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第24章 走进林家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说话间,杨辰跟着爷爷走进了生产队的晒谷场。

这个面积有一亩多的晒谷场上,晒满了黄灿灿的稻谷。

晒谷场周边堆满了脱了谷粒的稻杆,上面有七八只鸡鸭在翻着稻杆里面遗漏的稻谷。

新鲜的稻草在高温天气里,依然散发出一阵阵特有的清香。

从晒谷场的旁边走过,那股带着稻草清香的气息直扑鼻孔,让人感觉到有说不尽的舒服。

在晒谷场后面一百多米处,就是爷爷今天中午要落脚的地方。

林家的大门敞开着,应该有人在家。

还没有走近门口,爷爷就亮开嗓子大声喊道:

“亚德,有人在家吗?”

听到门外有陌生人的声音,林亚德的父亲林立文赶紧从屋里跑了出来。

“有啊,是杨阿公呀,亚德今天不在家里,你们进屋里坐吧。”

林父看到杨阿公跟着的人问道:

“后面跟着的人,是你的孙子吧?”

“是啊,他叫杨辰,是我的大孙子。今年刚毕业,暂时还没有什么事情做,我就带着他到外面来走一走。”

“也好啊,让小青年见一见世面。”

林立文也很赞同杨爷爷的想法。

杨辰紧跟爷爷的后面,走进了林家屋堂。

房子是由五间泥土房组成。

看样子,房子建成的年代应该是在七十年代中后期。www.oaksh.cn 热血小说网

这种房子的墙体比较厚实,有五十厘米厚。

它是用当地的黄泥土再配上少量的石灰河沙子,用木棒将泥巴冲成一板泥土墙。

也有人叫这种房子为“冲土墙”房子。

这种房子的特点是冬暖夏凉,缺点就是墙体容易有裂纹,抗拉强度较差。

在建造这种房子时,师傅会在两段墙的连接处放置竹片,以增加拉力。

这种房子,在当地也算是有点钱的家庭,才有能力进行建造。

一栋五间房子,两边的四间房子都是住人的,中间是客厅堂。

中间的客厅堂面积,相比于旁边的四间房要大一些。同时,它也是初一、十五和逢年过节,从事祭拜和供奉列祖列宗的地方。

厅堂亦摆放有几张凳子,供自家人或来客就坐。

“你们先坐着休息一下,喝一些凉开水后再去吃粥,我马上到厨房煮饭。”

爷爷放下担子,自己和杨辰坐在凳子上歇息一会儿。

没一会,主人端上了一大脸盆白米粥,还有两双碗筷。

接着,女主人又在自家的酸坛里捞起了藠头酸。

看到一大碗爽脆可口藠头酸放到桌子上,还没动筷子,杨辰的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

杨辰在一旁自言自语道:

“还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吃了两次稀粥,又是酸品当菜。虽然开胃口,只怕是越吃肚子越饿噜。”

杨辰说的没错,吃酸消化很快,再说,一个多小时前,才在章家吃了两碗粥。

一转过背,肚子又有饥饿感了。

何况,杨辰正在处于长身体的年龄。

“立文,亚德今天不在家吗,怎么没有看见他?”

爷爷一边吃粥,一边打听林亚德的事情。

爷爷以往来到林家,都是亚德在接待他。

“他现在找到工作了,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他做工的地方是在山梨公社的饭店,也就是街上卖粉的那个地方。”

亚德的父亲林立文轻声说道。

“那也不错啊,离家又不算远,只有几公里的路程,来回也很方便。”

爷爷一边吃粥一边附和着。

“亚德在饭店做工工资不是很高,一个月也就三十几块钱这样,中午在那里吃一碗粉。但是也有一点好处,就是我们家里有多余的柴火就可以卖给饭店。一个星期卖一担柴火,一个月也可以多得十几块钱。”

说到这里,林父流露出一脸的自豪感。

“一个月能找得到四十多元,家庭的事情就好安排多了。”

阅读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