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青云路》

5. 挣钱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看着呆愣在原地,有点不敢相信的儿子,秋娘摸摸他的头:“小石头好好念书,娘过两日去县城里给你带好吃的回来。”

过两日,县城,好吃的!

这两日若是天晴,他的柴胡也要好了!

顾璋瞬间就把要哄虎头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专心思考赚了钱要怎么花。

吃的、喝的、玩的?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小小的心里,就迸发出了无穷的花钱欲。

家里的调料只有粗制的盐、油,县城里会不会有更好吃的调味料?要买!

只有他一个人吃细粮,独食真的越吃越不香了,买!

娘都说了给他买好吃的,零嘴也要尝尝。

最好再买点肉,烧个不太需要调味料的大肉菜满足一下。

……

短短两天时间,顾璋就已经在脑海里列出十几条。

想也知道,就他那三五斤柴胡,肯定不够花。

顾璋努力筛检,试图给排个顺。

“哎——”顾璋叹了口气。

早知道当初就不拿小背篓了,拿个大点的该多好。

见顾璋小脸纠结,还小大人似的叹气,顾老爷子问道:“愁啥呢?”

“感觉我的背篓太小了。”顾璋坐在小板凳上,托腮道。

顾老爷子呵呵笑起来,笑得眼睛都看不见,显然乐呵得不行:“你这小身板,还嫌弃背篓小呢?”

“等你大了,爷再给你做更大的。”顾老爷子乐呵呵地给孙子保证。

还哄孩子似的,笑呵呵地拿着草编的蚂蚱,弯腰在顾璋面前摇了摇:“看这是什么。”

这时的草是绿色的,编出来的蚂蚱也是绿色的,顾老爷子还有巧思,眼睛这些细节也都做了出来,看起来格外逼真。

顾璋记忆中,虽然顾老爷子不像是王氏一样总有攒下来的小金库给他买零嘴,但是从小到大,各种玩具,只要能做,他从来都不缺。

别的小孩有的,顾老爷子都会给他做,完全不怕麻烦。

顾璋接过蚂蚱:“爷爷,等晚上,你肯定也要嫌那背篓小。”

顾老爷子笑呵呵:“那阿爷等晚上再看看。”他可还没老眼昏花到这个地步,就算晚上,那背篓也不会变小的。

顾老爷子背着锄头,和顾大根一起出门下地干活。

秋娘在检查清点要交给铺子老板的盘长结。

王氏收拾完碗筷,拿着大扫帚清扫院子,即将开始一天的忙活。

顾璋凑过去:“奶!”

王氏一低头,就看见孙儿昂着脑袋看自己,欢喜道:“找阿奶什么事?”

顾璋:“奶,你还记得我药包里那些药的模样吗?”

在家里,给他熬药最多的是王氏,毕竟这是个需要时间的活,秋娘身体更好,下地出门也更多。

王氏点头:“奶都记得牢牢的,哪些先下、哪些后下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顾璋眼睛顿时亮起来,扯着她的手走,语气还有点期盼:“奶,那你快帮我看看,这个是不是很像。”

柴胡还在晾晒,摊开在大的柳条簸箕里。

王氏还在笑:“好好好,奶帮小石头看看,看看是什么宝贝。”

她还记得顾璋玩草的事情。

在王氏心里,小孩子嘛,总觉得自己捏的泥巴、找到的树枝、收藏的石头,都是特别了不起的东西。

她想好了要夸一夸,结果在看到簸箕里的东西后,笑容顿时变成了无措,连忙喊:“秋娘,秋娘!你快来看看!”

秋娘心里一惊,以为婆婆遇到什么事了。

在看到簸箕中晾晒的柴胡后,也顿住了脚步。

“这,这是……”

秋娘和王氏都不识字,但是药材名字的发音、形状,熬煮的先后顺序,却都记得牢牢的。

“这是柴胡?!”

秋娘还有点不敢相信。

医馆里的药材,怎么就出现在自己家里了?

顾璋装迷糊:“原来它叫柴胡。”

乌眸中一片天真和澄澈,任谁都不觉得他是在骗人。

无忧无虑又懵懂地当了八年真小孩,顾璋这会儿装小孩全无压力。

秋娘脸上吃惊和欢喜交错,期待又怕落空:“小石头这是你做的?”

顾璋点点头,理直气壮地指着那日晒太阳的位置:“我就在那儿洗的,奶和娘忘了吗?”

王氏、秋娘:!!!

那不是在玩泥巴玩草吗?!

***

顾璋如愿以偿,跟着秋娘踏上了去县城的路。

二十里路,如果只有秋娘自己,她可能就走去了,虽然要两个多时辰,但是不要钱。

但是带着顾璋,她选择花钱坐牛车。

在路上,秋娘都还觉得脑子有些懵懵的。

那日她分明看到是绿色的一堆草,怎么就变成药材了呢?

但是坐在摇晃的牛车上,她的心也忍不住开始摇曳起来。

真的太像了!

即使是小儿玩耍弄出来的,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期待,万一就是这么巧,这些被采药人把持的方子,被碰巧试出来了呢?

凉风吹了一路。

秋娘都没完全冷静下来。

顾璋趁着她情绪波动,大胆提要求:“小石头赚的钱,可以全都用来买好吃的吗?”

秋娘没什么防备,她今日本来就打算给顾璋买点好吃的,随口就答应:“行,等会儿你自己挑。”

秋娘这时都还觉得没什么,毕竟小背篓小,最后做出来也就三斤多,也就和家里的一只鸡一样重。

秋娘操心家里的粮食操心惯了,几十斤起步,三斤在她眼里,确实渺小了点。

她考虑的,是未来家里说不定能多个稳定的进项,可能还是个挣钱的法子。

就像是杀猪、磨豆腐的本事,可以当作家里的挣钱方子!

顾璋赶紧拍板:“那就这样说定了!”

秋娘瞅了他一眼:“还怕娘赖你的不成?”

“什么?35文一斤!”

在听到价格的这一刻,秋娘真的想赖掉了。

当娘的面子算什么?金钱腐蚀了她的良心!

要知道,农闲的时候,村里男人到县城里来做力气活,一天也不过25-30文。

她接的这一批活,是给络子店里做盘长结。

工钱是1文三个,干完农活回家做,家里没活的时候抽空做,做了整整大半个月,也不过一百文。

而她记得那个小背篓,也记得儿子跟玩水似的,慢悠悠地在那里摆弄。

看起来跟玩似的,结果就35文一斤??

秋娘做了心理准备,告诉自己不管多少钱,都要冷静,但是此刻,声音还是控制不住地变大。

薛郎中的小儿子还以为她不满意这个价格,解释道:“这个价格很公道了,哪家都是这个价格。如果您下次来,还能有这个品质的话,我们都收,多少都要。”

秋娘顿时心中涌上一股狂喜。

虽然和她从医馆买药的价格差了许多,但是做生意就是这样,人家开门做生意是要挣钱的。

她做的盘长结,铺子里卖18文一个,但是她做三个才一文钱。

虽然有铺子出原材料的因素,但是这样对比下来,卖药材实在是太挣钱了!

而顾璋听了这话,若有所思。

多少都要?

县城一个医馆,吃得下这么多柴胡?

要知道,开药都是按照一钱、两钱开的。

而且柴胡收购价比他想象中还要高些。

顾璋没来记得深想,看到秋娘的表情,心中升起一股危机感。

踮起脚尖,趴在药柜前:“那赶紧称称看有多重吧。”

“三斤六两,一共是126文。”

一百文用红线串起来,26文则是散的。

秋娘拿着这些钱,心中简直比吃肉欢喜百倍。

连小娃娃都能做,她这个大人,还不知道能挣多少呢!

“这可比做手工活挣钱多了。”秋娘感慨。

顾璋道:“那当然,外包肯定是最不值钱的。”

县城里雇人太贵,派活给人做也是县城更贵,这种活计,肯定都是找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做的。

末日里就有许多这样的黑工。

秋娘没听懂:“外包?”

她还以为顾璋想吃包子,打算去买几个肉包子。

不过在去之前,秋娘蹲下来问:“小石头还记得那柴胡是怎么做的吗?”

顾璋点头:“记得的,不难。”

顾璋没打算现在说,但是秋娘立马捂住了他的嘴巴,这可是挣钱的法子。

赚钱的法子都是要死死保密的。

秋娘浑身都洋溢着喜悦,她儿果然是有福气的。

顾璋趁机道:“娘,你答应我的,我挣的钱自己花。”

秋娘僵住。

这可不是几文钱,十几文钱,足足有126文!!!

比她辛辛苦苦大半个月挣得都多。

阅读农家子,青云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农家子,青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