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现代双穿门:从军阀到总统》

第35章 张宗昌攻打济宁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不少人气馁想要放弃,而那些老兵就顺势嘲讽道:

“你们这些娃娃兵赶紧回去上课,军营里面的事情还是让我们来管!”

闻听此言,不少人更是羞愤欲死,直接去找师长陈克求救。

但陈克只是象征性地劝几句,回头还继续让教导队跟老兵磨合。

教导队求助无门,只好重新聚在一起想办法。

“在军营里待了一个星期,我连士兵们训练都管不了,这个连长还有什么用!”

张灵甫愤愤不平,他性格本就高傲,本以为在军队里面会有一番作为,结果现实却狠狠地打脸了。

其余人纷纷附和,他们虽然没有张灵甫说的这么直白,但也是同样的心思,跟老兵们磨合太难了。

林祚大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他从不轻易发表意见,只是用询问的目光看了一眼彭得华。

“彭团长,听说你在第2团已经站稳脚跟了,你是怎么根老兵磨合的?”

林祚大不耻下问,彭得华倒是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才缓缓说道:

“其实我在湘军里面担任过连长,对军队本身比较了解,所以融入的比较快,我提几句,第一不要跟老兵产生隔阂;第二要展现出自己的特长能力;第三要放下身段团结士兵……”

听到彭得华传授经验,众人目光齐齐汇聚在了他身上。

林祚大也在听,但他并没有将彭得华的建议奉为圭臬,而是一边听,一边想着陈耀文之前说的大兵团作战。

现在指挥一个团需要团结士兵,以后指挥10万人、100万人该怎么办?

100万人光是念名字都要几天时间,难道也要自己事事亲躬吗?

有人天生就是帅才,但也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悟透这一层道理,将才和帅才的分水岭就在这里。

一个月后。

陈耀文在兵工厂里面巡视,经过他整顿之后,兵工厂产能终于提高了一些。

华国这一套军工设备在70年代绝对是算不上最先进的,甚至可以说粗陋。

但放在民国已经算是非常先进了,用来开启工业化完全没问题。

但现在又出现一个问题,兵工厂也是吞金兽啊,这玩意儿开动起来简直是在烧钱。

难怪民国军阀很少建立兵工厂,因为财力不允许啊。

兵工厂开动起来就是负资产,必须要想个办法赚钱,不能让自己老是用商业补贴工业。

陈耀文心里想着事儿,没注意到陈克从外面脚步走了进来。

看到陈耀文围着机器转悠时,陈克不禁一笑:

“耀文,从没有你这样的地方官,不在军营,不在政府,整天就泡在工厂里面。”

陈耀文擦了擦手上的油渍,不在意地说道:

“我在工厂里面的作用更大,国家工业化就靠这些东西了,对了,教导队在军营里面过的怎么样,跟老兵磨合没出事儿吧?”

陈克笑道:“耀文,说起来这批苗子还真是不错,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出了点问题,老兵们不喜欢学生,所以集体排斥教导队,但没过多久教导队适应了跟老兵相处,现在教导队已经完全掌控了军队。”

“其中做的最好的是彭得华,第2团在他手里如臂使指,他确实是一位合格的指挥官。”

陈耀文抓着抹布一愣,随即问道:“那林祚大呢,他有没有什么反应?”

“林祚大……我感觉有点看不透这位教导队长,林祚大将第1团训练等事宜全交给了老兵,他每天只需要听取汇报,然后制定下一项计划,完全是甩手掌柜,但第1团那些老兵对他都是规规矩矩,从不敢撒野放刁。”

陈耀文心里松了口气,林祚大可是他培养的帅才啊。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新军编练完成,教导队也已经入伍。

最好是来一个经验宝宝,让教导队刷经验,也让新式军队适应一下重火力配置。

陈克低声说了一句:“耀文,济南那边来电了,张宗昌在徐州待了半年,郑士琦一直推脱不肯卸任,现在张宗昌集结5个军,号称10万人马从徐州进攻济宁道,先头部队作战勇猛,连战连捷,兵锋直抵济宁城区。”

“这半年来,郑士琦紧急扩张了5万人马,一边麻痹张宗昌,一边从外面购置武器,意图跟张宗昌来一场大会战,但目前的情况来看,形势对郑士琦很不利。”

终于要开打了吗?

陈耀文眼底有些笑意。

本来郑士琦在5月份就要离开鲁省,但因为自己给他出了馊主意,郑士琦支撑到了7月份。

现在居然还要跟张宗昌干仗,这事儿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张宗昌10万大军之中至少有8万是土匪流氓,郑士琦5万人抵挡一阵应该是没问题的吧,怎么会被逼退到济宁城?”

陈克一拍大腿:

“耀文,你忘了啊,张宗昌堵在徐州啊!郑士琦想从江南制造局购置武器,但没办法运倒济南。”

“郑士琦又想从汉阳兵工厂购买武器,但大元帅下令不让汉阳兵工厂发货,这仗还怎么打,用烧火棍子跟张宗昌对抗吗?”

此时的徐州属于鲁省,它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其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号称是兵家必争之地。

谁控制了徐州,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这地方被张宗昌掌握在手里,郑士琦在济南很被动,武器根本无法运到济南。

除非从外国购买武器海运到胶东,但外国人卖武器很坑啊。

阅读民国现代双穿门:从军阀到总统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民国现代双穿门:从军阀到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