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第171章 国策之二:海外扩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他之所以在登基不久,国库尚不充裕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要求郑和组织宝船出海。

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哎哟师兄啊,世间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何况是人呢,待你把宝船建好,陛下的想法可能又有了大的飞跃。”

“所以,小弟这次到这里来,除了探望,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让师兄尽量把宝船建造得大而结实,考虑周全些。”

徐钦开始向他灌输新的理念。

少走弯路,不至于在朱棣醒悟过来之后,这边却还没完全准备好。

“公子的想法好是好,可各方面钱两预算和营造规模,将跟现在大不一样,就怕陛下他…”

郑和一脸的苦笑,脸上的黑点都有微微抖动。

“师兄别着急,听小弟的没错,龙江都地盘展不开,咱们可以在其它出海口再建宝船厂。”

“至于银两不足,这没关系,朝廷发放债券,要求豪门巨室,勋贵大臣们出资购买债券,待船队赚到钱再慢慢归还吧。”

郑和听了更是一脸懵逼。

龙江宝船厂规模不够,在出海口再建一个,甚至几个宝船厂都成。

可就是建造所需银两没办法。

徐钦所说的‘债券’,让豪门巨室,勋贵大臣们认购,这他就更听不懂。

还有航海船队还能挣回钱来还债,岂不是天方夜谭。

外出航海去寻找人,谁都明白,这是赔本赚吆喝,烧钱的营生。

靠什么赚钱?

“走吧,师兄带小弟去参观一下你的船坞,你的宝船构建,或许,我还可以给你提上些宝贵意见呢。”

郑和听得徐钦去参观船厂,当然是很高兴。

他听师傅说过,徐钦是个天才,有一种未卜先知的能力,而且命格也非常之高。

“那太好了,太子不辞辛劳愿意去观看,愚兄求之不得,希望能得到你的指点。”

“指点谈不上,小弟听大师说起你,非常的勤奋好学,而且善于琢磨,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种学习方法就是正确的。”

“……”

徐钦一股脑儿,对郑和讲了一大堆学习方法,这些属于后世的科学方法,应该对郑和非常有用。

两人一来二去,有点像是在相互吹捧。

“走吧师兄,咱们边走边说,否则,时间怕会来不及。”

“嗯,公子请。”

徐钦与郑和有说有笑地走出厂督衙门,骑上马向造船作坊,船坞以及指挥司(技术部)参观。

郑和把有关各种匠工,技术把头召集起来,与徐钦见面。

几乎一个整天,徐钦、郑和与造船的技术把头们泡在一起,在图纸结构上研究探讨。

徐钦对具有的造船技术并不懂,但他了解船舶设计原理,通过考古资料中得到一些原则性的东西。

例如,船舶的水密隔仓,这在在浩瀚的海洋里航行,不是在内陆湖和长江里,容易靠岸进行排水维修。

水密隔仓可采用网格式的小而多,增加容积,使用密封性材料等。

大船主甲板要适当使用特殊硬木,桅杆高度和数量的计算方法等。

平衡舵以及船舱结构等。

要适当设计出部分空间,可以养殖家禽和大面积种植蔬菜,因为在海洋上时间很长,人体缺乏维生素等,水手们很容易生病。

大家听了徐钦的建设性提议,都非常敬佩。

虽然都是粗犷的,笼统的,但非常具有指导性意义。

接近傍晚,徐钦准备告辞。

“噢对了,明天东宫詹事府召开一个有关朝廷新政,具体方针政策研讨,除了我和文渊阁七学子,还有户部尚书夏原吉,太子,还有你的师父出席,届时你也来吧。”

“我?”

闻言,郑和很是愕然,“公子,这些我不太懂,而且都属于朝廷大政方针,我去不太合适吧。”

“什么叫不合适?”

徐钦白了他一眼,“明天咱们讨论的是撤销海禁之后,就是要加强海外贸易,同时适时开展殖民扩张。”

“这些跟你休戚相关的。”

“我,休戚相关?”

郑和微张着嘴,一脸懵逼。

他现在当然还没这个觉悟,也就没这种意识。

“行了,听我的错不了,况且你师父也在场,你也是四个多月没见到了吧。”

徐钦笑盈盈道。

“嗯,那好吧。”

郑和总算答应了。

徐钦这才点头,拱手之后策马扬鞭离去。

夕阳西下,矫健身影逐渐远离,郑和久久注视着,眼眶有些红热。

在他孤寂内心,有了一丝难得温暖。

……

“徐大人,您对目前强国富民的方针,到底有哪些好的提议?”

杨士奇充满敬意地问道。

通过三个多月在扬淮两府的朝夕相处,促膝交谈,在他看来,年轻的徐钦在言谈间,便是许多高明的主意和方法。

挥斥间即可化解许多灾难性事件。

这些跟年龄和阅历无关。

简直就是无师自通,如同话本里那些身怀道术的军师一般。

神秘,而强大。

夏原吉也同时面露期待。

这些人之中,太子和姚广孝是来拍板的,大家确定下方案,由太子呈递皇帝御批。

而解缙等人,这次因为徐钦这方‘摊丁入亩’方针的光环增亮,也不得不虚心听取。

古人云:官场上跟对人很重要。

杨士奇现在的官职是詹事府左通判,从四品衔,连升两级,一下子超越了解缙的正五品。

这次杨荣也是由七品转成六品,晋升两级。

这让其他学士们羡慕不已。

而郑和更是以学习的态度而来。

“摊丁入亩,废除徭役,同工同酬的新政推广之后,可以极大解放基础劳动生产力,让广大农户都有耕田,减少无休止的各种盘剥。”

“重新丈量田亩,按田亩定级定税,缩小贫富差距,使得社会更加合理化,减轻自耕农和佃农的负担。”

“同时,也极大提升了朝廷国库税银收入,而且比往年收缴容易得多,避免了因交不上税而坐牢,或是逃避徭役而妻离子散,或去当流民。”

徐钦说到这里停顿下来,喝了口茶继续道:

“一个国家光靠增加耕地数量,减少土地流转与荒废,可能还远远不够,因为大自然中天灾很多,南方每年的水灾洪涝,北方大面积干旱,严寒等。”

“所以,我们除了大力发展农耕经济,还要兴修水利,发展农林牧副渔,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茶叶加工业,加强海外贸易,实施海外殖民。”

一个海外殖民概念,让大家又懵逼了。

阅读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