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夫人躺赢日常》

携手登高台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江少卿的话掷地有声, 毫无犹豫。

龙椅之上,圣颜大悦,笑道:“果然是师母!好, 那便——”

“陛下!”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出了列。

方才还“担心”女臣子会舍不得女儿、耽误政事的“大人”们,此时又不由心中一喜, 听他道:“江少卿有为国效力之决心,臣亦钦佩, 只是听得江少卿家中女儿年岁尚幼,林少师已远行在外, 若再使母女分离,只恐有损天伦亲子之情……不甚妥当。”

“是啊……”“是……”

他话音还没落, 殿内便是一片赞同之声。

江洛扫过一眼, 记住都是谁在附和起哄。

又和谢经同对视一瞬,她启唇笑道:“多谢诸位大人关怀。只是既为人臣, ‘食君之禄’, 必当分君之忧, 众位大人将来领命、领差远行,难道也会不舍家中父母子女, 便不为圣上办差了吗?”

赞同之声瞬时一清。

江洛便面向皇帝, 笑启道:“请陛下不必为臣与臣之幼女挂怀, 她虽还年幼, 亦懂得既为大齐子民,便该忠君奉上的道理。臣会将女儿送至亲友家中, 暂且代为照看几月。”

明全亦忙道:“陛下, 有江少卿之言,已再无不妥了。且如今鸿胪寺中,也唯有江少卿堪赴此任啊!”

皇帝点头, 才要再开口时,又有礼部右侍郎忍不住出列说:“只是江少卿毕竟身为人母,竟对幼女无一丝不舍吗?虽为人臣,亦要——”

江洛心中冷笑,已想出驳斥之言,却听龙椅上皇帝一声断喝:

“够了!”

礼部右侍郎一抖,吓得手中牙笏险些跌落。

“朕问谁人愿往,唯有师母自荐,鸿胪寺亦荐师母,师母历年之功,你等难道不知?”皇帝当真在生气,“你等只为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为难师母,究竟是何等心思!”

“陛下!”礼部右侍郎连忙跪下,辩解道,“臣只是——”

“不必你多说!”皇帝怒道,“朕之师妹,朕自会照拂!”

他问:“师母离京,便将小师妹送至宫中,由朕亲自照管,如何?”

这发展让满殿皆惊,但不算出乎江洛的意料。

她不可能不答应,也不能不答应。

她忙笑道:“多谢陛下隆恩!只是小女年幼,恐扰了陛下的清净,有碍国事。”

皇帝笑道:“紫宸殿这般大,还没有一处能安置师妹?师母不必过虑了。”

他命:“朕加封师母为嘉议大夫,为此次和谈正使!随行副使二人和其余官员,便由师母自拟名单。尔等有无异议?”

群臣无人疑议。

谢经同出列,率先笑道:“陛下圣明!”

“嘉议大夫”为文散官中正三品之阶,虽无实权实职,品阶亦在,与各部侍郎、各寺正卿及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同阶。

江夫人入仕不过两年四个月,已在此位,真是叫人羡慕啊……

“陛下圣明!”明全随后亦赞道。

待一片“圣明”之声响过,江洛欣然谢恩领命。

朝散。

皇帝且留江洛说话。

他先笑道:“朕突然要留师妹在宫内,以压众臣之口,让师母受惊了。”

江洛忙笑回道:“有陛下亲自看护,臣才是再无不放心了。只是昭昭的确年幼,尚不知礼,送入宫中那日,不知可带几人随侍?家里还需准备什么?”

皇帝忙笑道:“师妹随身的乳母、丫鬟,师母尽管一齐送来便是。还有师妹日常喜爱的玩意儿带来,余下用度自有宫中。请师母放心,朕亦养过几个女儿,必不会让人亏待了师妹。”

江洛笑道:“只观几位公主,臣早知陛下必是慈父。”

这并不全是吹捧之语。她在上书房任教七个月余,亲眼所见皇帝会关心每一个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度。今年四公主满六岁,新来上学,皇帝甚至亲自跟过她四天内的几乎每一节课。

——从新年开始,公主们的教育也全交由上书房了。从文到理,公主们的课程俱与皇子们的相同。只有公主们的习武、骑射课程,因免不了有身体接触,还是由会武的女先生教授。

面对群臣的些许反对——认为“男女大防需要注意”,公主不宜由外臣教导,皇帝给出的驳回也十分有力量:

“公主皆是天家血脉,何需避讳外臣?”

——江洛觉得,这也是皇帝对群臣的一次示威。

普通富贵人家尚有“奴大欺主”的现象,何况朝堂之上、君臣之间。软弱的君王被群臣牵着鼻子走,甚至成为傀儡,在历朝历代也屡见不鲜。话语权的掌握、气势的强弱是微妙的。

只不过皇帝的示威对象恰好排除了林家。

谁让林如海有本事得先帝顾命为帝师,她江洛又正是把“男女大防”踩在地下行事的女官员呢。

嘿嘿。

……

“妈妈要出远门了吗?”

昭昭站在门边问。

江洛才从外面回家,还没洗手,不敢碰孩子,便只对她笑:“是呀,方才早朝确定是我出这趟差了。”

昨日看完林如海的信,她便料定这远差只有她能去。她也愿意出这趟差,便提前和昭昭说明:

妈妈要去办差,几个月后就回来啦,可能会送昭昭去沈夫人家,也有可能送去别人家哦。

——她猜到了皇帝会接昭昭入宫。

昭昭年纪还小,这一路去东北边境又全是快马快车赶路,不比水路平稳,她不可能带昭昭一起去。而即便昭昭是和黛玉一样的年纪,她应也带不走她,因为这样就是林家一家四口全在边关,林如海又是三军督军,执掌东北全境兵权……怎么看都是谋反的好条件!

林家至少要留一个人在京里做“人质”。否则君臣之间再多的信任,也会随着时间流逝快速消磨。

而皇帝……

他是一个拥有“皇帝直觉”的人。

早朝上,从他的神态和语气里,她完全不能看出他是不是故意留下昭昭。他表现得浑似一位真诚关心师妹的“师兄”。可若他是未经思考利害就做出了决定,那只能更加证明他是个“皇帝”。

他要在紫宸殿亲自养育昭昭,是对林家的密切收线,也是昭昭在宫里居住的最好结果。

昭昭养在皇后、太后处,都不如养在紫宸殿。

所以她应该高兴。

洗干净手,换去外衣,江洛抱起昭昭,和她讲什么是皇帝:“‘大齐’之主,大齐最尊贵的人——”

“太太!”丫鬟来报,“夏太监来了,说陛下送了三位女官过来,先让二姑娘适应着新人照看。”

江洛便忙穿一件外衣,和昭昭来至前院。

夏守忠极是和善、有礼,笑道:“这位是紫宸殿内五品华侍中,这两位是紫宸殿内七品孙贤人、杜贤人,待二姑娘入宫,便是由她三人率领众人照看。陛下命先送她三人来贵府,先与二姑娘相熟。若有不合脾气之处,还请夫人只管直言,陛下再送新人来。”

江洛早仔仔细细把这三人看了一遍。

虽然能在紫宸殿坐稳女官之位的,不会有心绪皆露于外的简单人,可看三人皆面善和气,她还是觉得安心了一分。

皇帝能想到提前送人过来,可见对昭昭也是上了心的。

一位五品侍中、两位七品贤人……昭昭在宫里的女官配置,数目上不如公主,品级上已经远超。

有皇帝的这份看重,宫中便应无人敢欺负昭昭。

江洛请三位女官安顿在东厢房,拨正院稳妥丫鬟服侍,让许静雨暂挪至正房东边耳房理事。

再与三人熟悉过,时间已近中午。

为免昭昭担心太久,江洛是下了朝就赶回家的。已在家一个上午,她下午一定要出去办差选人,因此要教导昭昭的话,只能先简说最重要的:“陛下是真心疼爱你,若在宫里有任何不舒服、不满意,只管和陛下直说。若事情紧急,更是谁拦你都不要管,女官、太监、娘娘……哪怕是皇后娘娘太后娘娘都不要理,只管去找陛下,知道了吗?”

她嘴上问着昭昭,眼睛也扫过昭昭还余下的两个乳母和冬雪、冬霜两个丫鬟。

她们四人便是要随昭昭进宫贴身服侍的人。

这话不仅是教导昭昭,更是命令她们,在宫中一切以二姑娘为要,不需顾及其余任何人!

白乳母率领三人拜下:“请夫人放心,我等知道利害!”

昭昭点头:“妈妈,我知道了。”

华侍中三人恰要来服侍林二姑娘吃饭。

她们正在门外,听得江夫人此言,更是各自警醒:

她们是陛下派来服侍林二姑娘的,就要做好“服侍”的本分!不然林二姑娘真有个闪失,陛下天子贵体,自是不会如何……可为平服林家之意,她们三个的性命恐怕难以保全了!

江洛择选鸿胪寺寺丞宗肃平与礼部郎中耿汇为左右副使,另有施主簿等鸿胪寺中四人,及礼部另外两人皆随行。

还有丁先生——丁淑荣与文锦母女,亦被江洛算在随行“使臣”之列里,一同赶赴边关。

她二人是鸿胪寺旧人的妻女,尤其丁淑荣的罗刹语水平为使臣十一人中最顶尖,又不授官位,只暂有职权,江洛塞她们进使臣队伍没遇到什么阻碍。

——她是女正使,挑两个同性别的下属怎么了?

尤其她拿出西汉女外交家冯嫽的功绩后,更没人能说“女子为使无先例”了。

谈判队伍在四月二十一日出发。

昭昭已经提前一日送入宫中,就安顿在紫宸殿西偏殿,离皇帝的寝殿几步之遥,呼唤相闻,身边共有三位女官、两位自幼相伴的乳母、两个丫鬟和十二个宫女、八个内侍服侍……皇帝见到昭昭就抱起来夸,亲自带江洛去看昭昭的屋子……

江洛让自己放心。

使臣十一人,虽全部挑选的五十岁以下、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但大半骑术不精,因此赶路还是乘车。

丁淑荣和文锦与江洛同车。

车内宽敞,还坐得下两个随身服侍的丫鬟并一位女护卫。

自出发起,江洛便没说一句话,一直在凝眉思索。

长路无趣,车内昏暗,又不便读书。

丁淑荣估量着有半个时辰了,便问:“大人在想什么?”

“在想……”江洛换个姿势坐,笑道,“下回再领到紧急差事,不能先回家了。该和旁人一样,先把要紧的事办妥再回。”

“旁人”……便比如林如海。

别的朝臣怎么做,她也该怎么做。

有别人要出紧急远差的时候不先把各项事务理顺,却回家找女儿的吗?

——没有。

所以,下不为例。

丁淑荣想一想,便叹道:“本还想说大人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又可怜二姑娘,可仔细一想,其余大人领差不顾家中,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寻常事。”

“是吧?”江洛一笑。

“枯坐无趣,不如来讲罗刹内政吧。”她说,“从丁淑荣起,到文锦,再到我,先讲罗刹王室的谱系。”

这是离京之前她便分与众人需要掌握的资料。

今日先查丁淑荣和文锦,明日换个车坐坐,把每个人都查三遍,就该到边关了。

不过,她没能顺利把每个人的学习情况都检查三遍。

从京中到原本的东北边境,直线距离约有两千里远,走官路乘车快马加鞭赶路,若在合适的季节,约十至十五日能到。

但现在的东北边境离京中足有四千余里,如此赶路二十来日,谈判队伍里大半人都支撑不住,只能躺在车上,坐都坐不大起来,如此还要考他们……江洛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魔鬼……算了。

五月二十四日。

江洛抵达大齐北疆小城,也是此次谈判约定的地点:

赤金。

这与其说是“小城”,不如说是“小镇”,人口尚不足千,从南缓步走到北只需不到一刻钟……比京中林府大不了多少。

谈判团队并未安顿在城内,而是住进了城外三里远的大营中。

赤金城临河。

河对岸三里远,便是罗刹的军队。

罗刹的谈判人员已经抵达,但大齐另一位关键人物——林帝师、林督军,还有三日才到。

而谈判约定是六月初一日开始。

是以大齐谈判团队有充足的时间修整。

在军中用过第一餐饭,于数十人护卫下,江洛来到赤金河边散步。

北疆的暑夏也并不炎热。甚至天已黄昏,金色的夕阳洒在赤金河上,微风吹起,江洛竟然感觉到了几丝清凉。

入目是翠绿繁茂的枝叶,肥沃的黑土地上,边城百姓种下的稻谷迎风起伏。

等到秋天,稻谷丰收,树木也会层层变成金红,河里会跃起数尺长的肥美大鱼,林间俱是膘肥体健毛皮丰亮的走兽禽鸟。

这是何等的好地方。

即便冬日苦寒难捱,一年竟有半数时间都要迎对霜雪……可每一寸土地的存在都有意义。

“京杭运河上夜风潮闷,”江洛笑对疏桐说,“这里的晚风干爽清凉,真是一地一风,一地一景。”

此次随行护卫的一百禁军与二百神机营军士之首恰是疏桐。

几年过去,疏桐的身量已长到了无论如何都再假扮不了丫鬟的高度。

江洛已算高挑,她走在江洛身边,比江洛还高上三寸。

她笑道:“当年在运河上,大人连日与我们学用武器,又遭刺杀,未能尽赏沿岸风光。未知今次来北疆,沿途风景是否足以愉目?”

“风光甚好。”江洛说。

她接过疏桐手中的望远镜,向罗刹军中望去,看见他们火器林立、盾矛精良,但军士三两散坐,已无斗志。

——似乎已无斗志。

真希望目能所及之处,都是大齐的疆土。

“我想要确定此处出海口之西,皆为大齐领土。”江洛用手指在地图上划着线,“如此,北疆、东部、南部皆有出海口,不但航运便利,更利于威慑高丽倭国,你看——”

以大齐和罗刹如今的形势,能“谈”妥吗?

林如海沿着她的手指看下去,点头道:“可以一试。”

军中诸将与使团众人皆在两人身侧围看。

林如海笑道:“罗刹先犯我国,本为不义,又接连战败,损失重大。大齐军需还可支撑,罗刹都城离此却有万里之遥,早不堪为继,从二月起,罗刹军中便已在劫掠百姓以补军粮。天时、地利双方均势,唯有这‘人和’一项,便让他们不退也要退!”

江洛笑看他一眼,且随众人一起接上鼓舞士气的话。

夜间……两人自是同住一室。

身在军中,不好相亲。

恰好此处夏夜凉爽,两人都谨慎穿着中衣,以免走火……

可近一年没见,深夜独处——

江洛咬住林如海的嘴唇,才能将人推开。

她也懒得系好衣服了——总归只要他想,再扯开还不是轻而易举?

倒在枕上,她说:“我看明日还是分开睡吧。”

林如海平复呼吸,以手背挡住眼睛:“……也是。”

江洛先说公事:“你今日说‘人和’,是想……贿赂罗刹要员?”

林如海点头:“‘彼得少将’战败有罪,‘米哈伊尔大使’态度未明,罗刹军中还有……”

他将目前罗刹军中谁是少将心腹,谁是另外派系之人,大使又是罗刹国中哪一派系等最新情报与江洛说明。

他们能用间,罗刹未必不能,是以这些机密情报只暂与夫人共享。

与夫人一同办差啊……

虽然离京一年,他与夫人用不必言明的默契做成了许多事:他的……“辛苦”,玉儿的诗赋……但真正与夫人同在大军之内,深夜与夫人单独谈论起军政要事,他才真正体会到,何为同路相伴。

何为携手共行。

一股奇异的热流淌遍林如海全身。

江洛起身披衣,拿来笔纸,边写边想:“少将未必不想尽早了结此间事回都城,大使也未必不想从谈判上为罗刹国减少损失——”

所以两边都可以试一试。

……

六月初一日。

赤金城内,第一轮毫无进展的会谈结束。

双方都只说了些屁话,表明己方绝不退缩,试探对方的真实意图。

六月初三日。

第二轮会谈上,江洛提出,罗刹应割让包括贝尔湖在内的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还需赔付大齐白银八千万两。

罗刹大使当场大骂,还想真人快打,被下属死死拦住。

他骂,江洛就以罗刹语对骂——不管学什么语言,脏话总是学得最快的。

他要打,江洛就拔剑起身,示意他要打快打!

罗刹大使骂骂咧咧地走了。

六月初四日。

边军支出黄金八百两。

六月初五日。

边军收入罗刹金银制品一箱。

六月初六日。

来会谈的罗刹大使换了个人,说原来那位大使突发恶疾,不能支撑。

但江洛坚持上次提出的要求。

会谈再次不欢而散。

当日夜。

边军支出黄金五百两。

六月初八日。

边军收入罗刹金银宝石珠玉两箱。

六月初九日。

江洛退让,要求的白银数目减少一半。

会谈僵持不下。

六月初十日。

边军再次收入罗刹黄金三百两。

江洛让黛玉不要把这些太详细写进诗赋里……

“写我如何强势坚持为大齐争取利益就可以了……细节不要写!”

虽然“想开门先掀房顶,与其大齐白白贿赂对面,不如让对面更急迫贿赂大齐”的方法很奏效,但她不是很想让后世小朋友知道得这么详细……

他们是会把详情写入奏折,以免去真正收受贿赂的嫌疑,可正经史书的传唱范围和诗词歌赋是不能相比的!

林黛玉握着笔笑:“太太放心就是。”

六月十一日。

边军收入罗刹财物八箱。

……

六月十八日。

江洛提出真正的要求:

大岭山之南,额伦湖之东,包括港口和岩叶岛在内,俱明确为大齐领土。

罗刹人……接受。

……

真正确立好边界回京,已在深秋。

拨往新土地上的人犯向北行,江洛和林如海向南回家。

皇帝亲出城外,迎接帝师、三军将士和谈判使团。

“含元殿已备好酒宴,专等众位爱卿良将归来!”皇帝喜盈肺腑!

大齐在他手中得以开疆扩土数十万里,将来史书之上,无论如何也不会写他是昏庸之君了!

“这一切俱是先生与师母之功!”皇帝当众宣道,“朕欲加封先生为国公,与开国诸位功臣同列,加封师母为郡主,与诸位皇室姑母同列,否则不足以酬先生与师母之不世功劳!”

言毕,不待林如海与江洛推辞,他便请两人上马回城。

城中百姓夹道欢迎。

沿路入宫,江洛看到了夏萍、魏丹烟、静雨、英莲,看到了余主事和秦可卿领着几个育幼堂六七岁的女孩子,看到了云善慧、云善文、秦幼月……看到了许多她认识与不认识的,高或矮的,胖或瘦的,清秀或明艳的,笑得开朗或斯文的,穿着富贵或朴素的大齐女子。

她们为她笑,为她欢呼。

天晴得看不见一丝云。

——当然了,这可是钦天监特地选出来的,近一个月内最好的日子。

为等这个日期,他们可是在城外驻扎了七天。

江洛收住眼泪,回身看向后面,找到黛玉,也找到丁淑荣和文锦。

她对她们笑。

今日是一个月内最好的日子。

却只会是未来几十年里普通寻常的一日!

她为她们争取到了应得的官职!

——大明宫到了。

江洛下马。

她的手被林如海牵住。

她看向他。

他对她笑。

于是,在数千人的注视下,在巍峨的宫门前,他牢牢握住她的手。

他们一起踏着笔直的大路,在日光照耀下,迈上通往含元殿的九十九层长阶。

两人身后,有黛玉步步跟随。

长阶之上,还有他们的女儿昭昭,在凝望等待。

阅读[红楼]林夫人躺赢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红楼]林夫人躺赢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