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桃李满国士》

44 扫盲的意义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翌日清早。

刘光奇带着弟弟刘光天在两个天井改造的小院子中练武。

本来他只是自己练。

但这小子看到了也兴致勃勃地要跟着练。

刘光奇便先教他桩功。

看看他有没有定力坚持下来。

“大哥,我什么时候才能跟你一样练拳啊?这桩功累死人了。”

刘光天面对着墙站桩,小脸上已经是通红一片,双腿就跟筛子一样抖着。

“什么时候你能站稳一小时,什么时候就可以练了。”

刘光奇在另一边打着八极拳的架子。

他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金环加点。

站桩对他来说没有多大作用。

“我不行了,歇会儿......呼呼,大哥,我也没见你站桩啊。”

刘光天闻言顿时泄气了,身体便支撑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那你看我站桩的时候跟你一样吗?腿都恨不得抖掉了。”

刘光奇好笑地说道。

“那我不练了行吗?”

刘光天歇了好半晌,歪着头想了想,试探着问道。

“不行,男子汉说出口就要做到,这点苦你都坚持不了,以后你还能指望什么。”

刘光奇摇摇头,果断地拒绝了他。

“好吧,今天半小时桩功我已经站完了,时不时可以去吃早饭了。”

刘光天也没有多说什么,现在他对功夫还是有着莫名的喜好。

“那你看看妈做好没有。”

刘光奇没有勉强他继续站桩。

刘光天闻言如蒙大赦般一溜烟就跑了。

小孩子的恢复速度就是快。

吃过了早餐。

刘光天自觉地肩负起照顾小老三的任务。

刘光奇则是直接去了扫盲班。

他到了没多久。

一个连的战士便迈着整齐的队列走进来了。

不一会儿。

陆陆续续地有附近的老百姓也跟着走了进来。

不但有昨天的熟面孔。

还有很多生面孔。

主要还是昨天听过课的人口口相传。

大家都夸赞刘光奇讲课讲得好。

大家都能听得懂,学得快。

很多本来对他嗤之以鼻的人也都心生好奇。

便打着看热闹的心思来瞧瞧。

刘光奇也不管他们。

只要不吵闹就行。

一上午的课很快便过去了。

刘光奇这才发现现在来听课的人多到这个小院都快装不下了。

战士们把座位全都让给了老百姓。

桌子、凳子上全部坐满了人。

院子空地也是肩并肩地站着人。

“嘿,您还别说,这刘光奇别看是个小娃娃,这讲起课来啊,有那架势。”

不知道谁突然说了一句话。

“老汪头,您昨儿个不还看不起人家呢,说人没毛,就是瞎胡闹。”

登时就有跟他不对付的人出来拆台了。

“胡说什么呢,我什么时候说过那话,我要那么想的,今儿我还能来听课吗?站一上午,腿都麻了。”

一个穿着粮站工作服的中年男子急忙辩驳。

刘光奇这时候也看清楚了这吵吵嚷嚷的两人。

看来又是一对傻柱和傻茂式相爱相杀的冤家。

“齐哥儿,你可别听他瞎说。”

老汪头反驳完还觉得不行,又对着讲台上喊道。

“没事,没事,人之常情嘛,都别吵了。”

“既然说到这了,我就多说几句。”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这个扫盲班的意义在哪?为什么军管委会支持我一个毛头小子来开班。”

“我们的红太阳他老人家非常重视扫盲运动,为什么呢?”

“因为老人家不想我们当睁眼瞎,他想让我们工农阶级也能学好文化,让我们能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

“只有我们工农阶级真正掌握了文化,才能肃清封建的、买办的、官僚的、FXS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老人家有多重视呢?接下来我给大家讲几个他关于重视文化的故事。”

“自打井冈山开始......”

...

“叔叔阿姨们,你们也看到了身边的战士们,他们训练巡逻之余,也要来上课,为什么呢?”

“因为老人家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所以,如果我们工农阶级不能掌握文化,依旧让那些旧时代的思想占据了我们的文化话语权,那我们能真正地人民当家作主吗?”

刘光奇站在讲台上,声音高昂有激情地徐徐说着。

下面的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不能!”

刘光奇的话语落下,下面的人便纷纷怒吼了起来。

“对咯,过去哪有我们这些泥腿子读书识字的机会啊,那些地主老财巴不得我们世世代代都是泥腿子,才能被他们持续地剥削。”

“老人家不愿意啊,他希望我们工农阶级能掌握文化,所以他的文章屡次提到普及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只有我们掌握了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至于有人提到我的年龄问题。”

“在这里我给大家一句古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意思就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比如我年龄比你们小,但你们依然愿意向我学习认字,学习知识,这就是不耻下问。”

刘光奇看大家都接受了刚刚的说法,又接着说道。

“好!”

下面的人得了虚无缥缈的面子,顿时就开心了。

不但大声吆喝着,而且还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可是咱学了认字儿有啥用啊?顶天儿了写信不用别人代笔了呗。”

又有人在下面发问。

“诶,这话可错了,用处多且大。”

“咱们就不说那些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了,就拿我们工人举例吧。”

“我父亲是锻工,就是抡大锤,但是想要提高锻工技术,没有文化行吗?不认字儿,看图纸都不明白,怎么提高技术?”

“还有钳工、铆工、焊工等等,哪个工种都需要文化,才能更好、更快地提升技术。”

......

“很多事情看似是经验主义,但有了文化,我们就不用卖死力气。”

“我们的战士们打仗要文化,因为文化能让他们明白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怎么打仗等等。”

“这就是文化的用处。”

“历来我们也没有这么好的时代,能让我们这些泥腿子也学到知识,国家大力兴建了各种各样的学校,支持且鼓励我们学习。”

“希望大家能不辜负老人的心血和期望,学好文化,一起建设更好的祖国。”

刘光奇当即反驳了他的想法。

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并不为奇。

有很多工人和农民都从内心排斥学习,找各种借口推脱学习。

这也是扫盲运动中的难点。

刘光奇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扫盲班中尽力打消这种想法。

阅读四合院桃李满国士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四合院桃李满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