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翻身记》

25、推荐信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三爷和六爷, 再加上刑富贵, 和张翠莲一顿掰扯。

张翠莲说话呢, 颠三倒四的, 她想着反正曾孙子刑龙龙不在家,把这事言语上搪塞过去也就行了。

可她也不想想, 刑富贵能任由她一推二五六?

也不过是个曾祖母,刑龙龙有爹有娘的,他爹刑满意和他娘王金花又不是死人,不出来解释清楚, 怎么能过得去。

这边医院里,张东升把人送来,又赶忙赶着驴车回去了,瞧这情况,赵大丫和改秀姨今天恐怕是走不了了, 倒不如他先回去, 给支书汇报汇报情况。

赵青禾握着王改秀的手,两个人正在手术室外头焦急的等待。

赵家医术里最绝的就是针灸,虽说没有很多里写的什么“鬼门十三针”“回阳九针”那样神奇, 能叫人起死回生, 但确实奇妙,就比如说止血,西医止血得用到各种药品和器械,赵青禾一针就能解决。

她已经用针止住了血,其他穴位的针, 也是刺激伤者生机的。如今已经到了医院,穴位上扎着的针用处不大了,她自己取当然最好,但刚刚那医生的脸色很臭,推人进手术室的动作又急,赵青禾想和他多说几句话都没成。

手术室里,关建设正在处理刑虎后脑勺的伤,时间越长越觉得,中医医书里讲的人体内有“气”,这句话是对的,那些针,好像就把病人体内的生气封住了,给他动手术争取了不少的时间。

顿时觉得刚才对待赵青禾的态度有点差了,这有本事的人呐,到什么地方来,都应该受到尊重。

两个钟头过去了,王改秀已经撑不住,斜靠在赵青禾肩膀上,靠她的身体支撑着自己,丈夫人事不省躺在地上那一幕,真的把她吓到了。

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手术室的门被推开,赵青禾连忙推推婆婆的肩膀,“娘,门开了,我们去问问大夫,爹有事没事。”

还是刚才态度很严厉的那位男医生,这次却一脸和蔼的走到她面前,“两位女同志,病人身上的伤我们已经处理好了,你们不用担心,伤势虽然凶险,这条命已经保住了,等麻药的药效一过,人就能醒来。”

“对了,小同志,我为我刚才的态度向你道歉,记得之前你说,你的针灸是跟着你爷爷学的?不知你爷爷是?”

平安县拢共这么大点,牙长的地方,竟然还有这样的奇人。

赵青禾真正的爷爷,名叫赵怀仁,她的医术就是承袭自爷爷,但这具身体的爷爷叫赵松云。

她平静吐出赵松云的名字,关建设听了这个名字只觉得耳熟,却想不起来是在哪里听过,又问了赵青禾几个针灸上的问题,她对答如流,很多地方还有自己深刻的见解,着实惊艳了他一把。

回到办公室,他还在回想着赵松云这个名字,究竟在什么地方听过。恰巧手下的实习生来咨询问题时,喊了他一句老师,“老师”这两个字,犹如钥匙,像是打开了记忆的阀门。

“赵松云老师?他的孙女怎么会在平安?”

……

天色已经渐渐变黑,估摸着今天是回不了家了,赵青禾和王改秀来的匆忙,没带票和钱,就连医药费,也是医院先垫着的。

她只好去前台,问护士借了电话,把电话打回大河湾队部,这个时间点,大队部一般都没人,但刑大妹担心在医院的三娘会打电话回来,一直守着。

电话一响,她马上接起,听到是赵青禾的声音,连忙问道:“大丫,我三叔咋样了?有没有事?”

“别担心,一切都好,大夫说手术很成功,没什么大问题。”赵青禾让刑大妹转告刑卫北,明天一定要带点钱和票来医院。至于今天,就只能先饿着肚子了。

下班了,实习生敲开关建设办公室的门:“关老师,还不回家?”

“你先回去,我还有点工作要完成。”

关建设仍然沉浸在回忆之中,他对赵老师的印象很深,当年,他还在省城医科学院读书,旁听过中医系的讲座,年轻气盛的他初涉西医领域,对传统的中医不屑一顾,讲座结束的提问环节,提了不少刁钻的问题。

赵老师为人和蔼,博闻强记,且中西医兼修,不管是中医知识还是西医理论都信手拈来,甚至还在讲座上现场治愈了困扰一位同学多天的肩颈疼痛,仅仅是按压了几个穴位。

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刻,自那以后,关建设不再是个“中医黑”,甚至于还产生了那么一点兴趣。

赵松云是首都医科大学的名誉教授,在医学界闻名遐迩,难不成那小丫头嘴里的爷爷,就是这位名医?

第二天,刑卫北带着钱和粮票来了,王改秀就让儿媳妇回家休息,让儿子在这里伺候丈夫。

赵青禾回村,先去了刑大伯家一趟,听小四说,公公头上的伤与刑金贵的孙子刑龙龙有关,但昨天三爷和六爷找张翠莲谈话,效果并不理想。

张翠莲这么个老油条,可不会因为和她谈话的是两个八十岁老头,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没办法,今天一早,刑富贵找了两个青壮,去刑龙龙外婆家将他带回来,小孩子一般不怎么撒谎,见着一向威严的大队书记,想也没想,就把实话说了,原来是张翠莲指使他干的。

刑虎家现在能做主的人只有赵青禾一个,她想了想道,“还是报警吧,张翠莲教唆杀人,要判刑的。”罪名她都想好了,就叫反革命故意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罪。

她算看明白了,刑家那两个族老,年纪实在太大了,走路颤颤巍巍,说话也慢腾腾,根本制不住张翠莲。

赵青禾一力主张报警,她毕竟不是真的赵大丫,宗族观念淡薄,脑子里农村这些人情世故更淡薄,张翠莲为老不尊,指使重孙害人,在刑家其他人看来,是家事,倾向于私了。

她私人感情里则更偏向公了,婆婆王改秀,女儿死无全尸,丈夫差点命丧黄泉,都和张翠莲有关,想必婆婆不会希望此事高高拿起,轻飘飘放下。

上午报了警,下午刑金贵家就来了两个公安。人家也没说什么,就要张翠莲和刑龙龙配合调查,李春香却死死护住孙子,一口一个“这事和孩子没关系”。

孩子娘王金花更硬气,“龙龙,你说,是谁指使你推人的?”

刑龙龙把对刑富贵说的话又原样说了一遍,又有一众乡亲作证,公安同志直接将张翠莲带走。

最近全县都在大力抓治安,没看到街头巷尾的闲汉流氓都被他们逮起来了,这么老的老太太也敢顶风作案,可见恶人不分年龄大小。

又过了八天,王改秀从医院打来电话,说是丈夫可以出院了,让儿媳妇带着家里的钱来接人。

婆婆把钱藏在东屋墙壁上一块松动的泥砖夹层,赵青禾找到钱,把家门锁好,坐客车去了县城,先去县医院把这段时间的医药费和住院费结清,又去中医药房抓了七副药,这些药有生肌补血的效用,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能加速新陈代谢。

作为主治医生,关建设给刑虎做完最后一次检查,却并没急着出病房,而是从大褂的上衣兜里拿出一封信,亲自递到赵青禾面前,笑道,“大丫是吧?你的针法很不错,看得出来,你在中医上很有天赋,我这里有一封市医院中医培训班的推荐信,不知你愿意不愿意去?”

上次见过这丫头后,他特地回去找人打听了赵松云老师,却得知他在大革命初期就被下放到红旗农场,已经于几年前去世了,赵家一家子死的死,跑的跑,仍留在国内的,只有这一个孙女仍然留在乡下,听说还嫁了人。

好歹是学生时代仰慕过的前辈,关建设不忍心看着他的后人在乡下蹉跎年华,庸碌度世,想拉这丫头一把,至于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得看她自己了。

赵青禾捏紧那封推荐信,满脸错愕的看向关建设,市医院培训班,比安慧推荐的成人函授,含金量高出不止一截,如果顺利,就算不能留在县医院工作,公社卫生室也百分百会有自己一个位置,而且是铁饭碗的那种。

关建设叹一口气,拍拍她的肩膀,“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有幸听过你爷爷的讲座。”

闻言,赵青禾明白了,关大夫认识原主的爷爷,这封推荐信,她并不想错过,忙鞠了一躬,一脸感激道:“我愿意去,谢谢您。”

“不用谢我,这个只是块敲门砖,市医院培训班竞争不小,能不能出头,还得看你自己的本事。”

赵青禾摇摇头,“我听人家说,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却难,您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一辈子都会感激您。”

靠着婚姻挣出头,是下下策,她不得已才选择了这条路,选择加入刑家,让这个家庭为她挡住许多麻烦,来自钱家的,韩家的,甚至是黄秀英的儿子李狗剩的。这个年代,只要扣上了间谍罪,特务行为的帽子,十有八九会被枪毙,而身为革委会副主任的李狗剩,给她这样有海外关系的人,扣上这样一顶帽子,简直太容易了。

可这并不意味着,赵青禾想一辈子靠婚姻和男人,上辈子爷爷奶奶就说过,靠山山倒,靠自己最好。

作者有话要说:  有小可爱提出“刑”姓其实应该写作“邢”,其实这两个字都是姓,姓前者的人少,后者的人更多。传说中的刑天就是这个姓哦。

刑龙龙是张翠连的曾孙子,刑金贵和李春香的孙子,他爹娘是刑满意和王金花。出场人物有些多了,我再说一下他们的关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阅读七十年代翻身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七十年代翻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