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直播剧透]》

128 【番外二】十四岁的天才汉和帝(精修)^^……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仙幕所说的正是在场众人所疑惑的, 一个没人培养的幼主很难斗倒窦氏大山,汉和帝能做到,是实在是令人震惊。

【毋庸置疑窦氏是强大的, 他们不止在小皇帝身周布置势力,他们也不止掌握了朝廷的政治中枢, 他们还想要得到朝臣们的敬仰,朝臣们的认同,他们想要笼络朝臣。

他们希望能在高位上建立成就。】

“若是朝臣都能被笼络,那小皇帝真可谓是四面楚歌,草木皆兵。”小刘据很担心。

【例如窦太后老哥窦宪握有兵权,为了能够获得朝中大臣的尊重, 就进行了远征塞外创北匈奴的活动。】

汲黯蹙眉:“怎么看着像是好事。”像他们陛下就远征塞外。

“是不是好事还是得看情况。”霍去病道。

看汲黯不解,念及汲黯对军事上的信息掌握少, 他开口道:“陛下远征塞外是因为匈奴来势汹汹,若是放任他们行动,最后造成的就是匈奴南侵。但经过陛下的大规模的征剿, 匈奴基本上销声匿迹,后面更是懦弱不堪不敢再犯中原, 即使西汉末期有所兴起,但经过光武帝和汉明帝的打击,匈奴就已经不成气候, 对汉朝俯首称臣。”

汲黯恍然:“所以此次行动就是无稽之谈。”

霍去病耸肩:“可能吧,在下只是根据仙幕所表露出来的态度进行推测而已。”具体情况他还真不知道。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他们看向仙幕,未来之事只有它知道。

【窦宪很牛,他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做到了‘登燕然山,刻石勒功’,封大将军, 后称冠军侯。】

“哇~”众人惊叹,这场行动看来也不是没有用处,能登燕然山,刻石勒功很厉害了。

唯有刘彻不以为意,只觉得对方脑袋抽筋,匈奴没什么威胁还跑那么远。

顺便还嫌弃下:靠,朕的冠军侯称呼脏了!

【可然并卵?

百官对此次的军事行动褒贬不一。

因为进过汉武帝疯狂剿杀和后面帝王持之以恒的补刀之后,匈奴那些顶多就是散兵游勇,构不成什么大威胁,他们也就敢趁着皇位交替之时打打秋风而已。

所以嘲讽窦氏以‘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的人比比皆是,只觉得对方在脱裤子放屁,为一己之私导致过度军事支出罢了。】

汲黯倾佩地看向霍去病:“霍将军聪慧。”

霍去病无奈挠头:“军事乃霍某长处,略懂一二。”

他懂的不多,但军事上还是敢与天下将士们有一争之力的。

【虽然军事行动上让百官敬仰这个计划失败,但在年幼的汉和帝刘肇(zhà)眼中这可不是失败,他看到了窦家人在军事上的行动已经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他看到窦家人在东汉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他看到窦宪的女婿都敢在宫中‘拔佩刀惊上’,他看到手中的皇权即将暗淡无光,坐以待毙即死路,皇权将变黄泉。】

“小皇帝的前途可不乐观,不过好在应该还未和窦氏有正面冲突。”卫青为小皇帝忧心忡忡。

汲黯却压不住心中的憋闷,要是他教养长大的太子落入这种境地,杀窦家的人一定有他汲黯一份子!

为帝者者,怎能如此憋屈!

【汉和帝自然不是坐以待毙之人。

他很勇,在自身被窦氏的党羽和爪牙监视,权利中枢与内外朝皆被窦氏牢牢把握之时,处于孤立的小皇帝崛起,脑袋瓜启动,开始筹谋如何全歼窦氏外戚。】

“咕噜。”“咕噜。”,仙幕话还没有说完,小刘据已经和霍去病抱在一起紧张咽口水了。

刺激的场面要开始了吗?

【官僚大臣们刘肇(zhà)自然不敢深信,就怕前脚刚和对方聊完对窦氏的不满,下一秒窦太后的毒药就端上来,换一个皇帝当。

而且被窦家牢牢控制的他,也没机会和内外臣僚接触,他们甚至都无法亲身接近。

所以汉和帝和他无数的老祖宗一样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刘彻面色沉着,只觉得能把这个群体猜得八九不离十。

【——宦官。

封建时代的特殊产物,对皇权保有绝对的忠诚性。】

刘彻深呼气:“宦官,长于内宫,与皇帝接触时间最长,关系亲密,为皇帝而存在,他们是刘肇的最好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这也是他刚刚心情沉重的原因,他们汉朝的皇帝,也就只有这么几个选择而已。

选择面小得可怜的选择。

【汉和帝依附的对象就是中常侍郑众,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对窦氏集团不行谄媚之事,谨慎机敏而有心计。

但只有宦官也不够,外朝也需要人辅助,于是清河王刘庆就落入了汉和帝眼中。汉和帝借机亲近刘庆,常于其秉烛夜谈。

空有想法,但也需要计谋辅助,《汉书·外戚传》中汉文帝诛杀舅父薄昭、汉武帝诛杀舅父窦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参考模板,更有历朝历代‘皇帝诛杀舅父先例’,都是汉和帝的参谋长1。

没有人指导的小家伙,只能以史为镜,试图参透人心。】

“好!好一个以史为镜,以史为警,明得失,知如何兴替,好样的!”刘彻眼睛发光,“这才是我刘家的好儿郎!”

刘彻早就猜到这个小家伙会参考他诛杀窦婴的故事,但并不妨碍他觉得这个汉和帝确实聪慧。

刘据眼中也对这个没比他大多少的少皇帝露出欣赏的目光。

卫青赞叹:“十岁就能知晓学习先例,阅史书明智晓理、通古博今,此乃明智之选。”

【在此不得不说下窦氏的操作确实不行,一群猪队友,硬生生地把人心全给汉和帝送过去了,中央的太后刚愎放纵,独断专横,强予决策。遍布中央与地方的窦氏家族子弟和亲朋好友基本上全是送菜的,上下勾结,专权放纵,报复打击,为所欲为1。

就连他们的当家人窦宪伴驾皇帝左右,也有朝臣敢拜他时高呼“万岁”。

主打的就是不怕死。

直接就被尚书韩棱指责其“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正直朝臣也不断上书进谏,以死抗争。

他们的行为简直就是为汉和帝做助攻,让汉和帝能够以点拓面,一点一点的策反朝臣,培养自己的人。】

听到这话的众人满头黑线:“这些人是完全不懂的什么叫做以史为鉴是吧?”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都懂得以史为鉴,这人不懂?

历史上飞扬跋扈的外戚或者权臣哪个不是死地很惨,不是被这任皇帝反杀就是被下任皇帝所杀,要么就是导致乱世被敌人砍死。

谁得善终?

【苦心经营之下,蛰伏了做了三年‘傀儡皇帝’的汉和帝,在登基的第三年开始了他的行动。】

众人搓手期待,期待这幼帝的操作。

【灭杀行动的铺垫是在永元三年。

正月,十三岁的刘肇加元服行冠礼,尚书仆射乐恢疏反对外戚干政,被窦宪威逼服毒1。

其后,尚书仆射郅寿上书弹劾窦宪骄纵,并试图拿出王莽篡汉之事试图让百官们引以为戒,可惜最后也被逼自杀1。

此后,群臣惊恐,谄媚者更迎窦氏,正直者如三公大司徒袁安常则为此呜咽流涕1。】

“此番操作一下子就能辩明忠奸,可直接避开谄媚者,正直为国者对窦氏更厌恶,方便纳为己用。”刘彻嘴角扬起。

“父皇,可是以为此二人之死乃汉和帝主导?”小刘据提出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刘彻并不认同:“皇帝行冠礼,正直为国者会请求窦氏还政于君是为忠臣之道。无需汉和帝主导。”

小刘据焕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儿臣明白了,难怪汉和帝要在永元三年动手,他刚行冠礼就有臣子死谏要还政于君,那等他稍大窦氏定难做住,或许还会谋害汉和帝,还新幼主。”他原先还想为何要着急在登基三年之后动手,原来原因在此。

刘彻摸了摸刘据的小脑袋:“据儿垂髫之龄就能举一反三,真聪慧。”

小家伙扬起大大的笑,领着刘彻继续看汉和帝接下去的操作:“这个和帝看着也很聪慧,真厉害。”

刘彻认同,确实厉害,十三岁的孩子能做这么多。

【刘肇深谙人心,开始了他真正的猎杀行动。

永元三年十月,行幸长安,下诏寻高祖功臣萧何、曹参的近亲,让他们继承封地,以此暗示群臣效仿二位功臣1。

十一月,祭祀汉高祖刘邦等西汉十一陵才返回京师洛阳,借此宣他正统皇帝之位。

永元四年六月,大司徒丁鸿借发生日食上书暗示刘肇发动政变。

十几天后,刘肇以“到白虎观讲经”为由,带着亲信移驾北宫章德殿,

并让丁鸿任三公之首的太尉,同时兼任卫尉,统领宫中禁军,控制南宫、北宫。

最后关闭城门,杀窦氏亲信郭璜、郭举、邓叠、邓磊等人成功夺中央管控权。收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改封冠军侯,等他们到封地后勒令自杀1。

自此,虚岁仅十四岁的少年天子刘肇成功夺回政权!】1

【汉和帝在铲除窦宪 、窦笃 、窦景之后,直接就把窦氏势力的依附分子 ‘皆免归故郡’、‘皆坐免官’,稳定东汉政权,让濒危的皇权重新加强1。

怎么说呢,历史的神奇就在于我们能够看到许多我们认知之外的事情,看十四岁少年天子用最普通的策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灭权臣,无需剧本,却是绝佳的电视剧剧本。】

“妙哉!十四岁的年纪有此略以及政治手段,不愧是能够创立永元之隆的帝王!”

刘据和霍去病两人拍手称赞。

汲黯面上虽然平静,但眼底是掩不住的笑容:“和帝幼冲威断,魄力实过于章帝矣。”

刘彻也很满意,只觉得这人的贵察而断,可与汉昭帝诛除上官桀相提并论:“即位之初遽能折外戚骄横之权而进贤,远继孝昭之烈。”

他觉得这人真的比他老子汉章帝好太多了!“仲卿以为呢?”刘彻期待转头问卫青。

卫青笑道:“和帝选刘庆之亲密,择郑众之谨敏有心几,不事豪党。晓丁鸿拥君派之用意,用人得当 、组织严密 、措施谨慎,确实是当世明君。”

虽然是夸赞后辈,但刘彻总有种是自己被夸的舒坦感。

他觉得自己很喜欢汉明帝和汉和帝,都是有勇有谋之辈。

就超满意!

他看向仙幕,只期待能够说出更多汉和帝的故事。

【十四岁的少年天子虽然年幼,但他亲政后勤恤本务,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历史称赞——劳谦有终。】

本来还有点担心小皇帝年岁过小会做的不好,但刘彻现在一点担心的心情都没有了,只对汲黯矜持笑道:“这小皇帝十四岁竟就能做得这般好,实在是有天赋。”

这东汉果然不错,开头出现的就有三个皇帝让他很喜欢,颇有汉武之风。

刘彻:兴奋!

【贤明的帝王在治理国家上总是有很多相同点,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诏理冤狱,优礼贤者,克纳嘉言,四夷希侵,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勿违农时,这些都是明明白白记载在《汉书》里的功绩,无需多说,只一项就能说明汉和帝的厉害

——在汉和帝刘肇的治下户籍人口达东汉之最5325万多人,国力也是东汉之极盛的永元之隆。】

刘彻:“明章之后在养民,永元之年看来定是上无败政使人户滋殖,好!”

其他人:佩服!

【然后……元兴元年,汉和帝病死京都洛阳,时年二十七岁。

自此,东汉糟心的衰落就开始了。

而且不是一般的衰落,是极速衰落,没有回旋的那种哦^??_??^】

开心没有两秒的刘彻:“???”

比前面两个皇帝还早死QAQ

阅读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直播剧透]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直播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