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真不想监国》

第37章 兵法全解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自己能和他们争夺位置吗?

就算争到了位置,恐怕也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光杆司令,这样的官职不做也罢。

“韩信尚未考虑成熟,既然公子相邀,韩信自当听从公子安排。”韩信决定先听听赢烨的打算,毕竟他自己真的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赢烨眼神微眯,面带似笑非笑的表情,这家伙是不是害怕了?

“韩兄,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抱负吗?”他指着萧何等人,“他们都有着治理天下的壮志,你难道就没有半点想法吗?”

韩信闻言,目光扫过萧何等人,内心不禁有些羞愧,这群人见到公子就被吓得腿软,自己有什么不敢说的!

于是他挺胸抱拳,声音坚定:“殿下,韩信斗胆冒犯,我心藏统帅三军之志!”

听见此言,萧何等人瞪大了眼睛,这家伙还真是敢想,竟想要做独一无二的大将军!

而赢烨则是哈哈一笑,拍了拍韩信的肩膀:“韩兄,若你不表露此番决心,今日我恐怕就要派人送你回去了,未来的秦朝也将不会有你的立足之地!”

这番话,赢烨并无虚假成分。如今韩信正值青春年华,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大多热血沸腾,满怀抱负。

如果韩信今天不说出这个愿望,表现出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要么是他心智早熟,故意伪装低调,要么就是尚未开窍。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赢烨所需要的。

他要在大秦推行改革,除了需要治国能臣外,更要有冲劲十足的人才,否则面对那些老牌勋贵,如何对抗?

并且,如若韩信属于第一种情况,赢烨所说的后一句话绝非玩笑,而是真的会让他离世。

一个有能力却不愿帮助大秦之人混迹于朝廷内部,其目的何在?

赢烨绝非那种容许隐患近身之人。

就算是兵法奇才韩信,若对大秦心存异志,他也决不会手下留情!

此刻,韩信在赢烨这番话的冲击下,额头上瞬间渗出了冷汗,他未曾料到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竟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

虽然那句话中的杀机被巧妙地掩藏,但韩信凭借其敏锐洞察力,仍能清晰捕捉到。

这就是令人闻风丧胆、令孩童止啼的七公子赢烨吗?

韩信内心不禁一阵战栗!

然而,面对韩信的神色变化,赢烨仿佛视若无睹,反倒是笑容满面地拍了拍韩信的肩头。

“不过,现在这个大将军的位置,我实难授予你,否则王翦老将军恐怕会在朝堂上闹翻天,甚至父皇或许会要了我的脑袋!”

“再者,如今天下初定,旧国遗臣也都不敢轻举妄动,你即便坐上了大将军之位,也只是虚度光阴而已!”

“不如暂且韬光养晦,待到用兵之际,一展宏图,届时,我会赠予你一些兵书,供你研读学习,并要求你详尽研究大秦周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乃至海战战术,大秦的未来疆域拓展,必有你率军征战、立功扬名之时!”

听罢此言,韩信呆立原地,心中原本的恐惧情绪转瞬化为了震惊。

他从赢烨的话语中明白,赢烨所图甚大,竟是意欲拓宽大秦版图!

这……

韩信身躯禁不住颤抖起来,内心涌动着无法抑制的激动之情。

这……这是……真的打算让我担任大将军啊!

而自己,不过是一介落魄平民,口中所述的豪言壮志,在他人眼中或许只是笑谈罢了。

可是公子赢烨,竟然相信了这些,还给予这般承诺……

这……

“殿……殿下,您说的是真的?”韩信嘴唇颤抖,难以自控地问道,他不确定自己是在问关于大将军之事,还是问及大秦扩张疆土之事。

赢烨却显得毫不在意,从容地点点头:“我赢烨何曾失信于人?”

在场众人闻言,皆心头一紧,确实,公子从未有过未兑现的诺言,说要攻占赵地便攻占赵地,说一日斩杀三个韩国人,就果真一日斩杀三人。

想来……的确没有问题……

韩信听到这话,再也站不稳身形,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赢烨深深叩首。

“殿下,韩信愿为殿下效忠,任凭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对于这一拜,赢烨并未阻止,对于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仪式必不可少。

直至韩信行完礼,赢烨才上前将他扶起,笑道:“韩兄不必过于谦卑,以你的军事才能,我岂能让你去赴汤蹈火,而是寄望你能带领大秦将士,成就千秋伟业!”

“承蒙殿下如此信任,韩信必当全力以赴,万死不辞!”韩信再次拱手表露决心。

这时,赢烨脑中响起了系统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收服曹参,大秦国运增强,获得奖励:罗网精锐步兵500人!”

“叮,恭喜宿主收服夏侯婴,大秦国运增长,获得奖励:矿盐提炼技术!”

“叮,恭喜宿主收服韩信,大秦国运大幅度提升,获得奖励:《兵法全解》一本!”

……

听到收服韩信的奖励,赢烨心中一惊,自己刚才提到要给韩信兵书,这系统立即就有了回应,还真是贴心无比。

更何况,这本《兵法全解》一听名字就知道,其中内容必定不仅仅限于三十六计,或许还融合了其他兵法精髓。

本来他还打算派人四处搜寻,然后编纂成册交给韩信。

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了——自己整理的,哪能比得上系统的馈赠?

“韩信,稍后可到我府邸一叙,我那里藏有一部兵书,相信对你必有裨益!”

赢烨转身对韩信叮嘱道,这部兵书自然不适合此刻拿出来,那样容易引人疑窦。

韩信听闻此言,满脸喜色,作为热衷领兵之人,他对兵书有着极大的兴趣,但由于囊中羞涩,平日里接触到的兵书屈指可数。

刚才他还以为赢烨只是客气一番,没想到赢烨竟如此郑重其事,喜悦之情顿时溢于言表。

“多谢公子厚赐!”

“无需多礼!”

赢烨随意摆了摆手,随后扫视一圈周围众人:“今日有幸见到诸位贤才加盟我大秦,实乃我大秦之幸,稍后各位都请到我府上,咱们共襄盛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此语一出,在场众人心中皆是欢腾不已,纷纷欢呼响应。

队伍正欲启程,一直在旁静观其变的王离,这时走上前来,贴近赢烨耳边低声道:...

“殿下,还有一位您尚未见过。”

“哦?”

赢烨微感疑惑,不明所以。

王离则指向队伍后面的一辆马车,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你懂的”意味。

赢烨一时愣住,原本他以为那马车上装载的是萧何等人的家眷。

因此也没有过多追究,毕竟他的重点始终在于萧何等人身上,没必要大张旗鼓。

没想到,马车内居然藏着……她!

当初他只是一句戏言,却不料王离竟真的将其带来了。

“是她?”

“没错!”

王离点头示意,并向守在马车周围的士兵挥手示意。很快,一位梳着发髻,穿着明显优于韩信等人的华贵衣衫的中年男子,匆匆忙忙地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其后,一名妇人携带着两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和三个少女也随之落地。

显然,这是一个七口之家。

见到赢烨的目光,中年男子吕文赶忙上前跪倒:“小民吕文,携全家参见殿下,适才见殿下交谈热烈,不敢打扰,还请殿下恕罪!”

吕文话音刚落,后面的妇人和五个孩子也跟着一同跪下。

不过他们脸上的表情并不愉快,显然,吕文一家被带到咸阳的过程并不愉快。

赢烨对此并未责怪,毕竟人家全家被人带来咸阳,无异于遭到了强迫迁徙。

放弃原有的家业,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谁能感到高兴呢?

但他目光不断在三个女孩身上打量,犹如在挑选珍贵物品一般。

“你们之中,谁叫吕雉?”

赢烨在城门口接见士子的消息,不出所料地在咸阳权贵官员中迅速传开。

城门处本就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此事自然无法隐瞒。

权贵

众人起立,彼此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继而一齐低下头去,无人言语。

大殿内顷刻间陷入一片死寂!

冯去疾更是微微阖上了双眸,仿佛沉睡一般,而李斯的目光则不时地在冯去疾面上扫过,犹如发现了什么引人注目的景象。

待了一阵,赢烨手中竹简批阅完毕,他抬眼环顾四周,见群臣皆沉默无语,不禁流露出一丝困惑。

“今日……诸位大人并无要事上奏吗?”

众臣心头一紧,感觉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但依然没有人开口,因为他们明白,今日赢烨必然有重要之事宣布,且此事与朝廷人事任免息息相关。

此刻插嘴,并非明智之举。要知道,如今他们的朝会讨论的核心议题就只有一桩大事!

那便是官员的选拔问题!

既然公子已有定夺,他们再横加意见,万一与赢烨的想法相左,岂不是自讨苦吃?

看李斯与冯去疾这两位丞相都选择缄默,众臣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面对仍旧静默无声的大殿,赢烨淡然一笑,随后对旁边侍立的太监吩咐道:

“既然如此,那就传萧何等人进殿吧!”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全场官员身形皆是一震,冯去疾立刻睁开眼睛,李斯的脸色也变得庄重无比。

果不其然,该来的终究是要来!

伴随着太监的一声宣召,大殿门口鱼贯进入一群年轻才俊,领头之人正是萧何。

韩信则面无表情地跟在众人身后,除了面对赢烨,他对所有人都保持着一种冷漠的态度。

“微臣萧何,参见殿下!”

萧何率先行礼,身后众人也随之躬身施礼,顷刻间,整个大殿内响起了连绵不断的参拜之声。

“平身。”

赢烨抬手示意,让众人起身。

与此同时,满朝文武的目光亦纷纷投向萧何等人身上,他们上下打量着这些陌生面孔,低声议论的声音难以抑制地响起。

刚才那一阵参拜,令官员们清楚地意识到,在这群人中,并没有他们熟悉的名字,

甚至对他们来说,这些人完全没有任何印象!

也就是说,赢烨果真找来了一批来自乡野的士子,或者说,是出身寒微之辈。

再看看他们身上的穿着打扮,那份落魄的样子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身份竟然也能踏入这庄严的大殿之中?

还能与他们这些权贵共议国家大事?

不少人心中升起一阵羞愤,这分明是对勋贵阶层的一种侮辱,全然不顾礼仪尊卑!

然而高台之上的赢烨却始终保持着和煦的笑容,似乎并未察觉到众人的脸色变化。

轻咳两声以示安静后,他徐徐开言。

“诸位同僚,正如冯相所言,官员之事关乎我大秦根基,不容丝毫疏忽懈怠!”

“近日我们对此事的探讨未见明显进展,故我特意派人遍寻天下有识之士,如今他们已齐聚咸阳,空缺职位也就有了合适人选,今日便正式任命上任!”

听着这话,满朝文武无不瞠目结舌,瞪大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

尽管他们心中早有预感,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之际,仍忍不住感到震惊,因为赢烨这番话显然是已经做出了决定,并未与他们商量分毫。

这般强硬霸道吗?

即便陛下,在官员任免上也会走过场,而赢烨却是连表面功夫都不屑于做!

众臣惊愕之余,站在赢烨身边的太监已翻开一份奏折,朗声宣读起来。

“萧何暂任御史丞一职,曹参暂任谏议大夫一职,韩信暂任骑郎中将一职,夏侯婴暂任左卫士令一职,周勃暂任太仆一职,吕青暂任平准令一职……”

一串长长的任命念完,已过去半柱香的时间,官员们赫然发现,赵高离世后留下的所有官职,已被填得满满当当,连一口汤水都没有留给他人。

他们原本还抱着能分一杯羹的幻想,此刻彻底破灭。

这分明是要独揽朝政大权啊!

于是乎,百官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最前方的李斯与冯去疾,毕竟,在当前朝堂之上能够发声的,也只有这两人而已。

至于其他人,倘若敢在此刻出声,结局只有一个……

无需众人提醒,冯去疾此刻已然按捺不住,先前他与大家想法一致,认为殿下至少会给他们留点甜头。

结果现在的情况告诉他们,不仅汤喝不到,连碗都被收走了!

阅读大秦:父皇,我真不想监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秦:父皇,我真不想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