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说鼠人》

十、感受“穷养猪”(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喂猪养羊,农家日常。”鼠人和小姐姐费千辛万苦,到江阴买皮糠,就是为了给家养猪作饲料。

作为农家养猪,鼠人的母亲早就养过不少年头了。母亲不仅养过肉猪,还养过老母猪。鼠人小时候印象里隐约还有老母猪产小猪,母亲帮“接生”的记忆:刚产下的小猪仔,母亲总会把它的嘴弄张开,用指头到它口中轻轻掏一下,放在一边,然后再接下一只。母亲说是小猪仔嘴里有层膜子要掏掉才行,也许就是羊水膜吧。那时鼠人还小,什么都不懂,只是看了好奇,更不理解母亲养猪的苦辛。

鼠人和姐姐回家务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养猪,目的主要为造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猪多肥多,肥多粮多。”那时这些话都被当作标语,用白石灰水刷写在各家各户的砖墙土墙上的。作为一户公社社员家,不仅男女劳力要参加队里劳动,做“工分”,还要养猪、养羊、养鸡,给队里贡献“成本”。鼠人记得有位驻队公社女干部就说过,光靠劳力到田里去忙,没有肥料去“”它,也难增产。所以各家各户养猪养羊,把“猪灰”、“羊灰”给队里,就是有效贡献成本的方法。

这些道理说了听起来很容易明白,可实际上许多农户不太愿意养。原因很简单,猪羊是“活口”,养在家,整天要问你要吃的。问题在那年头,人都不够吃,哪有剩余粮食来喂猪呢?

社队干部都是本乡本土成长起来的“实际人”,面对这种情况,提出两种办法解决:一是说生产队集体养猪不够,规定各家各户养,1—3人户,每户一头;4—6人户,每户两头;超6人的养3头,此种情况较少见。二是提倡“穷养猪”,“生个猪仔派吃糠”,多喂青饲料、粗饲料。当然,“养猪不赚钱,转过来望望田”,虽然肥料的是队里的田,但队里粮食丰收,“大河流水小河满”之类的话也会讲,老百姓也容易接受。所以,任务一旦下达,集市小猪行里往往一下人就多起来。有钱的拿得出,十几、二十元,买头好猪种,长得快,将来长到一百七八十斤卖,能卖七八十元甚至九十元,也是值得的;没钱的呢,看着好种气的仔猪,买不起,买回来养不好,白白花本钱。还不如就买个小的,几块钱,虽然长相根本看不上,但便宜啊,买回来放圈里,毕竟有头猪;而且,猪小吃口小,慢慢拖,养个大半年、一年也无所谓。只为圈里有头猪,就是完成队里、国家的任务吧;完成得怎么样,不好说,反正按要求养了:这也是一种选择。

阅读鼠年说鼠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鼠年说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