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嚣张的贪官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申时三刻,一路急行的刘国璋一行人,迅速进到南京应天府宋城。

进城后,刘国璋直接去了应天府武成王庙。那里被暂时征用为长水军统制司和汴河都大提举修河司的官署。

在门口,岳飞迎住了他。

“鹏举,事情都办好了?”

“回统制的话,事情办好了。”

“好。张副使,还有那个混账都在里面?”

“都在签押房里,等着统制。”

“好,杨效节,马扩。”

“属下在!”两人齐声应道。

“你二人各带一百马步军,在衙门外随时待命。周禳、岳飞。”

“属下在!”

“你二人带二十亲兵,跟我进去,在签押房外等着。”

“是!”

“王荀、况佑生!”

“属下在。”

“带着余部下去营房歇息。”

“是!”

安排妥当的刘国璋带着种师中、种澜、刘子羽、李纲,以及张猛,快步向签押房走去,周禳和岳飞带着二十名全副武装的亲兵,紧跟其后。

进到签押房,里面坐着一个绯袍官员和绿袍官员。

绯袍官员正是副使张悫,他坐在案桌后,埋头看着卷宗账簿。

隔着十来步坐着那位绿袍官员,正优哉游哉地喝着茶,还有闲心说着话。

“你们修河司的茶,太劣了,难以下咽。明天我给你们带两斤上好的淮西好茶。”

张悫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眼睛露出难以明言的神情,没有答话,继续俯首看着文卷。

刘国璋走进来的脚步声惊醒了两人。

看到这么多人走进来,两人神情不一。

张悫抬头瞥一眼,似乎舒了一口气。

绿袍官员眼神闪烁了几下,脸色有些凝重,依然坐得四平八稳。

刘国璋径直走到上首座位上坐下,随意一挥手,说道:“端孺公、彦修兄、伯纪兄、种七郎,你们坐。老张,赶紧上茶。”

等张悫叫仆人端上茶后,刘国璋问道:“老张,这事王留守怎么说?”

“南京留守王墀王大官人说,此事事关汴河疏浚钦命差事,我又勾管了南京常平仓,所以就让我俩全权处置。”

“有公文递过来没有?”

“有,当场就签发了公文回过来,在这里。”张悫拍了拍桌面上的文书说道。

“那你给说说,情况是怎么样的?”

“好!”

刘国璋和张悫一问一答,直接进入主题。

种师中、刘子羽、种澜觉得奇怪,刘国璋行事风格有些怪异啊。

李纲似乎已经见怪不怪,端起茶,摆出一副看热闹的姿态。

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一二。

能让刘二郎如此火急火燎地赶过来,绝对是件大事。

大事,看样子又不是什么好事!

没有几条人命,刘二郎是不会收手的。

“我四天前赶到南京城,拿着你的钧令,当即查封了南京常平仓的一切账簿,开始清账。昨日账簿厘清,又在各仓实地盘查过,连续核对了三遍,确凿无误。应天府推官、兼管南京常平仓事的韩尚贤韩官人,对盘账结果也确认无误。”

说到这里,张悫指了指那位泰然自若的绿袍男子。

他站起身来,拱手道:“下官见过刘统制。”

刘国璋瞥了他一眼,却没有答话,继续问张悫:“盘账结果如何?”

“清查过往五年账簿,南京仓平仓缺短了六十二万五千石粮食,现在仓房里,只余下四万三千石粮食,其中有一半还是掺了泥沙的老陈米。”

刘国璋一听就炸了,“缺这么多?四万三千石,老子有二十三万七千人,一天就要两千五百石粮食,只够吃十七八天的。要疏浚三个月,剩下的日子,让老子的人喝西北风啊!”

汴河堵了一段时间,汴京粮食有些紧张,陈留仓要顾着那边,一粒都不能动。长水军二十多万的口粮,只能从南京仓调拨。

“刘大官人,不好意思,这四万三千石粮食你不能动一粒。”张悫说道。

“什么意思?”

“这四万三千石粮食,还得留着给应天府的禁军和官吏发禄米。我对过账簿,前前后后拖欠了四个月的禄米。年底了,总得给人家补齐,要不然会闹将起来,谁都不好看。

掐头去尾,四万三千石粮食差不多刚刚好。长水军和左护营的军粮,刘大官人,你还得另想办法。”

张悫双手一摊,表示爱慕能助。

刘国璋站起身来,缓缓地走到韩尚贤跟前,指着他对张悫问道:“就是这个玩意,把南京常平仓的粮食都祸祸光了?”

阅读易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易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