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往香江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正文卷第一百八十四章前往香江程岩等人之前所在的研究所很穷,压根就没有美元额度,所以也没机会从国外购买那些相关论文,或者资料。

唯的几篇论文,还是程岩去碳纤维工作组的时候,熬了好几个通宵,一笔一笔从那边抄录的。

可就算这样,也被这些人视若珍宝,每个人都各自抄录一份,时时研究。

而这,也是无奈之举。

此刻听到孙向阳说,可以从国外弄到那些所需的论文跟材料,众人无不大喜。

研究碳纤维工艺,虽然需要不断的实验,但指引方向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钻了牛角尖,到头来也只是无用功。

“孙队长,你是说真的?”

程岩忍不住问道。

虽然之前陈书垣也说过这类的话,但他却没太当真,没有关系,那些东西也不是轻易就能弄到的。

而且陈书垣的话,远不如孙向阳的话更有说服力。

“自然是真的,程工只要留下,我想用不了多久,相关资料就能送到。”

孙向阳肯定的说道。

关于这件事情,他也是拜托康明远帮忙,对方在国外那些年也不是白混的,自有对方的渠道。

“好。”

程岩重重点头。

就算只是为了那些资料,他也愿意留下来,多等一等,多看一看。

随后,孙向阳亲自领着一行人来到双水湾,去了煤矿,看了剪纸画,最后孙向阳指着那一座座刚刚挖出来的窑洞说道:“程工,半年前,双水湾只有三百口人,那个时候填饱肚子都困难,可如今,双水湾有煤矿,有黑垆土地,甚至还有出口创汇的剪纸画。

目前,通电已经在计划中,最多三四个月,双水湾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电灯。

贫穷跟饥饿,也将成为过去。

并且,接下来沙坪坝575口人,将搬迁到这边,共同发展双水湾。

最多两年以后,光是煤矿跟剪纸画,每年差不多可以为双水湾带来一百万的收入。”

说的再多,都不如亲眼所见。

当孙向阳领着众人看完双水湾的一切后,再说出这话,明显更具有说服力。

所以,在听到双水湾每年收入一百万后,所有人,包括孙建刚跟赵富贵,都不约而同的瞪大眼睛,脑海中回荡着一百万这個数字。

现如今,普通工人每个月三四十的工资,他们所谓技术员,尽管工资要高一些,但一百万,仍旧是个天文数字。

哪怕没有孙向阳说的香江老板,他们也对双水湾多了几分信心。

刚刚孙向阳领着他们到处转的时候,他们都能看到这里的人,眼中都充满了一种奋发向阳,一种希望的光芒。

同时,那些人对孙向阳的尊敬,也是瞒不过他们的。

可以说,这一趟走下来,再加上孙向阳的种种许诺,心里多少有了些底,不再像刚看到双水湾时那种彷徨。

此刻,再加上年入一百万,众人的呼吸都不由的急促起来。

“一百万?”

程岩只觉得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声音也变得沙哑起来。

“不错,只要通了电,煤矿那边的产量还能翻倍提升,而剪纸画这笔买卖,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后会源源不断的产出。

虽然现在双水湾没有什么工业基础,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你们才是双水湾碳纤维研究所的奠基人,将来双水湾会不断的投入,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

我可以保证,只要我孙向阳在双水湾一天,碳纤维研究,就不会中断。

现如今,我们虽然落后国际好几步,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肯拼,肯投入,肯去当这个拓荒的人,那么早晚有一天,我们国家的碳纤维,将成为世界第一流。

而这个重任,将由诸位来扛起来。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在国内碳纤维的研究史上,将会留下诸位的名字。”

孙向阳这番话说的铿锵有力,让人热血沸腾。

再看双水湾,仿佛真的是一个风水宝地。

中午的时候,老支书等人在孙向阳家,招待了程岩一行人。

关于研究所一事,众人都已经知晓,但因为是孙向阳一力主张,倒也没人说闲话,尤其是在知晓程岩等人的身份后,那叫一个热情。

毕竟程岩可是工程师,剩下的人也都是技术员,就算不是大学生,那也是中专毕业,放在双水湾,那是一等一有学问的人。

用老支书的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些人能来双水湾,就代表双水湾有宝。

他琢磨着,回头得多给镇龙石上两炷香,把这帮人给镇住,永远留在双水湾,别跑了。

沙宏成则越发佩服孙向阳,幸好自己有先见之明,把孙向阳给变成了自家人,并且逮到机会,便死死抱住孙向阳的大腿。

如今,公社下面那些生产大队,在知道沙坪坝要搬迁到双水湾的事情后,一边骂沙坪坝走了狗屎运,一边暗恨不是自己。

等吃了饭,孙向阳领着程岩等人来到早就给他们准备好的窑洞。

一共三孔。

这三孔窑洞并不是刚刚挖掘的,毕竟那些刚挖好的窑洞眼下还不能住人,而是某一家让出来的。

并且里面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

“程工,眼下条件有限,只能先委屈你们了,等建造研究所的时候,再帮你们把宿舍建好。”

孙向阳说道。

“孙队长客气了,我可听说这窑洞住起来冬暖夏凉,而且这里还有炉子,有火炕,这条件已经很好了。”

程岩摇了摇头,他对于住的地方压根不在意,只要能把研究所建起来,让他能够好好的研究,就算天天打地铺,吃住都在实验室里,他都心甘情愿。

“程工放心,明后天,我便启程去香江,关于需要的设备,还得麻烦程工全部列出来,我也好有个数。”

“好,今晚我就把研究所需要的设备型号详细的写下来。”

程岩用力点头。

虽然之前研究所只是负责碳化处理,但不代表他不清楚其余的工序。

“还有就是关于研究所怎么个建法,也得麻烦程工出份图纸,回头可以先把地基给挖好,等我回来后,再正式修建。”

孙向阳再度说道。

这研究所肯定不能建在窑洞里,而且还得建的结实,势必要用砖头水泥,需要各种建筑材料,而这些,同样需要钱。

阅读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