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衣纁裳》

第279章 刘嗣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郭成平定三镇叛乱之后,大郑内部的权力结构因为郭成升任枢密使而发生改变。原本在刘矢远留下的五位顾命大臣之中,郭成的光芒一下子就压过了其他几人。按刘矢远临终之前的安排,五位顾命大臣分别是枢密使杨分、侍卫亲军指挥使史宏肇、左仆射苏遇吉,以及枢密副使郭成同为顾命大臣,另外还有三司使王漳也被刘矢远寄予厚望。

在刘矢远留下的几个重臣中,王漳主要负责财税,很少参与其他事物的讨论与决策。而郭成的地位原本也是略逊于其他四人,除了军务之外,郭成也基本不干涉其他事物的讨论与决策。因而在朝中真正掌握大权的,还是杨分、苏遇吉、史宏肇三人。

在这三人中,杨分和史宏肇私交极好,但和苏遇吉关系极为一般,而史宏肇又与苏遇吉不和。加上郭成、王漳其实都是和杨、史二人关系不错,苏遇吉在五人之中显得形单影只。

由于苏遇吉向来是反对武将专权的,几乎不遗余力地抑制武将的地位,因而苏遇吉执政之初,就唆使同为宰相的李寿上表,想踢掉杨分和郭成,将他们发配到藩镇,但由于多方的反对,苏遇吉没有得逞。

在郭成平定三镇叛乱时被朝廷授予枢密使职务,得胜还朝之后,地位威望更是急速上升,这让苏遇吉更加感到威胁。于是,苏遇吉就准备再次准备拿郭成开刀,不让郭成留在朝廷。苏遇吉以契烈的威胁作为借口,提出必须有大将坐镇邺都防御契烈,而现在可用之人只有郭成。

史宏肇自然也愿意让郭成坐镇河北,毕竟这样一来,史宏肇和杨分就在地方上有了强大的助力,所以对于苏遇吉的提议没有异议。然而,史宏肇希望郭成能以枢密使的身份担任邺都留守,理由是郭成以枢密使身份可以让河北的藩镇听命,毕竟河北的义武军节度使王吉和成德军节度使刘明,是从契烈那边投靠大郑的,与大郑朝廷关系本就若即若离。

史宏肇主张郭成保留枢密使职务,而苏遇吉是极力反对郭成担任邺都留守时保留枢密使的身份。为此苏遇吉和史宏肇在刘嗣祐面前争论不休。皇帝刘嗣祐最终出于大局考虑,同意了史宏肇的意见,让郭成出任河北大帅,总管兵甲钱谷。

第二天,史宏肇、杨分与郭成等人在大臣窦贞府上喝酒之时,史宏肇站起来给郭成敬酒时故意说了一些话暗讽苏遇吉。当时苏遇吉也在场,他听出史宏肇是在讽刺自己,但满座多是杨分和史宏肇的人,苏遇吉不敢惹事,反而也举杯敬郭成。

没过几天,王漳在他的府第也设宴招待大臣们,在酒席上,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就行起酒令来,史宏肇是武将出身,不太擅长行酒令。内客省使阎清就坐在他的旁边,教他如何行酒令,而苏遇吉却借机说起了风凉话,逗史宏肇说:“旁边有姓阎的人,就不必怕罚几杯酒了。”

苏遇吉这句话,原本是讽刺史宏肇是一个粗鄙之人,行酒令得靠他人才行。但由于史宏肇的老婆也姓阎,加上阎氏早年却是酒肆娼妓出身,这是史夫人的污点,也是史宏肇最忌讳别人提的。史宏肇听到苏遇吉的话,以为苏遇吉是在说自己的夫人,顿时火冒三丈,当场就和苏遇吉翻了脸,站起来冲着苏遇吉一顿骂,苏遇吉只好装聋作哑。

史宏肇骂完之后,还踢翻桌子准备揪住苏遇吉一通胖揍,苏遇吉只好溜之大吉,史宏肇却不肯善罢甘休,拔剑要追苏遇吉,还好杨分死死抱住史宏肇,苦劝半天,才让史宏肇放手。

苏遇吉与史宏肇彻底撕破脸后,因为史宏肇主管京城的禁卫,所以只要史宏肇一句话,苏遇吉只要一出家门,立时就会被禁军砍成肉泥。苏遇吉想到这里,就如芒刺在背,促使苏遇吉想要除掉史宏肇,可苏遇吉也知道,要扳倒史宏肇,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

其实除了苏遇吉想要除掉史宏肇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有此想法,那就是大郑皇帝刘嗣祐。当初刘矢远托孤五大臣,主要是考虑到刘嗣祐年轻不懂事,但刘嗣祐却认为自己早已成熟,因而不想要受制于顾命大臣。同时,在刘嗣祐的身边还聚集了一群想着扳倒几位顾命大臣而上位的官员。

这些官员之中,与刘嗣祐关系最近的人是就是他的亲舅舅李業。刘嗣祐想让舅舅出任当时出现空缺的宣徽使一职,为了能让顾命大爷们成全他,刘嗣祐甚至都搬出了满头花白的李太后,希望杨分、史宏肇等人能给太后一个薄面。

但杨分和史宏肇并没有给老太后面子,理由是官员升职的规矩是按资历,不能越级提拔,更何况李業是外戚,自古外戚祸国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更应该要按照朝廷的规矩办事。

舅舅无法上位,刘嗣祐已经感到很没有面子,没想到杨分还阻止了刘嗣祐的爱妾上位。刘嗣祐当皇帝之后,最宠爱的女人是耿夫人,因此刘嗣祐打算立耿夫人为皇后。然而刘嗣祐将自己的想法一提出来,杨分立即站出来反对耿夫人被立为皇后,理由是耿夫人言行举止不配做皇后。不久之后,耿夫人去世,刘嗣祐想要用皇后的礼节安葬耿夫人,杨邠又认为不可,说耿夫人本不是皇后,用皇后礼节下葬,是违反朝廷的礼制。

耿夫人无论生死,都无法得到皇后的地位,这让刘嗣祐无法忍受杨分。而杨分却没有察觉皇帝的不满,还在讨论国家大事对刘嗣祐说:“陛下无需操劳,政事由臣等来处理。”

刘嗣祐听到这句话彻底愤怒了,脑海中已浮过杀机。那些想要上位的官员看到了扳倒杨分和史宏肇二人的良机,纷纷凑到刘嗣祐耳边,向刘嗣祐说二人想要谋反的谗言,其中以李業最为活跃。苏遇吉知道李業因为当不了宣徽使,恨透了杨分,他就拐弯抹角去刺激李業,再让李業去向刘嗣祐进谗言,这样万一最后是杨分和史宏肇胜利,他也可以置身事外。

在大郑乾祐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刘嗣祐与一众亲信终于向杨分和史宏肇动了手。在这一天清晨,当杨分和史宏肇上朝进入皇宫后,刘嗣祐安排数十名甲士自广政殿杀出,将杨分、史弘肇还有王漳杀死在殿外的走廊下。

权势威赫一时的顾命大臣杨分、史宏肇、王漳人头落地之后,刘嗣祐向群臣宣布三人是因谋反而被处死。同时刘嗣祐接管了之前由史宏肇严密控制的禁军兵权。控制了禁军之后,刘嗣祐派人去了三人的府邸,只要是三人的亲属、党羽,无论老幼悉数被杀,一个不许留。

杀完杨分,史宏肇和王漳的家人之后,苏遇吉又借李業的口,向刘嗣祐说郭成的谗言,将郭成说成是杨分等人的同党。此时刘嗣祐控制了禁军,觉得郭成已经对自己构不成威胁,于是开封尹刘朱奉皇帝诏命,率大队人马闯进郭府,凡是郭成在京城的亲眷全部杀死。而同样跟着郭成在邺都办差的河北监军王浚的家人,也因为王浚是郭成心腹而被全部诛杀。

这一下,刘矢远留下的五位顾命大臣之中,只剩下苏遇吉还受到刘嗣祐的信任,而郭成则是要面临人生中最大的危机。

阅读玄衣纁裳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玄衣纁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