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苍蓝暮光》

OR6-EP2:尼布甲尼撒(8)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OR6-EP2:尼布甲尼撒(8)

在信心满满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第1/1步兵营遇袭的几个小时之前的凌晨时分,凭着多年以来从军养成的本能从床上醒来而不是被下一秒随即响起的电话铃声叫醒的哈瓦少校晦气地接起了电话,心想这大概又是哪个好吃懒做的上司想要朝他摊派一些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有一伙反对派武装向着北方边境地带前进?”这消息让他诧异了好一阵,“交给美国人吧,他们比我们更擅长——”

哈瓦少校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他的上司打断了,对方语气急促地向哈瓦少校解释说,把本来能够被控制在伊拉克境内的威胁放到北方的库尔德斯坦,只会让美军对待伊拉克军队的态度变得更加恶劣。这些威胁并不是总能奏效,或者说哈瓦少校从来就不相信美军的任何惩罚措施最终会落到他的头上。他只是个普通的中层军官,说不定美国人到了找失职的家伙算账时根本还不会记得有他这号人。

这本来可以成为伊拉克军官们之间的共识,然而没有什么比遇到一个热衷于为美军收拾残局和长官更让他自感倒霉的了。听着长官滔滔不绝的劝说,哈瓦少校只觉得头都大了。他倒是真的希望自己的脑袋横向增长一圈,这样自己的脸部看起来就不会更像是马脸了。无奈,他能在这种无聊的说教和劝诱中找出的仅存意义也是虚假的,晦涩的语句和看似高尚的指责越发地将他驱离自己原本的职责。

“好吧,我会执行命令的。”哈瓦少校最终还是妥协了。几分钟之前他就想通了这一点,美国人或许不会来找他的麻烦,但他的长官绝对会在受到美国人的责怪来找他算账。比起到时候应付另一场除了浪费时间之外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收益的冲突,他还不如装出一副认真的模样,好让上司到时候没理由再来把他树立成为反面典型案例。

只需要把自己指挥的部队开到安巴尔省北部地区靠近库尔德斯坦的边境一带、阻止那个行踪不明的什么反合众国武装组织的下一步行动,他的任务就完成了。不必别人提醒他也知道,伊拉克军队一定会尝试着动员更多的民间武装盟友来封锁道路,但他们耗尽这些友好的民间武装组织首领的耐心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一想到这一点,哈瓦少校不由得佩服起之前和他有一面之缘的黎凡特旅的本事,那是些在战地教士的鼓舞下英勇作战的战士,而不是浑浑噩噩地拉响炸药去和身边的陌生人同归于尽的空壳。

哈瓦少校简要地把任务布置给了自己的参谋和下属们,他打了个哈欠,望着趴在训练场上承受着风吹日晒的老型号AS机甲,皱起了眉头。美军耀武扬威地开着最先进的装甲车和AS机甲在他们面前展示时,哈瓦少校偶尔会幻想着是自己而非美国人操控着那些强悍的战争兵器时的场面,但他也明白,那永远只能是自己的幻想。昔日的大巴比伦之梦早已破碎,如今的伊拉克只是合众国一个不起眼的弱小盟友,它在这诸多盟国中的话语权甚至还比不上韩国。

带着例行公事的应付心态,哈瓦少校接受了莫名其妙的命令并上路了。半路上,他又接到了上级的最新通知,说是曾经在安巴尔省西部和他们共同作战的黎凡特旅决定主动前来协助他们巡逻。初闻消息时的哈瓦少校惊诧莫名,他难以想象仅在安巴尔省西部边境地区(靠近叙利亚)拥有一连串小规模据点的黎凡特旅在穿过信仰卫士团的控制区以便支援伊拉克军队的过程中会遭遇多大的困难,仅用一般程度的热情已经不足以形容对方的动机。

那更像是某种使命感。

出于对同行的尊重,哈瓦少校决定联络这些可敬的民兵们,他想更多地了解有关这个奇怪命令的细节。显然,他的上司经由某种渠道得知了一些消息却又不对他吐露实情,而完全不了解任务详情的军队自然也是没法做出针对性的准备工作的。

伊拉克军官让他的车队停下来休息一阵。

“就是说,你们认为向着边境地带库尔德斯坦一侧那个最近被摧毁的中转站前进的大量不明人员可能是伺机假冒成平民以发起袭击的信仰卫士团或其他敌对武装组织成员?”对方的描述让哈瓦少校对问题有了稍微直观一些的了解,不过黎凡特旅指挥官得出的答案并不能让他信服,“我明白了……我们正在路上,马上就赶去和你们会合。”

结束通话后,哈瓦少校一面思考长官要求自己采取行动的真实动机,一面绞尽脑汁地从纷乱的表象中尝试着寻找和此事相关的官方解释。发生在库尔德斯坦边境地带的那期袭击事件确实让他惊讶,再加上许多士兵以讹传讹,到最后演变成了【信仰卫士团用生化武器攻击美军】这等离谱的说法。哈瓦少校当然不相信信仰卫士团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不然那群萨拉菲战士早就这么做了——他只是单纯地为美国人的失误感到诧异。一向自称能将危险挡在库尔德斯坦之外的美军居然也有打瞌睡的时候。

看起来,哈瓦少校似乎因为耽误了时间而将拦截可疑人员的功劳拱手让给了黎凡特旅。和哈瓦少校的部队一同靠近边境地带的黎凡特旅作战部队驾驶着大量由不同型号的卡车、吉普车混编成的车辆,将其组织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机动部队,居然出人意料地和他们的追击目标迎面相撞,此时他们距离边境只有十几千米了。还没等拦截可疑车队的黎凡特旅士兵上前喊话,其中一辆敌方货车上的【货物】摇晃着暴露了真面目:那是齐刷刷一整排火箭筒。

刚与黎凡特旅相遇,这支形迹可疑的车队就彻底放弃了伪装,转而以一种将全部火力倾泻到黎凡特旅身上的架势抢先开始了进攻。这种在卡车或其他车辆上安装火箭筒从而形成自行火箭炮的简易改装方法在伊拉克很流行,黎凡特旅车队里也有类似的卡车便是最好的证明。

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黎凡特旅当即开始反击,其车队中伪装成民用车辆的【装甲部队】在敌人的火箭彈还没击中目标之前就开始还击,破旧的公路旁顿时上演了别开生面的混战。从高空俯瞰下方的战场,倘若忽略掉双方每分每秒都有不少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这一点,倒是可以将其称之为前所未有的烟花表演。双方隔着几百米,互相朝对方发射火箭彈,其中也不乏直接在自己的火箭筒里炸膛的劣质产品。手里没有火箭筒的士兵只得狼狈地朝着两侧撤退以免被波及,一些士兵一面向后撤退一面心有不甘地瞄准正在被烟雾笼罩的敌人,这成为了他们能对敌人做出的最后威慑。

哈瓦少校赶到现场时,他隔着很远便看到两支车队用车载机枪互相朝着对方开火。这些肮脏破旧的车子,放在别国,迟早要被当成废品回收,唯独在伊拉克奇迹般地被足智多谋的民间武装人员变废为宝。带来的火箭彈耗尽之后,黎凡特旅和敌人继续维持着原有战线交战,他们在将另一方彻底驱赶出战场之前决不会懈怠。规模较为密集的枪战限制了双方士兵的行动,除了那些仍然幻想着自己能在这场战斗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家伙之外,其余士兵大多躲在抛锚的车队防线后方。

伊拉克军队的到来,无疑缓解了黎凡特旅的僵局。但是,暗中通过自己安插的眼线关注着这场战斗的幕后资助者,却并不满意。

自从上次彼得·伯顿建议他更注重个人安全后,卡萨德就决定尽可能地避免抛头露面。虽然他能够用精心塑造出来的假身份骗过许多人,只要遭遇一次意外,这些伪装就全都白费了。眼下,他正躲在一个地下室里,通过种种观测设备和那些真正死心塌地效忠于他的卧底了解前线的战况并实现遥控指挥。

敌人太容易对付了,这完全不正常。在卡萨德的预想中,那个以袭击美军基地、夺回或销毁正在被美军和吉欧特隆公司共同研究的小型AS机甲残骸为目的的组织安布雷拉,不应该这么不堪一击。敌人在技术上有着全方位的优势,完全能够在无声无息之间为他们安排必死的圈套。

朝着已经被封锁的中转站方向前进的家伙一定有问题——按照这条规律,卡萨德竭尽全力地搜集伊拉克当地的情报,这只会让他暴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份工作原本应该由舒勒来负责,以舒勒的数据分析能力,即便对方不了解数据背后的真实意义,也能得出近似正确的结论。舒勒靠的是理论,卡萨德则是依靠经验。从这些杂乱无章的汇总消息中总结出正确结论,正是他过去生存下去的一门必要功课。

纵使拥有光学迷彩和其他种种屏蔽常规侦察手段的技术,安布雷拉和信仰卫士团也不可能将其全部的准备工作交给这支【隐形部队】完成。确切地说,让平民或伪装成平民的武装人员在运输工作和情报工作上提供必要支持,对伊拉克的各路民兵武装来说是家常便饭。安布雷拉和信仰卫士团只可能在计划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真正即将发动袭击时,才出动装备光学迷彩的作战部队接近目标。

阅读CNC苍蓝暮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CNC苍蓝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