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思辞》

第 8 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我是在次日午时才见到我的家人的,彼时刘彻不在,大哥和卫青尚在军营,要晚些时候过来。姐妹之间见面,少不得要掉些眼泪,提及过去,也是感慨万分。大哥和卫青自不必说,入了军营,也算有了好的出路。家里脱了奴籍以后,用刘彻赏下的那些钱财,置了几亩薄田,由大嫂和大姐操持,够这一大家子吃穿不愁的了。

阿步和阿广去了学堂读书,两岁的去病如今也已经会跑了,除此之外,卫家又添了新丁,大嫂于去年九月岁末,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九儿,我也因此又多了一个小侄女。

一直到哺时,刘彻带了大哥和卫青一起过来,我心中高兴,又拉着他们说了一些军营里的情况,大哥没有太多变化,依旧沉默少言。倒是卫青的变化很大,长高了不说,人也壮实了许多。

饶是过去一年,对于打了刘彻一事,卫青仍心有余悸,将我拉至一旁,小声问道:“阿姐,陛下待你好不好?有没有因为我打他的事欺负你?”

看他这般小心翼翼的样子,我不禁想笑,说道:“放心吧,他没那么小气,他说了不会再追究那日的事了。”

卫青这才放下心来,又道:“你进宫以后,我去找过平阳公主打听你的情况,平阳公主只是摇头叹气,什么也没跟我说,我就担心他会因为那事所以对你不好。”

“没有”我摇摇头,又嘱咐道:“不过话说回来,你那日是真的太冲动了,幸好他不追究,他要追究起来,这大不敬之罪,你和我都脱不了干系,说不定还会连累家里,以后可不能再这样冲动了。”

“我知道”卫青悻悻地点头:“大哥也骂过我了,以后不会了。”

我笑着点了点头,又帮他抚平衣服上的褶皱,我看得出来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大,人也沉稳许多,我很乐意看到他的改变。

家宴开始后,刘彻怕大家拘谨,便主动挑起话头,问了家里的情况和许多以前的事,提到过去,众人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氛围很快就热闹起来。

“那屋子是阿母留给咱们的,我找人修缮好了,又加盖了几间,现在咱们一家人还住在那儿。”大哥说道。

“那门前的那棵柳树可还在?”我又问道。

“当然在”二姐接了话茬,调侃起来:“那是你和阿青小时候种的,知道你拿它当个宝贝,阿母说那棵树占地方,好几次都要砍了,可你就是不肯,还哭鼻子,咱们可是不敢动呢!”

去病听着一乐,一边用食指划自己的脸,一边说道:“姨母爱哭,羞羞羞!”

话音一落,众人哄堂大笑,刘彻更不必说,对去病这话,一个劲儿的点头便是赞同。我自己也觉得好笑,忙伸手示意去病过来,去病胆子大,不怕人,见我唤他,又蹦又跳地钻到我怀里,又时不时地探出头来偷瞄刘彻,可爱得紧。

刘彻见状,拿了一块糕点递给他,又顺手揪了一下他的耳朵,许是不大喜欢,去病转过头,一口就咬在刘彻的手上。

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俱是一惊,忙将去病抱了过来,还未说话,二姐就已经吓得跪下来求饶了:“去病不懂事,请陛下恕罪!”

刘彻并未生气,只叫她起身,又对着去病调侃:“除了你姨母,你是第二个敢咬朕的人!”

见他还有心思开玩笑,我心下一松,又掏出帕子替他擦了擦手,手上已经被咬出了几个浅浅的牙印,我有些心疼道:“疼不疼啊?”

“没你咬得疼!”他在我耳边小声调侃了一句,又招手示意去病过去,笑道:“这孩子与朕投缘,二姨姐若是舍得,就让他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吧。”

若非去病胆大,我实看不出这孩子与他哪一点投缘了,不过刘彻这一声“二姨姐”叫的恰到好处,他这般放下身段,其他人也不好再拘谨了,方才紧张的气氛一下也缓和了不少。

少儿有些犹豫:“孩子顽皮,妾怕他冲撞了陛下!”

“无妨”,刘彻又道:“朕就喜欢他这个胆大的个性,让他住这里,一来可以陪陪子夫,二来这宫里也热闹些。”

“是呀二姐”我也央求道:“让你们留下多住几天,你们说现在家里忙,抽不开身,既然这样,就让他留下陪我些日子,等你们忙完了再带他回去!”

少儿无奈,只好点头同意。

大家又说回到家里的柳树,原是我和卫青一起种的,那年我五岁,卫青只有三岁,那个时候他还不叫卫青,叫郑青。柳树种下一年多后,郑青就被他的亲生父亲郑季带走了,我记得当时我问阿母,为何要把郑青送走,阿母只是叹气,什么都没说。后来,柳树长大了,我也到平阳公主家做了歌姬,阿母觉得它碍事,几次都要砍了,常常是我哭着求她,她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再后来,阿母去世,她到死都没能见到都没能再见到郑青一面。

那时候,我也以为我再也见不到郑青,可是我没想到,十一岁那年他又自己跑回来了,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回来的,他也没告诉我他是谁,只是盯着柳树发呆,我不认识他,也许是血脉相连的缘故,我觉得有些熟悉,便问他是不是郑青,他告诉我说他叫卫青。

回来后,他很少再跟我们提及过去的那些事,只说父亲和嫡母待他不好,至于细节他却不肯再说。不过庆幸的是,他说他在放羊的时候遇到一个老者,那个老者教了他一些功夫,靠着这些功夫,他从家里跑了出来,又一路跑回长安。他很珍惜他的功夫,天天在那棵柳树下练,即便后来在平阳公主家当了马奴,也不曾变过。

提起往日练剑的事,刘彻更是兴致大好,要他当场表演一段,卫青又央着我给他抚琴伴奏,我推脱不过,只好答应。

取一把古琴,坐于堂下,卫青长剑一出,不禁让我想起以前在家时,他常在家门口的柳树下练舞,我给他抚琴助兴的情景,他总说一个人练舞没意思,所以只要我在家,他都要拉着我陪他一起,抚琴也好,唱曲儿也罢,就像今日一样。

卫青剑术精湛,身子灵活,剑舞得尽兴,我琴弹得也畅快,兴致高时,还忍不住唱上两句,余音袅袅,婉转不绝。一曲《鹿鸣》作罢,卫青收剑,立于堂前,回身看着我一笑。

刘彻爽朗一笑,拍手称快:“卫青剑术不错,配上子夫这曲《鹿鸣》,确实是‘我有旨酒,嘉宾示燕以敖’2,哈哈……”

“一个练剑,一个抚琴,他们两个在家时就经常这样”,卫长君道。

“瞧着你们卫家这样手足情深,旁人可不知道该有多羡慕!”刘彻边说边扶我坐下。

我微微莞尔,道:“陛下只知道我们手足情深,却不知道我们父母去世得早,家里头没有长辈,全赖兄嫂和阿姐,如若心再不齐,只怕早就饿死了。”

“以前家里日子紧,可咱们兄弟姐妹在一起,倒也不觉得苦了。”大姐也忍不住附和。

大家又是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好些过去的事,大哥是如何维持生计,大姐又是如何照顾我们,二姐所有的争强好胜,为的也不过是不想让我们受欺负。许多不足一语的小事,如今提起来却更容易让人缅怀。而青青草原上的策马奔腾,炎炎夏日的游河嬉水,中秋月下的秉烛畅谈,以及茫茫冬日里的围炉夜话,一切似乎也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酒过三巡,已是皓月当空,众人也都有些醉意,刘彻与大哥和卫青聊起了军中事物,女眷们也都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内殿,一边哄孩子睡觉,一边说着体己话。

“我瞧着陛下对你挺好的,可怎么也不册封你呢?”大嫂一边哄九儿,一边瞧瞧问我道。

我现下正在哄去病睡觉,经她这么一问,忽然想起那日帝后的大吵,我还心有余悸,我忙将她们拉到一边,小声道:“以后这事可别再提了,能像这样我就很满足了,册封不要也罢。”

“为什么?”二姐满脸疑逗,不解地问我:“有名分总比没有名分好,你现在不要名分,想等到什么时候要?”

二姐这样问,我也不知道怎样回答,只好把那日帝后吵架的事大致和她们说了。

“原来是这样”二姐听后恍然大悟:“我们原先也不关心这事,不过你进宫之后我们也打听过,说是当今皇后骄纵擅妒,我们还不大信,如今看了倒真是了!”

“二姐这话可不能再说了”我皱了皱眉:“不管皇后如何,她毕竟是大汉小君,不是咱们能随便编排的,如今有陛下护着,我虽不怕她,但咱们也不能惹事,我只管服侍好陛下,其他的事也用不着我操心。”

大姐点头表示同意,也道:“我们家能有这样全靠你,我们听你的,一定不给你添麻烦。”

大姐能够理解我,大嫂和二姐也跟着点头,我心中欣慰,看到大嫂怀里的婴孩儿,我也忍不住去摸我的腹部,只盼着自己能早日怀上麟儿,如此方能不辜负刘彻对我的这份情义。

说完体己话,洗漱完,已经入了子时,昨天夜里本就没睡好,今日又忙了一天,现下困的不行,躺在刘彻怀里根本不想动弹,但刘彻显然还很精神,谈及今天的家宴,他也是颇多感慨。

刘彻抚摸着我的长发道:“跟我说说你家里的事吧,你的父母,以及你们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都跟我说说。”

我眼睛睁开一条小缝,看着他盯着床头的帐幔若有所思的模样,我想了许久,才组织好语言,将我家里的情况大概告诉了他。

我是遗腹子,未曾见过阿翁,只知道阿翁是突患恶疾去世的,那一年,大哥五岁,大姐三岁,而二姐还不足两岁。阿翁去世不到半年,阿母就生了我,为了养活我们,阿母委身给了同乡的一个小吏郑季,生下了卫青,后来阿母才知道郑季已经有了妻室,不管阿母怎么哭闹,郑季就是不娶她,只愿意抚养卫青,为了不让卫青和我们一样一生而为奴,阿母万般无奈,只好让郑季带走卫青。

后来我们长大了,大哥在平阳公主家当了马奴,大姐和二姐相继做了侍婢,而我因为有一副好嗓门所以当了歌姬,日子渐渐好过了,可是阿母的身体却垮了,我进侯府没多久,阿母便病逝了。

再后来有一年黄河水灾,有不少难民逃往长安,我遇到了阿步和阿广两兄弟,他们的父母在逃难的时候病死了,我见他们可怜所以将他们领回家,做了我的弟弟。我十三岁那年,卫青也从郑家跑了回来,我们一家人也从此团聚了。

没有父母,长兄长姐便是我们的父母,为了不让我们受欺负,年长一点的二姐也养成了一个强势个性,即便后来二姐被霍仲孺骗了,差点被公主打死,二姐也不曾屈服过,最后还坚持生下了去病。大姐原本许了亲,可还没过门,未婚夫婿便暴毙而亡,因此担了一个克夫的名声,没有人敢再来提亲,可就算这样,大姐从来也不抱怨,依旧坚强乐观的生活。

刘彻听完这些,叹了口气,又将我拥得紧了些:“你们这才像是真正的一家人,不管多苦,心总是聚在一起的,一家人齐心协力,也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我点头笑道:“是啊,所以上天让我们卫家遇到了平阳公主,让大哥遇见了大嫂,又让我遇见了陛下,现在想想,当真是要比旁人幸运多了!”

“有朕在,以后不会再让你们受苦了”刘彻捏了捏我的脸,忽而眉头一皱,似乎是想起什么,又道:“你的两个姐姐都议过亲,那你呢?你大哥就没给你寻一门亲事么?”

我点了点头,又补充道:“不过那是大哥定的亲,我没有同意,最后我央着大哥把婚事退了!”

“他叫什么名字?”

“不告诉你!”

我幼稚地捉弄起他来,把身边的被子一拉,整个人都钻进了被子里。刘彻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将被子边缘拉开,也跟着钻了进去。

阅读望思辞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望思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