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为官那些年》

第78章 为民所想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来到甘肃之后,蒋献每日都在暗卫的大灶上填饱肚子。

虽然说伙食差一点,和京城的时候无法相比,但对于从苦日子过来的蒋献来说也没有什么。

前几天和王虎在一起的时候,无意中听他说小月做的菜有多么多么好吃,而且顿顿都有肉菜,不禁让蒋献偷偷地咽了几口唾沫。

大家一起吃苦,谁也不会有小心思。

可偏偏脑子不太好使的王虎,天天都能混上肉吃,蒋献便琢磨着,有机会也混一顿陈光家里的饭菜。

一来可以解馋,二来也可以拉近自己和陈光的关系。

毕竟,能去家里吃饭的,可都不是一般人。

今个可真凑巧,三人一起做了件从未干过的事情,一直忙活到现在,按理说去陈光家里吃顿饭应该没有问题的。

何况现在这个点回去,大灶上的饭菜恐怕早已经冰凉。

看着陈光走出了大门,蒋献想要跟上。

但终究是没有被邀请,还是有点拉不

正在为难之际,陈光停下脚步转过了身子。

“忙活了一早上,本官差点忘记蒋百户也没吃饭呢。”

“是啊是啊,属下也没吃饭呢。”蒋献有点兴奋,大人这是准备邀请自己去吃肉了么?

“早点回去吃饭,一个人也没法打铁。”

啊,就这?

蒋献心中无比失望。

大人啊,我蒋献自从进入暗卫之后,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放下身段地烧过火呢,您就不能带我回家吃口热饭?

“吃完饭,记得将黄士良,秦明,还有其他的人犯带到城门口。”

“大人,不是正午时分开仓放粮么,带人犯过去,会不会造成混乱。”

“照做就是。本官饿了,先回去吃饭。”

说完,陈光三人匆匆离开。

摇摇头哭丧着脸,蒋献摸了摸扁扁的肚子,也出了大门。

说是正午时分开仓放粮,提前半个多时辰,城门已经被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

几十名暗卫又是忙着维持秩序,又要忙着摆放桌子摆放斗升。

陈光吃完了饭,一边叨叨着今天的猪肉瘦肉太多,一边顺手拿了个牙签剔着牙缝,朝着城门口走去。

来到城门口,蒋献也将黄士良等人押了过来。

“大人,这些人犯如何处置?”

“先押在城墙里面看守着,本官招呼的时候,你再带他们出来。”

说完,陈光来到了摆放斗升的桌子前面。

看着眼前黑压压,衣衫褴褛的众多百姓,陈光清了清嗓子。

“有没有人认识本官?”

百姓摇了摇头,无人应答。

“本官就是朝廷派来的钦差。”

还是无人应答,百姓的目光越过陈光,直勾勾地看向他身后的粮食袋子。

“老爷,这些百姓想必是饿傻了,连老爷您都不认识。”

边上的王虎凑了上来,替陈光打圆场。

“不认识不要紧,今个往后,想必他们就认识老爷了。”

陈光拿起边上的升子,朝着百姓晃了晃:“来来来,排好队。疟疾虽除但旱灾依旧,朝廷知道大家日子过得苦,特意调运贮备粮过来。”

“今个咱们不施粥,而是分粮。凡是来的人,每人黄米两升。”

说完,陈光故意停顿了一下,等候着百姓的欢呼声。

然而,几个呼吸过去了,百姓还是面无表情地呆立原地,并未有丝毫的兴奋之色。

“老爷,这些百姓不知道感恩啊。”王虎小声说道。

“不知道到感恩倒不怕,老爷我是怕他们麻木了啊。”

陈光摇摇头,看着队伍最前面的一名老者:“老丈,家里几口人啊?”

“以前七口人,现在只剩下三个了。”

“都来了吗?”

“来了。”老者指了指身后的两个七八岁的孩子。

“一个三个人,那就是六升米。把你手中的袋子打开,老爷给你装米。”

老者以为自己听错了:“官爷,这么小的孩子,也是两升米吗?”

“是。孩子虽小,现在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和大人一样对待。”陈光说着,挖了满满一升子的黄米,倒进了老者的布袋。

老者不再做声,静静地看着陈光往袋子里面装了六升米。

“好了老丈,你的米装完了,下一位。”

“官爷,这是真的么?”老丈的双手颤抖地摸着袋子里面的黄米,声音有点哽咽起来。

“真米,绝对的真米。”陈光笑着说道。

扑通一下,老者跪在了桌子前方,回头又赶紧拉着两个孩子:“跪下,快给官爷跪下。”

“使不得,使不得。”陈光急忙绕过桌子,想要扶老者起来。

老者忽视了陈光的搀扶,依旧朝着地面磕头下去。

一边磕头,一边哭泣了起来。

“我老丈活了几十年,从来都是把粮食上缴给官府,这是上辈子积了多少的福,今个竟然从官爷这里领了六升米。”

“谢谢官爷,谢谢官爷。”

“这些米,先拿回去救急。本官向你们保证,收成下来之前,绝对不会让你们饿着。”陈光说着,将老者缓缓扶起。

老者擦着眼泪,脸上却带着笑容,又让孩子给陈光鞠了三个躬,才背着袋子走到了一边。

第二位是一名中年汉子。

“家里几口人?”

“我和我娘两口人,不过,我娘双腿残疾,来不了。”

“这个嘛,也无妨。来几口人,就领几口人的粮食。完了到左边的桌子上登记一下,老爷我会派人调查,若是情况属实,少你的粮食给你补上。”

“谢官爷,谢官爷。”汉子说着也要下跪。

陈光伸手挡住了他:“男儿膝下有黄金,可不能随便就跪。”

“官爷的粮食,可是等于给了我家一条生路啊,对于救命恩人,必须要跪。”汉子还是坚持跪了下去。

陈光无奈地摇了摇头,也不再阻拦。

一边给他装米,一边问道:“地里还是一片干涸?”

“是。”

“官府兴修水利,有没有去?”

汉子脸上一阵尴尬,小声道:“回官爷,没去。”

“为何?”

“小人租不起工具。”

“要是官府免费发放锄头呢?”

汉子脸上一喜:“那当然去,修好了水利,再也不会有旱灾,小人愿意出力。”

“好,完了右边登记一下。”

一直忙活了大半个时辰,陈光也就发放了几十户人。

瞅了瞅天上的太阳,再想想后面还有其他的事情要讲,陈光只得又叫来王虎,蒋献,连同几十名暗卫同时发放。

临近天黑的时候,终于是将所有人的粮食发放完毕。

陈光活动了一下筋骨,稍微的休息了一番,爬上桌子,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乡亲们,粮食你们也领到了,吃饱了饭,有了力气,咱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地里继续遭受干旱啊。”

“从明个起,县衙兴修水利的事情正常动工,大家可以就近参加。只有修好了水利,让田里有水灌溉,大家才不会再遭受旱灾之痛。”

“官爷放心,我们明天都去劳动。”台下一片欢呼。

陈光心中暗骂了一句,这群刁民,还真是不见粮食不说话,刚才没发粮食之前,老爷我愣是连个屁都问不出来。

不过单单这几句话,明显地还没有将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

陈光又道:“先是旱灾,接着又是疟疾,老爷我知道,大家都有亲人因此而失去。”

听了这句话,台下顿时安静起来,有人似乎想了亲人,眼泪已经在眼眶打转。

“都怪老爷我来晚了,要是早来一个月,早点给大家发放粮食,定西县就不会有人饿死,大家就不会失去亲人。”

“老爷知道,我们定西饿死了不少人,可更多的人是因为疟疾而死。”

说到这里,陈光攥紧了拳头,一脸的愤恨。

“听闻定西疟疾,朝廷第一时间筹备草药,调派太医前来医治。可谁知道,草药到了定西,竟然被人用枯草调包。”

“枯草能治病吗?不能,这就是草菅人命啊。若不是朝廷后来及时送来汤药,大家恐怕都不能站在这里啊。”

“本官心痛,本官更憎恨,憎恨定西的那些贪官污吏,本官已经将他们全部绳之以法,准备押回京城,等候朝廷处决。”

“杀了贪官,杀了贪官。”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

顿时,整个人群骚动起来,百姓们纷纷举起拳头,大声跟着喊了起来。

上千人的声音合在一起,如同滚雷般在天空划过。

“大家不要着急,听本官把话说完。”陈光摆动着双手,示意大家安静。

“本来本官这几日就要将这些贪官污吏押解回京,可新任的官员还未上任,本官做不到就这样扔下大家回京而去。”

“本官在街上看了看,也去城外的村子里面看了看,大家的日子苦啊。”

“大家不光没有饭吃,大部分人家里连农具都卖掉了。更别提铁锅,因为无粮可煮,也早已经卖掉。”

“这样下去,最终只有死路一条。”陈光的声调提高了许多。

台下的大部分人,羞愧得低下了头。

“本官知道,大家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生活所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已经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本官不怪你们,怪只怪那些喝着民血的贪官污吏,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官府丧失了公信力。”

“所以,本官决定在定西留下一段时间,兴修水利,让大家有地可种,有粮可吃。”

陈光回头,朝着蒋献摆了摆手:“带上来。”

不多时,带着镣铐的黄士良,秦明等人被押了上来。

看见这些曾经坑苦大家的贪官污吏,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有哭的,有喊的,更多的人则是低下头,在地上寻找趁手的石块。

这些举动,陈光看在眼里,急忙又道:“大家不要激动,听本官把话说完。”

“本官和大家保证,这些人他们已经是死罪难逃。不过,在他们处死之前,也不能白白地养活着。明个便会将他们安置在几处工地上,和大家一起劳动。到时候,大家可以好好看看,这些喝人血的东西,他们即便是死,也得在死前为定西县做点贡献。”

看着人群努力压抑的表情,陈光又补充了一句。

“当然了,大家心中的愤怒本官可以理解。所以呢,大家一起干活的时候,小土块小石子的可以扔一些,但不要下手太重。”

“毕竟,本官还要带着活人回京交差呢。”

“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

“我明天一定要去工地劳动。”

“我也去,我也去。。。”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听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黄士良等人已经吓得面色苍白。

阅读大明为官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为官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