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理学,走进生活》

第25章 “老实人”总受欺负,怎么办?父母进我房间不爱敲门?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老实人”总受欺负,怎么办?

“老实人”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觉得老实人没有心机、淳朴、从来不会玩心眼儿,听起来似乎是一个特别正面积极的形象。可却总是出现老实人为什么经常被欺负,我该怎么办等类似的问题。这背后其实透露了很多老实人心中的无奈。

首先,这种无奈可能与生活态度有关,有些老实人被欺负了。但也会过得很开心,因为他们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拘泥于过去、不在乎细节。比如,把“被欺负”认知为他或许真的很需要,我就吃点亏帮帮他吧。进而提高自我价值,收获积极的自我评价,同时这种态度还可能帮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毕竟谁不喜欢跟一个乐天派的人做朋友呢。当然,这并不是让我们充当老好人,对“被欺负”这件事情进行无差别的自我安慰。

其次,这种无奈可能来源于自我边界的不明确,一部分老实人。往往没守住自己的边界,缺乏自我保护。分不清哪些事情是自己的,哪些事情是别人的或者不尊重自己的需求,将他人的需求当做自己的需求,表现出过度讨好。因此在他被欺负后会发现,好像我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进而产生困扰。

因此,我们只有在建立自我边界的基础上,积极认知才能避免总是被欺负的情况。

第一、明确自己的需求,学会合理的表达拒绝,当然这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勇气并且有智慧。要时刻记住,为了自己的需要拒绝别人,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相反,这是我们成熟的表现。

第二、善于做情绪的疏导,当被欺负的事情已然发生。积极进行情绪调节和疏导是当务之急,当烦闷的情绪被疏解之后,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为什么父母进我房间不爱敲门?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父母进我们房间总是不敲门。这让我们感觉自己的隐私没有被尊重。但是当我们要求他们敲门的时候,他们总是理直气壮的说。你都是我生的,有啥不能看的,父母和子女之间哪有隐私啊,这让我们很烦恼,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父母进我的房间不爱敲门呢?

首先,这可能源于父母的惯性思维。小时候我们自理能力较弱,需要父母全方位的照顾。此时的我们在父母面前没有丝毫的隐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需要隐私。此时父母要学会放手,学会主动退出孩子的世界。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但很多父母意识不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这种变化,依然把我们当做当初那个需要被照顾的小孩子,所以继续以前的相处模式。

其次,这可能源于父母的好奇心。人总是对自己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秘密。那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是父母想要窥探的世界。他们总是在好奇,我们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无法从我们口中获得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时,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满足对子女的好奇心。不敲门也就成了选择之一。

这可能源于父母的控制欲。控制欲比较强的父母。希望能了解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对孩子全方位的掌控。在他们眼里,孩子不需要隐私,那么进孩子的房间。自然是不需要敲门的。

最后,这可能源于父母内心的焦虑与恐惧。父母都期待子女成才,都害怕孩子走上弯路。这种期待和恐惧,很容易让父母担心。关上门的你是不是在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玩游戏、看小说。他们害怕你因此受到各种挫折和伤害,所以就以不敲门的方式进入你的房间,突击式的对你的行为进行确认。

阅读走进心理学,走进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走进心理学,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