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翻身记》

11、审判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这个热闹,赵青禾得去凑的。她拧了把热毛巾递给刑大妹擦汗,“去,怎么不去,我得亲耳听到黄家姐妹判了什么刑,看看她们什么下场。”

刑大妹接过毛巾,胡乱抹了一把脸,赞赏的看着赵青禾:“这才像我们刑家人,你要是一直老实巴交的,我才看不上你嘞?”

赵青禾白了她一眼:“我婆婆看的上我就行,用的着你看。”

“你婆婆看上你不算啥,得我大哥看上你才重要哩。”说着话,刑大妹就翻了个白眼,今儿是公社大集,也是过年前倒数第二个大集,她一早就赶集去了,胳膊上挎着的篮子里,装满了东西。

“你看看,”刑大妹神秘兮兮的从篮子里摸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瓶,“我从供销社抢的,听那个售货员说,这是上海来的货,我一看就那么几小盒,害怕有人和我抢,问都没问清,钱就掏了,你给我看看,这上头写的啥字。”

“让你去扫盲班认字你不去,这下成了个睁眼瞎,”赵青禾接过来,这是一个光洁的小白瓷瓶,顶上有个果绿色的铁盖子,瓶身中央还有一个小小的拱形凹槽,上面贴着烫金商标,“喏,这是上海女人润肤霜,擦脸的,和雪花膏蛤蜊油差不多。”

可不是她不礼貌,非得和刑大妹这么怼来怼去的说话。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子,和不拘小节的人相处,要是太礼貌,人家觉得你见外,没把她当自己人。这农村啊,还真不兴谢谢啊对不起啊这样的客气话。

刑大妹把手在衣服上抹了抹,一脸虔诚的接过来,“还真是上海货啊,那售货员没说瞎话骗我。幸好我下手快,不然这好玩意儿哪能轮得到我买。”

公社供销社的雪花膏常年断货,往往好几个月都进不来几盒,一到货,一天内就能抢个精光。也就是这上海女人润肤霜是新货,红旗公社没人见过这个,不敢花钱买回家尝试,不然,大姑娘小媳妇们早抢疯了。

赵青禾笑道:“可不是嘛,这个啊确实比雪花膏好一些,上脸比较没那么厚重。不过,你得天天抹,最好早晚都抹一次,不然没效果。”

“这怎么成,”刑大妹头摇的拨浪鼓似的,“不能那么浪费,一盒三块五呢。”

现在这年月,两个女人节省些吃,五块钱就够吃一个月的,三块五,那可真是不老少了。

赵青禾啧啧两声,“你真不害怕大伯娘收拾你,三块五,得买几斤猪肉啊。”据她所知,一斤上好的猪肉,市价七毛五,就这么小小的一瓶润肤霜,够得上买四斤多猪肉了。

刑大妹眨眨眼睛,有些心虚:“哪个姑娘家不爱美的,这个抹在脸上,我觉得比吃猪肉还开心,我娘收拾我也开心。”

行吧,赵青禾不和她抬杠了,家里那三个也赶集去了,就剩她一个在家,院里一堆活没干呢。

刑大妹走后,刑从富又来了,说的也是黄招娣的事。

“行了,姐知道了,”赵青禾拍了拍他的头,转身从厨房拿了一个早上才做的玉米面饼子,“给,把这个饼子吃了。还有啊,下次来找我,记得把头洗干净,小孩儿得爱卫生,这样才不容易生病。”

刑从富不耐烦的把头上的手拍开,转身一溜烟跑了。赵青禾站在原地,举起手左右挥了挥,这小子,每次都这熊样,跑的比兔子还快。

翌日一早,才吃了早饭,刑大妹就上门来了,说是带赵青禾去县城。

“快点啊,大丫,你再磨蹭赶不上车了。”刑大妹是个急性子,看着赵青禾摆弄头发鞋子,急了,拉着人就走。

一看赵青禾没带围巾,王改秀连忙在后头追,一边追一边喊:“大妹,你慢点,跑慢点,让大丫把围巾带上,外头冷!”

赵青禾无奈,“大妹啊,停一停,十点发车,现在才九点多,你着啥急,让我把围巾带上,耽误不了功夫。”

往返县城的客车,早上从公社出发,约莫十点二十左右,从大河湾经过,赵青禾和刑大妹来的早了,等了好一会子才看到一辆蓝色的客车缓缓驶进视线里。

刑大妹挥手拦了车,赵青禾跟着她上去,车上的人不少,只有最后一排还有几个位子,两人扶着座位靠椅,走到最后一排坐下,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县城。

本县的全称是平安县,没啥支柱性产业,也没有什么代表性的工厂,这是个农业县,发展很慢,加上大革命闹了近十年,人心浮动,就更难往前发展了。

县里也没什么好玩好逛的地方,来了这么长时间,赵青禾头次看到1975年的县城是什么样子的,一进城,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最高的楼有三层,样子很洋气,是西式建筑。

刑大妹见她对这楼感兴趣,指了指说道,“这个啊,是咱县供销社,解放前是洋买办开的公司,后来才改成供销社的。里头的售货员可是个顶个的牛气,要是我也能当个售货员,我娘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这个年代的售货员,端的是公家的铁饭碗,一个月的工钱或许比一些公社干事都高,还能接触到第一手的货,能买到好些不要票的东西,这样一份工作抢手的很。

“我知道了,”赵青禾笑了笑,“我长这么大头一次到县城来,等事办完了,可得好好转一转。”

办什么事情,当然是看着黄招娣和黄秀英倒霉了。

赵青禾不认识路,跟着刑大妹,一直步行来到了县人民广场,这年月,审犯人不在法院审,在广场审,革委会一并承担了法院的工作任务,主审官就是安慧的舅舅,方家成方书记。

先带出来的就是黄家姐妹,黄秀英脖子上还挂了块牌子,上书八个大字“反革命拐卖妇女罪”,黄招娣待遇好一些,没挂牌子,两姐妹年纪本就不小了,这次一见,更憔悴了,六十岁的人看起来像七十多岁的。

方书记先宣读这两人的罪行,当说到黄秀英涉嫌拐卖二十多个妇女时,围观群众群情愤慨,嚷嚷着,“打死她们!打死这两个人贩子!”

赵青禾眼尖,一眼就瞅见了人群中藏头藏脑的钱壮实和钱老实,他们旁边,包着头巾不露脸的,不是李春娟和韩彩霞是谁。

方书记开始宣布对这二人的处罚结果,黄秀英死罪难逃,将于两月后直接枪毙,黄招娣罪不至死,判她坐三年牢。

这个判法依据是什么,赵青禾不知道,据她了解,新中国这个时候没有刑法,大革命之前,还有各种文件供参考,大革命这十年里,本就不健全的法制被破坏殆尽,不管什么权力,革委会通通一把抓,怎么判案子也是人家说了算,法院反倒成了摆设。

听到黄招娣被判了三年,钱壮实和钱老实松了口气,没判死刑就好,三年而已,还能等到老娘出狱那一天,李春娟和韩彩霞心里则百味杂陈。

黄招娣拉扯钱家兄弟长大,母子感情深厚,为人又霸道,两个儿媳妇在婆婆的五指山下压了这么些年,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就拿这韩彩霞来说,眼神里写满了不甘心,咋就只判了三年?这岂不是说,三年后,她还要受这个老虔婆的气。

不成,分家,必须得分家!

钱家人怎么想的,赵青禾不晓得,黄秀英能被枪毙,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杀了这么个祸害,世界上的空气都要新鲜两分呢。

黄秀英被带下去的时候,人群中冲出几个女人,民兵都没拦得住,她们直往黄秀英身上招呼,挖的,抓的,挠的,十八般招数都使上了,只要能出气,有个女的还动了嘴。

民兵和公安要去拉,老百姓们反倒不乐意,一位戴着红袖章,剪着刘胡兰头的大姐站出来说:“这就是被黄秀英祸害的女同志,今天就是为了出一口恶气,你们家里没个姐妹啊,拦什么拦,我看谁敢!”

公安局长扭头找到方书记:“书记,您可得管管您家这位女同志,这像什么样子!”

方书记瞪眼睛,“妇联办事,管她们作甚,不让她们出这口气,晚上回家就得撒我们身上,你可别忘了,你爱人也是妇联的干事。行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

“差不多得了啊,别得寸进尺。”

女人们被妇联的工作人员拉走,赵青禾眼瞧着这一幕,深刻觉得,黄秀英杀的好,杀的妙。

接下来,审判的是买人的人,这些人低着头,接受着革委会对他们的宣判,里头就有买赵青禾的洪家父子。

离赵青禾不远处,有个年轻姑娘,蹲在地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没纸巾,只好把兜里的手帕递给那姑娘。

身后两个老太太的低语声也传到耳朵里,“……可怜哦,娘早早死了,爹又新娶了一个,那个女人啊,心狠手辣,把这闺女偷着卖到老牛湾,还骗我们街坊四邻,说是跟人跑了。公安把她救回来的时候,还带着个丫头呢,你说这以后的日子咋过呦。”

老牛湾的人被审完,剩下的,赵青禾也没看下去了,刑阿妈给了她五块钱和一些票,让她中午不用回家吃饭,去县里的大众饭店改善改善伙食。

刑大妹也馋,一听去大众饭店吃东西,心思立马就飞了过去,拉着赵青禾挤开人群往外走。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阅读七十年代翻身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七十年代翻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