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为官那些年》

第66章 到底运往何处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甘肃村子的统一结构,就是进村必定有一个土场。

这个土场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晾晒粮食。

时值八月,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土场上并未有劳作的身影。

倒是有着几个百姓蹲在树荫下,端着饭碗正在低声交谈着什么。

瞅着陈光几人过来,还是一身官员打扮,百姓有点紧张,停止聊天,有点紧张地站了起来。

等陈光临近,急忙点头哈腰:“官爷。”

“嗯,没事,继续吃饭。”陈光摆摆手道。

随即朝着几人的饭碗看去,虽然大半碗都是菜叶子,可终究还是有着一点稀粥。

“一年的收成够不够吃饭?”陈光问道。

“够,够。”几人连忙回答。

“赋税重不重?”

百姓脸上一阵尴尬,犹豫了一下才道:“不是太重,交了赋税之后,还有得吃。”

陈光一指身后那绿油油的庄稼地:“庄稼长势如此之好,交了赋税还做不到家有余粮?”

“这,这。。。”几名百姓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村子不大,可也有着十几户人家,土场上就站着这七八个汉子,难不成村里的老人,孩子,妇女都。。。

陈光想到了疟疾。

“村里其他人呢?”陈光问道。

几名百姓目光一阵躲避,支支吾吾的道:“都出去了。”

“出去?去哪里了?”

“。。。。。。”百姓答不出来。

蒋献向前一步,大声道:“你们眼前的是朝廷派来的钦差陈大人,专门来体察民情。有什么事情尽管讲出来,陈大人给你们主持公道。”

陈光呵呵一笑:“本官看你们都是精壮汉子,按理说守着这么好的庄稼地,即便是交了赋税,也能吃得起干饭才是。”

“可瞅瞅你们的碗里,除了一点稀粥,全靠菜叶子充饥。说吧,县衙的赋税是不是很重。”

一名汉子看着陈光,怯怯的道:“您真的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大人?”

“如假包换。”

“大人啊,您可要救救我们,救救陇西的百姓啊。。。”汉子扔掉了手中饭碗,对着陈光就跪了下来。

旁边的几名汉子,也同一时间跪了下来。

陈光急忙弯腰,扶住汉子的肩膀:“起来,都起来。朝廷派本官来到陇西,就是想看看陇西百姓到底过的怎么样。你们有什么冤情尽管说,本官一定为你们做主。”

汉子哭泣着站起身子,抬起衣袖擦了一般眼泪。

“其实,我们都不是这个村子里面的人,我们是因为交不起赋税,被抓来的。”

“眼前的这些庄稼,也不是村子里的,而是县太爷家的。”

晨光双眼一眯:“你们是说,这些地,都是知县段品正的?”

“是。县太爷当年因为给皇上献过军粮,而被皇上赐了陇西三十亩土地。这么多年,县太爷的土地越扩越大,已经达到了三百多亩。”

“为了防止百姓偷吃,县太爷赶走了土地附近的村民。但土地太多,耕种就成了大问题。”

“于是,我们这些交不起赋税的百姓,便被抓来帮他耕种。”

“我们的家里,还有妻儿老小。少了我们这些劳力,他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越没人干活,家里的赋税越交不起,我们已经被抓来两年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去。”

“钦差大人,您一定要给我们做主啊。”

陈光的脸色一片铁青。

自己不是一个好人,但自己绝对不是一个坑害老百姓的坏种。

“好,此事本官知道了。本官答应你们,用不了多久,你们就可以回家,种你们自己的地。”

“谢老爷,谢老爷。。。”

陈光一指不远处的沟渠:“这条沟渠附近今天发生的事情,你们应该都看见了。”

“看见了看见了。这是县太爷为了浇灌自家庄稼,几年前专门修建的。”

“今天,有多名官差来此对沟渠进行修复堵漏?”

“是的,今天一早县丞大人带着几十名官差来此挖土。不过,以前这种事都是小人们的活路,不知为何今天县丞大人亲自过来干。想必,是县丞大人为了讨好知县大人吧。”

“必定,县老爷年龄大了,几个儿子又不争气,若是咽气,陇西知县的位子可是个空缺。”

陈光一愣,照这么说,那县丞黄子聪今个动用整个县衙的官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仕途着想,只是想做给县令看看,证明自己的忠心?

还是说,县令段品正虽然老了,可上面一些重要的事情,依旧由他决断。

比如说,调包草药。

沉默了一下,陈光道:“他们就修复了一下沟渠,没做其他事情?”

“没有,就是修复沟渠。”

“这就奇怪了。”陈光眉头皱了起来。

若是自己没见过那段品正,这些说辞或许自己不会想得太多。

可那段品正明明连话有时候都听不见,县里的事务他还能经手?

调包草药这种杀头的机密事情,被人会大声地和他商讨,不怕隔墙有耳?

“对了。”一名百姓似乎想起了什么,急忙道:“县丞大人装了许多麻袋的黄土,沿着沟渠朝东而去,不知道做什么。”

“起初小人以为沟渠还有其他地方垮塌了,在他们走后,专门跑过去检查了一下,至少三里开外,沟渠都是好好的。”

推着黄土往东而去,至少还是在三里开外,这黄子聪是吃饱了撑的,不知道原地取土么?

陈光有点后悔,自己前世的时候侦破小说看得有点少了。

本来想着顺藤摸瓜,可黄子聪的这一番操作,自己着实是有些看不懂了。

难道黄子聪脑子不正常吗?

显然不是。

就凭他那一套毫无破绽的说辞,陈光断定,此人不笨。

若是顺利拿下此人,说不定草药调包一事就有了突破口。

只是,难度比自己想的要大一点。

不管其他了,事情毕竟要一步一步的来才可以。

先弄清楚他今天这么怪异的举动到底是为了什么再说。

打定主意,陈光对几位村民又安慰了一番,听取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方才离去。

离开了村子,陈光又来到了沟渠边上。

这次,他没有将注意力放在那个一丈见方的大坑,而是沿着沟渠往东缓缓走了几步。

沟渠不大,也就不到两尺宽。

两边的沟坎却各自有着三尺来宽。

不仅是宽,还长满了各种杂草,想当初为了沟渠的坚固,县令段品正也是费了不少的功夫。

沟渠右边的沟坎上,隐隐可以发现一些散落的黄土。

再仔细看,陈光更是发现了一些独轮车的车辙。

有的地方车辙浅一点,遇见湿软的土地,车辙有着一寸来深,旁边更是能看见几个乱七八糟的脚印。

若是没有猜错,独轮车到此有点难以行进,那些脚印是有人搭手推车留下的。

由此可见,车上装的就是沉重的黄土。

蒋献跟了上来:“大人,您说这附近不缺的就是黄土,黄子聪闹的这一出是想要做什么?”

“此时,还不清楚他想要做什么。”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沟渠,陈光道。

“那我们要沿着沟渠一直查看?”

沟渠两边虽然宽敞,可有着青草的覆盖,深一脚浅一脚的并不好走。

“黄子聪选择这么难走的道路运输黄土,应该不是无的放矢。反正天色尚早,我们往前再看看吧。”

说着,陈光继续朝前走去。

蒋献摇摇头,苦笑了一下继续跟上。

这陈大人,就是太善良了。

有什么事情,一顿酷刑不就全知道了。

暗卫的手段,整个天下没有几个能抗住的人,

看来,应该找个机会,给陈大人展示一下暗卫的实力才是。

走了大概三里远,沟渠拐了个弯,朝着南面而去。

陈光停了下来。

“那几名百姓应该也是到了这个地方回头的。”

“要不,我们也回去吧?”蒋献试探着问道。

眼看着日落西山,谁知道这沟渠到底通往何处,一来一回,返回县衙可就要摸黑了。

倒不如趁着还能看见路,回到县衙将那段品正好好地审理一番,说不定还能审出来一些眉目。

“回去?回去这些路我们不是白走了么?往前再看看。”陈光转身,沿着沟渠朝南继续走去。

“大人,县城在北方,我们这样会越走越远的。我们倒是走惯了夜路没有什么,就怕大人您一会不好行进。”

“带火折子了么?”

“带了。”

“路上顺便捡拾一些干草,天黑了当火把用。今个不查到黄子聪到底将黄土运往了何处,即便是回到县衙,本官也睡不着觉。”

“大人做事真是用心。”蒋献敬佩的点点头,“属下这就安排人,沿途多收集一些干草。”

陇西县城,一处看起来如同民房的宅子里,县丞黄子聪伏案疾书。

旁边站着一名身穿便装的青年,脸上带着一丝焦急,不时地看看门外,又看看黄子聪。

盏茶功夫,黄子聪放下了手中的笔,用衣袖沾了几下纸上的墨迹,迅速地对折起来,递给边上的青年。

“待会你从后门出去,送到定西县。知府黄大人现在定西筹备兴修水利一事,一定要亲自交到黄大人手上。”

“若是发现有人跟踪,迅速将此信吞与肚中,不可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是,大人放心。”

青年脱下鞋子,将书信藏于脚底。

黄子聪带着青年来到后门处,探头朝外面张望了几下,确信无人,将青年一把推出。

沟渠边上,陈光等人走出了大约半里路程,太阳已经落山。

天空昏暗下来,沿着沟渠行走已经是异常困难。

无奈之下,几人点起了火把。

两边田地里面的虫子,烦躁地嘶鸣起来。

火把忽闪忽闪,映照在沟渠中间的水流上让人眼花缭乱。

若不是蒋献身手敏捷伸手拉住陈光,陈光好几次都会失足踩进水里。

眼看着天色越来越黑,走了四五里路程毫无发现,陈光也打起了退堂鼓。

要不,返回吧?

“陈大人,前面有一条路。”

走在最前方探路的暗卫突然急呼起来。

阅读大明为官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为官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