多的匈奴和蛮夷头领来向大汉投降。

于是,他诏见了丞相周亚夫,与他商议此事。

“爱卿,现有匈奴徐卢等五人投降我朝,我想要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来的人,你以为如何?”

丞相周亚夫说:“那几个人背叛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们为侯,那还怎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你这样做的话,不是鼓励忠臣背叛自己的君主,投降敌国吗?这样一来,人人效法,道德败坏,人心沦丧,如果整个社会形成这样的风气,这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

“此一时,彼一时,你不能墨守成规,死搬硬套,”刘启一听,很是不悦,“这些人封了侯以后,将会带动其他的更多的人来向我们大汉投降,比起靠武力,一城一池的去攻打,去争夺,要省去多少事啊?”

“陛下,本朝高祖帝就曾经说过,天下非刘不得称王,非有军功不准封侯,他们这些人都属于乱臣贼子,没有节操,没有军功,怎么能封侯呢?我坚决反对。”周亚夫坚持说。

汉景帝怒道:“你的思想太过于僵化,迂腐透顶,不知道与时俱进,灵活变通,你的意见不能采用。”

遂不听周亚夫的建议,封于军为安陵侯、陆强为遒侯、徐卢为容城侯、仆口为易侯、范代为范阳侯。

长信宫。

“你又重用郅都了?”窦太后铁青着脸问汉景帝。

“儿臣也没有重用他,只是把他打发到雁门郡去镇守,以防匈奴,此次,他将匈奴徐卢等五人收降,立下了大功一件。”汉景帝一看太后如此震怒,心中也不免忐忑不安。

“放肆!他逼死了刘荣,害死了我的长孙,我让你杀了他,你非但没有杀了他,居然还重用他,真是岂有此理!”窦太后怒道,“匈奴人投降我们汉朝,你封不封他们为侯,我不想过问,但是,这个郅都逼死了我孙子,他是罪无可赦,非死不可!”

“太后,这郅都是个忠臣,杀不得呀。您还记得吗?当初,有一次,在上林苑,先是贾姬进了厕所,随后,有一头野猪也进了厕所,当时,我要冲进去救贾姬,是他拦下了我,等于是他救了我一命,后来,济南郡豪强四起,无法无天,企图犯上作乱,闹得是民怨沸腾,无法收拾,又是他镇压了瞷氏四虎和当地的豪强,把济南郡治理得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如今,他刚镇守雁门郡,就打的匈奴大败,迫使徐卢等五人前来投降,像这样的忠臣,我们怎么能杀呢?”汉景帝说。

“他是忠臣,难道刘荣就不是忠臣了吗?他有能力,难道我们大汉除了他,就没有人才了吗?你休要多言,我令你三日之内将他斩杀,否则,我就绝不吃饭!”窦太后说,“你想想清楚,你是想让他死,还是想让我死?”

汉景帝也是个大孝子,他一看窦太后说话如此决绝,不胜惶恐。

雁门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雁门郡太守郅都镇守雁门,抗击匈奴,功勋卓著,特赏赐黄金百斤;”传旨官到达以后,大声宣读圣旨。

郅都跪接圣旨,手下人一听,都认为陛下英明。

然而,只听传旨官继续读道:“因郅都在审理废太子刘荣一案之时,用刑过重,所谓刑不上大夫,何况是曾经的太子,怎么可以用大刑?并且,拒绝给刘荣提供刀笔,逼死太子,为此,特赏郅都宝剑一口,令其自裁谢罪,钦此!”

“臣谢主隆恩!”郅都听完圣旨之后,趴在地上叩头,大声说道。

手下众人一听,大惊失色。

“太守大人,审理刘荣一案,本来就是陛下的意思,你是奉旨审理,现在他怎么可以把罪责推到你一个人的头上呢?”宁成说。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郅都说。

“太守大人,你是有功之臣,你本就没有错,请你再给皇帝陛下上一道奏章,说明原委,苦苦的求情,或许陛下会饶你不死。”手下有人说。

“不必了,我郅都一生杀戮太多,得罪的人也太多,此诏必是太后逼迫陛下所为,他也是没有办法,名誉,权利,财富,地位,等等,我都曾经拥有过,也不枉此生了,死则死耳,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郅都说。

阅读刘荣刘彻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刘荣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