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说鼠人》

由两位博士不同的人生路引发的思考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两个孩子,一样的优秀,都考上中科大,成为“天之骄子”中的佼佼者。其后,一个保送BJ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再到意大利高等研究院做博后;一个直接赴美深造,成为留美博士。人们有理由期待他们有更精彩的人生,为科学事业,对祖国人民做出比常人更大的贡献。然而,两人此后的人生道路迥异:一个成为2014年5月20日《中国科学报》头版推介的杰出人才——《夏俊卿,爆发的“小宇宙”》;另一个却成为当日中国各大网站关注的反面典型——《扬州留美博士杀父伤母获刑10年母亲当庭为其求情》。

同时看到这两则报道,对比鲜明,感受强烈,甚至震撼,堪比鲁迅当年在日本留学时看时事片而决定弃医从文。我从事语文教育多年,深感原先常讲的什么知识系统、解题方法、应试技巧,简直全都无足轻重。

不是么?孩子上科大,留美读博士,考试过关斩将,知识储备、应试能力绝对没有问题。可最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谁想得到呢?身为这样的孩子的父母,多悲惨,多痛心啊!为什么会这样,与夏俊卿对比,差别竟这么大!探究他们成长的轨迹,能不能找到一点规律?

细看他们的经历,不难发现,在人生的关键处,他们追求的目标确有明显差别。夏俊卿,当同学一窝蜂地选择考托福、考GRE出国读研,他选择了保研,留在国内研究所从事感兴趣的科研;硕博连读完到意大利做博士后研究,表现出色,国外研究机构想以高薪挽留,他却毅然选择回国,组建科研团队,进行创新研究。这种选择体现了超越个人功利的崇高境界。反观那位留美博士,当初考托福、GRE走出国门,已见其从众心态;学成之后,看中美国公司的高薪,留在老美当图片扫描工程师。我并不了解这位留美博士所学专业是否跟图片扫描真相关,只知道他在美国“工作压力大,感情、生活不如意,却没有人倾诉”,过得很纠结。当辛辛苦苦一年赚得相当于三四十万人民币,以为不少,以为回国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让父母过上体面生活,可回来看,自家的日子却不及在国内的亲友同学光鲜、舒适、有脸面。加上相亲不顺被女方拒绝,他的思想崩溃了。

自杀,为免得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痛苦,杀死父母再自杀!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而且还真实行了。最后被邻居发现,是在他自家猪圈里,满头满身是血。杀死了父亲,致伤了母亲,自杀未遂弄成这样,其情其景,情何以堪?学位高如博士者,应该是知识广博,更多能洞察事理的,为何如此短视?一年收入三四十万,十年三四百万,来日方长,何必跟暴发户去比一时的财富金钱?我有博士的知识学历,漂洋过海,见过大世面,岂是只知赚钱的乡间土豪可比?我是国家“百人”、“千人”计划想法吸引回国的“人才”,找个合适的岗位,回国发展,也可跟夏俊卿一样,尽施才华,大有作为。总之,他可以,网友也为他设想有千百个理由光鲜、充实、有脸面地活下去!而他却作了令人不可思议的选择!

也有人认为他有精神障碍,患有抑郁症,其实,即使有这些问题也非先天遗传,而与其成长环境紧密相关。留美博士自小读书出类拔萃,一直是家乡四邻八方青少年的榜样,优越感早就存在于心中。父母更是对他寄予极大希望。尤其是父亲,自己不善经营,常把他作为炫耀的资本,改变家庭生活境遇全靠他了。这给他造成极大的压力和负担。他奋力拼搏,年薪在美国也算相当不错的,但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家乡长三角地区,与那些经商办企业的乡邻同学朋友相比,已无太大优势。而专程回来找对象,感到对方很优秀,又因自己不愿回国发展而先婉拒女方。母亲听说后深感遗憾,希望他再与女方联系,他发了三次短信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复,而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最后在法庭上母亲出来求情也是事出有因。造成儿子如此结局,这对父母确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阅读鼠年说鼠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鼠年说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