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224章 拉爆对手的资金链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人人购开始进军全国市场的时候,多家媒体都用“狼来了”形容。

四大超一线占据其三,还有数座一二线城市,被人形容王者之相。

外界统统认为够资格成为人人购对手的或许只有拉手。

只是大家不明白为什么人人购一开始不出来跑马圈地。

也有人冷静分析后得出结论。

“陈平江这个人太冷静,堪称战略大师。”

“如果人人购第一时间下场,会遭遇高朋、拉手、窝窝团、美团、24券、团宝这些团购网站的合理围剿。人人购就算是一头大象,但也架不住蚂蚁太多,而蚂蚁太多后也会咬死象。”

“所以陈平江很理智的守住了内心的冲动,放任其他团购打的死去活来,等到高朋、团宝都死了,其他家手里的资金也被消耗一大截后才进场,掐准了最佳时间。”

“我在这里断言,如果其他家不能在最短时间内融资,各大一二线城市就会遭受人人购无情的打击,大家别忘了人人购可不缺钱,陈平江本人也有的是有钱,他随便卖点股份,其他家怎么跟他打?”

这个结论经过不少人的推广后,越来越被众人接受。

他做团购就是冲着盈利去的。

对陈平江而言,上市算什么?

他真要愿意,凭借着人人网、微博、社交游戏、DNF四驾马车随时就能够上市。

甚至可能最他妈恶心的上市前再突击分个红,没钱借钱也要分红,上市捞了一笔后,立马移民。

然而,事实很快让人大跌眼镜。

伱陈平江不砸钱不缺钱,我们怎么投资占股呢?

可他们同样很清楚,拥有人人铁军的人人购几乎赢了一半。

人人购真的在努力经营团购这一事业。

这也是为什么,但凡是人人购正在经营的区域都能够盈利的原因。

“哥们,那不叫稳健和保守,该叫怂!”

陈平江实在太阴、太战略大师了。

低调的让人发指!

“不是,陈平江我喊你哥,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你有那么大的流量、那么大的号召力、那么多的钱,怎么还能如此的稳健和保守!?”

在这个浮躁的互联网圈,人人购简直清纯的像是朵白莲花。

人人购倒是开启了全国市场,但一点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来势汹汹,甚至温顺的像是小绵羊。

融资——扩张规模——拿到好的数据后再融资——再扩张规模——最终上市大捞一笔。

其他团购公司路线都很标准。

人人购的本地化实在是做的太好了。

他在意的是人人购的基因不能混杂。

陈平江压根不在意外面是怎么看的。

人人购既不做线下广告、明星代言,增开城市的数量和速度也远远不及他的竞争对手。

像沈南鹏和一些懂行的投资人现在对陈平江是又爱又恨。

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把团购做成纯正的互联网公司,这也导致人人购显得很非主流,尤其在眼下这样狂热的资本环境里。

高速扩张的代价往往不计成本急于求成,甚至有了“不赔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电商”的说法产生。

关于这一点,投资人们打开各家团购网站就能发现。

其他网站提供的服务以产品促销为主,而不是本地生活服务。

但问题在于,产品促销是有聚划算的啊,如果做不到差异化,谁都活不下来。

另外,人人购之所以在大家都亏钱的环境下还能盈利也是得益于非常好的本地化。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沪上,不光城市中心地带、人口稠密区或者核心商圈可以有足够数量的商户资源,即便是在城乡结合部,人人购的商户已然有几页之多,各种吃喝玩乐的服务。

就凭这一点,拉手和满座网能打的过人人购才有鬼了。

陈平江对于盈利有相当强的指标要求。

人人购每开拓一个城市,要求所有的商品组合必须是盈利的。

如果一个城市通过努力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那么这座城市的城市经理可能换人了。

为了实现整体盈利,人人购把团购市场划分为十几个行业,每个城市的每个行业都设定合理的不同的毛利率。这个指标的设定跟该行业的特性、人人购所占份额等密切相关,通过设立1000多个管理节点,在每个节点设计合理的毛利率来运营把控。

…………

美团的王兴也关注到了这一点。

美团虽然也融到钱了,但是并没有拉手和窝窝团财大气粗,一直被压制的有点难受。

但当看到人人购也这么低调的时候。

王兴纳闷:“我怂是因为我没钱,你这么有钱没道理低调吧?”

美团上下众人认真分析人人购的运营思路后,毛骨悚然。

这条路有点厉害啊,而且很适合他们。

“适合是适合,但问题是我们地推团队很弱啊。而且就算是最后熬死了拉手和糯米网那些,我们在决战中能打的过人人购?”

王兴并不赞同:“团购市场足够大,即便打不过人人购,我们也可以上市活下来。现在砸钱是砸不过拉手他们的,但又不能什么都不做。”

“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补强我们的地推团队,我认识阿里铁军的阿甘,他是阿里的销售副总裁,很强的。”

王兴眼前一亮:“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挖过来,我们就跟着陈平江的路子走,拼命本地化,绑定商户。而且还要快,一旦人人购本地化完成,把商户拉到他们那一边,我们更加没有机会。”

…………

人人购慢慢在AB等级城市站稳脚跟的时候,陈平江也没闲着。

他把苗炳伟和高松斌都叫了回来。

陈平江道:“这次把你们叫过来是谈谈商户半自动的结算系统。”

“?”

“现在我们团购的市场模式已经跑通,持续的本地化是我们需要做的,商户资源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也是我们最大的护城河,服务好他们是我们工作的重心。”陈平江笑着道:“其他团购网站经常会出现拖欠商家账期的情况,就算是那些大品牌的店同样也会为结算周期苦恼,财务有固定账期,到期没有结款,财务做账做不平,财务会拼命催负责店面管理的经理,——这些经理往往也是是否做团购、跟哪家合作团购的决策人。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不能迅速结款,会导致店面经理压力很大。”

“其他团购网站迟早也会和我们抢夺商户资源,除了排他协议外,结算周期也是我们的护城河。只要我们结算没问题,并且速度快,商家会抢着和我们合作。”

“做本地生活服务的商家圈子并不大,老板和老板之间,市场负责人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如果一家商家被团购网站的拖欠结款给拖垮了,其他商家立马就知道了。这就导致一个城市里的很多商家不跟团购网站合作,也有的商家认同团购网站的模式,但觉得要找一个靠谱的、结款快的团购网站合作,由此产生了马太效应。”

“只要结算够快够靠谱,商家就会往人人购聚拢。消费者使用团购网站一阵子之后,发现有的团购网站项目越来越少,他要转向项目越来越多的团购网站,一旦消费者也被聚拢过来后,我们对于商家的议价能力就更好了,性价比也就越高,更加吸引消费者,形成正循环。”

苗炳伟点点头:“我们以前做外卖的时候本身就有商户端,不需要额外开发后台,只需要在后台里加个钱包功能即可,让商户可以自主提现,每天也能看到他们的销售额。而且这个功能等到我们以后推广外卖业务的时候也能用得上。”

高松斌佩服的笑道:“陈董,你说的是一方面,增加这个半自动结算系统更加牛逼的是,只要我们搞了,其他家必须也得跟着搞,否则商户资源迟早被我们吸走。但是他们一旦搞了,结算周期就得加快,本身就花钱大手大脚,这下子资金链就可能断裂。而一旦出现几次商户提不出钱来,口碑可就臭了。”

“这是阳谋。跟的话极有可能拉爆他们的资金链;不跟的话他们就要眼睁睁看着商户资源流失。”

陈平江哈哈一笑:“你要这么说也没错。”说完他转头看向苗炳伟道:“另外呼叫中心的功能也要加上,铜城那边早就准备好了。”

呼叫中心的设立是服务于消费者的。

用于投诉!

“等到这一波地推完成,AB等级城市全部建立起站点后,平台立即推出未消费过期包退。”

在这个时间点,各家团购都一样。

团购券过期是不给退的。

甚至于,隐隐之间已经成为了众多团购网站的共识。

消费者既没有享受到服务,也没有任何补偿。

过期未消费的团购款金额约占团购交易总额的5%至10%。

这部分钱最终全部进了团购网站的口袋。

现在这些团购网站大家都缺钱,如果一旦开了口子,他们的财务状况会更快恶化。

陈平江要做的则是加速这种恶化。

依旧是仗着自己手中的现金流,用资金碾压过去。

除此之外还可以笼络消费者的信赖,一举两得。

一旦商户自动结算和未消费团购券包退,这两招使出来,各家跟了之后。

他们的财务状况会恶化的更加厉害。

本身在各地都在亏损,又要花钱打广告、找明星代言,现在账期缩短,灰色收入也没了,能好才有鬼。

(本章完)

阅读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