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拾回春》

秦家有义仆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16秦家有义仆

人们在外行走时因路途遥远,携带金银十分不便,而且山贼强盗们常常借由车辙的痕迹判断行人或车队里面有没有重物,出于安全的考虑,很多人宁可缴纳些汇兑费用也愿意使用银票。

大德钱庄的分号开遍全国各地,拿着钱庄开具的银票或凭证在任何一家大德钱庄都可以兑换银两。它和其他钱庄不同的是,虽然大德钱庄也收取银票的汇兑费用,但同时他还会付给客户一定的利息,这样就吸引了众多的资金。利息比例虽然比汇兑费用的比例低,但利息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积累,每次汇兑时的费用却是按比例固定收取的,所以,对于在钱庄中长期存银的客户而言,有时累积的利息不仅能支付汇兑费用,还可能仍有结余。

秦远让芮光和十寒在小厅里守着铜皮箱,他带着温华和钱庄掌柜进了更里面的一间屋子,温华见这间屋子长宽只有一丈,装饰的极其简约,一张长案上供奉着财神,下面是一张四仙桌,桌子两侧各有一把太师椅。

秦远坐在其中的一张太师椅上,温华就在他身旁站着,掌柜亲自捧出一本账簿,翻开察验了一番,噼里啪啦扒拉着算盘演算了几遍,将数字写在一张纸条上给秦远看,秦远取过算盘自己又算了两遍,便点点头,将纸条放在蜡烛上烧着扔到桌下的一个铜痰盂里,眼见得烧成了灰烬,才将桌上的一杯凉水倒进痰盂,纸灰被水一打立时就化成了碎末。

钱庄掌柜先是开具了一张一万两的凭证,盖上钱庄印鉴,又取出一沓银票交给秦远,秦远就着跟前的算盘点算清楚,将银票和凭证用一个薄薄的铜皮匣子装了锁上塞到怀里。

二人告辞出来,叫上抬箱子的芮光和十寒,便上了一辆不知从哪里来的骡车离开了大德钱庄。

骡车上的帘子围得紧紧的,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车夫是一个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一身的皂色,满脸的怒相,芮光和十寒一前一后紧跟着车子,温华坐在秦远的对面,她摸摸铜皮箱,“这箱子这么大点儿,一个人就能抱走,不怕被人抢了么?”

秦远笑眯眯的看着她,拍拍藏着铜皮匣子的胸口,低声说道,“要紧的在这儿。”又点点铜皮箱,“您试试看,这箱子虽然看着不大,却是全铜的,本身就有六七十斤重,里面装上东西,哪里是轻易就能抱着跑的?”

“啊?我还以为只是包了一层铜皮呢!”她使劲推了推箱子,果然没能推动。

骡车行了一刻钟,来到一所不起眼的宅院后门,秦远让温华就在车里守着,留下车夫,带着芮光十寒把箱子抬了进去。

温华又等了约有两刻钟,秦远才带着十寒出来,两人换了衣服,秦远是一身棕褐色的衣衫,十寒则是一身蓝衫,二人把温华送到了客栈,恰好邓知仁也带着朝英朝益回来了。

秦远拉着邓知仁进屋说事,十寒搬了个小马扎坐在门口守着,朝英和朝益中午饭没吃两口就给人帮忙去了,这会儿不免觉得肚饿,跑出去买了一斤肉包子,拉着温华坐在院子当中的石凳上就着茶水吃着。

“二哥这事儿办的真是仗义!”朝益囫囵吞下半个包子,却噎住了,赶紧端起茶碗咕咚咕咚灌了一气儿,看温华面露疑惑,瞧了十寒两眼,挠挠头,“二哥还没跟你说?”

“说啥?”她不知道邓二哥是怎么跟这两个小子说的,只好装不明白。

“听说他们主家被人陷害躲了起来,这些人落到仇人手里要被发卖,他们主家的朋友也是二哥的朋友,就托二哥把他们赎出来,听说要背井离乡去老远老远的地方呢!”

“这样啊——”温华挑了挑眉,转移话题,“中午你们干嘛去了?”

“给人帮忙去了呗,”朝益丢给她一个包子,她接过来咬了一口,唔,还真挺香!

“刚才我们跟二哥去见了镖行里的人,好像他们回去的时候还要接买卖,”朝英吃喝完了,擦擦手,“今天还去集市上看看不?刚才问了二哥,他说晚上没什么要忙活的。”

说到去集市,朝益兴致也很高,“去吧去吧!昨天还有没逛到的地方,今儿正好去看看!”

看到性格腼腆的朝英也想要去集市,温华不由问道,“你们到底是想要买什么呀?”她眨眨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忽然想起他们在绛县县城的铁铺门前那专注的样子,不禁恍然大悟,“哦……你们是要买——刀?”

两兄弟嘿嘿一乐,立刻顾左右而言他。

“温华,你要买些什么?”

“就是啊,你不给婶子带点儿什么?”

温华端起茶碗咚咚咚喝下去大半碗,冲掉口中的油腻感,拿帕子抹抹嘴,笑嘻嘻的看着他们,“我也想去看看呢。”

秦远和邓知仁商量了一会儿就招呼温华进屋,温华顺手把石桌上的茶壶拎起来摇了一摇,对两兄弟说道,“屋里有水,我再去打些。”

进了屋,她在桌边坐下,秦远打开桌子上的一个木匣子,里面是一沓小面额的银票,从五两到二十两不等,对邓知仁和温华说道,“这里一共是三百两银子的银票,已经说好了请二郎帮忙收着。三姑娘给大嫂添麻烦了,二郎你多担待,三姑娘还小,平时买些糖果头绳是没什么问题,可这么一大笔钱放在身上到底让人不放心,万一被人盯上,反而坏事。这一二百人都要等到了茶山那边再安置,三姑娘这边就难以顾及了,不过有宋大嫂和二郎在,我们也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邓知仁道,“这些我先替妹子收着,其实妹子在我家本也花不上什么银钱,以后再大些,不管是裁衣裳还是打首饰,随她的意愿。”

温华掌心托住下颌,打断了他们的客套,“大管家,这些钱是我和宋婶还有二哥的是不是?那我想用这里面的钱给婶子和二哥买礼物行不行?”

秦远略带讶异的看着她,随即笑了,“自然是可以的。”

“那我想给婶子砌个能烧火的砖炕行不行?”

“三姑娘愿意就行。”

“那要是我买几只羊羔,等秋天的时候卖掉换钱行不行呢?”

秦远捋捋胡子,眼睛里闪过光芒,“谁去放羊呢?三姑娘不是要服侍宋大嫂么?”

温华想了想,“我可以找别人帮忙呀,愿意替我放羊的,到秋末的时候每十只就分给他一只。”

“这样也很好。”秦远赞许的点点头。

“那——”温华转转眼珠,看到邓知仁笑眯眯的瞧着她,“要是给二哥娶个媳妇呢?行不行?”

邓知仁有些撑不住了。

“哈哈哈——”秦远笑出声来,“二郎,如何?不必你我客套,三姑娘心里有数呢!”

邓知仁哭笑不得,点点她的额头,“小姑娘家哪来的那么些怪话?”

温华摸摸脑门儿,“二哥,一会儿我和朝英哥朝益哥想去街上。”

邓知仁帮她把茶壶倒满,“行,不过得等我一会儿,你们不许自己跑出去,知道么?”

“嗯!嗯!知道啦!那我去告诉他们!”她脆声应了下来,提着茶壶跑了出去。

秦远离开以后,三个人就缠着邓知仁要去集市玩,说昨天太晚了,好些东西都没看到。

邓知仁拗不过他们,便整理了一番带着他们出去了。

这一次可以说收获颇丰。

朝英朝益兄弟俩终于在一间铁匠铺里以两千三百钱的便宜价格买了两把匕首,只是对粗劣的牛皮刀鞘不太满意,可好刀鞘又卖的贵,温华建议他们回头自己想办法做一个,反正不管是木头的还是皮革的都能弄到材料,两人面上这才晴转多云,不再去烦恼囊中羞涩。

邓知仁也在这间铁匠铺里找到了一柄别人寄卖的短剑,不新,却十分趁手,一问价钱,要八两银子,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咬咬牙买下来了。

温华口袋里的就更丰盛了。去了有名的果脯点买了几斤果脯,有山楂糕、腌话梅、盐渍杨梅、蜜枣、干无花果等等。宋氏是绣花的好手,城里新式的绣花样子买了不少。另外刷牙的牙粉捡实惠的买了三盒,预备一人一盒,平时只用杨枝擦牙感觉上擦得还是不太干净。还给宋氏和邓家二哥一人扯了块浅色的夏布料子,宋氏的是浅蓝色的,邓知仁的是浅棕色的,当然——还温华她有自己的,嫩黄色的,另外还买了三块稍厚些的料子,粉紫色的,柳绿色的,以及一块胭脂红色的。一开始她还不知道要买多少,店掌柜倒是很热情,她把各人高矮胖瘦简略说了一下,人家很快就计算出需要多少布料,她就直接按照这个数字再加三尺来买,预备离开的时候,又看到店里有一些十分零碎的纱、布、绸、缎的布头要处理,小的只有两指宽窄,大的约有半个手绢大小,其中有不少还是好布料剩下的,便花了三十个大子儿都买了下来,裹了整整一包袱。她还在丝线铺子挑了好看的颜色买了整整一盒的各色丝线。

几个人帮她提着买好的东西,朝英掂量着手里裹着碎布头的包袱,很是不以为然,“你买那么多这玩意儿干嘛?”

阅读妙拾回春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妙拾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