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196章 立督查院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望舒楼顶层,当那一声“周仲蛮子来了”响起之时,整个顶楼鸡飞狗跳!

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趋炎附势之辈,面对真的敢杀人,能杀人,而且还可能灭族的周仲蛮子,大家都不敢比谁的脖子硬。

甚至不少心中有气节的儒生,都气得直发抖而不敢轻易说话,他们身死是小,以周铁衣的性格,绝对不会祸不及家人!

不少人慌张地甚至冲到了阳台处,想要翻墙遁走,但看到外面两百余尺的高空,甚至开始埋怨组织的人怎么将地方定在这上不去,下不去的望舒楼了。

王七星作为组织者,更是亲身经历了一回周铁衣杀人,他低喝道,“快将这些纸都烧了!”

不能够给周铁衣留杀人的把柄!

众人一听,立马反应过来,周铁衣的目的是参政,所以这两个月来,就算想要杀人,都会给杀人的理由,至少让百姓们心服,不然以后谁听他的政令,难道一直杀人不成?若是那样,圣上都容不下他。

一张张锦绣文章飞速被火焰吞噬,当然有几个真的脖子硬的,这其中就有王明义的师弟,当初在太学院都敢呛声周铁衣的书生苟义深。

不知道是不是喝了酒的缘故,他高呼道,“诸位如何做此慌张状,我等在此,今日就要以一死来彰显他周铁衣的狼子野心,好叫天下人知晓!”

他周围的人,包括刚刚侍奉的美婢,都一脸看疯子的样子看向苟义深,甚至退开,形成一个空圈,你想要找死,别拉着我们陪葬啊。

在阳台处的王明义看到刚刚的莺歌燕舞,转眼化作了鸟兽奔散,顿时长长叹息一声,然后走了过去,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王明义右手一甩,形成一根浩然正气凝聚的短棍,然后对着师弟苟义深后颈就来了一下。

哐当一声,苟义深就倒在地上。

王明义下手有分寸,浩然正气不同于普通的木棒,刚刚只是封了苟义深的心神。

周围的人目光更加古怪了。

先出了一个拉着众人去死的苟义深。

又来了个从后偷袭师弟的王明义。

车文远这个大儒教的徒弟怎么这么奇怪!

王明义对众人拱手说道,“我师弟刚刚酒喝多了,所以说胡话,现在晕过去,就好了,诸位不要放在心上。”

说罢,也不理会众人,拖着自己的师弟,就往阳台走。

一直宅看戏的崔玉也看得目瞪口呆。

等王明义到跟前,才讪讪笑道,“明义兄真是手段非常啊。”

王明义看了一眼昏过去的师弟,叹息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两人说话之间,周铁衣到了!

阿大直接一脚踹飞了大门,哐当一声,门破碎倒地。

周铁衣身穿白虎斗麒麟锦衣,头戴金冠,浓墨长眉一挑,笑道,“诸位,这文会怎么能够少了我这位绝代诗仙呢?还是说诸位看不起我周某人?”

他一步踏入正厅,再一步踏向众人。

无形的气浪以及心神上的压迫传开,即使文士之中有凝聚浩然气者,有法家洞幽者,有名家言实者,亦不敢相撞,只得步步后退,一时间满堂灯火,黯然失色。

王明义叹息一声,这个时候他反而走了上去,对周铁衣抱拳说道,“周总旗既然前来文会,何必动武?以文压人,得天下民心,以武压人,逞一时之快。”

文会上的其他人侧目看向王明义,刚刚还在心里暗讽王明义从后对师弟出手,只敢躲在一旁当缩头乌龟,但现在王明义站出来,替所有人挡在周铁衣面前,顿时让刚刚的人心生愧疚。

周铁衣没有顺着王明义的思路,反问道,“但我先动文,得了天下民心,再动武,将尔等踩在脚下,也是可以的啊,文武并用嘛,你儒家不是一直提倡吗?”

王明义沉默了下去,就算他语言再犀利,只要周铁衣想,今天这事就很难善了,只是最终付出多少代价而已。

一刹那间他没有想着自身安危,反而思考着以后如何约束周铁衣这头‘猛兽’。

周铁衣看到王明义沉默的表情,忽然笑道,“逗你玩的。”

一时间,整个大厅都能够听到轻轻的呼气声。

周铁衣拍了拍身边陈大兴的背,“不跟伱的义哥说两句?”

周铁衣一拍陈大兴的背,顿时将满堂的目光聚集了起来,一位位官宦子弟,天才修士从内到外审视着这个站在周铁衣身边的小子。

褐色露膀短褂,灯笼裤,草鞋,文不成,武不就。

一个个评价落了下来,让这些眼神之中不自觉地带着几分讥讽之色,周铁衣厉害是厉害,但周围除了武人,竟然无一名士相帮。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所以然也。

在这些强大审视的目光中,陈大兴这个普通的十五六岁的小子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只能够用渴求的眼神看向王明义。

王明义也不说话,他顿时明白,周铁衣今天来的目的是自己,而不是这满堂儒生。

果然,周铁衣接着笑道,“怎么了,义哥儿?是有了旧朋友,就忘了新朋友是吧?之前你不是喜欢带着陈大兴吗?今日参加文会,怎么不带着他了,他不会到你那边去,你不会走过来啊?还是你觉得……他不配!”

周铁衣最后一句话,如同刀子,直接插向了王明义和陈大兴的胸中。

“儒家所言,士农工商,你王明义是士,而且是上士,如何能够和下工交朋友?你就算愿意,在场的‘老朋友’们可能都不愿意吧?”

周围的儒生们皱眉者比比皆是。

王明义是怎么结识这个‘新朋友’的,他王明义是怎么交朋友的,还有他是不是已经暗中被周铁衣收买……

诸多问题纷至沓来。

现在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他们和王明义接纳陈大兴,但这违背本心,而且这样一做,必然顺着周铁衣的意思,之后周铁衣还有什么手段使出来,大家都难以揣度。

王明义停在原地十几息,然后对着陈大兴说道,“是我今天考虑不周。”

随后他一步步走到陈大兴身边。

王明义的选择让在场的儒生们既佩服又不服气。

佩服王明义是个有担当的人,但是却不服气王明义居然为了陈大兴,放弃在场众人。

这颗钉子插了下去,就算平日里大家保持着和睦,但是总会在关键的时刻想起这件事。

道不同,不相为谋。

王明义做出了选择,周铁衣犹不满足,看了看大厅中央的紫檀大桌,上面笔墨纸砚俱全,就是没有一张文章,刚刚进来的时候,空气中也有一股烧焦的气味。

“诸位,我听望舒楼主说,这上三层得留墨宝,你们怎么到现在连一篇文章都没有写出来?还是说刚刚写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一位名家修士压制着心中的火气,开口说道,“刚在楼上,听闻了周公子要来,自觉写的文章不通顺,所以烧了,现在等着你来写呢!”

众人听到此话,纷纷附和起来,“此言即是,听闻周公子有‘绝代诗仙’的美称,文章写下来,必然名传千古。”

“何止是名传千古,后日《天京报》和《醒世报》必然争相刊载!”

最后一句捧杀之语到了点子上,大家笑而不语。

周铁衣写诗厉害,他们知道。

但是一首诗能够同时上《天京报》和《醒世报》却难上加难。

因为周铁衣给自己报纸定的基调就是白话文,而《醒世报》则是书面文,这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就算让大儒来了,也难以两全。

周铁衣呵呵一笑,就等着你们这一句话呢。

他拿起狼毫,提笔就写。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全诗无一句高深之语,完全的白话文,但是却雅俗同赏,能够同时刊登在《天京报》和《醒世报》之上!

周铁衣写完这首诗,站在他身边的王明义几人也读完了这首诗。

王明义眼中的光彩黯淡了下去。

无论周铁衣是事先有准备,还是诗才天授,在诗词一道上,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绝代二字。

周铁衣放下笔墨,环顾四周,“记得明天的《醒世报》上加我的名字,让天下人看看,文章该怎么写!”

他笑着说道,“都来看看吧,觉得比得上我的留下,比不上我的,都滚蛋!”

“对了,下去的人记得给望舒楼的人说,以后谁想要用这上三层,就以我这首诗作为标准,若做不到,那就是他望舒楼欺我周铁衣!”

周铁衣没有说欺他的后果是什么,但大家都听出来后果很严重。

周铁衣离开了檀木桌,众人才围了上去。

当看完全诗之后,又是长久的沉默。

以前他们文会之时倒是经常说好诗可以下酒,但今日见了这雅俗共赏的好诗,却忽然觉得美婢失了颜色,美酒失了滋味。

原来好诗不仅可以下酒,也可以伤人。

若只是比诗词,他们倒是有几分自信,但以如此浅白的语言,写出这般壮阔,非胸中有沟壑不能为之。

众人看完之后,一个个离开,当王明义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陈大兴硬着头皮,上前对周铁衣说道,“二少爷,我不懂诗词,也想要离开。”

周铁衣目光看了过去,并不觉得意外,笑道,“记得明天准时上工。”

本来已经准备挨一顿揍的陈大兴听闻此言,顿时又惊又喜,对周铁衣道了声谢,然后三步并两步,快速追上了离开的王明义。

王明义停下来了脚步,看向陈大兴,轻声说道,“你现在还有选的机会,跟着他,远比跟着我好。”

陈大兴憨厚的笑道,“义哥刚刚愿意跟我站一起,我总不能够现在丢下义哥吧?”

他顺手指了指前面的儒生们,他们根本没有等王明义的想法,这隔阂生了,自然就破镜难圆。

王明义站在原地,想了想忽然笑道,“我记得朱雀城有家麻辣烫收摊很晚,要去吃吗?”

陈大兴用力点头,“嗯!”

等众人都散去,整个望舒楼似乎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周铁衣凭栏吹风,看向下方青龙城纵横笔直的街道,两旁的地灯如同大地脉络,一盏盏熏黄的灯,就像是树上开满的繁花,点亮整个微醺的夜色。

他的身边,何启功让开半步,也沉醉在这夜色之中。

周铁衣赏了一会儿夜景,才转头看向何启功,“这天京声色犬马,比之山铜府如何?”

何启功微微一愣,然后才恭敬地回答道,“山铜府远远不及。”

不仅景不及,人也不及。

······

承恩殿中,今日又是三日一次的小朝会。

只不过今日殿中的奏折,比往日多了五倍!

尉迟破军翻了一会儿奏折,所有的奏折都是在讲一件事:

《天京报》祸国害民!

尉迟破军看了一会儿,然后放下手中的笔,第一次占据主动,对董行书和青空规笑道,“今日奏折该如何注?”

两人沉默了很久,看向如同小山一样的奏折。

这奏折怎么注都是错,甚至不注也是错。

但他们两个却拦不住写奏折的人。

“像之前一样上呈。”

董行书开口道,他今日格外的沉默寡言。

午后。

圣上从宣法殿出来,走到御书房内,天后如往常一样恭迎。

圣上看了一眼堆积成山的奏折,问道,“今日出了什么事?怎么奏折这么多?”

天后回道,“也没出什么大事。”

圣上坐了下来,天后立马将奏折递了过来。

第一本奏折,打开。

论《天京报》十罪!

圣上皱着眉头看完。

第二本奏折,打开。

参《天京报》狡借圣意。

圣上心中有些烦躁,翻得更快。

第三本奏折,打开。

风闻奏事周铁衣极其乱党之祸。

······

夏日的蝉鸣之声聒噪起来,御书房内,即使四季如春,大夏圣上的心情也烦躁如外面的蝉音。

忽然,他厉声道,“苏洗笔!”

苏洗笔赶忙跪在地上。

“去把冯子宽找来,把外面的蝉抓干净!”

“遵旨。”

苏洗笔赶忙应下,走出了御书房。

这个时候,天后才开口道,“不过是几只败犬之言,圣上不必放在心上。”

大夏圣上怒极而笑,看向比往日多了五倍的奏折。

“平日里叫他们关心军国大事,他们写不出一篇狗屁文章出来,今日为了参别人一本,他们写的文章能够将朕淹了!”

“朕倒是要怀疑,他们究竟是想要参周铁衣,还是想要累死朕!”

天后沉默不语。

与圣上生死有关的话,即使大殿之内,现在只有他们两人,她也不能够答。

圣上又拿起之前留中不发的青空规的奏折,直接扔到奏折堆中,看着如同一片黑云的奏折堆,他冷笑道,“之前朕的总旗说百姓有乌云蔽日之忧,但现在看来,何止是百姓,朕也有乌云蔽日之忧啊!”

过了一会儿,冯子宽赶到,外面的蝉鸣声已经完全消失。

“今天的《天京报》如何?”

圣上早已经回复了往日的神态,状似随意的问道。

冯子宽老实回答道,“按照周总旗定下的计策,今日十三万份应该都卖得出去,之前的三十万份也已经完全贩售,现在印刷局正在赶点,多印一百万份传播天下呢!”

圣上如今花在修道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对于天京信息了解的时间越来越少。

他沉吟了片刻,“《醒世报》呢?”

冯子宽眼中带着讥讽的笑意,“听说卖了三千份,其中两千多份,还是太学院的学生们买的。”

“掩耳盗铃之辈!”

大夏圣上评价道,然后对苏洗笔说道,“拟旨!”

苏洗笔赶忙从圣上的书桌上找到笔纸两物。

而后听圣上说道,“诛神司总旗周铁衣办报纸有功,使上谕下达,教谕天京百姓,擢升为诛神司督察使,立督查院,督查百姓风闻,望尔勉励!”

有功就赏。

上次周铁衣小卒过河,拖延住梅清臣化为美玉的时间,大夏圣上即使觉得周铁衣做得很不错了,但还是只能够暗赏珍宝华服。

因为周铁衣无论是让梅清臣吃饭,还是杀车文远,都不能够成为明面上的奖赏理由。

当然大夏圣上想要破坏这明面上的规矩也容易,只不过需要付出代价。

毕竟这规则最大的受益人和维持者,就是他本人。

但这次不同,《天京报》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三十万份和三千份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用这个作为明面上的奖赏,于情于理都合适。

更厉害的是奖赏内容。

督察使,这是一个听名字就知道权柄的官职。

更何况圣上还有两个额外的奖赏,第一就是立院权,这赋予了周铁衣完全自己招募下属的权力。

第二能够立院为一院之长的,最少都是从五品官员,而从五品官员,就已经能够上朝参加早会了。

而能够上朝,即使只是朝堂上最小的官职,但也意义重大,代表着内外两个世界。

苏洗笔记下关键信息,剩下的就只需要润色了。

下一章在晚上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鸟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

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我在大夏窃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