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为官那些年》

第42章 惺惺相惜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既然陈县令已经睡了,要不朱某明个一大早再来?”老朱有点尴尬的道。

小月淡淡一笑:“老爷今个没睡。”

“搁平日里,这会老爷早已经入睡,今个好像是有什么心事,一个人坐在院子里面对着月亮吸烟呢。”

吸烟?这又是个什么鬼玩意?

“就是拿一张纸,卷了一点特殊加工的茶叶,然后点燃,在另一头将烟吸进肚子,再吐出来。”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还以为老爷和道观里面方道长学习的做法事的本事呢。”

“后来还是我忍不住好奇心问了老爷,老爷才说这叫吸烟。”

“还说,吸烟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忘却烦恼,解除忧愁。”

老朱听得是目瞪口呆,天下还有可以解除忧愁的东西?

这玩意要是管用,咱不妨买他个十框八框的。

自从登基上位以来,让人烦恼的事情一天都没断过,咱这两鬓的白发不知道增长了多少根。

尤其是每天对着正面镜整理仪容的时候,看见那些白发,咱心中就会感叹岁月蹉跎。

“陈县令吸烟的这种特殊茶叶对外销售不?”老朱试探着问道。

“老爷说,吸烟其实没什么好处,有百害而无一益。”

“刚才你不是说,陈县令认为吸烟可以解除烦恼?”

“我也不知道,反正老爷就是这么说的。对了,朱先生晚上来找老爷,是有什么急事吗?”小月岔开了话题。

“甘肃旱灾,接着又疟疾四起。听说陈县令有治愈疟疾的本事,朱某特来拜访。”

“哦?甘肃旱灾?接着又是疟疾?今年雨水少,发生旱灾是因为靠天吃饭。像我们竹田县,虽然很少有连续干旱的情况,可所有的田间地头都有着连接河道的沟渠,随时可以引水灌溉。”

“当时,修建沟渠的时候,很多百姓不太愿意。”

“兴修水利是好事,百姓为何反对?”

小月皱着眉头,一本正经地道:“你想啊,修建沟渠势必会占用土地,哪个百姓不想多种一点地。”

“嗯,百姓间占小便宜的这种意识,的确存在。”

“是啊,我家老爷也是这么说的。”

“老爷一气之下,将竹田县的所有百姓都集合了起来,给他们讲道理,说兴修水利是未雨绸缪。”

“后来,重建县衙的时候,特意修建了一座大广场,对,就是您过来经过的那个广场。”

“老爷每个月都要召集百姓,对他们进行开导。”

“老爷说,大多数百姓没读过书,更是没接触过外面的事物。目光看得近一点,也很正常。”

“只有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的思想才不会滑坡。”

原来广场的作用在这里,咱还以为他是为了彰显官威而修建了如此宽广大气的广场。

看来,是咱的心小了。

“甘肃的疟疾已经传染了三个县,因此而死去的百姓不计其数。”想起灾情,老朱的心情异常沉重。

“死了很多人?”小月也低下了头,“老爷最见不得百姓受苦,或许他就是因此,今晚才没有早睡吧。”

听小月这么一说,老朱有点意外。

陈光白日里可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想不到私底下会有这种表现。

或许,是这丫鬟想错了。

“朱某听说,陈县令能够熬制彻底解决疟疾的汤药,不知道这是传闻,还是确有其事?”

“治疗疟疾的汤药?”

小月脚步一顿,想起了当初他给陈光送饭,刚好看见陈光试验汤药的场景。

看着那些土匪恶霸在地上打滚,口中更是鬼哭狼嚎的咆哮,小月差点摔倒在地。

多亏陈光从旁边抱住了她,顺便也扶住了饭框子,才使得她那天没有白跑一趟。

想起这段记忆,小月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

“老爷熬制的汤药,确实能够治疗疟疾。可是,竹田县一共也就是出现了十来个患有疟疾的百姓。您说甘肃已经传染了三个县。。。”

“要陈县令一个人治疗三个县,确实是有点为难他了。”

“您去和他好好商量一下,三个县人数虽然有点多,好处他都是疟疾,没有其他杂病,老爷应该有办法的。”

“这么肯定?”老朱心中一喜。

“这世上,应该没有我家老爷做不成的事吧。”

老朱的心又沉了下来。

这番话,就好比朝堂上那些臣子恭维自己的一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不过,今晚朱先生要来,我想老爷应该早知道了。”

“哦?为何?”

“您没来之前,老爷让我给桌子旁边放了两把椅子,应该就是给先生准备了一把。”

老朱精神一振。

看来此事有得谈,只要他开口,什么条件都答应他。

年纪轻轻就有料事如神的本事,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让他进入朝堂。

实在不行,咱就下圣旨。

谈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一处小门旁边。

小月推门先行入内,随后侧身让出道路,让老朱进入。

“老爷就在前面,朱先生过去即可,小月告退。”

“嗯。”老朱点点头。

走进庭院,只见陈光端坐在石桌前,伸手从边上的小木盒子里面拿出一个筷子粗细的纸卷,手腕妖娆地一抖,将纸卷放进了嘴巴里,朝着面前的油灯怼去。

纸卷前方冒出一阵火星子,陈光方才将身子往后靠在了椅背上,对着当空皓月,吐出一股长长的白雾。

卧槽,这陈光是修仙呢么?

不管他在干什么,先谈正事要紧。

老朱抱拳,讪笑道:“陈县令。”

“哦,老朱来了。”陈光一手拿着纸卷站起身子,“今晚皓月当空,您这是睡不着觉,来陪本官赏月的么?”

“来来来,这庭院里有一处小鱼池,站在边上赏月,就像到了海边一样,感觉很好。”

说着,拉着老朱的手腕朝前方走去。

甘肃灾情紧急,老朱本想着开门见山,被对方这么一说,话到了嘴边只得先按住。

“养鱼种花,陈县令还是个懂得生活的人。只是这鱼池,怎可以和大海相提并论。”

“想象,想象嘛。”

陈光淡淡一笑:“此地距离海边路途甚远,要真的赶过去,舟车劳顿不知道要受多少的罪。”

“人心不足蛇吞象,守着这一方小鱼池赏月,情调也差不到哪里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守着这么一个鱼池,却要想象大海的辽阔,朱某缺少这份想象力。”

老朱指着鱼池中的月亮:“这个月亮,和天上的月亮看起来好像差别不大,但若是起了波澜便不复存在。想象中的东西,也是这个理。”

“天上咋了,那阴雨天呢,月亮它还能挂在那吗?”

老朱:“。。。。。。”

怎么油盐不进呢。

“再说了,海阔凭鱼跃,万一碰见更大的鱼,不就被吃了。天高任鸟飞,鸟儿就会一直飞吗,它不落下来吃口食,喝口水?不再找个鸟儿去孵蛋?”

“这鱼池虽小,你做最大的那条鱼,还担心被吃么?”

面对陈光的强词夺理,老朱有点接不上话。

把心一横:“其实,朱某今晚来找陈县令,并不是赏月的。朱某想问的是,陈县令到底有没有彻底治愈疟疾的方子?”

陈光抬起左手,将纸卷放进嘴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接着又吐出去一股白雾。

药方当然有,可这玩意能给你么?

“没有。”

老朱眉头一皱,可并没有死心。

“这疫情若是能够成功解决,那就是大功于朝廷。到时候莫说银两,直接封爵也都说不定啊。”

陈光呵呵一笑:“老朱,没看出来你还是个官迷。当官有什么好,本官管着这么一个小小的竹田县,每日都头疼得睡不好觉。”

“除了他们的衣食住行,你还得操心他们富不富裕。”

“家有余粮,口袋有余银的时候,你还想让他们的余粮,余银更多一点。”

“官越大,罪越大。”

“做一个有吃有喝有钱花的富家翁,不好么?”

听见他这么懒散,毫无上进心的话语,老朱真想咣咣给他几棍子。

这个没出息的东西。

强压着怒气道:“朱某是大明子民,为君分忧乃是本分。陈县令身为朝廷命官,就从未有这种想法?”

“说的好。”陈光将手中的纸卷扔进了鱼池。

“本官日日夜夜想的都是为君分忧。”

“看来你我不仅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内心的想法也是如出一辙。既然如此,本官就送你一场富贵。”

“治疗疟疾的药方没有,但成品汤药有,而且三个县足够用。”

有汤药,还足够三个县用!

陈光这次,真是救千万百姓于水火啊。

老朱心中雀跃道:“什么时候运往甘肃?”

“越快越好。此汤药需要低温保存,现在正值七月,天气炎热,汤药保质是个大问题。”

“不过好在本县有一处山洞颇为神奇,里面常年四季寒冷无比,冰块更是随处可见。多采一些来,与汤药混合装车,外面用棉被包裹,应该可以坚持低温一段时间。”

“三个县爆发疟疾,人数众多,汤药每人又必须连服三次方有效果,我竹田县至少得出动五十两马车,上百号汉子去紧急运送。。。”

陈光搓了搓双手。

老朱心神领会:“一万两。”

一万两?这么多马车,人力,到甘肃的运费都不够,冰块都没和你收费。

“三万两。”

“。。。朱某没有这么多银子。”老朱顿时无比尴尬。

没想到陈光会狮子大开口。

“我竹田县可以贷款,利率仅仅只要一成。”

“不过,你可想好了,若是路上冰块融化太快,汤药就会毫无价值。竹田县的贷款,还是要还的。还有,若是想要昼夜行进,马匹的更换你来安排。”陈光提醒道。

老朱丝毫没有犹豫直接答应。

付出天大的代价,也得让那些染病的子民活下来。

陈光竖起了大拇指:“朱兄一看都是干大事的人,本官能为灾区出一份力,也感到了莫大的荣幸。”

“走,具体情况我们坐下详谈。”

“嗯。”老朱高兴地点点头,来到石桌旁,对着另外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了下去。

“哎呀。”

屁股上传来一阵疼痛,回头一看,椅子上放满了指头大小的石块。

“不好意思,本官忘记了。”

“今个走了一天小腿有点不舒服,给椅子上放了点石子,腿搭上去用来按摩的。”

“忘了提醒您。。。”

阅读大明为官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为官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