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

第608章 井向内的尾巴与太宰府的欢呼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刀枪与甲胄在道路两旁一左一右堆放的如两座小山一样。

从中穿行而过后,正东主卫位的方向摆了一张无人的案几。

与之相比,南北两侧则是热闹的多。

不但各自摆了两排案几,并且每张案几后都站着一个人。

这些站着的人,从服饰与样貌来看,应该都是来自各国的海商。

而案几后,整个太宰府的东侧城门前蹲满了黑压压的人。

粗略目测,至少有两万之数。

罗一的目光环视了一周,便定格在了那些案几上。

屠城确实有效果,大军只是刚从井谷城开拔出去,太宰府就送来了降表。

就是投降还搞的跟个联欢会一样,这个太宰府的权帅真挺搞笑。

不过仔细琢磨琢磨,这个权帅其实挺鸡贼。

有各国海商在一旁看着,根本没法对太宰府进行血洗。

除非是连这些海商一块都给宰了。

但是一个地方想要发展,想要与外界交流,离不开这些商人。

更何况还有不少的大唐商人也位列其中。

因此,太宰府的人还真不太好动。

“本来想要公平些,你的左厢也捞些军功,但看样子是不成了。”罗一停下脚步看向高适,歉意的笑了笑道:“估计是被之前的屠城给吓着个。”

高适哈哈一笑,摆手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领军之人所求的。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太宰府的这些倭人降的这么干脆,弄的又这么妥当,也还算不错。

况且他们降了又不是一点军功都没有,使君不必如此。”

高适的性格要比李泌与李尚客一些。

罗一与朝堂走到这一步,虽然让人心中郁结与愤懑。

可结果已经没法改变,不如做好眼下的事情。

况且罗一也只是为了自保不听宣,没打算举起判旗。

与朝堂还有回转的余地,没必要过分纠结于这上。

看到太宰府的倭人官员将弄的挺细致,高适确实挺开心。

“南岛今后一二年都需你来治理,今日你走主位前去受降。”

罗一的话音刚落,感觉袖袍被人拉动了几下。

扭头见是井向内搞的小动作,罗一眉头一挑,“你什么意思,有话就直说。”

井向内先谨小慎微的看了看高适,随后左顾而言他的低声道:“太宰府掌控筑紫九国。

权帅之位等同于朝堂上的中纳言,更兼有参议之职。”

目光投向北方看了看,井向内再次拉了拉罗一袖炮,“国中有两处鸿胪馆,一处在平城京,一处就在博多津。

太宰府经手货品财帛数不胜数,权帅与辅佐的大贰、少贰历来都受不住诱惑,成了簠簋不饰之辈。

以往权帅都是亲王来担任,即便触犯律令也不太好处罚。

因此调任了平惟仲这个十分有才学的中下位之人前来担任权帅。

不过此人的才学没用到正处。

比以往的亲王还要变本加厉,可却从账目上又查不出什么。

而且这人也是藤原家所举荐。”

听了这番言辞,罗一似笑非笑的目光紧盯了一阵井向内,“女人的麻烦还真不分国界。

想要站到前台,还非要别人推上一把。”

抬手托起井向内的下巴,罗一嘴角勾了勾轻笑道:“你的小尾巴不藏着了?”

放下手,罗一面色一冷,沉声继续道:“这样展现你的价值,会更让我对你有所猜忌。

我没功夫猜你的心思,所以这样的小手段以后最好不要再用。

为了自保也好,不想失去锦衣玉食被人侍奉的日子也罢,这些都不丢人。

每人人其实活的都不容易,就连我也是同样如此。

最后叮嘱你一次,你的身份就是最大的价值。

想要什么就直接说,只要有利于治理之事都会答应你。”

转过去看向高适,罗一摊摊手道:“都用上小心思了,让她与你一起主持受降吧。”

没等高适答话,井向内再一次拉了拉罗一的衣袖,咬了咬嘴唇道:“您要与我一同前去。

只有让人看到我与您站在一起,才会事半功倍。”

“亲王所言有理。”

高适是打死都不能走主位的,除了官职高低的原因,他对克复筑紫岛真没出什么力。

目光在两人身上扫了扫,一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高适笑眯眯继续道:“如此宣读檄文与行文,才最能说服岛上之人,何况日后近幾那边也多有倚仗亲王之处。”

罗一不想过去是怕麻烦。

受降仪式被弄成这样,絮絮叨叨的没个半天估计完不了。

不过井向内说的很有道理。

想让她发挥作用,背后必须要有个强势或是说了算的人来给她站台才行。

侍寝虽说最有效,对于罗一的名声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这个消息先要在高层间流传一阵后才让向下传递。

远不如这样直接在大众面前表现的亲密一些。

但是这样一来,名声上多少会受到些影响。

不过想到今后听调不听宣的举动不知道会被多少骂,罗一觉得这种花边名声其实也没什么可在意的。

想到这,罗一将胳膊一弯,对井向内道:“既然要让人看,那就让人看得更清楚些,把胳膊挎进来吧。”

顿了顿,罗一扭头又对仓满道:“她的仪仗也摆开。”

绝对的权力就会导致绝对的腐败。

早在安庆绪的船队刚驶入窄海时,就已经被太宰府发现。

但太宰府的一众官员却选择了视而不见。

原因很简单,一旦将唐军吸引过来,若是能守住城还好说。

若是守不住,性命尚且自顾不暇,更不要说贪腐的那些财帛。

上上下下的官员全都极为默契的当做没发现,并且全都忙着先把财帛转移了再说。

另外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有人先试水,对唐军的战力也能先摸清。

到时候可以决定打或是不打,若是打又该怎么来打。

当从井谷城里逃出来的口众那里得知了两国军团无一人生还。

且唐人攻城手段诡异,不到半个时辰城墙便失守。

上至权帅,下至兵士,都生了投降之意。

甚至是因为筑前筑后富饶,一旦遭受战火,损失将不可计量,连普通百姓都是同样的心思。

只不过是上下都缺少一个投降的理由。

而井向内以亲王的身上传过来的檄文与改旗易帜的行文,给了上下所有人一个最好的理由。

当看到井向内挎着罗一的胳膊缓缓走来,投降的所有人不但心中再没半点忐忑,反而齐声欢呼了起来。

他们是拥护井向内亲王,就意味着是亲王的人。

而亲王与唐人主帅这亲密举动,意味着什么连三岁孩子都知道。

既然与唐人主帅也是自己人,那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给谁缴税不是缴税。

给谁分润财帛不是分。

自上而下都觉得这样的好事当然要欢呼庆贺一番。

阅读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