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虞攒功德》

61. 第 61 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我在大虞攒功德》全本免费阅读

“公主,到了。”随着红霄的话,车帘子被掀了起来。

季珝走出一看,只见得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府衙,府衙的外墙有些发黄,屋顶上的瓦片也都长满了大片的青苔,大门上的斑驳痕迹也无不显示这是一座上了年纪的府衙。

这便是交州的府衙了,也是她往后五年的办公场地了。

府衙外还站着一行人。

季珝扫了一眼,那些人大都是捕快打扮,只一人穿着一身官府,看来这人便是这交州府衙的知州了,也是这交州府衙唯一有着正式官职的人。

交州因着地理情况,因而会来此当官的人要么是造贬要么就是背后无甚势力,再加上季珝当初和庆明帝的约定,因而现在这交州府衙除了这一人,其他岗位都是空的。

且仅剩的这一人能力据说也比较普通,但是季珝要的就是这样。

要说治理一地,季珝当然不觉得自己能够比得过别人,哪怕她有着前世的记忆也不行,毕竟前世她也没做过这行。

因而她来到交州的主要目的就是搞发展以及选取合适的女子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因而一个能力普通但是又熟知交州事务的知府还是很有必要存在的。

“下官刘望书拜见九公主殿下。”

刘望书看着从车上下来的女童,知道这便是九公主了,便马上迎了上去。

季珝看了他一眼,个子不是很高,身材略微有些瘦弱,年纪大概是三十五到四十的样子,神情也有些惴惴的,眉宇间还透露着点儿迷茫。

嗯,季珝大概了解这人是个什么性子了。

“刘大人请起吧!皇兄的诏书您应当已经看到了。”季珝率先问道。

闻言,刘望书先是一怔,随即点头:“陛下的旨意,臣已经收到。”

话虽如此,但是刘望书心中还是颇为不解的。

旨意上说今后九公主便接管交州了,这个不难理解,但是难以理解的是往后交州的政务安排就要交给九公主来处理了,让他也要听九公主的令。

这要不是庆明帝不在眼前,刘望书好想问上一句,陛下您是认真的吗?

这交州虽然是个偏僻的不能再偏僻的地方,可好歹也是大虞的国土,就这样交由一个十岁小儿去玩耍,这是认真的吗?

但是不管他心中有再多的想法也没用,他是微末出身,又不擅长官场上的迎来送往,因而才被人排挤到了交州这么个地方。

因而面对圣上的旨意,他也只能够全盘接受,只希望九公主只是一时新鲜,并不会真的插手交州政务。

季珝可不知道这短短的时间里他就能够想到那么多,她听到刘望书的回答后十分满意。

她看了眼有些破败的府衙,扭头看向刘望书。

“刘大人,麻烦您带路带我参观一下这府衙吧!”

“那公主这边请!”

府衙外面看着不显,但好歹也是一州的办公场所,所以还是挺大的。

府衙分为了前院和后院,前院办公,后院则是给知州及其家眷居住的地方。

眼下后院正住着刘望书的家眷。

逛了一圈,季珝对这个知州府衙也算是有了了解。

“今日先这样吧!我先带着人回去修整一下,明日再来向刘大人您了解这交州的情况。”

刘望书赶忙道:“明日恭候公主大驾。”

车队又开始动了起来。

交州府衙设在了交州的中心地带,但是因着整个交州都并不富裕,因而哪怕是中心地带也看不到多少商贩。

这一路走来,除了由朝廷出钱修理的那条路还算光亮,其他不管是住宅还是商铺都灰扑扑的,完全没有商业街的那种光鲜亮丽。

甚至这城中的住宅也还有茅草屋,这一景象着实让季珝明白了这个地方到底有多穷。

“萧瑾,程先生,红霄,碧荷、碧桃你们觉得这地方怎么样?”

季珝放下手中的帘子不再往外看,而是看向跟着自己过来的这三人。

红霄和碧荷、碧桃就不必说了,她们一个是她的护卫,另外两个是她的侍女,跟着自己很正常。

程溪的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顺京及周边的报社都已经走上正轨了,他也培养出了不少的好手,便是他不在,报社也能够顺利发展,他便可以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跟着她来开荒。

然而萧瑾跟过来就是她完全没想到的了。

堂堂国公府的公子,金尊玉贵的,何必跟着她跑这大老远的来开荒。

她还记得萧瑾的回答是‘顺京太无聊了,跟着你有新鲜事折腾,可以不那么无聊。’

但是季珝总觉得事情没他说的那么简单。

但是看着这个近些年越发朝白切黑方向发展,但是面上却一副翩翩少年郎模样的萧瑾,季珝很明智的没有继续问下去。

他愿意跟过来,她还白得一个帮手,便宜的是她,管那么多干嘛。

五人听闻季珝这样问,红霄先道:“穷,这地方太穷了。”

碧荷与碧桃也纷纷点头,这比她们小时候的待的乡下老家的县城都要穷些。

程溪补充道:“不但穷,人口也少,还有很多山民,且本地的宗族观念比其他地方也要强盛些。”

季珝点点头,交州的情况,她也托人调查过,和程溪说的大差不差。

她将目光看向萧瑾,“你觉得呢?”

萧瑾今年十六岁了,看着是一副翩翩少年郎的模样,闻言他略抬了抬头。

潋滟的桃花眼配上那张俊美却不失英气的脸顷刻间出现在了季珝的眼前。

‘哇哦!’季珝不动声色的在心中感慨一句。

‘这人倒是越长越好了,也难怪他在顺京有那么多的小迷妹。’

‘等等,不会吧!’季珝想到一个可能。

因为萧瑾的长相以及家世,因而他这几年来可谓是顺京各个夫人、小姐眼中的金龟婿。

每每出门都能够遇到女子大献殷勤,也搞得他烦不胜烦,一度连国公府的门都不想出了。

但是即便如此,那些夫人、小姐的父兄也会经常下帖子给他,便是在家也不得安宁了。

萧瑾不会因为这个原因才想着跟她来交州的吧!

季珝觉得自己真相了。

正当季珝胡乱想着的时候,萧瑾已经看向了她,他略挑了挑眉轻声道:“我觉得这地方虽然穷了些,但却也有着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

其他人听了这话齐齐将目光看向了萧瑾。

萧瑾轻笑出声意味深长道:“穷则意味着这地方古往今来少有变动,少变动就意味着这里有无限的可能……”

众人听了这话,都埋头沉思起来。

季珝也不例外,她想到了自己对这地方未来的打算,不动声色地挑了挑眉。

确实如萧瑾所说的那样,这地方有着无限的可能。

一行人在马车上稍稍谈论了一会儿,马车就到地方了。

这是季珝在交州的府邸。

历来皇子也好公主也罢,只要是有封地的主儿,那么在封地处便少不了住所。

季珝也不例外,她这间住所是三年前开始建造的,那会儿季珝与庆明帝刚商量完此事。

但是因着事情还未明朗,因而建造这府邸的费用全由庆明帝一人所出。

因而在规模上来说,这府邸不算大,甚至对比公主应有的公主府来说,可以算的上寒酸了。

但是只住他们这群人的话,却是完完全全够的。

府邸是一所三进的院子,分为前院、中院、后院。

每一进院子里面都包含了东西两个院落,中间有花园隔开,甚至第三进院落中间还挖了个小湖,放了些假山,假山流水外加树荫,看得人十分舒适。

程溪和萧瑾是作为季珝的属官一并过来的,因而住在公主府里也理所应当,一行人没在选择院落上多纠结,各自选了个自己喜欢的院落便住下了。

舟车劳顿许多日,季珝没心思再折腾其他,收拾了自己,随意吃了些东西就睡过去了。

一觉醒来,已是天光大亮。

想到接下来还有许多事要忙,季珝压住了自己想要睡回笼觉的想法。

她快速地洗漱然后吃早膳,吃完早膳后与萧瑾、程溪一起坐上马车朝着府衙的方向去了。

等他们到的时候,刘望书已经在府衙内等着他们了。

四人昨日都是见过面的,因而季珝也不废话,直接便开了个小会,会议的整个过程就是刘望书讲诉他所知晓的关于交州的所有事务,而季珝他们三个从中汲取相应的信息。

一场会议下来后,季珝对交州有了个更深的了解。

手中的炭笔在五指间来回逡巡着,季珝的眉心紧紧皱着,其他两人神情也都差不多。

刚讲述完的刘望书看着三人这严肃的表情,心里就是一个咯噔。

他小心翼翼的出声:“公主、萧公子、程先生,我讲完了。”

季珝点头:“我知晓,你等下,等我理一理我的思路,再看看要从什么地方说起。”

刘望书便不再开口说话。

又过了约莫一刻钟,季珝眉心的褶皱逐渐松开,她的表情也放松了些许。

她拍了拍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给吸引了过来。

“我总结了下,交州面临的问题,总共有以下这几点,第一,交州交通不便。第二,交州本地商贾稀少,外来商贾也不愿意来交州。第三,交州人口不多。”

“而这三点当中,第一点现在已经不能算是明显的问题了。”

季珝停顿了下,又继续说了下去。

“而第二点,商贾少,我觉得有这两个主要原因,一来交州本地没有什么特别出名的东西,缫丝织布比不得鄞州、奇珍异宝比不过梧州。”季珝随意举了两个例子。

“二来则是本地百姓因着毒障、道路等问题,银钱不丰,外地商贾过来除了要面临这些问题,往往带来的东西还赚不到钱,久而久之,外来商贾便少了。”

“现在道路已经修好,愿意过来的商贾也应当会变多,但是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那便是交州没有特产,商人们来一趟交州除了将带来的货物卖与交州百姓,肯定也是想着能够从交州带些特产买到其他地方,如此才不枉他们来一趟。”

季珝看了他们三个一眼,萧瑾和程溪都认真的点点头,刘望书却有些茫然。

她没管那么多,听不大明白没关系,慢慢来,总有一天能够跟得上的。

“而第三点,人口的问题,本地的百姓确实不多,但是刚刚依照刘大人所说,那毒障丛生的山林当中还有不少的山民,若是能够让他们下山,那么在人口上便能够丰裕不少。”季珝的目光看向刘望书。

“刘大人,可知他们为何不愿意下山?”

刘望书闻言,迷茫的神色散去,脸上挂上了苦涩的表情:“公主有所不知,这交州主要以丘陵地形为主,平原稀少,因而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也少——”

“山民们在山上没有户籍,不需要交税,但是下山后,这些便避免不了,然而山民们下山也没有田地,便是开荒也少有土地给他们,所以——”

季珝听到这里,她已经听明白了。

然而随着她听明白后,她有了个更大的疑惑,于是她道:“梯田呢?梯田——”

话还未说完,她猛然反应过来,有如今这个情况,那么梯田肯定是还没被发明。

“梯田?那是什么?”

季珝抬头,就见到刘望书用疑惑不解的神情看着她。

季珝开口:“我在书中曾见过一种田地,那些田地犹如楼梯一般建造在丘陵上,一阶一阶的,据著书者所说,这样的田地特别适合建造在丘陵之上,我想——”

季珝目光灼灼:“若是交州也能够建立这样的田地,刘大人,你说那些山民们会不会愿意下山。”

在山上建造田地,刘望书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但若是真能够在山上建造田地,田地多了,那么百姓的收成也能变多,这样一来——

想到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刘望书的呼吸都不由地沉重起来。

他诚挚又热烈的目光看向季珝:“公主,若是此法可行,我想那些山民们肯定会愿意下山的。”

季珝展露了个灿烂的笑容:“那行,这件事记上,过些日子就将它提上日程,我们接下来说说商贾和特产的问题。”

说到这个话题,刘望书的神情又变得愁苦起来。

“公主,这交州自古以来就十分贫瘠,茶叶、丝绸

阅读我在大虞攒功德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我在大虞攒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