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兵日记凡秀》

第117章一个条件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潇潇提议让平安留在沙州,用意并不复杂,就是给他提供安逸的生活,使他不足以跟锐儿竞争,这也是世家大族的惯用手段。

如今家里几个小子,武二不提,杨锋留在长安入官场,杨锐入安西军,只有平安有争议。他性情内向柔顺,细腻乖巧,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月儿视若己出,烦了对他也很是疼爱,可潇潇从没忘记他的身份,他是梁守谦的孙子。

当初梁守谦不甘心失去权势,兵变失败惨遭灭门,烦了本可以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却偏偏留下了小平安,月儿还将其收为子嗣。

潇潇很不理解,孩子总会长大,将来平安知道自己身世,若是想不开或者被人挑拨,杨家便要上演一场手足相残父子相杀的悲剧,也正因为此,她才想让平安做个无忧无虑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可惜烦了却固执的要以正常方式培养平安。

“郎君……你当初为什么要留下平安?”,她终究还是没能忍住。

“为什么不能留下?”,烦了下意识的反问。

潇潇干脆把话挑明,“郎君,平安将来若是知道身世要报仇怎么办?”。

烦了平静的道“梁守谦害了我八个兄弟,他的一家死在野心和贪婪,是咎由自取。我不欠平安,对他还有养育之恩,将来他若找我寻仇,是恩将仇报,是他不对”。

潇潇依旧疑惑,“郎君,为什么要冒这种风险?”。

烦了摸着她的头发,轻声道“潇潇,当年初入疏勒,满城都是尸体,我让人收集焚烧,有一个女人紧紧抱着怀里的婴儿,后来杀梁守谦一家,平安他娘也是那样抱着他……

我杀过很多人,其中不少无辜,大多数时候我没得选,对平安我能选,他没犯错,我不能因为他可能会犯错便杀他”。

听上去倒不复杂,却又有些荒谬,潇潇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迟疑道“那将来……”。

烦了笑道“平安是个聪慧的好孩子,等他长大了,我告诉他事情原委,他会明白的”。

当初旭子也曾劝他把月儿丢掉,后来留下平安,旭子却再没劝过。

潇潇不是安西兵,理解不了安西兵坚持的道理,踌躇良久,终究轻叹道“算了,各人有各人的命数,或许郎君是对的”。

烦了咧嘴笑道“世间的大多事没法预料,能勉强做到问心无愧便是好了,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两口子住在农庄,来打扰的人并不多,只有李德裕和李宗闵时常会来,目的是商量边事。

大唐收复陇右河西之地,安西军不断向西,地盘越来越大,积蓄也用得差不多了。张议潮在河套需要时间整顿兵马,旭子在安东需要时间站稳脚跟,而黠戛斯和渤海国路途遥远且都拥有一定实力,想短时间内攻灭并不现实,还有南诏和西域,四处都需要制定长远的计划。

烦了的意思是对黠戛斯不册封,也不安抚,就不冷不热的拖着,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等漠北遭遇天灾或者内乱再趁机出兵重建安北都护府,若没有大的意外,或许要以十年为期。

对渤海更不能急,可以先迫使倭国与新罗中断与其贸易往来,给新罗与渤海制造矛盾,促使两国反目。黑水靺鞨诸部虽依附渤海,但被欺凌的很惨,可以派使者册封首领官职,助其摆脱渤海控制。如此四面围攻长久经营,待渤海疲敝安东稳固,再出兵攻略,要成功或许要十年以上。

至于南诏则可以尽交给老裴,南诏国弱又有大量唐人,与大唐紧密,吐蕃崩塌后更无力与大唐对抗,重建安南都护府相对不难,估计五年便可成功。

最后也是最急的便是安西与北庭,回鹘慑于安西军威西迁,疏勒诸部出兵,天山南北大局已定,两大都护府的重建近在眼前,无论如何不能再拖了。

按旧例,北庭都护镇天山东部伊,西,庭三州及诸部,领正兵两万,每岁军费折钱八十万贯。安西大都护领正兵两万四千,岁军费一百二十万贯,统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碎叶五镇都督(多次变动,俗称安西四镇),葱岭以西诸国皆归统辖。

两镇都称都护府,但却略有不同,北庭三州是郡县,各项制度与中原相同,相对更加成熟。而安西以军镇羁縻州为主,各级主官将领拥有更高的自主权,这也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安西都护府便是大唐王朝西方的势力最外围,北庭都护府是第二层,玉门关内则是传统汉地。

阅读安西兵日记凡秀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安西兵日记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