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蓉哥儿》

第二十二章 宁国府的管理机构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宁国府这样庞大的古代封建贵族家庭,如果想要运转,就必须存在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体系。

它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运行。

仔细阅读红楼梦,就会发现贾府里面有大大小小的管理机构。

总管房(在第五十八回里又曾称总理房)、账房、银库与买办房;庄田、粮仓与饲养场;厨房、茶房与药房;马棚与车轿房;针线房与浆洗房;古董房、金银器皿房与库房;戏房、门房、家庙与金陵房产管理等。

正是因为有大大小小的管理机构,红楼梦的故事才能有条不紊的发展,矛盾冲突才不断产生与激化。

这并不是作者(曹雪芹,存疑)为写小说特意设置的,而是他所亲历的大家族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方式。

正如脂砚斋多次评说:“非身临其境,不能体味书中之深意。”、“无亲身经历,难悟书中真情。”

这也是胡博士考证派能占据上风的原因。(近代红学主流分三派,一是蔡元培的索引派,二是胡适的考证派,第三派具体指向有两个,二是王国维的‘小说批评派’。我(本书作者莫见长安)倾向于以索引派、考证派、小说批评派和其他红学论著为参考,把红楼梦当做一部世情小说,来研究它各种社会制度{兴趣,非专业}。这也是本书的主要创作理念。)

******

在宁国府大大小小的管理机构中,总理房是最特殊的一个。

它的职能是根据祖宗定下的“旧例”或主子的指示,指挥各具体管理机构处理宁国府的各种日常事务,可以说它是保证宁国府生活有序的中枢所在。

把它比喻成朝廷里的衙门,就相当于内阁。

而总理房的负责人,宁国府都总管“赖升”,就相当于宁国府的“内阁首辅”。

所以,别看赖升是个奴才,但他掌握的权力却不小,即使主子都得给几分体面。这也是贾蓉、贾蔷、贾宝玉等小主子,为何要叫赖大、赖升两个奴才“赖爷爷”的原因。

具体的权力表现,在原著第十六回里。为了迎接贾元春省亲,贾府决定建造大观园,土地由宁荣两府共出:“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会芳园),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指周长,按明营造里=576米,三里半=2016米),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这里的“老爷们”指的是贾赦、贾政和贾珍。

建造省亲别墅这样浩大的建筑工程,宁荣贾府的权力分配方式是这样的。

“贾政不惯于俗务,只凭贾赦、贾珍、贾琏、赖大、赖升、林之孝、吴新登、詹光、程日兴等几人安插摆布。

“最要紧处和贾赦等商议商议便罢了。

“贾赦只在高卧,有芥豆之事,贾珍等或自去回明,或写略节;或有话说,便传呼贾琏、赖大等领命。

“贾珍、赖大等又点人丁,开册籍,监工等事,一笔不能写到,不过是喧阗热闹非常而已。”

原著里的这一段,透露了大观园建设指挥部的人员组成。

贾政“不惯于俗政”只是挂名,只是“下朝闲暇,不过各处看望看望”,遇到“最要紧处和贾赦等商议商议”。

不过,他身边的清客相公(詹光、程日兴)等人,算是代表他参与谋划。

贾赦虽然经常发布指示,但他不到现场,“只在家高卧”。

贾珍和贾琏辈分比贾赦和贾政低,他们的参与程度就多一些。

而剩下的,就是赖大、赖升、林之孝和吴新登。

可能是宁府出了土地(大观园建成后,会芳园面积只保留了166亩,从322亩减少了156亩将近一半),所以大观园的建造工程,虽是宁荣两府协同实施,但主要以荣国府为主导。那些“点人丁,开册籍,监工等事”,就是以荣国府总理房赖大主导。

如何统筹调度,全部听赖大指挥。

贾府为预备贾元春省亲派人去江南采购时,其步骤与财物上的安排,都是按照赖大的主意办理。

第十六回里写道:

(贾琏)因问:“这一项银子动哪一处的?”

贾蓉道:“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的使费。”

贾琏点头道:“这個主意好。”

贾府大规模调用银钱的剧情只有建造大观园这一次。而它正显示了总理房在筹划贾府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

此刻,宁国府的正院里,随着一声声“都总管”的恭敬喊声。

一个头戴六合帽,穿着官绿色对襟直领,脚上穿着鸦青色细结底陈桥鞋,中等身材,瘦长脸型的短须中年,面色沉稳的缓步走来,一双眼睛深邃内敛。

阅读红楼之蓉哥儿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红楼之蓉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