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第110章 福星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对于这样不解风情的男人, 林若秋做出的回应是投降。她原想着宋皇后“过世”了有一阵子, 两人也假意哀恸了一阵子, 是时候恢复温存了。可谁知楚镇半点没领会到她的苦心,还说什么多加被子。

这和劝女孩子经期多喝热水有何分别。

但对方是皇帝,林若秋自不可能将他和青春期的小男生一般看待,她只能选择接受楚镇的“好意”。

林若秋遂将褥单往里拉了拉, 准备两人各盖一床锦被——他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如此也免得受凉了。

谁知楚镇却一本正经地将方才取出的被褥加在原有的背面上, 继而整个身子钻进去, 并顺理成章地将女子柔软身躯拥住,“被子太薄, 还是挨着朕更暖和些。”

这哪是傻, 分明是扮猪吃老虎。林若秋遂乖乖的偎进他怀中, 两人如同磁铁一样紧紧贴合着,倒真好像春天一般温暖。

唯一讨厌的是楚镇下巴上那层淡青的胡茬总在扎她的脸颊, 蹭得林若秋睡不着觉,又不便将他推开, 于是悄悄说起闲话, “宋大人忽然上疏,是遵从陛下您的意思么?”

总觉得皇帝若无默许,宋太傅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胆量,立后一项兹事体大,宋太傅又几近退隐, 平白惹这些麻烦做什么。

楚镇轻轻嗯了声, “朕不过随口提了一句, 他倒心领神会。”

可见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

林若秋停顿了一下,又小心问道:“那些信是伪造的么?”

虽说不见得有人敢去翻先皇后的遗物,但——若真有人大胆至此呢?那真相岂非很快就暴『露』了,林若秋毕竟有点心虚。

楚镇『揉』『揉』她的头发,微笑道:“上头是皇后的亲笔,若不信,大可请皇后身边的侍女一一比对。”

林若秋明白了,这些信大约是宋氏远行之前给她的馈赠,许是出于对她的歉疚,又或是真心希望她继任为后,宋氏才在信中极尽美化之词,借机为她的名声添砖加瓦——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宋氏亦是心地纯善之辈。

如此甚好,林若秋既不愿亏欠他人,也不愿别人欠她些什么,两清之后,宋氏便可跟着李清浪迹天涯,而林若秋则可心安理得居于这片深宫里——她们都有各自该走的路。

林若秋蜷起食指,在男人强健的胸膛上轻轻打着旋儿,一壁问他道:“陛下这样助臣妾洗心革面,是觉得臣妾本来不配做一个皇后么?”

这就纯属无理取闹了。

楚镇拧了下她的鼻子,又抓着她的手微笑道:“朕只是怕你心里过不去那道槛儿,才设法帮你扬名,如今你总算如愿以偿了吧?”

这话算说到林若秋心坎上了,倘若宋太傅没帮她洗白,她真能当真无愧做这个皇后么?一想到与楚镇携手面对天下万民,林若秋便觉得心口都紧缩起来,她太害怕外界的嘲笑与轻视——那不光是笑她,也是在笑他。

如今麻烦迎刃而解,林若秋反倒有一种劫后余生的虚浮感,整个人轻飘飘的,没踩在实地上。她靠着楚镇的肩膀,声音细微得像使不上力气,“臣妾只是担心……”

担心她配不上眼前的这个男人,他太好,太好。当一只无所事事的小宠,她心上无须有任何负担,可做一个与他俯瞰世间万物的皇后,林若秋很怀疑自己能否应付得来。先前她『奸』妃的名声坏到顶点,林若秋也没多少惧怕,甚至隐隐觉得她不做皇后更好,若一辈子只是个宠妃,楚镇就会宠她一辈子罢?

到底还是被推到幕前来了,她离皇后的宝座越来越近,林若秋也便有了更多焦虑,她能承担起身为皇后的重责么?何况,她并不敢做宋氏那样的甩手掌柜,那样不光别人会轻视她,她更会轻视自己。

楚镇搂着她轻轻发抖的腰身,绵绵地将吻覆上去,给予人温热的力量,“放心,朕会一直陪着你。纵有难关,朕也会跟你一同面对,不离不弃。”

长乐宫中,湘平长公主坐在床畔,正一勺一勺的将碗中乌黑发苦的『药』汁喂到母后嘴里,动作娴熟且美观。

魏太后则有气无力靠在团花枕上,几缕稠厚的『药』汁从嘴角滴落下来。

湘平公主忙用棉帕子为她拭去,一壁埋怨道:“早知您病得这般,就该提前知会女儿一声,怎的一句话也不说。”

崔媪在旁陪笑道:“太医说过了,太后娘娘得的只是寻常风寒,不妨事的。只是贤妃娘娘一日三趟的过来,太后光顾着换衣裳去了,这一会冷一会热的,病怎么能见好?”

湘平公主便知其底里,双眸炯炯的望着魏太后。

魏太后梗着脖子不肯说话。

都什么时候还这样倔强,湘平公主忍不住叹道:“您若不喜她,不叫她侍疾便是了,何苦来哉!”

魏太后要强了一辈子,临老还是这样不肯放松,处处都想掺和一脚。照湘平看,都这个岁数了,安心享福才是正理,理会宫中『乱』七八糟的纠纷做什么?

湘平公主麻溜地将空碗收拾好,又端来热水为母后擦身,口中絮絮道:“贤妃那糊涂『性』子是成不了气候的,一天到晚在您跟前打旋磨子,倒害得您老不得安生。您总不至于想帮她成为皇后吧?陛下肯定不会立她的,若说是贵妃倒还有几分可能……”

魏太后不声不响,显然并不打算讨论这些。

湘平觑她一眼,终是小心翼翼道:“其实以女儿的意思,最好是您举荐林淑妃为后,横竖宋家都站出来了,您老锦上添花做个顺水人情,陛下只会记着您的好,那林淑妃也并非忘恩负义的,如此岂非皆大欢喜……”

魏太后淡淡打断她,“哀家累了,你回去吧。”

真是,人一老,这脾气也跟着又臭又硬。湘平悄悄朝她扮了个鬼脸,到底没好意思久留,只略思忖一番便离了长乐宫。

她却并未立刻回去,而是去了琼华殿中。

魏太后的『性』子是绝不肯跟林氏握手言和的,可湘平为了长远计,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周旋一二。

林若秋久不见这位公主小姑,乍一见面也觉得欢喜得很,她跟湘平意气相投,倘若没有魏太后这层关系,两人一定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湘平并不隐瞒来意,开门见山的道:“方才我去求见母后,母后的意思,似乎并不愿帮忙。”

林若秋脸上的笑容丝毫未淡,她本就没指望魏太后出言支持,只要她不拦阻就够了——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不过林若秋仍是谢过湘平的好意,“本宫自有区处,公主无须担心。”

反正立谁做皇后都是楚镇说了算,魏太后再不情愿又能如何,又不是她老人家娶媳『妇』。

湘平叹道:“母后『性』子倔强,一时难改,可她并非存心针对于你。来日你若为后,还望您莫与母后为难。”

林若秋道:“公主真是说笑,本宫怎么敢对太后不敬?”

她从来也没把魏太后当成敌人,不为别的,只为她是皇帝的母亲,楚镇身上的血有一半来自于她。只是若魏太后始终不待见她,那她也犯不着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大不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便是了。

湘平所求亦是如此,她太清楚眼前的女子在皇帝心中分量,若林若秋当真要与魏太后为难,魏太后还真不一定抵挡得住——明着不敢怎么样,暗地里要算计也便算计了,何况说起来皇后才是这六宫的主人,太后多半是颐养天年的,等林若秋执掌了后宫权柄,孰强孰弱更加一目了然。

相比之下,相安无事自是最好的结果。

湘平沉『吟』片刻,蓦地说道:“淑妃娘娘大约不知,我已经有三个多月的身孕了。”

“真的吗?”林若秋惊喜不已,忙向对面看去。恰如一切生育过又有孩子的女人,她对这方面格外敏感,且容易感到兴奋。

不过从外表还真看不出湘平有快四个月的肚子。

湘平公主轻抚着腹部,神情眷眷地道:“太医说我母体孱弱,本来不容易怀上身孕,所以这一胎也就格外珍稀可贵。”

“那可真是件大喜事,公主该好好庆祝才是,想必这回一定是个小世子。”林若秋由衷为她高兴,她太知道湘平对于子嗣的渴望,何况陈家那位婆母拿此事刺过湘平不少回,湘平如今总算能一扫之前郁闷。

此刻她脸上便是一副幸福满足的神情,浅笑道:“谢嫂嫂吉言。”

林若秋先是一怔,继而有些不好意思,“本宫怎当得公主叫一声嫂嫂……”

何况楚镇并未下旨立后,这叫得也太早了些。

湘平却并不打算改口,“事已至此,嫂嫂以为还有别的人选么?”短短片刻间,她已下定决心,“我本该多谢嫂嫂才是,这个孩子,是我去行宫之后才怀上的,对外我也无须隐瞒。”

林若秋渐渐懂得她的意思,“但这……”

湘平美丽的脸上一片坦然,“我并未撒谎,至于旁人爱信不信,那是他们的事。”

林若秋无话可说了,她看出湘平仍是不放心,怕她得势之后会为难魏太后,因此才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予以报答——湘平对于风水之说其实半信半疑,可世间总是愚民居多,此言一出,信的人便多了。

结果不出林若秋所料,短短半月之间,她便成了新一任的送子娘娘。

湘平所嫁的丈夫虽不怎样,她自己在京城的贵『妇』圈子里却颇受追捧,谁叫魏太后只这么一个女儿,逢人都得给她三分薄面。何况湘平又生得好口舌,经她这么活灵活现的一渲染,京中很快便知道她到行宫走了一遭后有感而孕的故事。

湘平尤其强调,是那汪泉池所起的作用——林若秋对这种说法颇表怀疑,她又不是仙女下凡,泡个洗澡水都能灵气入体。

她觉得这样夸张的言辞是不会有人相信的。

但现实恰恰相反。

行宫驻地很快有雪片般的信笺寄来,都是附近的达官贵『妇』请求到泉池沐浴净身的,甚至有人不远千里来到京城,希望能亲眼目睹那方灵验无比的泉池——据说当今淑妃娘娘就是在里头泡过身子后怀上龙裔,且一举得男。

连行宫里头的水都被炒成了高价,市面上甚至出现了一两银子一瓮的“送子泉水”,说是从行宫偷运出来的——当然是谎话,行宫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不许人擅动的。

横竖喝不死人。

但还真有求子心切的人买了这种泉水,也不知是机遇还是偶然,凑巧其中有几个验出喜脉,如此一来,众人愈发对此泉的灵效深信不疑。

民众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便有人聪明的想到,从前可没听人行宫一带的水有此神效,唯独淑妃娘娘去过之后便屡现奇迹,那么,或许不是泉水的功劳,而是淑妃娘娘的功劳,淑妃娘娘不会是神女转世吧?

陆续便有人在家中竖起了长生牌位,保佑淑妃娘娘长寿康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给家里带来一大笔财富,再添两个孩子。

似乎林若秋这个新神比观世音和灶王爷都来得有用些,不止管天管地,还管生孩子挣银子——这管得也太宽了些。

无论湘平所使的法子多么荒唐,可林若秋的名声实实在在打出来了。现在的她除了宋太傅口中的贤名,连福运之说也渐渐兴起。

毫无疑问,她林若秋若被立为皇后,大周朝的国祚将能绵延昌盛,荫庇子孙——不少人都是这么想的。

今年的除夕宴上,淑妃林氏可谓出尽了风头。王亲们向她敬酒的时候,目光可谓真诚极了,尤其几位膝下无子或是孩子夭折了的王妃,巴不得现场向她讨教一番育儿经。

林若秋窘迫难言,只得含糊对付过去,可见一个人太出名也不是好事,她可以预感到今后的忙碌生活。

赵贤妃眼看着对面热闹,暗暗咒骂了几句,到底无可奈何,只在灯影下喝着闷酒。她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之前她还觉得林若秋是妖孽呢,这下可好,妖精没收成,反倒修成正果羽化登仙去了——那林若秋一看就是个狐狸精,只有一帮乌合之众把她当天仙供着。

奈何天下的乌合之众实在太多,像赵贤妃这样的只好众人皆醉我独醒。

谢贵妃的气度就比她好多了,笑盈盈的上前斟酒,“难得如此佳节,本宫敬妹妹一杯。”

林若秋诚惶诚恐地接下,“姐姐言重了。”

谢贵妃望着她粉光脂艳的面庞,亦不免感慨:林氏真是越来越像个皇后了。

阅读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