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为官那些年》

第138章 商人之心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在做生意这方面,张文清知道自己不如陈光,在揣摩人心这方面,张文清也甘拜下风。

所以,对于陈光的这一番话,并没有加以反驳。

而且听了他的这一番很是透彻的分析解释之后,张文清还有点怅然释怀的感觉。

原本以为,京城的那些官差和百姓收取摊位管理费是不合适的,如今看来,收费还是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不过,京城就是单单收个费,然后你爱咋地咋地,从此无人问津。

而竹田县截然不同,收费之后卫生搞得如此干净,摊位规划整整齐齐,两者的差别一目了然。

或许,收点费用,也是可以的吧。

张文清暗暗地让自己想通。

又逛了半柱香的功夫,几人来到了商业街的尽头。

“张哥,这里就是要为你做衣服的地方了。”陈光笑着说道。

嗯?为何一家颇有名气的裁缝店,会在商业街的最尽头?

张文清有点想不通。

铺子不大,同样是两间门面,外面也很是冷清,并没有街道中间那般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

等进了门,张文清才知道自己的认知又错了。

屋子里面,两名三十来岁的汉子各自手中拿着一把软尺,在十几名白象身上量来量去,还不时地报出来一些数据。

而柜台里面,一名稍微年轻一点的女子,则是低着头,将所有的数据一一记在了一张纸上。

“这,这些该不会都是来做衣服的人吧?”张文清有点惊讶地看向陈光。

“是啊。”

陈光笑着点点头:“这家铺子由于做衣服出名,整个竹田县的百姓几乎全都慕名而来了,掌柜有点忙不过来,生怕不能按时赶制出来衣服而误了百姓的事情,所以每天只接待二十人。”

陈光抬手指了指面前的人群:“这里大概有十几个人,想必前面的人都已经量完尺寸走了。”

张文清还第一次听说,做个衣服都需要排队,一大早得赶过来争抢二十个名额。

这,这生意得多好啊?

什么,排队,而且只有二十个?

张文清一瞬间反应过来,若是每天只有二十个名额的话,很显然,自己已经来晚了。

门口那么冷清,足以说明自己并没有猜错。

“那,那我们今天这衣服还能不能做成?”张文清心中忐忑地问道。

陈光不提说做衣服的事情还好一点,他这么一说,而且三番五次地强调竹田县的布料多么的好,裁缝的手艺多么的高,还真的让张文清心动了。

不仅仅是心动,应该说是成为了他来竹田县最上心的事情。

从京城走的时候,和皇上就告了三天的假,昨个一天,今个一天,明个一大早就得起程回京。

今个要是做不上新衣服,以后恐怕还真的没有机会了。

虽然说在京城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身着官服,对于便服的要求并不高,随便有个一两身就成。

可是,可是,堂堂刑部尚书,总是那么一两身衣服来回换着出去和人交往,总感觉有点掉价。

唉,做不成就做不成吧,谁叫自己不坐轿子直接赶过来,非要在街上看什么稀奇古怪的新鲜玩意。

可是,张文清还是有点不甘心,看了一眼正在忙活的几名裁缝,然后将目光又盯向陈光:“老弟,我们今个怕是来晚了吧?”

“你看,这么多人,再加上走掉的那一部分,二十个名额恐怕是没有了。”

陈光笑了:“不会,这二十个名额是县衙规定的,临时加一个名额,县衙也是能做到的。”

“县衙规定?难不成这又是官营的裁缝铺子?”

“这个不是官营,张哥没看见人家是靠手艺吃饭的么?”

“在竹田县,官营的一般都是投资比较大,百姓无法筹办的铺子,比如说大的客栈,酒楼,作坊等等。”

“这种靠手艺吃饭的小铺子,县衙是不能插手的。”

张文清很是纳闷:“既然不是官营的,为何县衙规定,每天只有二十个名额?”

“这个嘛,说来话长。”

陈光正准备开始长话短说,柜台后面的门帘被掀开,一名老者走了出来。

先是看了看屋里面忙活的人群,又朝着门口看了一眼。

发现陈光,顿时眼前一亮,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弓着身小跑过来。

“老爷,您什么时候回来的,快,快进来坐,怎么能让您站在门口呢。”

说着,老者快步走进柜台,从里面拉出来一张椅子,用衣袖仔细地擦了擦,放在屋子中央。

而那些正在忙碌的人们,包括几名裁缝,连同那些来做衣服的百姓纷纷停了下来,一窝蜂地涌向门口。

“老爷,您回来了啊。”

“老爷,我们想您了。”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微笑,用一句句简单的语言,表达着自己此刻最真挚的问候。

对于百姓的这种反应,王虎和小月已经司空见惯,并没有说话。

而旁边的张文清再次感到震惊。

对小摊点收费,对商铺掌柜提升租金,看似坏事做尽的陈光,百姓竟然如此喜欢他,见面的问候这么热情?

“好好好。”

陈光抬起双手,往下轻轻压了压:“老爷我昨个刚回来,今天是带朋友来做衣服的。”

“啊,老爷的朋友那就是我们的朋友,先给老爷的朋友做。”

“就是,就是,我们一会再说。”

“张裁缝,快过来给老爷的朋友量尺寸。”

“来了来了,老爷,是您身边的这位朋友吧?”

一时间,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更多是让陈光先做衣服。

面对满脸微笑,手拿软尺走到自己面前准备动手的裁缝,张文清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求救般地看向陈光。

“好了好了,凡事有个先来后到,大家都讲规矩,老爷我也不能例外。”

“大家先做,完了我让张裁缝再加一个名额就是。”

“老爷您那么忙,怎能让您等,还是我们等着吧。”

“别胡闹,按规矩办事。”陈光脸色一沉,“我是你们的老爷,更不能破坏规矩。”

看见陈光认真起来,百姓们笑呵呵地继续量尺寸去了。

陈光走到椅子跟前,将张文清往上面一推:“张哥,逛街有些时间了,你坐着休息一会。”

不知为何,张文清竟然有点不敢落座。

揣测不安的道:“还是老弟你坐吧。”

“兄弟间这么客气干什么,坐吧。”陈光不由分说,将张文清按在了椅子上,然后才看向旁边的掌柜。

“今个,二十个名额都已经满了?”

“满了,满了。”掌柜连连点头。

“老爷昨个刚回来,明一大早就又要回京,这位朋友想要做衣服,你这里能不能加个名额?”陈光笑着问道。

掌柜一愣,随即满脸伤心地道:“老爷怎可以这样说呢,若没有老爷,就没有我张家裁缝铺的今日。”

“老爷能带人来做衣服,小人心中万分开心,今个就是熬通宵,小人一定保证,老爷的朋友在明日起程回京之前,可以带走新衣服。”

“那就辛苦张掌柜了。”

“老爷太客气了,要不,小人现在就亲自给老爷的朋友量一下尺寸?”掌柜脸上的伤心顿时又变成了笑容,乐呵呵地问道。

“成。”

张文清被请了起来,掌柜从柜台拿过一条软尺,量了身高,腿长,腰围,臂长等一系列数字,又亲自拿过一张纸,认真地做好了记录。

才恭敬地来到陈光身边:“老爷,用哪一种料子?”

“用最好的料子,做五身。”

“好嘞,那小人这就是亲自动手?”

“去吧。”

从裁缝铺出来,陈光双手背后,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天空还是这么的蓝啊。

刚才被特殊对待,张文清有点受宠若惊,小声问道:“老弟,刚才那掌柜说,没有你就没有这个裁缝铺子,是怎么回事?”

“还有,为何是县衙给他们规定的,每天只接待二十个名额?”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陈光笑了笑:“竹田县还有一项大的产业,我带张哥去看看,咱们路上慢慢说。”

“行。”

“坐轿子去吧,咱一天都不坐轿子,轿夫拿钱的时候,会不好意思的。”

“行。”

都是四抬的大轿子,陈光和张文清坐在了一起,而小月和王虎说什么也不愿意坐轿子,便跟在轿子身后,朝着城门外走去。

轿子里面,陈光开始给张文清叙说当初的事情。

“这张家裁缝铺,因为手艺好,活又做得细,一开张生意就很好。”

“每天一开门外面就有排队的百姓,从早忙到黑,都是干不完的活。”

“有一天,我还在县衙后院休息,县衙门口的鸣冤鼓声,一阵比一阵紧促地传进了后院,我便更衣升堂。”

“到了大堂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张裁缝没有按时做出来衣服,误了百姓给儿子娶媳妇的喜事,因为街坊邻居的笑话,被百姓告上了县衙。”

张文清笑道:“生意不好头疼,生意太好也头疼,可被人因此告上县衙,还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可不是。”

陈光道:“后来,我看那百姓没有什么实际损失,便让张裁缝给他再免费做一身衣服,平息此事。”

“那百姓还想着狮子大开口,讹上一笔钱,我当堂将他臭骂一顿,然后在整个竹田县贴出公告,但凡认定是讹人,双倍惩罚讹人金额。”

“那,规定二十个名额的事情,又是怎么回事?”

“唉。”

陈光一声长叹:“银子这个东西,没有不行,有太多也不行。”

“那裁缝铺子因为生意太好,掌柜的老婆因为经常熬夜干活,活活被熬死了。”

“所以,我就给他们规定,每天就接受二十个名额,银子是赚不完的。”

正说着,轿子停了下来。

“老爷,到了。”王虎在轿子外面招呼道。

二人下了轿子,张文清抬头一看,这则呢么到了城外了?

“老弟,这是准备干什么?”

“刚才不是说了么,竹田县还有一大产业,想让张哥你开开眼的,就是这里。”

陈光笑着,抬手指向不远处的一片建筑群落。

葱葱郁郁的树林,周围绿草环绕,隐隐约约可一看见一栋栋小楼藏在其中,周围则是一圈一人多高的围墙,将整个建筑群落包围起来,只留了一个大门供人出入。

大门口,好像还有几名年轻人,身着统一制服站立着。

“这是?”

“房地产,竹田县的特色产业。”

房地产?又是一个新鲜名词。

既然来到大门口,一名官差笑呵呵地迎了上来:“老爷。”

“嗯。”陈光点点头:“找一处还未出售的小楼,老爷的朋友要去参观一下。”

“是。”

官差带着几人,来到了一处小楼前,恭敬地推开了大门。

“来,张哥,看看这小楼怎样。”

既然进入小楼,里面的桌子板凳一应俱全,在一楼溜达了一圈,又上了二楼。

看了看卧室,几人来到了客厅的巨大窗户前面。

“张哥,如何?”

陈光回头看去,却看见张文清张大着嘴巴,盯着客厅的大窗户,一动不动。

“张哥,张哥。”

“嗯?哦。”张文清吃惊地道:“这么大的窗户,上面不是也装着透明的琉璃吧?”

“当然装了,要不然,窗台这么低,人掉下去岂不摔成重伤了。”

“琉璃,怎会做得如此之大。。”

“这就是竹田县的琉璃工艺高明之处了。”陈光笑着,招呼着张文清又来到了窗口。

“张哥,外面的风景如何?”

窗户外面,郁郁葱葱,偶尔可以看见几只小鸟,在枝头追逐嬉戏。

“好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啊。”张文清忍不住地赞叹一声。

“张哥想不想住在这里?”

张文清一怔,接着尴尬地摇了摇头:“身为朝廷官员,每日事务缠身,哪有时间住在这里修身养性啊。”

“现在张哥当然没有时间,可以后卸任之后,来这里颐养天年还是可以的。”

“这房子,应该不便宜吧?”

“也不算贵,一栋小楼也就是两千两银子。”

“这么贵?住不起住不起。”张文清连连摇头。

陈光笑道:“这是对外售价,至于张哥你吗,小弟我自作主张送一栋给你了。”

“有没有其他的附带条件?”

“没有附带条件,不过有一个好处我觉着还是告诉张哥你比较好。”

“这种小楼,不管是谁,只要能介绍人来买一栋,就可以拿到一百两银子的辛苦费。”

“张哥回去之后,可以将竹田县,连同这种小楼多宣传宣传,拿点辛苦费喝茶,也不就是顺手的事情么。”

至此,张文清方才恍然大悟。

感情陈光带自己来竹田县散心,是看上自己的人脉了。

阅读大明为官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为官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