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思辞》

第 4 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永巷之名,得益于那一条狭窄幽深的长巷,贯穿于未央宫的前朝后宫,而又彻底将它们区分开来,放眼望去,无比深邃,根本看不到尽头。

刘彻说先让我来这里学两天规矩,他过两天会来接我。

帝后居于未央宫前殿,不在永巷,永巷有八区,分别以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皇、鸳鸯命名,居住的是少使及以上有名分的姬妾,而像我这样没有名分的只能算作家人子,则居住在未央宫东北角。

“我叫辛竹,你叫什么?”说话的是个浓眉大眼的姑娘,即将和我同住。

我看着围在门口的几个家人子,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我叫卫子夫!”

几名家人子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有夸我声音好听的,也有说我长的漂亮的,也有夸我头发好的,我瞧着众人面善,应该没有什么恶意,也放下戒备,把刘彻赏的点心拿出来一一分给大家品尝。

众人又围住我,问了我年龄,家住哪里,是谁举荐的等等,我有些不太适应众人的热情,但还是一一都答了,提到天子宠幸,大家愈发来了兴致,问得更多了。

“行了行了”辛竹将我从她们中间拉出来,说道:“她们一个个都是闲的,你别搭理她们。”

“可不就是闲的吗”一个绛色深衣的女子掩嘴笑道:“咱们这里多久没有进新人了,大家伙听说主上带了一个新人入宫,可都好奇得很呢!”

她这一句玩笑话,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跟着附和,热闹得很。

“几位妹妹说什么呢,姐姐也来凑凑热闹”说笑间,一个尖锐的女声从殿外传来,众人循声望去,一位绯色螺纹深衣的女子款款而至,明眸皓齿,粉面浓妆,艳丽得很,见了我启唇笑道:“哟,这位就是新来的妹妹吧?”

我欲要上前行礼,却被辛竹拦住:“别左一个妹妹又一个妹妹的,我阿姐早死了!”

辛竹这话说得刻薄,似乎不大喜欢她,我瞧了旁人面上的喜色淡去,显然也不大欢迎她,我心下有些忐忑。

那人摸了摸头上的珠钗,似有不悦:“樛姬此话差矣,咱们入宫一同侍奉主上,自然就都是姐妹了,况且我又比你们侍寝得早,让你们唤我一声姐姐也不为过。”

“不过就侍了两回寝罢了,主上也未曾给过你位分,这都过去大半年了,现在主上还记得你吗?”辛竹丝毫没有退让。

“那也比你这种连主上面儿都没见过的要强!”她毫不客气地出言讽刺。

她这一句话噎得辛竹说不出话来,我瞧了众人一眼都不说话,忙上前打了个圆场,将点心拿过来请她品尝:“这是我带过来的点心,姐姐尝尝!”

她瞥了我一眼,冷哼了一声:“原来你就是主上带回来家人子呀,我瞧着也不怎么样嘛!”

看她这态度,再见众人的反应,我心下明白,这人的确不是善茬,我愣了愣,将食盒收了起来,又道:“妹妹天资愚钝,不及姐姐风采,还请姐姐看在妹妹刚入宫的份儿上,不要同妹妹计较!”

“我是看不惯她们这些见风使舵的主儿”那人微抬下颚,又接着道:“不就是长的漂亮,受了主上宠幸么,跟谁没有一样,能过得了皇后那关,出得了永巷那才叫本事。”说完,她自己又大摇大摆出去了。

见她一走,众人对她一脸蔑视,我亦不理会她,只去安慰辛竹,让她不要生气。如此一闹,众人也没有说笑的心情了,纷纷回了自己的住处。

家人子不是天子正式的嫔御,没有人侍奉,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但又与宫人不同,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不用像他们那样辛苦劳作,去伺候别人。

整理好自己的住处,已经入了哺时。晚间用了饭,辛竹拉着我大概把宫里的事情介绍了一遍,原来那女子叫吴玉清是皇后的母亲窦太主送进宫的,靠着皇后的关系才侍了两回寝,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经常对她们颐指气使,各种炫耀,大多数的家子都不喜欢她。

现下皇帝的后宫人不多,中宫皇后是椒房专宠。除了皇后,就是一个良人,两个少使。先帝崩逝至今未满三年,国丧未过,也一直没有选新人进来。这两年年过三十的家人子也陆陆续续的被放出宫,永巷里只出不进,剩的家人子也越来越少,加起来总共也就二十余人。

受过宠幸的是上家人子,除了我和吴玉清以外,另外还有三人。其余人没有受宠都属于中家人子。

辛竹的本家姓樛,是中家人子,由南宫公主举荐的,有些背景,所以才能和我住在一起。我看得出来,她是一个热情,性格又有些直爽的姑娘,长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灵气得很,我喜欢和她打交道。

第一次独自一人睡在不熟悉地方,我还不太适应,有些认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不禁摸了摸手上的玉镯,又将那方丝帕抽出来,叠好放在枕边,隐隐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想起他今日说的话,心中暖意丛生。

次日一早,我就被中宫宣召,辛竹说这是规矩,所有承宠过的家人子中宫都是要见一见的,让我千万小心,不要得罪皇后。

初来永巷,很多事情我都不懂,就这样贸然去见皇后,我心中着实忐忑,跟着内侍,一路小心翼翼地往椒房殿去,也不敢多说多看,生怕稍不注意就坏了规矩。

才至椒房殿双阙,就正巧碰见天子御驾从里头出来,来不及惊讶,内侍便唤我跪了下,我虽有迟疑,但还是跪了下来,心下不免紧张,看着御驾从离我越来越近,我想抬头却又不敢,我想了想自己今日的妆扮,除了衣裳换了,其他与昨日无异,他应该能认出我吧!

我只静静地等着,然而他从我眼前堂而皇之经过,却并没有认出我来,我心下有些失望。

听得内侍唤我,我顾不上多想,也不敢耽搁,忙起身跟着内侍去了椒房殿。

椒房殿的富丽堂皇远在我的意料之外,一应石柱台阶皆是金雕玉砌,龙凤呈祥,陈设摆件也以金银为主,玉石为辅,殿内尽植奇花异草,尤以牡丹为尊,时值盛春,最是明艳动人,身处殿中隐约还能闻到一丝淡淡的芬芳。

皇后一袭大红深衣威坐于正殿之上,蛾眉螓首,杏脸桃晒,生的千娇百媚,端的是雍容华贵,髻上一朵鲜艳的花王牡丹,衬得肌肤白嫩,美艳无比。

我稽首行礼,她并未让我起身,问了我的情况后,她便冷了下来。

“咱们这位主上可真是来者不拒呢,这样的贱奴也敢随随便便地往宫里带!”

皇后的嗓音尖锐,说出的话也尤为刺耳,我知道她不会是跟我说,我老老实实地趴在地上,显示出自己对她的恭敬。

“怎么说也是主上御幸过的人,自然不好留在宫外的。”回话的是皇后身边的长御。

“御幸?”皇后冷笑:“天晓得她是怎么爬到龙床上去的!”

我不料她会说这种话,心中惶恐,伏在地上一句话也不敢说。

“皇后说得是,下贱坯子自然有下作手段!”长御又道:“皇后既然不喜欢,不如……”

“罢了,瞧她这怂样儿,也翻不出什么浪来,留下她吧,省得到时候又说我不容人!”皇后顿了顿,又对我道:“去外头跪着,以后记好自己的身份,再敢做出狐媚惑主,勾引主上的事来,我定让你们一家都死无葬身之地!”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令我震惊不已,我完全蒙了,看她离去,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应该叩首,感谢她的不杀之恩。

殿外的花圃有两条鹅卵石铺就小路,横竖相交,连接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长御让我来此处跪,没有给任何垫子,也没跟我说要跪多久,看似只是体罚,但这种□□上的折磨,远比杀了我更令我难受。

昨日之前,我还是平阳公主家的家奴,普通的训斥责罚对我来说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我知道这顿责罚绝不是普通的责罚,皇后这是警告我,她要杀我们一家,比碾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

我不知道她们想让我跪多久,膝盖再疼也不敢有任何的不满和怨怼,与方才那一瞬间的惊险相比,我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一跪就跪了小半日,我感觉她们应该把我忘了,但我不能问,更不能抱怨,为了减轻心理上的痛苦,我开始去想一些高兴的事,我想我的家人现在应该在街上给家里置办物件了吧,脱了奴籍,家里肯定要好好装饰庆祝一番的。我想大哥和卫青现在也应该过得不错吧,去了军营,保家卫国,那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呢。又想起刘彻,他昨天跟我说的那些话,我可是一句都没忘呢,可是早上他应该看见我了才对呀,怎么就没认出我呢!想到此处,心里又有些落寞。

直到过了午时,有内侍过来传报,说刘彻要过来陪皇后用膳,下午还要陪皇后游园赏花,大概是觉得有我在碍眼,所以他们才放我回永巷。

回去是我一个人,没有人带路,我不知道规矩,只沿着原路返回,膝盖上疼得没有知觉,弯不下去,也直不起来,上下台阶颇为费劲,幸得有路过宫人帮衬,我才能顺利地回到住处。

我跟辛竹说了我的遭遇,辛竹却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边往我的膝盖上抹药,一边道:“凡是受过陛下召幸的,哪一个没有被皇后明里暗里的刁难过,你这还算好的,先前有个受宠的家人子,被皇后刁难时出言不逊,竟被活活打死了。”

此前我并不知道皇后行事原来这般心狠手辣,现下亲身经历过以后,又听辛竹这般说,心中恐惧更甚,行事也愈发的小心谨慎,生怕再落了错处,惹祸上身。

永巷的家人子将来都有可能是陛下的宠姬,所以永巷令待我们还算客气,家人子的衣食皆有份例,虽然不多,但也不愁吃穿。除了每日晌午,跟着教习宫人学习规矩,礼仪,下午便闲着无事,有时和辛竹说说话打发时间,有时也会自己做一些针线。

辛竹又跟我说了很多宫中事情,比如主上刚登基不久,权柄大多掌握在太皇太后窦氏手里,又比如说中宫是主上的亲表姐,皇后之母窦太主对主上有拥立之功,还给我讲了金屋藏娇的故事。

阿娇原是皇后陈氏的乳名,刘彻幼时原是胶东王,四岁时曾在馆陶长公主面前戏言说:“若得阿娇做妇,当做金屋贮之也。”而后,王太后与馆陶长公主联手,扳到了当时的太子刘荣以及其母栗姬,七岁的刘彻被立为皇太子,正式迎娶馆陶长公主之女陈氏为太子妃,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帝,陈氏则被立为皇后。

如今皇后几乎是专房之宠,家人子要出永巷,须得经过皇后同意,但很明显,皇后并不喜欢我,我心中犯难,现下所有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刘彻身上,可是这都过去了好几日,刘彻连看都没来看过我,我心下不禁又难过起来。

“身在未央宫,你们要做的就是好好侍奉主上和中宫,得宠了就早日为汉室开枝散叶,绵延子嗣。不得宠也要谨守本分,不可存了妒忌害人之心。谨言慎行,和睦宫闱才是立足之本。”

这话是教引宫人说的,每隔几日她就要跟大家说一遍,我也背得滚瓜烂熟。

我是从公主府出来的,自小长在规矩行礼之下,步子迈多大,说话多大声都有定数,虽不如宫里的规矩细致,但也大同小异,学起来并不难。宫里的规矩,礼仪,服饰和禁忌不过大半个月就学完了,剩下的就是自己去领悟和练习。又有女史过来讲授了两日妇德,举了一些先贤的典故,听着倒也有趣。

学完了规矩妇德,依着个人兴趣,我又学了些烹饪酒艺,就这样学着听着,不知不觉也过了月余,然而我等的那个人,却一直没有出现。他说过忙完了就会来找我,可是他忙什么要忙这么久呢?

永巷的生活日复一日,枯燥漫长,除了日常的功课,剩下的就是等着主上传唤召幸。歌已经不能随便唱了,偶尔也会和其他家人子玩一些投壶六博之类的游戏,可人一多,总免不得要吵闹一番,虽不至于说闹得多大,但那些夹枪带棒的话听着也怪不舒服的。以前在平阳公主家的良家子是这样,现在在永巷的家人子也是这样,我不大喜欢,渐渐的也不大去了。

阅读望思辞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望思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