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兵日记凡秀》

第62章河西之战二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从上古时代开始,华夏人的祖先便在中原男耕女织,诸夷则以游牧渔猎为生。生活方式不同,抵御天灾的能力也不一样,游牧民族活不下去了就抢中原人的粮食,中原人则筑城防守,或者出兵报复,双方就这样来回打了几千年。

相比游牧民族入侵的次数,中原人反击次数少的可怜,主打的是正当防卫,对方被教训后知道错了,选择加入华夏大家庭,这么一来二去的,地盘也不小心变大了。

河西之地自汉代归于华夏,至大唐已近千年,祖宗传下的产业不能丢,砸锅卖铁也得拿回来。

沙州至瓜州三百里出头,出州界八十里至常乐县(瓜州下辖晋昌与常乐二县),再一百一十里至瓜州,中间连扎营都省了。

瓜,肃,甘三州本来就没多少吐蕃人,眼下这局势也都清楚,没人会傻到给吐蕃陪葬,军中事尽委于张议潮和鲁豹,二人对此次战事做了部署,一千沙州轻骑做前队撒开了向前,为主力解决给养问题(好吧,就是强征和抢)。两千安西军沿大路前进,一路扫到凉州就算完成任务。他俩加上三千精锐,别说在河西,去漠北草原都能横着走了。

烦了要晚两天出发,与于阗使团在后边慢慢走,别的都好准备,唯有一个问题,孕妇不好哄。

“杨大哥,我口渴”。

“杨大哥,水太热”。

“杨大哥,有些凉”。

“杨大哥,我腰背有些酸”。

烦了被溜的实在受不了了,无语看着她,“阿依,才两个月……”。

阿依娇泣欲滴,“杨大哥,你厌烦了?”。

“没有!”,烦了忙过去按捏,“公主,这轻重如何?”。

“嗯,还好”。

他心中确实愧疚,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在一起,又要把阿依丢在这里,作为爱人,百分百不合格。

“阿依,我一定赶在孩儿出生前回来,然后咱们就再也不分开了”。

“杨大哥”。

“嗯?”。

“你向着谁我还是月儿?”。

“向着你”。

“我和武潇潇谁是大妇?”。

“呃……你要是想做,你就是大妇”。

阿依得意一笑,“我才懒得管那些闲事,就是问问”。

烦了摸着她头发,低声道“阿依,我给你留二十个护卫,你在府中少出门,吃食也要留心,若有紧急事,便派人去找光洽”。

二月初四,一行出发向东,八十亲兵随行,另有于阗使团及随从三十余人。

没等出城,张议潮传回奏报,兵不血刃下晋昌县,瓜州传来消息,诸部族起事,尽杀吐蕃男丁,已变换大唐王旗,都是意料之中的消息。

尉迟景知道烦了将是安西大都护,当然也将是于阗的顶头上司,眼下机会不能错过,说着恭维的话,旁敲侧击的打听事儿。

烦了问了些于阗的情况,于阗适宜耕作稻麦粟,丝绸和金器工艺水平不低,当然也盛产玉石,当初大唐设毗沙都督府,后为安西四镇之一,统六城十羁縻州。鼎盛时有口三万余众,而今只剩半数,兵两千。

西域这类城邦小国人口就是这样,一场战乱会导致死的死跑的跑,人口大损,甚至一蹶不振,安稳下来又会有其他地方的部落赶来投靠,使人口快速增长,但可耕种的地方终究有限,达到一定规模便会慢慢停止。

当初于阗镇的架构是都护府在几处要地驻军,划出几块地营田,尉迟氏掌管民政,组织民夫耕种屯田,为军队提供粮草军饷。而尉迟景最关心的便是将来是否会沿用旧制,这对于尉迟氏来说无比重要。

烦了打个哈哈道“此事乃陛下和宰相们所能决,某只听命便是”。

若在从前,尉迟景说不定就信了,如今他在沙州住了这么久,早就打听过大唐近年发生的事,先帝早就答应这位做安西王,安西都护府就是他说了算的。

陪笑追问道“大师何必过谦,谁不知道安西事由大帅做主……”。

“尉迟景”,烦了打断他,笑眯眯的道“你既非要问,我就说一说,当初安西退出于阗镇,未曾毁坏一草一木,尉迟氏与五部发誓不与大唐为敌,可没过两年,你们便跟着布啤如跑到疏勒又杀又抢,后来我掌疏勒,派人联络你们,你们跟我推三阻四,跟那也支倒是好的蜜里调油,再后来论坎力出兵,你们也跟着出力不小。我倒想问问,待王师回去,于阗将来作何打算?”。

尉迟景愕然,不是说悟能大师最仁厚嘛,怎么还记仇?

阅读安西兵日记凡秀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安西兵日记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