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宣第一咸鱼》

第43章 第四十二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端午一过,京城上空又飘起了浓浓的血腥味儿。

巴蜀的事,平叛归平叛,该给老百姓的交代也得给,是以齐昌茂的事,并未因涉及皇室声誉,便对外遮遮掩掩——据说齐家一干人问斩的那天,刑台之上堆满了臭鸡蛋和烂菜叶子。

待人头落地,场上欢呼震天,又山呼万岁。

安置点的灾民虽然被拘着不许进城观刑,但到午时三刻,一个个跪倒在地上哭的撕心裂肺,高喊“万岁圣明”。

齐清霁、齐清莹到底没去岭南。

齐家虽判了抄家,但长乐公主的东西是不能动的,而齐家明面上的产业,一大半都在长乐公主名下。

长乐公主用这一大半,连同她陪嫁的庄子、别院、店铺、古董玉器甚至金银首饰……外加一个公主的名头,换她两个孩子不入罪籍,以平民身份留在京城。

得知长乐一身布衣,带着齐清霁、齐清莹搬进租赁的小院,宣帝令人将她交与官府发卖的贴身宫女嬷嬷送了回去,又赐了个京城郊外的庄子给她,不大,才三百亩,却都是上好水田。

长乐并未推辞,当日便搬了进去。

安置点的灾民得知此事,不仅没有不满,反而感激涕零……因为他们,皇上连自己的亲妹妹亲外甥都处置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的?

如此,算是“皆大欢喜”。

林夕也有收获,宣帝给了他一个三百顷的皇庄,说是顶先前的粮款……他之前交的那些粮食,远不值这么多,但宣帝给了,他就拿着呗。

一晃十多日。

安以寒进门,看见廊下坐着的人,唤道:“端午。”

端午回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快步过来:“安姑娘,你回来了?”

安以寒道:“王爷在吗?”

端午节之后,林夕带着安置点抽调出来的五百人,以及从营造司借的一批匠人,在后山不知道忙些什么……早出晚归,她已经十多天没能见到人了。

端午朝院子努努嘴:“在呢!”

让在一旁。

安以寒作为林夕身边身份最高的女官,是有近身服侍“资格”的,进出无需通报,只别无声无息吓着人就好。

林夕这会儿不在屋里,正曲着一条腿坐在院子的大乌龟背上,挨着乌龟脖子,眯着眼睛有板有眼的唱曲儿:“苏龙魏虎为媒证,王丞相是我的主婚人……”

他声音清越悠扬,虽一人分饰两角,唱来却丝毫不见违和,直如行云流水一般,听得人酣畅淋漓……

安以寒一向不喜听戏,却还是几乎痴了:这样的声音,这样的容貌,这样的气质,也亏得生在皇家……

“……我的父在朝为官宦,府下金银堆如山……”少年声音顿了顿,重又继续:“我的父在朝为官宦,府下金银堆如山……”

安以寒见他将这一句重复了两遍,却没再唱下去,似乎有些走神,这才上前,道:“王爷怎么不唱了?”

林夕侧头看了她一眼,道:“忘词了……有事?”

安以寒道:“新庄子那边送来的账我看过了,暂时没看出什么问题,每年的出息也并无不妥……您看派谁去打理比较好?”

“不急,”林夕道:“回头从灾民里挑几个明白的,去周边转转……若没什么欺上瞒下、伤天害理的事儿,便不必另派人了,折腾。”

安以寒应了声“是”,道:“只是到底是新得的庄子,就算不换人,也该派人盯着,时时敲打,否则原本老实本分的,只怕也会起了非分的心。”

这话说的极是,林夕道:“你看着安排吧。”

庄子的事,他并不如何上心。

皇庄的管事,大多不是自由身——若皇庄是赐给了旁人,或会仗着皇家奴才的身份,做些出格的事儿,但在他这儿,哪有人敢跳。

命在人手里攥着呢。

安以寒应一声,又道:“后天皇后娘娘要开‘义卖’……”

林夕讶然:“这么快?”

安以寒道:“王爷您让臣女将这个点子散出去给皇后娘娘,臣女便在外面使了人,将话宛转传进薛巧儿姑娘身边小丫头的耳朵,那小丫头果然当做自己的主意,告诉了薛姑娘,薛姑娘又进宫,告诉了皇后娘娘……

“先前皇后娘娘缩减宫中用度,以赈济灾民,闹得宫中怨声载道,却未能攥出几两银子,娘娘正觉失了颜面,如今‘义卖’的点子,来的刚刚好,无需抛费什么便能筹措大量银钱……娘娘自不会犹豫。”

她倒没问这样的主意,为何要便宜了皇后——太后年事已高,前朝后宫的事一概不管,一心颐养天年,也正因如此,与皇帝母子之间,才得以真正融洽无间,接手此事对她并无益处。

而除太后外,此事只有由皇后发起才最合适……末了皇后得名,灾民得利,也算两全其美。

林夕道:“后天你替我去,把鬼工球卖了,再随便买点东西……嗯,若有食谱、曲谱,或其他什么好玩的,就买回来。”

安以寒劝道:“王爷又无需在义卖上独占鳌头,何必拿那东西出来?臣女随便在库里捡一件就是。”

将来会不会出现更加精湛的工艺,做出八层、九层的鬼工球不知道,但就眼下而言,七层鬼工球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宝物,就这样舍出去未免可惜。

林夕道:“这东西在我手里,有人日夜睡不着……不卖出去,如何让他们心安?记得把价格定高的些,那些人有钱呢!”

见安以寒欲言又止,林夕道:“皇兄杀那几个高丽使臣杀的那么爽快,显然不想深究,我又何必多事?”

且不说只凭这一个鬼工球,能不能查出什么,便是查出来历,到时候只需长乐站出来,认了是她买通高丽使臣,设计“求亲”之事,好救自家女儿于水火,这事儿照样不了了之。

费那个劲干嘛?

宣帝自是看出这一点,才快刀斩乱麻,只将怒火发泄在高丽人身上。

安以寒默然片刻,道:“王爷,巴蜀的事就这样了了,其实挺好的。”

林夕微楞:“嗯?”

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他对安家这位大小姐性子了解不少,看着清冷刚强,实则心肠极软。

一直以来,安置点都是她在打理,姑娘家原就感性,日夜和那些灾民相处,替他们操心衣食住行,难免生出感情。

如今梁王已死,齐昌茂也迅速死了,灾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已经得了公道,她却还在替他们不平。

林夕对官场并不怎么了解,却也知道,巴蜀的事水很深,里面绝不会只有两个人,最起码是一条线,甚至是一张网。

以安以寒的经历,对有些事知道的想必比他还清楚……

虽不平,却说,就这样了了,挺好的。

安以寒道:“齐家触犯王爷在先,王爷出手反击,无可厚非,但如今齐家已然伏诛,若王爷再继续查下去,只怕要被人当做眼中钉、肉中刺了……”

“被人当做眼中钉肉中刺倒无妨,”以他的身份,真要做个老好人,人人都交好,才叫祸事,林夕道:“不过巴蜀的事,我确实不准备查。”

“……那就好。”

安以寒松了口气,心里却又隐隐生出几分失望,想要告辞离开,脚下却未动,鬼使神差般问了一句:“王爷,您说如果巴蜀不曾叛乱,朝廷事后知道此事,会杀了梁王,灭了齐家吗?”

林夕后靠,将脑袋搁在乌龟脖子上,叹气:“姐姐啊,你看我。”

这些日子两人熟了,对林夕嘴里偶尔冒出一句“姐姐”,安以寒也不似一开始那么不安,反而有种真的多了个调皮弟弟的感觉,道:“看什么?”

“我只有十六岁啊姐姐,”林夕指着自己的鼻子:“你问我这种问题,不觉得很过分吗?”

安以寒猛地回神,福身一礼,道:“臣女失言,王爷勿怪。”

林夕摆手。

这个问题,其实他也想过,却未敢深想。

即便他之前所在的时代,也不敢奢求官员个个清正廉明,何况如今这个世道?

如今的世道,皇帝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如今的世道,“我的父在朝为官宦,府下金银堆如山”,不带半分贬义,没有人觉得有任何不妥。

若“未酿成大祸”,“仅”是贪腐,那几万条人命,或许能兑掉齐昌茂一颗人头,但梁王……

作为特1权1阶1级的一员,林夕知道自己这样想很矫情,但人会忽然冒出什么念头来,哪是自己能控制的住的?

安以寒低头告退,数步后转身,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安姑娘,你觉得,陈硕会去哪里?”

安以寒先是一愣,而后身躯一震,猛地回头看向林夕。

却见那少年已经重新闭上眼睛:“西凉川,四十单八站……”

仿佛之前听到的那句,只是她的错觉。

陈硕会去哪里?

当然是巴蜀。

******

巴蜀。

“你一向机敏,多的我便不说了。这些东西,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一定要平安送到京城,”陈硕依旧一身黑衣,神色平静:“到了地方,拿我的腰牌求见成王。若他肯见你,便亲手交给他,若他不肯……”

他顿了顿,道:“交给一二三四也是一样的。”

站在他对面的少年应一声,将东西贴身藏了,却不肯就去,期期艾艾道:“陈大哥,义军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吗?

“咱们……咳!他们,怎么说也有十几万人,虽说都是新军,但听说京城也就派了五万人,三个人打一个总能打的赢吧?

“而且天底下受苦的人那么多,到时候一呼百应……”

哪来的“义军”,哪来的“三个打一个”,哪来的“一呼百应”……陈硕没想到,连这小子也被洗脑,也不反驳,随口打断道:“这不是你该管的事,自去京城送你的信就是。”

少年道:“陈大哥,要不你跟我一块走吧!朝廷的大军眼看就要到了,你武功再好,到了战场上,照样连个泡都不冒……而且蒙玉他对你根本就不怀好意……”

陈硕淡淡道:“我对他也没什么好意……我说你能不能滚了?”

少年无奈,道:“行,我滚,我滚。”

正要出门,却听陈硕道:“等等。”

“怎么?”

陈硕顿了顿,道:“你信送到之后,不要回巴蜀,直接去江南,在老地方等我,最迟一个月……”

少年叹气,道:“陈大哥,你这话先前已经说过了。”

见陈硕好一阵不吭气,却又不让他走,少年等的不耐烦:“到底还有没有了?陈大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

“我的腰牌……”陈硕干咳一声,道:“你走的时候记得要回来,还给我。”

“啊?”

阅读大宣第一咸鱼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宣第一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