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翻身记》

35、回乡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劫持赵青禾的青年人姓邱, 单名一个和, 至于要救治的伤患, 则是他的大哥邱志。

当街掳人, 性质恶劣,甚至还上了松河日报。很多人给公安和革委会写信, 要求严惩歹徒。

在赵青禾的努力下,邱志捡回了一条命。

他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弟弟邱和在哪?

赵青禾正在给他量体温,闻言, 淡淡道:“你别管他,先管好你自己。”

邱志怎能不管,他的内心焦急万分,这里是医院,受伤后, 自己千叮咛万嘱咐, 叫小和别把自己送到医院里,现在这情况,正说明发生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邱和因为当街掳人, 被公安局带走, ”赵青禾看着病床上的男人,“他是为了你,实不相瞒,他掳走的人就是我。”

“怎么会,”邱志大惊失色, “我明明……”

赵青禾敲了敲手上的笔,“你明明说过,不让他送你来医院?我到的时候,你的伤已经很重,再不救治,随时都有陨命的可能。作为受害者,我很讨厌邱和的做法,但作为一个医生,我为你感到庆幸。”

“好好休息吧!”

说完这句话,她转身离开了病房。对于敢于当街掳走自己的邱和,绝不能这么轻轻放下,如果革委会要枪毙他,自己一定会站出来说话,因为罪不至死,但如果只是判了一两年刑,这就是他应得的,别指望自己同情心泛滥。

昨儿为了向邱家的邻居打听消息,花了十几块钱,这钱就不用他们还了,但要自己既往不咎,门都没有。

邱家两兄弟父母死的早,为了生活,这两兄弟曾经跑去乡下,收购老乡家的鸡蛋,然后再拿到城里卖,到底没经验,被抓住了尾巴,判了个投机倒把的罪名,双双锒铛入狱。

因为年纪小,只判了几年。出狱后,他们找了几个人,又干起了收废品的行当。那是因为坐牢的时候,听一个狱友说,干这行很有赚头,那些个以前特别值钱的老物件,好些被扔进了废品站,端看有没有眼睛利的,能捡到大漏。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世上的聪明人多了去了,废品里头这点猫腻,心里有数的人不少,人家偷摸着都干了好几年了,闷声发大财,这一下子来两个生愣的后生,有那分一杯羹的意思,指定不乐意啊!

两方人马冲突起来,动了刀子,邱志当胸挨了一刀。至于为什么不让邱和将他送到医院,一是没钱,二是他这伤很明显是刀伤,害怕医院的人报警。

赵青禾答应了同学们要一起拍照留念,因为大家急着回乡,拍照的时间就定在中午。

她快步走到楼下,孙红笑盈盈的站在医院的牌子下招手,“快来,就等你了。”

一声“咔嚓”,二十三的人的表情定格在了一张照片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令赵青禾没想到的是,邱志并没有向自己求情,临出院时,这个大男人找到她,深深鞠了一躬,为弟弟的鲁莽和错误道歉。

“小和成年了,当街掳人,是他不对,我替我弟弟给赵大夫道歉。”大丈夫敢作敢当,欺负女人算什么男人。

对于邱和,革委会本来想按流氓罪重判,这刑罚未免太重了些,赵青禾听说后,于心不忍,以受害者的身份,给他求了情,最终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按原计划早该放假回家,孙红她们四个,已经回了一趟家,又来医院报到了。

邱家兄弟的事情告一段落后,赵青禾又来到解诚办公室,这一次,她要说的,却是辞别的事情。

“院长,承蒙您照顾,市医院的培养,我本该留下来报恩,可我仔细想过了,夫妻分居,到底不是长久之计,我还是想随军去。”

解诚的脸刷一下拉了下来,“小赵啊小赵,你要我怎么说你?”

赵青禾不为所动,“院长,您要是不嫌弃,我愿意多留两个月,和市医院的同事们,分享我的经验。”

这是她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如果解诚不同意,也没办法。毕竟,她原本的目的只是为了拿到函授学历,半年没回过大河湾,竟然还有点想念那个小乡村。

解诚想发脾气又发不出来,半晌才敲敲桌子道:“小赵,你要想清楚。”

就是想清楚了,才做了这个决定。

孙红没想到,只不过是去了一趟院长办公室,赵青禾回来竟然就向自己告别。

她蹭的一下从椅子上起来,眼睛瞪成铜铃那么大,脸上写满了惊讶,“你咋想的?放着市医院这么好的单位不呆,非要回乡下去。”

赵青禾苦笑,“你知道的,我已经结婚了,总不好为了一个工作机会,夫妻分居两地吧?”

一起留在市医院的另外四个人,听说她要走,纷纷挽留。

龚菡一个白眼差点没翻到天上去,“没出息,回去吧,回乡下喂猪种地去吧。”

窦曹窦梦也是徐徐相劝,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放着这么好的单位不呆,非要回到农村去吃苦。

赵青禾就道:“也不是就这么走了。解院长已经答应我,让我留下来教实习医生们针灸,至少两个月时间。”

她辞了这份工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年代毕竟有它的特殊性,医院里有唐大夫,解诚这样恪守医道的大夫,也有似胡欣一般满脑子阶级斗争的人,时刻要提防着这些人拿自己的出身做文章,也是很心累的一件事。

今年是这场革命的最后一个年头,不出两年,总工程师就会提出拨乱反正的论调,那时候,国家才会慢慢回到正轨上。

她一个后来人,在这里占尽先机,这个年代,西医远没有后世那么迅猛,中医还有机会,还有未来,这未尝不是老天给她重振赵氏医堂的机会。

辞别了医院里的一众同事,赵青禾独自一人踏上回大河湾的路。

九月初,北方农村的原野是活跃而美丽的。天上几朵白云缓缓的飘着,广袤的田野里三三两两的农民辛勤的劳动着。

“你看那边那个妮子,好像是老刑家大丫?”

有人认出了赵青禾,“可不就是嘛!人家不是去市里上学习班了吗?大伙不是说,大丫发达了,不会再回咱这乡里了吗?”

“净瞎嚼舌更子,小心卫东他妈听见了,骂死你们。”

“可不就是嘛,你看大丫,进了一趟城,就是不一样了,你看看,隔这么大老远,我都能看出来,她身上那料子不便宜。”

几个妇女彻底不干活了,盯着乡道上慢慢走着的赵青禾指指点点,身为大队支书的刑富贵容不下偷懒,放下手里的农具,走过来批评她们。

“哎呦,书记,你可冤枉死我们,我们看见你侄媳妇了,正往家走呢,你还不赶紧去和卫东妈说一声,让她赶紧回去看看大丫给买啥好东西了。”

刑富贵往她指的方向一看,还真是大丫。

“劳动的时候不好好劳动,乱看什么,再让我发现一次,就扣工分。”

刑富贵批评了这几个妇女后,就去找了王改秀,告诉她赵青禾回来了。

大丫回来了!王改秀撇下镰刀就往家跑。

“娘,我回来了!”赵青禾到家门口的时候,没看见人,门也锁着,正要去地里找人,就看见远远的跑过来一人,不是婆婆是谁。

王改秀脸上的喜色难掩,“快让娘看看,瘦了没有。”

“胖了,也白了,可想死娘了。”

比起刚从老钱家离开那会,长的高了些,脸上也有肉了,胳膊拉起来也不硌手了,软绵绵的,皮肤也白莹莹嫩生生的,花儿朵儿一般,不像个乡里长大的丫头,竟像是个城里人了。

身上穿的都是棉布的衣服,脚上还蹬着一双小皮鞋,比县里那些女工还神气呢。

赵青禾拉着婆婆的手进了屋,一边走一边道,“娘,半年不见,我想你做的饺子了。”

“想吃,娘一会就打发小四上公社割肉去,明天就包饺子。”

这半年里,赵青禾攒了不少钱。自打知道自己在市里学习,刑卫东每月会雷打不动的寄二十块钱过来,她不买别的东西,一个月光吃饭花不了多少。

再加上给人做脸,一块八毛的挣,零零总总得有个三四百块,要不人家都说女人的钱好挣呢。

能上手看病后,医院还给补贴,虽然不多,但也够日常花销。

回来的时候在百货商店买了不少东西,花了一百块钱不到。

“娘,你试试这双鞋,”赵青禾把包里的皮鞋拿出来,“我特地给你买的,售货员说是小牛皮的,特别软和。”

王改秀受宠若惊的摆了摆手,“花那冤枉钱干啥,我不要,你快拿去退了。”

“市里买的,退不了,”赵青禾硬是把她推到炕上坐下,换上新鞋,“这不挺好看,合适的紧。”

“大丫,我看你没带铺盖,是不是还要去?”进门时,王改秀就想问了,一直到现在才说出口。

赵青禾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娘,我确实还得去市医院待一段时间。”

“我医术好,市医院的院长想把我留在那,但是我没答应,只答应了多待两个月,教那里的大夫一些针灸的技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阅读七十年代翻身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七十年代翻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