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你亲我一下》

第 23 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这道圣旨有些来历。

崔町先前辞官不受,上书陈情的理由很简单。

——臣卑微之身,本该结草衔环,报陛下与将军恩情,然昔日有言在先,欲尽微薄之学识,传道义于天下,无论良贱,愿陛下苦臣卑弱,怜臣微志,若得成全,虽百死不能报天恩。

陛下接到崔町辞官不受的陈情书后,将这个拿给许春惊看了,感慨道:“崔音平性情通达,清润不垢,实在不能逼迫啊。”

“陛下知道微臣欠他一份仕途,”许春惊说,“他既然不愿意,微臣没什么好求的了。”

皇帝知道崔町跟许春惊的事。

许春惊尚未立下功业时,崔家觉得她出身卑贱,配不上他们长公子,不同意婚事,崔町自请离家;后来,许春惊立下赫赫战功,士族们又开始不满意,她是黔首,又是女子,如何能做将军,两百石的也不行,他们不约而同想起崔町,崔家长公子也是士族啊!他与许春惊既然相互喜欢,成亲!

许春惊不做将军,做高门娘子,很令他们满意。

崔家又开始逼迫崔町娶许春惊。

崔町不同意,直接辞官了。

嗯……是个很有个性的孝子贤孙。

但许春惊立下这么大的功绩,不能不赏。

皇帝直接给她一道圣旨,说:“这个位子留给你,你想封他,就把圣旨给他,崔町一日不拿圣旨来请封,光禄大夫的位子就空一日。”

许春惊领旨谢恩。

经此一遭,才有了崔町手中这道圣旨。

崔町不了解内情,却知道许春惊不愿意跟自己说话。

闻青轻有点着急。

将军姐姐走得这么干脆,她以后还会不会有师娘呀!

“师父,将军姐姐几时走的。”闻青轻问。

崔町说:“刚走。”

崔町没什么话好说,安静收拾案上的书,看闻青轻还杵在这儿,问:“你不是要跟殿下一起下山吗。”

闻青轻深深叹息。

师父,没有出息。

“刚刚有一个姐姐跟我说,人生一世,忽然而已,师父想一直跟将军姐姐保持这样的关系吗,”闻青轻绞着眉头,强调,“一辈子都这样。”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明明喜欢,却一直不在一起。

崔町垂首看她,目光却落不到实处,有点晃神,说:“自然不是。”

“将军姐姐还没走远,可以追上呀,她都拿军功给师父请封了,师父……”闻青轻顿了顿,避重就轻,“师父总要请将军姐姐吃个饭吧。”

我求求你啦,快去把她追回来吧。

闻青轻扯扯他的衣裳,主动请缨:“我也可以去追。”

“……”

崔町看她眼睛亮亮,又期待又急切的小模样,抿了抿唇,轻轻摸摸闻青轻的长发,温和道:“你去找殿下过生辰吧。”

“总不能让你一个小孩子为我操心。”崔町送她出去

“我不操心的!”闻青轻连忙说。

她想要师娘!

“师父。”她蹭在崔町身边,软软喊他。

崔町跟她承诺:我会请将军回来的。

闻青轻这才满意1[(,鼓励了他几句。

崔町看她语重心长劝说他的样子,笑了一下,站在门口目送她离去。

——

许春惊还没有下山,她此时正在书院之中。

让黔首得以读书识字其实是她的志向,因此每每来到青要山,总喜欢来书院里看看。

她在青石板路上闲逛,路过一间学舍时停下,好奇地往里看看。

二十几个少年坐在静室内,正跟随台上的先生读诗学字。

许春惊识字,但写得不好,她的字若是摆在士族家学中,估计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她幼时学字,没有崔町书院里条件那么好,崔町有的是钱,凡是学子,都有纸笔可用;她学字就是拿着一根木棍在地上比划,教她识字也不是什么名声响亮的清贵人家,是住在隔壁卖豆腐的邻居。邻居也认不得几个字,半对半不对地教,她稀里糊涂地学。

之后从军,得闻使君怜惜,在幽州学宫待了两年,才知道自己之前学的很多都不对,费尽心思纠正了一些,可惜写得还是不好。

字没写几个,军队开拔,她只好继续从军。

依稀记得,十几年前离开学宫,重回行伍,崔町远远追上来,似乎很不开心。

他那时还是一个很好欺负的清贵小郎君,紧紧抿唇,问她为什么要走,她漫不经心说读书哪有打仗好玩,崔町就被她气走了。

他那个时候真得很容易生气。

哎,年少轻狂。

许春惊思绪翻飞,有些感慨。

她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用手擦擦地,把小石子都擦到一边。

学舍里,先生讲诗的声音模糊地飘出来。他每讲一句诗,都会将诗中字词的意思、写法解释清楚。

许春惊凭着记忆,和自己破烂的理解力,在泥土上写下一行行诗。

没一会儿,学舍里安静下来,讲学的先生从舍内出来,注意到角落里蹲着的许春惊,被她吸引,走过来看看她写的东西,叹一口气,许春惊有点不服气。

“我写的有哪里不对吗?”许春惊问。

先生吹吹胡子,喉中刚滚出一个音节。

许春惊就听见他谦卑温顺的声音:“院长。”

许春惊抬头,崔町换了一身银白锦衣,长发由一根枯青色的荷叶笄挽起,他站在院门下,清正端雅,身姿挺拔。

许春惊晃了下神,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从军途中,听说一个同行的将军评价崔町,他说崔氏长公子出身、容貌、才学、品行都是上上等,言行举止很有风骨,是士族标杆、文人典范。她那时不以为意,现在想想,倒很贴切。

“不是不让你跟着我。”许春惊收回目光。

“将军恕罪,”崔

町的手垂在袖中,轻轻摩梭衣料,默了一会儿,说,“……轻轻想你。”

许春惊哼笑一声。

崔町讪讪,让院中呆立的书院先生进去教书。

书舍里,又传来讲诗的声音。

盛夏的正午暑气正胜,院中栽了许多青竹,清风一过,竹叶沙沙。

“正好,你字写得好,你来看我写字,”许春惊招招手让他过来,“我写错了你说出来。”

崔町应是。

学舍中的先生讲的是一首很简单的小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模糊的声音沿着窗子飘出来。

昨夜刚刚下了一场雨,泥土松软,土壤缝隙间,零星冒出点点轻盈的绿色,树枝划开泥土,发出细细碎碎的微弱声响,许春惊低着头,安静写着。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瘦白而修长的指节叩上她的手,清清凉凉的,宛如春日刚刚消融的冰面下的湖水。

许春惊微微一愣,他的长发垂下来,一缕柔顺的黑发垂在她肩上,崔町身上有深冬盖满白雪的冷松的味道,她不喜欢士族郎君熏香的,但崔町身上的味道她就很喜欢,曾经在学宫,一度给她一种平静自然的感觉。

这么多年,他身上的香倒是从来没换过。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日光如水流到竹叶间,疏疏光影落于地上。

崔町的字从来都好看,许春惊低着头,看地上出现的一个个文字,奇怪,崔町写出这样的字竟然不费一点力气,字迹清雅漂亮,朴素自然,像是土里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

“崔町。”许春惊喊他。

“将军。”他话语温和。

“我知道崔君有大才,”许春惊微微抬头看他,声音清脆,笑盈盈说,“我只会行军打仗,这些文绉绉的东西我是不明白的,崔君跟我讲讲吧。”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里面的人咬字清楚,说的很慢,崔町听着,仿佛看见一片浮满雾气的清澈水面。

许春惊清润的眼睛里,仿佛也罩了一层湿蒙蒙的薄雾,水漫平江,霞光万道,许春惊笑着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崔町忽然想起闻青轻对他提起的话。

“师父,人生一世,忽然而已呀。”

“是……”喉中滚出一个模糊的声音。

崔町微微垂首,一时鬼迷心窍,动作矜持又克制地吻上她嫣红的唇角,清冷温和的气息扑面而来,许春惊错愕地睁圆眼睛,对上他迷蒙的目光,唇角相碰,一触即离,他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轻偏了下头,避开她的注视。

许春惊伸手,揽在青年的脖子,咬上他的唇。

日光洒落,长发交缠。

许春惊声音模糊,带着浅浅笑意:“崔町,说不出就说不出,怎么耍赖啊。”

学舍内传来窸窣的动静,学生下课了。

许春惊抱住崔町,翻了个身,两人一齐滚进

假山竹林间,崔町撑着地爬起来,靠着假山,荷叶笄掉到地上,长发垂落而下。

“怎么办啊,院长,要是被你的学生发现了,你可怎么做人呢。”许春惊亲亲他脖颈。

崔町手指微颤,按住她的头发。

陆续有人走出学舍,从假山前经过,脚步声由远即近,再由近即远。

许春惊听着他的心跳声,轻轻笑了一会儿,指尖在他胸口转转,她问出自己想问很久的问题:“崔町,你为什么不做光禄大夫,这不是你的志向吗。”

崔町捡起荷叶笄,没有回答,问:“将军的志向是什么。”

许春惊有点出神。

崔町替她回答,说:“将军想让所有人,不论良贱,都有屋可住,有衣可穿,有食可吃,有书可读。”

“是,”许春惊点头,“但我只会打仗。”

“我会教书,”崔町的声音轻下来,“我可以让黔首读书。”

“世上有许多人可以做光禄大夫,做太中大夫,做太师,做大司马,”崔町把头发挽起来,说,“他们才华横溢,有经世之才,但他们都不会来教书,只是,这些事总要有人做。”

许春惊看着他。

崔町挽好头发,又成了刚刚院门处,那个端方雅正的清贵君子,他笑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说:“我想试一试将军的志向。”

——

闻青轻牵着江醒,在山下玩乐许久,回来时,天色昏暗,小院已经点了灯。

闻青轻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竹签上,串着的小果每一颗都浑圆可爱,红艳艳的糖衣挂在果子上,有点沾牙。

闻青轻咬着一颗糖葫芦,在离家不远的青枫树下停住,有点纠结,口齿含糊,说:“怎么办,师父不让我吃这些。”

江醒说:“那你吃快点。”

闻青轻嘎吱嘎吱嚼碎糖衣,咽下一颗,又咬了一颗含在口中,实在吃不下了,微微踮起脚,举起竹签,眼睛水汪汪地看着江醒。

江醒低下头,咬走竹签上最后一颗山楂果。

他拍拍闻青轻的肩,说:“回去吧。”

闻青轻不是个喜欢乱丢垃圾的小孩,她把空空的竹签塞到太子殿下手里,朝江醒摆摆手,蹦蹦跳跳跑回家。

这是闻青轻的十一岁生辰,也是江醒在青要山上陪她过的最后一个。

江醒可以推辞回京的日子,却不可能一直待在青要山。

景成十九年,江醒二十,及加冠,他远离故土六年,终于在一个草长莺飞的春日回到京师。

同年九月初六,陛下为其行冠礼,赐字淞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阅读师兄,你亲我一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师兄,你亲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