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第069章 户口的影响很大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赵小蕊“被”分家了。

如今的她看似有家,其实又没家:在老孙家,赵小蕊承担了她该承担的那部分巨额债务。

现在孙家的人,把赵小蕊视若蛇蝎,并不和她有任何来往。

婆家这边,形同老死不相往来的两家人。

而娘家那边,自然也回不去的了。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她真要回到娘家,又怎么和那些哥哥嫂嫂相处?

更何况。

她的户口如今在三十里铺生产队,回到娘家那边,又靠什么生活呢?

要说把户口迁回去吧,按照政策来说...是可以的。

可往往很多生产队,都有他们自己的土政策,人家是不会轻易接受外来人口的。

告也没用!

——哪个生产队的粮食,本来就都紧巴巴的,再来一个抢粮的?

搁谁谁也不乐意,找社员联名签字同意,只怕都找不到人。

所以,心理压力实在是大的扛不住、对未来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赵小蕊。

这才鼓足勇气,开口向叶小川讨教一条好建议。

其实她这个问题,真的还没法回答。

因为提出任何合理化建议、和意见,都要结合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这个人的具体处境。

去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衡量。

说实话,如果换位思考,即便叶小川处在赵小蕊那个角度上,其实也会感到很棘手。

这可是爷们儿唆了算的陕北啊!

一個女人,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小寡妇,要想出去做点事情,可真不容易!

成功了的陕北女强人,也不是没有。

但她背后所付出的辛酸泪,那可就太多太多了...

如今赵小蕊想知道四九城里,那些守寡的年轻小媳妇,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日子的?

问题是她们可选择的余地,那就多了不少:回娘家去住?也行!

毕竟人家有《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凭证》。

她只要住在四九城里,就可以拿着粮本,去粮站门上市上买粮食吃。

平时用不着到哥哥、嫂嫂的锅里去搅和。

除了回娘家住。

那些守寡的小媳妇,还可以选择嫁给城里的离了婚的男人、老鳏夫、甚至是老光棍什么的。

运气好的话,就算嫁个未婚小年轻,也不是不可能。

实在不行。

还可以从农村挑个棒小伙,让他来当上门女婿嘛!

而且这个小寡妇,还不用长得多漂亮。

只要她是四九城的城市户口...有这个金字招牌,就足够用了!

保证大把的农村年轻小伙子,冲着这个户口本,都会趋之若鹜...

毕竟以后生下来的孩子,他的户口是随母。

因此为了户口...不!一切为了孩子!!

所以那些城里的小寡妇,人家是不愁嫁的。

而赵小蕊,想嫁同村那些年轻后生?

那不可能!

谁敢娶她,那个后生家里,恐怕扛不住那么多的风言风语...

赵小蕊要是学城里人,同样招个上门女婿?

这也不可能,别说她头上顶着“扫把星”的名号。

就光说赵小蕊身上那笔巨额债务,都能吓的那些人,缩都缩不赢...

也不想想!

能娶她的人,年龄会小?

而到了这个年龄,还娶不到媳妇的男人,他的本事又能大得到哪去?

既然如此,靠啥赚钱来还债?

这就形成了城里的那些,姿色平平的小寡妇,好解决。

而农村的小寡妇,难处理。

唉——

仅仅因为一个户口上的差异,就能整的同人不同命...

“怎么?”

见叶小川良久不吭声,赵小蕊偏过头。

一脸的木然,“连叶知青,你这么有文化、那么有见识的人,也觉得我无药可救,只能任我自生自灭了吗?”

“也是...”

赵小蕊抬头望月,眼眶里有两潭秋水涌动,“我们山旮瘩的人,命就像山坡上的草。

绿了,枯了...是开花了,还是被野火给烧干净了,又有谁会放在心上,又有谁会在乎呢?”

阅读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