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当皇子》

第97章 蔡京离世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数日后。

燕京宣抚司衙署。

燕山府路宣抚副使,同知燕山府事,名义上燕京二号长官詹度,不顾吏员阻拦,强行闯进使司公事房。

王安中坐在公案后,搁下笔皱眉看着他:“詹同知有何要事?”

詹度带着几分怒气,质问道:“王宣抚,张觉可曾私下潜入燕京,与你会面?”

王安中讶然道:“詹同知为何如此问?这消息又是从何而来?”

詹度气笑了,“燕京城中流言满天飞,王宣抚难道不知?

现在全城都在传,张觉曾经与王宣抚秘密会面,商讨纳土归降大宋!

本官想请问王宣抚,究竟有没有这回事?”

王安中严肃摇头:“既是流言,自然不足信。

张觉身为金国南京留守,平州节度使,若是与本宣抚私下会面,一旦被金国知晓,这事情性质可就变了。

有何后果,詹同知想必清楚。”

詹度急道:“可若是张觉当真有意归降,营平滦三州之地,数十万军民,我大宋唾手可得!

又何必多此一举,划建什么渤海国?

此事,应当尽快禀报朝廷、让官家知晓!”

“不可!”

王安中断然大喝,嚯地起身:“即便张觉有意归降,我大宋也万万不能接受!

张觉投降大宋,就是背叛金国,遵照宋金协议,我方万万不能接纳!

否则,就是背弃盟约之举!

倘若因此激怒金国,女真人兴兵问罪,谁能承担罪责?”

詹度死死盯紧他:“如此说来,流言并非空穴来风!

此前,张觉当真有意献三州归降?

王宣抚早知此事?”

王安中见瞒不过他,只得苦笑道:“我与张觉的确见过一面。

他也的确表示过归降之意。

但此事万万不可,我已明确拒绝。

张觉投降大宋,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平州数十万军民,的确令人垂涎三尺。

但,也是一块烫手山芋。

一旦处置不好,宋金和平局面必将破裂。

目前看,张觉封王,划建渤海国,是处置三州问题最稳妥的办法!”

詹度义正辞严地喝道:“不管怎么说,如此军国重事,王宣抚岂能独断?

到底要不要接纳张觉,应该交由官家决断!

本官这就上奏朝廷,禀明此事!”

詹度拂袖而去。

“詹同知!万不可将此事禀报朝廷!”王安中大惊,追上前几步。

可惜詹度头也不回地快步走了。

王安中心急如焚。

他深知以官家好大喜功的性子,在不了解燕京实情的情况下,极其容易被眼前利益所蒙蔽。

张觉率领三州土地军民归附大宋,乍一听是场泼天大的富贵。

可王安中深知,这场富贵背后,就是与金国全面决裂的凶险处境!

大宋,根本接不住这场天降富贵!

“必须尽快写信给蔡相!

如今只有他才能稳住朝廷、稳住官家!”

王安中火速铺开信纸,提笔蘸墨奋笔疾书。

~~~

九月初,东京泛起一丝丝秋凉寒意。

位于西水门旁边的蔡家老宅,更是一片秋风萧瑟气,仿佛提前入冬。

只因老相公蔡京,已经病重十余日。

阖府上下心情沉痛。

蔡京躺在病榻上昏迷不醒,每日只能勉强喂些清粥,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已是油尽灯枯,回天乏术。

赵佶亲自过府探望两次,指派数名太医,十几名医官,日夜守在身边,丝毫不敢松懈。

蔡翛、蔡绦几个儿子,也是轮流侍奉,半步不敢离开。

卧房内,门窗用厚厚皮褥遮盖,火坑烧得暖烘烘,房内热得令人汗流浃背。

蔡京躺在病榻上,眼窝、面颊深深凹陷,半张着嘴,已是气若游丝。

他身上盖着褥子,身体却逐渐冰凉。

蔡翛、蔡绦坐在一旁唉声叹气。

管事蹑手蹑脚进屋,低声道:“三爷、四爷,大爷回来了!”

蔡翛眼里浮现恨意:“他还有脸回来!”

阅读在北宋末年当皇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在北宋末年当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