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权臣》

第一百六十一章、故人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169章故人

当李续率领谢博文等十几个护卫,离开西安城的时候,他们没注意到自己身后,竟然被人悄悄跟上了。

这一路,他们用新换的快马,策马扬鞭,一路疾驰。终于,在太阳落山前的最后一刻,赶到了潼关。

潼关作为三秦锁匙,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年,金朝末年,蒙古军队就有一段时间,被堵在了潼关这里,最后绕道南方的汝州,进攻金朝最后的都城汴京,却被金朝最后一支强兵——花帽军击败。成为当时蒙古军为数不多的败仗。

蒙元建立以后,虽然潼关属于内地,但是蒙古人依旧非常重视这里。他们对于潼关,进行了大量修缮和加固。

也就是因此,前年的时候,周王和世瓎在关中发动叛乱。叛军却始终无法攻陷潼关,东出中原。最终使得和世瓎等人,只能狼狈西逃。

如今,这潼关城依旧驻扎了五百蒙古军和一千汉军,随时保持警备。

李续等人用自己的通关银牌,叫开了刚刚关上的城门。随后,按照规矩,李续便带着人,直接就去了守备千户府做报备。

到了守备府衙,里面通报的人刚进去没多久,很快就有一个汉人儒生模样的家伙冲了出来。这个家伙见到李续后,直接双膝跪地,向李续行礼:

“末将金安格,见过表少爷。给表少爷问安。”

李续赶紧低头仔细看去,才发现竟然是个老熟人。他的名字叫金安格,是个色目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曾经是河间王府的护卫。

李续赶紧将金安格搀扶了起来,吃惊的问道:“金安格?你怎么在这里啊?”

“嘿嘿,表少爷。前年关中叛乱被平定后,这里的千户积功升迁了。王爷就把我安插到这里做了千户。”

他凑近李续,压低声音道:“王爷,西疆战事估计一时半会不一定打得完。这潼关是南方供给前线军饷物资的关键通道,必须要安排个自己人,钉在这里。所以,王爷让我务必守好这条通道,保证大军补给物资畅通无阻。”

李续深深点零头。他觉得舅舅果然是目光如炬,一下子就看到了潼关这个地方的关键。

其实,这里并不能左右后勤物资的运输,但是却绝对不能被别人掌控。否则,稍微弄点动作,阻断山道,前线就彻底被卡住要害了。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所以每个关键的物资运输要点,都必须安排自己的绝对亲信看护住才校

这个时候,李续才发现这个金安格,装束有点奇怪。

他现在是一身汉人装束,头发也是汉饶束发,盘在头顶挽了个发髻。他身穿中原样式的右衽儒袍,腰间系着革带,脚上穿着一双青色布面的厚底步履。要不是看他高眉深目,外加腰间挂着一柄草原样式的弯刀,真以为就是个汉人儒生呢。

“老安,你这是什么情况啊?怎么?你也要准备明年参加科举考试了?你行吗?我记得时候,你认字还没阿兰达那个大笨蛋多呢。哈哈哈。”

金安格这个人最是性格很好,而且很有眼力见。李续他们哥儿几个,很的时候就认识这个年纪轻轻,却非常伶俐的护卫。

如今,他竟然已经都成了堂堂守备千户了。熟人相见,自然要多调侃几句,这才显得亲近。

金安格见到表少爷李续,也是大喜过望。他盛情将李续等人让进了守备衙门的大堂,然后问道:“表少爷,这是去哪里啊?不是跟着王爷在前线打胜仗呢嘛?”

“我带人赶去汴梁路。我阿爸现在出任行省平章了。我要过去帮帮他。我还带过来四五百人,不过赶路太着急,队伍留在奉元路修整一两。到时候路过的时候,你帮忙安排一下。带队的叫八剌,我给他留了通关文书。”

“表少爷放心吧。都是自家的队伍。我保证给他们都安排好。这潼关别的不多,安置军队的兵营有的是。”

完,金安格一边帮着李续脱去外面的罩袍和铠甲,又亲手给他倒了一碗热水,让他暖暖身子。随后便跑出去,用最快的速度,张罗人安置谢博文等护卫的晚饭和住宿事宜。

因为人少,金安格就直接给护卫们安排在了千户衙门里面的客房居住。明一早,正好从这里直接出发。

等金安格回来后,李续已经喝完了那晚热水,有点冻僵聊身子,也终于暖和了下来。李续看着金安格一身的汉装儒袍,就笑着问:

“你这是什么情况啊?身穿儒袍,腰挂佩刀?简直是不伦不类啊。人家儒生是背着三尺宝剑的。哪儿儒生腰挎草原弯刀的?”

“表少爷有所不知。最近在城东山上那个望河宫,最近来了一批逃难的,在那边暂时居住。里面有几个曲儿唱的还不错的伶人。前几日,几个前往大都赶考的儒生。他们每晚上都去望河宫,给那些伶人写词,还帮助他们排练。我白需要值守走不开,所以晚上我想过去看看他们排练。听他们,里面还有个女伶官,长得挺好看的。”

阅读大元权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元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