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门:我能往返汉末三国》

第二章:坏我声誉?舆论攻势了解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就这样,在京师等待汉帝任命下达的日子,刘羽一直流连士林诗会之中,开口就是“你我一见如故”,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又陆续得到上百幅字画。

那些士子倒也没有不快,刘羽乃是名震洛阳的才子,可以得其重视,留下墨宝,足以成为士林美谈,令他们声名远扬,双方也算是各取所需。

时间飞逝,转眼两日过去,刘羽在京中静静等待灵帝任命,每当夜深人静时会偷偷传回现代,将这些书法字画搬回去,同时运输一些物资返回汉代。

并没有让刘羽多等,三日后灵帝的任命诏书终于下达——

“制诏宗室刘羽,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夫名冠天下,当受天下重赏。今以羽为并州刺史,封真定侯,领镇北将军,并开府!”

此诏一经传播之后,洛阳为之震动!

袁绍、曹操等权贵惊讶于刘羽的家财,不是说他家道中落,入京还是靠着族中资助吗?刺史这等爵位,至少要两千万五铢钱,刘羽从何而来?

并且真定侯,镇北将军,还能开府征辟掾属……这,这到底花了多少钱?兵权和开府权这也能贩卖的吗?!

刘羽确定不是汉帝刘宏的私生子吗?!

袁绍、曹操等刘羽好友不好直言,只在心下腹诽,但那些士子清流却直接表达不满,太学生甚至咆哮宫门抗议!

这个例子不能开!

爵位只是荣誉贩卖没关系,但官职、兵权、开府,这每一项都会养虎为患,后患无穷啊!

“常山王!”

刘羽同样有些意外,汉灵帝看起来不像是史书中记载的那么昏庸无能,他这种安排到底是为什么?

但张让传达灵帝口谕后,他方才明白过来,灵帝对“七星龙珠”寄予厚望,这才破格给他兵权,令他暗中寻找七龙珠!

若是找到,可加封王爵!

这就好像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般。秦始皇为了“长生”求仙问道。汉灵帝刘宏为了“神龙许愿”,也是不惜一切代价!

当然,其中的政治较量,布局天下之事,汉灵帝没说,张让没提,但刘羽从邸报上传达的朝堂风云中,隐约可以感受到一种皇权和世家之间的明争暗斗!

在任命下达当日,太学生咆哮宫门抗议,满朝文武在朝会上抗议,并且有御史弹劾刘羽,乃幸进之臣,德不配位。汉帝我行我素,根本不在乎衮衮诸公。

汉代虽然没有科举制,但有察举制。

对于满朝文武,世家大族而言,只有经过他们举荐的人才,才是真正的清流出身。像这种帝王直接力排众议、破格拔擢的臣子,都是奸佞!

再加上刘羽西园买官,贿赂中官,令满朝文武不耻,一些人已经将他打成阉党,朝野上下敌视。

不过刘羽猜到,这些满朝文武在公卿带领下反抗,敌视的不是他刘羽这个当前的小卒,而是汉帝刘宏。这就是世家和皇权的角逐,他不过是棋子罢了!

刘羽没有在意,早晚有一天,他会成为棋手,掀翻这个棋盘。

……

又过去两日后,刘羽的任命文书、官印等全部就位,因京师争议太大,他婉拒好友们的离别宴,直接走马上任。

离京前,汉灵帝竟从北军五校中,拨出五百步骑给刘羽,明面上是与满朝文武对着干,暗地里是监督保护刘羽找寻七龙珠。算上押运粮草辎重的后勤车辆,这支车队高达近千人。

刘羽离京之日,来送别的好友寥寥无几,他可以理解,自己如今已经是人人喊打,士子学生们不想趟这趟浑水,自然是唯恐避之不及了。

令人意外的是,袁绍和曹操等人倒是如期而至,这令刘羽心下略微有些感动,他们终究已经跨过了酒肉朋友引为知己了。

互相依依惜别下刘羽又讨要了几幅墨宝,留下了那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千古名句后,带着近千人的队伍,数车字画,潇洒离去。

……

半路上刘羽细细反省京师之行,忽然从中惊醒过来。

他那些酒肉朋友不来相送,或许不仅仅是因为他如今受到御史弹劾,名誉受损。还有因为,他卷入了皇权和世家之争中。

汉帝刘宏之所以破格提拔刘羽为并州刺史等权利。除了七龙珠可以达成任何愿望的虚构谎言!除了刘羽在京师表现出来的才高八斗的名望和能力!还有——

刘羽汉室宗亲的身份!

汉灵帝先是利用“宦官”来制衡朝堂世家,他我行我素,直接任命“十常侍”,将宦官推到前台与朝臣、外戚打擂台,自己稳居幕后。

现在“宗室”也成为刘宏的手段之一。

或许正因为这一步棋,未来刘焉的“废史立牧”才能那么顺利通过,或者说,这根本就是汉灵帝刘宏的暗中授意,目的是重用宗室!

看来汉灵帝刘宏的处境不太妙。

明明经过党锢之祸后,世家文官势力损失惨重。但看灵帝刘宏的表现,他其实也是步步为营,举步维艰。不然也不会靠着卖官鬻爵敛财。

至少在京师这段时间,刘羽看不出刘宏有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的姿态,特别是刘宏的双眼,没有那种醉生梦死过后的黑眼圈和眼袋浮肿。

联想到“鸿都门学”和“卖官鬻爵”几乎是同一年出现。

鸿都门学乃是刘宏选拔平民子弟,以此对抗世家子弟的太学。

很显然汉灵帝刘宏的改革之路,受到了极大的阻力,只能通过卖官鬻爵敛财,来维持选拔人才的金钱消耗。

果然有些事情,不能仅仅依靠《史书》上的只言片语来下定论,政治有时候并非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刘宏九岁登帝,十一岁杀外戚,十二岁把持朝政……他若是真的那么昏庸无能,也不可能维持一种相对的平衡局面,只是后面玩崩了而已!

政治这门学问,令刘羽心下感慨万千,幸好他没有选择朝堂开局,而是戍边发展。

不然就满朝文武、衮衮诸公那些浸淫官场几十年的老狐狸,就汉帝刘宏的帝王权术,刘羽都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落得什么下场。

这一刻,刘羽终于明白过来,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就让他不可能独善其身。并且这个身份,本身就已经代表了他的“站队”,别无选择!

刘羽只能坚定不移的站在“皇权”这一边,与世家本就是处于对立面。这才会引起他们的“借题发挥”的弹劾,弹劾的是刘羽,更是汉帝刘宏。

这才会导致狐朋狗友们唯恐避之不及,皇权和世家之争,他们害怕殃及池鱼!

甚至,刘羽细细想来,袁绍和曹操等人过来相送,代表的更深层的含义——

阅读双穿门:我能往返汉末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双穿门:我能往返汉末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