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这颗心》

第42章 调整心态,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1)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慢行,别让流年暗中偷换

“曾经的我:IT行业,月收入接近一万元,我生活的城市在上海。每天睡眼朦胧地挤着地铁上班下班,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议、发不完的邮件、见不完的客户;下班疲惫地背着硕大的笔记本(戴尔640的超重笔记本)挤在拥挤的人群里,经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很多人会说你干嘛背回去呢?因为回去还有N多的邮件、报表、PPT等等要制作。

“我经常觉得很累,睡觉前脑子里总是有东西要思考,休息不好。早上一起来我就不想上班,怕进办公室。偶尔怕到早上起床就想哭,丢人呀。

“现在的我:地摊小商贩,月收入目前是个X未知数,因为我还未摆满一个月,无法统计,不过基本上每天都有不错的盈利,比我想像的要好。收入估计目前来讲是无法和上班的时候相比,但每天我的精神非常好,经常忙到夜里两点,早上六七点去进货都不觉得累,身心很放松、很愉悦。”

这是一个曾在上海工作的白领写过的经历,一段因为忙碌而厌倦,直到放弃的经历。无独有偶,现实中总有类似的事情,在挑战着我们脆弱的神经。它们发生在生活节奏与上海不相上下的北京和广州。

乔女士,35岁,在北京工作,她不仅有房产和汽车,还有一个温馨的婚姻和一个7岁的小男孩。然而,近两年多来,乔女士再也感受不到工作带给她的愉快感和充实感了,她经常会产生一种厌倦忙碌生活的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念头。她觉得工作已经成为重负,而不再是幸福。

郑女士,广州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高层主管,她在该公司已经工作了6年。两年前,郑女士患上了“高楼综合征”:她一走进写字楼里自己的办公室就会感到头晕、烦躁、心神不宁,思想难以集中。由于各种症状一直难以缓解,郑女士前不久向老总递交了辞呈,打算辞去让人羡慕的工作,回家好好修养身心。

由于对工作厌倦,很多人都产生了“不想工作”想法。“不想工作”如今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尤其在黄金周7天长假后表现得特别明显,“目眩头晕、精神不振、喜欢犯困以及面对工作头皮发麻”的表征,你是不是很熟悉?

自从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那天起,每个人便进入了无穷无尽的工作状态。一周五天,朝九晚五,机械化的工作就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进行下去。日子一长,对工作倦怠的心态便从此而生。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想工作是一种集体的心态。但事实上,能放任之、并实现“不工作”的愿望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家总有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比如“我每个月还要供房”“我明年想买部车”“下个假期要去欧洲度假”,这些五花八门的理由让“不想工作”只能成为一句心里经常浮现却又被现实战胜的牢骚话。

于是,绝大多数怀抱着“不想工作”想法的人,却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工作。在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中,期待着每周两天的休息日,但每每到了周日的晚上,又会对即将到来的工作日产生恐惧,于是又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周一恐惧症”。而每年几次的法定长假虽然能让人们得到暂时的舒缓,但却远远不足以平复不想工作的心情。这些场景想必你我再熟悉不过了,只是硬着头皮继续工作,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

速食年代,别把爱情当方便面

爱情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长盛不衰的话题。古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等爱情名句。然而在现在这样一个人人都追求速度和数量的速食年代,爱情变得别有一番风味。“6人晚宴”“8分钟交友”,各种便捷时髦的方式层出不穷。爱情的载体也早已经变得五花八门:网络,娱乐场所,手机短信……繁乱的背景之后,爱情往往像潮水一样地来,又像潮水一样地去。

独自在京打工的杰说自己的爱情就是方便面的爱情。方便面之所以方便,是因为它懂得为人着想。但是当爱情成为口中的方便面时,只会留下一地破碎。

当初,他为逃避一段感情从异地来到这座城市,在一家酒吧做招待,常见一个日日独喝闷酒的女孩,于是从同情,到关心,再到最后爱上这个女孩子,也不过用了短短的一段时间,他并不了解她的过往,她也从不对他说。但是杰却觉得,只要在一起就开心,管那么多做什么。直到三个月后,女孩一句不再解释的“我们分手吧”,让杰的心跌到谷底,杰说,“从那以后,我开始放纵自己,身边的女孩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去去。她们不过和我一样,只是在空虚的时候寻找另一个空虚的人。说我爱你,只是为了让自己也让别人更心安理得。几年过去了,确实也累了,可是又能怎样,谁真的在乎谁呢?爱情不过就像方便面一样,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果腹。”

速食的泡面,加点开水就可以解决一餐,吃完之后可以扔掉盒子一走了之,然而爱情却不一样,人在表面上说得轻松,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心里是牵挂的,是痛苦的,也是无奈的。

爱情不是方便面,几分钟就可享用,爱不需要实现工业化,爱要的是质量,而不是匆匆忙忙的效率,我们偶尔是不是该放慢匆忙的脚步,多留意留意身边的人和风景呢?

一对情侣在咖啡馆里发生了口角,互不相让。然后,男孩愤然离去,只留下他的女友独自垂泪。

心烦意乱的女孩搅动着面前的那杯清凉的柠檬茶,泄愤似地用匙子捣着杯中未去皮的新鲜柠檬片,柠檬片已被她捣得不成样子,杯中的茶也泛起了一股柠檬皮的苦味。

女孩叫来侍者,要求换一杯用剥掉皮的柠檬泡成的茶。

侍者看了一眼女孩,没有说话,拿走那杯已被她搅得很混浊的茶,又端来一杯冰冻柠檬茶,只是茶里的柠檬还是带皮的。原本就心情不好的女孩更加恼火了,她又叫来侍者。“我说过,茶里的柠檬要剥皮,你没听清吗?”她斥责着侍者。侍者看着她,他的眼睛清澈明亮,“小姐,请不要着急,”他说道,“你知道吗,柠檬皮经过充分浸泡之后,它的苦味溶解于茶水之中,将是一种清爽甘甜的味道,正是现在的你所需要的。所以请不要急躁,不要想在3分钟之内把柠檬的香味全部挤压出来,那样只会把茶搅得很混,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女孩愣了一下,心里有一种被触动的感觉,其实不只是泡茶,生命中的任何烦恼,只要你肯付出忍耐和等待,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女孩后来和男友和好,因为耐心等待后,没有什么是不可宽容不可原谅的。他们把这个柠檬法则用于爱情,坚守着属于自己的甜蜜。

爱是忍耐,是等待,是细水常流的幸福。

疲惫的奔走,该歇歇了

现代人似乎每天都生活在大事小情的催促之中,快得无暇深究不停地忙碌背后的意义所在。

每天由清晨睁开眼睛,一直劳作到午夜闭上眼睛,就如海德格尔形容的一样,“沉沦于操劳和操持之中”,连偶尔的发呆、出神都是极为奢侈的梦想,难怪米兰·昆德拉如此慨叹:“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里去了?民歌小调中游手好闲的英雄,那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里去了?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

无休止地快节奏生活给执着地追梦的人们的确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是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灵的焦灼、精神的疲惫、职业的枯竭以及健康的每况愈下。人在旅途,最怕的就是疲于奔命,因为自己的旅程,只有自己才能用双脚丈量,一切都需要自己去照看。

文学大师林清玄曾经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一次,他去加拿大看一个亲戚,那个亲戚很有钱,大概身家有五十几亿美金。闲聊中,他的亲戚问他能赚多少钱,林清玄回答说:“我现在的稿件如果能发表,每个字大概能赚一块钱。”那个亲戚笑笑说:“我一个早上就能赚到1000万,你赚1000万需要多长时间呀?”林清玄回答:“你现在一个早上能赚1000万,可是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1000万买不回你的一个早上。”后来几个月过去,他的那位亲戚在墨西哥湾潜水时潜下去就再也没有上来。

有时候,我们不能太苛求自己,始终让心中的小鞭子高高扬起,鞭策你向前再向前。当然,我们不是叫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说疲惫之时,就要歇歇。人生像一场马拉松比赛,需要选手有持久地耐力,你非要像百米赛跑一样的冲刺,结果可想而知,肯定不能顺利地到达终点,只能倒在半途中,再也挣扎不起来。

希腊有一尊雕塑,名字叫《休息的赫美斯神》,也有人称它为《赫美斯神在休息》,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雕塑家来西巴斯所创作。赫美斯神是神话中专门为天神送信的使者,行动起来来去无踪、快如闪电。但是雕塑选择了他在休息的一瞬间,天神也需要休息,他也会有旅途的劳累和艰辛。短暂的休息可以给他带来一种能力的补充,也会给他带来一种思考。这真的是一个让人叫绝的创意,赫美斯神看着自己的绑腿,眼神中略带着疲惫,凝神思索着什么。

天神都会累,更何况作为凡人的我们?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歇一歇,为下一次征程积蓄能量,想一想下一个前进道路的方向是拐弯还是继续向前走?

有人说,我还想做出成绩呢,不忙碌起来怎么行!此言差矣,看看80多岁高龄的金庸先生给我们的答案。

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开创了一个風雨文学时代,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2001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金庸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做出大成绩的人却说:“我的性子很缓慢,不着急,做什么都是徐徐缓缓,最后也都做好了。”对于他为何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精神矍铄,潇洒从容,他的解释是:“人要善于有张有弛。武打小说打一会儿,就要吃饭、谈情说爱,不能老是很紧张,要像《如歌的行板》韵律一样,有快有慢,这样对健康很有好处。”

正如音乐中有多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一样,生命的呈现也应该是有不同的状态。多种音符组合在一起,为我们奉上了很多或是舒缓或是激烈的音乐篇章,但是对我们心灵最具有震撼力,让我们荡气回肠的,往往是音乐震慑人心的力度。而这种力度,常常是由休止符来体现的,休止之后就是强大的爆发。我们的人生也需要休止符,不是就此罢休,而是休憩和调整,静下心来,孕育更强的力量。

阅读修好这颗心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修好这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