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

第10章 迷雾重重 5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俞梅狮子大开口,说得一千块大洋。那头目眼眨都没眨,招手叫来管账的,从抢掠来的财物中拣出张一千块银洋的银票来交给她。俞梅道声谢,收起银票,又说等灵柩启程前,预先通知他们,在陈仓城外去党家村的半途中见个面,暂借个地方搭个灵帐,让大伙儿路祭一下,也算是了了大家的心愿,从此叔父就可以真正地入土为安,免受抛骨异乡之苦了。

孙连文明白自己今天道具的身份,除了那由衷一笑略显失态之外,坐在椅子里聆听不语,心里却啧啧称奇,这个外表文弱的女子,居然能在这样一伙杀人越货的匪徒面前从容不迫,丝毫没有胆怯之意,真是一个奇女子!一时间,他内心的钦佩上升到了一个难以表述的高度,只剩下一声悄然叹息了。

见面不久结束,达成了目的。孙连文随俞梅一起离开。那头目率众送到檐下台阶边就此止步,笑道:“党师长有你这个侄女,九泉之下,也闭得上眼睛了。”

俞梅嫣然一笑,说:“我叔父有你们这样的部属,是他的幸运,我替他多谢你了。”

她边说边拉起孙连文的手,在众土匪的注视下出了宅子,从那条陌生的巷子出去,一下子走进了人潮拥挤的大街。俞梅下意识地松开手抽回,掩口笑道:“大隐果然隐于市,这帮家伙,倒有几分本事呢。”

孙连文这时候才发觉自己竟出了身冷汗,抬手抹去了额头的汗珠,自嘲地说:“我坐在一边,倒替你捏了把汗。敢在土匪手里捞银子,亏你有这个本事。”

俞梅不屑地笑道:“这千把块洋钱算什么?那几十号人以及他们手里的军火,都不在话下。”

(八)

王本斋县长脱了马褂,换了四个口袋的中山装,胸口照旧挂上了那只每天擦拭得亮晃晃的徽章,在县府衙门里摆了桌酒席,宴请了一帮陈仓的军界人物。有兵败而归正沮丧没趣的丁团长,有那两位从事秘密情报活动的刘少校和吴少爷,以及自己新从西安往邻县公干路过的省党部朋友李主任,等等。这位李主任是省党部调查科的副主任,有些权柄在手,是CC的追随者,和陈立夫有一面之缘。所以整日里说话不离陈氏兄弟,令不明底里的人肃然起敬。

一桌人连同东道主在内共五个人,王县长刻意尊李主任为上座,这初来乍到就上了朝南首席、一身藏青色中山装、衣领严谨扣到了喉下的中年男人,刚刚落座就显示出不凡的声势来。他笑呵呵地说:“哎呀,蒋委员长提倡新生活运动,讲究的是节俭。王县长这一桌菜太过丰盛了,食之有愧呀。兄弟在西安时,是不出去吃饭的,两个馒头一碗汤就够了。看了这桌酒席,霎时就回忆起在南京陪立夫先生吃饭时的教诲,真是惭愧。”

丁团长只听说过蒋委员长,至于立夫先生是谁,那是闻所未闻,大大咧咧地憨笑。两个年轻军官是识货的,脸上严肃,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虚与委蛇地敷衍了几句。王县长见丁团长没有动静,暗骂他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连堂堂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都没有听说过,当即笑嘻嘻地边替王县长介绍,边解释说:“李主任,我的至交好友。他是省党部的调查科主任,南京陈立夫部长先生与他交情非浅,如今在西安只是历练而已,不久就要去南京中枢任职了。咱们这桌子人中,大约要数他先鱼跃龙门、飞黄腾达了!”

他这一席话,刘、吴二人恍然大悟,互使了个眼色。这李主任是中统在西安的头目之一,借着省党部的招牌发展力量搜集情报,跟自己是同行,也是冤家。但他们俩之间,并非如外人看来的那样铁板一块,内心里都各自留了三分后手,只是笑却不表态。

丁团长是行伍中人,对于党部之类的机构单位不甚了了。但是看王县长郑重其事地说这李主任即将飞黄腾达,不免肃然起敬,却又有些茫然不解,试探地问:“李主任跟杨主席见着面吗?”

李主任趾高气扬地说:“兄弟虽然位列党部高层,但对杨主席非常尊重。在他的面前,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

丁团长虽然见识浅短,但脑子并不笨,隐约嗅出了些气味来,朝李主任哈哈一笑,端起杯子率先敬酒。王县长心里得意,看那两个年轻人的反应。刘少校和吴少校不卑不亢地先从他这个东道主敬起,第二才轮到李主任,丁团长和彼此间都放在了后面。

刘少校说:“原来陈仓弹丸之地,不入省城诸公的法眼。这些日子,居然连李主任这样的重要人物都现身了,形势怕是有些微妙吧?****北逃劲旅,当真要在陕西落脚,而不是按照南京方面的猜想,是北去青海、新疆投奔苏俄?”

李主任冷笑,说:“往新疆走,几千里的沙漠戈壁,再加上马家骑的袭阻,区区几万人马,无异于飞蛾扑火。陕北,已经有刘志丹的匪区存在,南来的这伙****是一支偏师,独辟蹊径从围剿大军的夹缝中出来的。大股的****,正在四川一带集结。蒋委员长正亲自督师征剿,严防他们掉头入陕。万一三股****抱成团,那对于杨主席以及十七路军的弟兄们来说,就要大祸临头了。”

吴家骧叹口气,说:“陈仓的战略意义越大,就越不是件好事。兵家必争之地,生灵涂炭啊!我身为陈仓人,心情可不如各位这样乐观。”

王县长看他消极悲观的态度,联想到自己是地方官员,未免也有切身利害的感触,当下拉住丁团长和李主任,再三探询战事蔓延到陈仓城的可能性,以及目前剿匪局势等等。

丁团长吃过败仗,已成惊弓之鸟,情愿这股****走得远远的,更期盼中央军早日消灭了他们,自己才好高枕无忧。

李主任毕竟是来自省城,视野高度都不一样,神秘地一笑,先回敬了众人一圈酒,才压低了声音说:“南京方面已有对策,据说张学良率东北军西来,有入陕的安排。中央军即将南下,两广又有新的情况。蒋委员长意欲借剿匪连胜的势头,一举荡平地方豪强,区区几万桂军根本不在话下了。”

众人都吃了一惊。

丁团长嚷嚷道:“东北军要来?奶奶的,丢了东北,倒想来抢西北的地盘,这些家伙要不要脸?”

李主任神情微妙地笑,继续说:“不是来抢地盘,是来剿匪的。杨主席这顶省府主席的帽子可能要让掉了,专司军务,酝酿十七路军和东北军联手剿共的计划。这可是出自中枢高层的绝密。丁团长,在下面拼着命打仗是没用的,得上面有人,预先知道局势变化,才能生存。兄弟我在这里预先透露,大伙儿不要外传。”

他故弄玄虚地泄露了天机,最为扫兴的人当属丁团长无疑。虽然刘、吴二人也属军职,但从编制上而言,实质上和十七路军关系不大。这通讯处,隶属绥靖公署情报处,吴家骧虽然是军部参谋,但出身黄埔、天子门生,在杂牌军里起的是耳目作用,日后都有前程。唯独他是被麻绳捆死在杨刀客的船上,只能听天由命了。

王县长一眼窥破了他的心思,指着李主任和刘、吴二人,说:“愁什么?你好好地敬酒。李主任可是神通广大的角色,日后还怕没有指望的地方?”

按理说丁团长拥兵独踞一方,应该是最具权威的人物。可是,在李主任一番看似耸人听闻的秘密透露中,彻底地失去了锐气,腰板一软自然有了三分奴颜婢膝,像是对待上司、师长、总指挥一般举杯痛饮,以求结纳好为日后做个准备。

李主任不冷不热地喝酒,目光却在那两个青年校官身上瞟来瞟去,疑虑重重。他本来是没有心思吃王县长这顿酒食的,只想在陈仓稍作停留就往邻县公干。不想王县长祭出了法宝——这两个年轻有为隶属绥署情报处的家伙。他知道他们以及这个情报分支的存在,但苦于没有一面之缘。今天见了,碍于门户派别、工作分隔等原因,各自又矜持冷淡,只作场面上的客套。他有心打破这个僵局,便斟满了酒杯,先干为敬,拿出了比丁团长还豪爽的架势。刘少校膝盖碰了碰吴家骧,两人也作爽快状,大杯地喝酒,等着他下面的说辞。

李主任脸色酡红,兴奋莫名,像是推心置腹般前倾半个身子,声音却连外面走道里都可以听得见:“兄弟是做情治工作的,早年奔走于沪宁线上,很立过几件功劳。所以,得立夫先生赏识,一路提拔做到了眼下这个位置。二位是同道中人,我也不多说虚的,先卖弄一下职业上的本事。这次,你们来陈仓,通讯处有电台,也有侦听电台的无线电机器吧?这些美国进口货,是我们手中调派给你们的。到二位手里之前,鄙人可是恋恋不舍地抚摸了一夜。宝贝啊,舍不得给你们啊!”

他此言一出,霎时令刘、吴二人脸上失色。这是他们此行任务中的绝密,居然在这个貌似政客的家伙嘴里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简直是匪夷所思。他们愣怔了片刻,举起杯子来一齐敬此人的酒。三个人心照不宣地大笑。

李主任洋洋得意,王县长内心对他已然钦佩得五体投地。他是个极其势利且心机深沉的人,虽然自己没有什么背景靠山,但喜欢在热闹的场面里走,纵然是打肿脸充胖子也在所不惜。他游走于比自己更有权势的人物中间,以掮客的面目出现,达成他人的合作或交往后,从中谋利。这招数卓有成效,他也从一个一文不名的低级小吏步步登高,终成一县之尊。在他预设的蓝图中,期盼能在再高两到三层的权力圈里寻找自己的位置。今天这桌宴席,牛刀小试而已。

此刻,酒桌上乐意陶陶,只有丁团长心中没了底气,附和谄笑,暗暗发愁,生怕李主任描述的那个局面到来,自己以及所属的这支军队会踏上日暮西山的道路。

李主任打开天窗说亮话戳破了那层薄纸后,刘少校最先放下了身段。他心里衡量了利害得失后,心底鄙视表面上却恭维起这个省党部的要员来。他连声感谢他的监听器材,感谢对方在党国利益面前的慷慨大度,并祭出蒋校长“精诚团结”的训示,又是一轮痛饮。

吴家骧相对表现得比较克制,笑吟吟地观察着同僚和对方周旋,客气地喝酒,却没有感觉到王县长正意味深长地窥视着自己。他这个本地人的身份,以及那天在孙府斜刺里杀出来替孙啸伯解围的举动,令王县长大大地疑心。但是,王县长决定不在酒桌上跟他讨论此事,以后另选一个单独的场合,那样,效果会更好点。他相信,“利”字当头,谁也不会是铁石心肠。

(九)

孙啸伯接到那份由专人从西安专程送来的信函,内心暗自宽慰。邹震是多年莫逆之交,前些日子自己也曾写信向他求助。这封回信竟是如此郑重地寄托回来,足见对方的重视程度了。

他接了信打发了来人,回到自己的书斋,裁开信封边缘抽出信笺,逐字逐句地阅览了一遍,不觉皱起了眉头,心说这位老朋友什么意思?自己请他调查那些新来陈仓的不速之客,谋求应对策略,他却劝自己去省城西安面谈。明摆着驴头不对马嘴,是开玩笑,还是……

他再次看信,揣摩着每一句话的明显用意和可能隐伏的深意,默默考虑了大半天,踌躇难言,不知道是应邀出山去省城,还是谢绝邀请继续隐居陈仓,以不变应万变。

这时候,小女儿灵秀踏着一抹残阳走进院门来,跺了跺脚,说:“爹,一起吃晚饭吧,哥和俞小姐都没回来。他们一起外出游玩也不叫上我,真是没意思,害得我一个人吃不下饭,你来陪我吃。”

孙啸伯看见女儿清澈无邪的笑容,一肚子的愁绪烟消云散,笑道:“好!好!好!我这就来。你这孩子还吹牛上什么北大呢,连顿晚饭都要人陪。”

灵秀挽住父亲的胳膊,娇嗔道:“出去后自然是出去的打算,在家里,有福不享岂不是个傻子。”

孙啸伯没想到女儿居然是个现实主义者,说出这种随遇而安的打算来,稍微放心,笑呵呵地被拖到了饭桌边。这父女俩相对而坐,粗大的羊油蜡烛照亮了屋子。一缕缕油脂的燃烧气味游离在窗口吹入的晚风里。灵秀替父亲烫了一壶酒,自己喝一小杯黑枣酿的甜酒。察言观色,瞧父亲似乎心情不错,趁机笑盈盈地探听口风,说:“爹,你看俞小姐这人怎么样?”

孙啸伯一愣,没料到她会询问自己对这个女人的看法,淡然一笑,说:“能有什么看法。人家有文化,处事得体、大方,不像你这个丫头皮猴儿似的。”

灵秀对父亲就自己的评价无动于衷,单单琢磨前面几句,笑道:“有文化、得体、大方,这可是未来孙家少奶奶的标准啦。莫非,您愿意她做孙家的媳妇?您看,她和哥能成吗?”

孙啸伯见她好奇追问,抬手在她的脑门上戳了一下,说:“小孩子,问这些事干什么?喝酒,吃饭!”

灵秀可不依,她要趁着哥哥不在的空隙听听父亲的口风,说:“我看,哥哥跟她好像早就恋爱了。这可瞒不住我。”

孙啸伯吓了一跳,停筷追问:“你,都知道些什么?”

阅读出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