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

362:贷款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黄博华很惊讶:

“连你这个富婆都要贷款?!你那个录像厅半个月都能给你挣一千块钱,你竟然还需要贷款?”

“这次我可能用的钱比较多,数目比较大,等不到录像厅帮我赚钱了。”

这时候普通人贷款多数是贷个三五百,几乎没有超过一千的。

所以黄博华才认为她完全不用贷款。

她挣钱的速度已经很惊人了。

可是程雪飞这次需要的钱比较多,不是三五百,也不是三五千,她想贷整整一万。

对于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万块等于后来的多少钱,这个一直没有定论。

因为从不同的物价来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

连程雪飞也没法计算,现在一万元等于后来的多少。

计划经济时代,工资和物价都是国家定的,一个东西卖多少钱,都是国家说了算。

这本身就有悖市场规律,所以造成了无法对比的情况。

如果拿猪肉价格来做比较的话,八四年乡镇的猪肉价格大约一块钱一斤,几十年后,大概要二十块钱一斤。

从猪肉价格来换算的话,当时的一万,约等于后来的二十万。

但是如果从衣服鞋袜来对比的话,当时一件普通衬衫,大概要两块钱。

后来一件普通衬衫,大概七八十块钱。

按这个对比的话,当时一万元,约等于后来的四十万。

但是如果按照自行车来对比,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当时一辆自行车大概在二百五十块左右,几十年后,一辆普通自行车要五百块。

按这个对比,当时的一万,约等于后来的两万。

拿电视机的价格来对比也是差不多的结果。

当时一台彩色电视机要一千块钱,后来的普通彩电的价格大概在两千左右。

当时的一万,也是约等于后来的两万。

总之,计划经济时代,有许多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谁也说不准当时的一万元,究竟等于后来的多少钱。

但有一点是肯定,在这个时代,对普通家庭来说,一万元几乎是个天文数字,想都不敢想。

“博华,这次我需要的钱比较多,而且用钱比较急,所以只能从信用社贷。”

黄博华愣愣地问:

“你要多少?”

尽管黄博华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程雪飞的回答仍然让他震惊得半天说不出话。

程雪飞说:

“我想贷一万。”

黄博华张大了嘴巴,就像嘴里正含着一个鹅蛋。

那鹅蛋把他整个嘴巴都塞满了。

程雪飞说:

“这次我要贷一万,数额比较大,我自己去信用社贷款,人家肯定不同意,所以找你商量看看。不知能不能通过你或者王乡长的面子帮我做个担保,把这一万贷出来,而且要尽快。”

黄博华很费力地把那无形的鹅蛋吐出来,憋得直咳嗽:

“一万?一万!你要用这么多钱干嘛?”

“我想再买几台放像机。一台放像机要一千五,我买四台就得六千,六台就是九千。”

黄博华激动地摸了摸他那越来越秃的头,又喝了口水,喝水的时候不小心呛到,一张胖脸变得通红。

程雪飞见他这副惊慌的样子,笑着说:

“没事,我就是跟你商量一下,问问你妥不妥,要是不妥的话,我可以少贷一点。”

黄博华又咳嗽几声,渐渐稳住了呼吸。

他从牙缝里吸了口气:

“信用社这边,个人贷款最多的,就是前两天我们村的一个人,他贷了六千块,要开砖窑厂。

除此之外,信用社还从没给个人贷过那么多钱。

不过我可以帮你问问。

就是,就是信用社的人肯定要现场看你的场地用途。

砖窑厂有一大片场地,有火炉、烟囱、砖坯,肉眼能看得见那个排场。

但是你这个录像厅,只有一个小房间,小房间里只有一台电视一台放相机。

只怕信用社那帮土老帽不能理解这些新鲜事物。”

“不能理解,没关系,我可以跟他解释,还有文化馆的人都能给我作证,然后不还有你吗?”

“我当然肯定帮你说话,别说你贷一万,你就是贷两万、三万,我也敢帮你担保。”

程雪飞毕竟不是一般人。

要是换成别人找黄博华做担保,哪怕担保个三五百,黄博华都会慎重考虑。

但程雪飞不一样,他知道程雪飞的能力,也亲眼见证了她赚钱的速度,知道她不管贷多少都能还上。

当天下午,黄博华就到信用社,找信用社的主任询问这事。

信用社的主任姓王,就是这西埠村的人,四十多岁,看着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农村汉子。

穿一身土布衣服,经常赤着脚来上班,跟几十年后西装革履的银行职员大相径庭。

王主任听了程雪飞要贷款的数额,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

“多少?”

“一万。”

“她要办什么大事?人家办个砖窑厂也才贷六千块,她一个小妇女要贷一万,难道她要开两个砖窑厂?”

“不,她不开砖窑厂。”

“那是开什么厂?”

“她不开厂,她开的是,”黄博华怕王主任听不清,故意放慢语速,一字一句地说,“录像厅。”

“鹿象听?到底是鹿在听,还是象在听?”

“不,不是鹿,也不是象。就跟看电影一样,人家买票到他那儿看电影,电视。”

王主任这才明白:

“行啊,我早知道她有本事,没想到她竟然要开电影院了。”

“也不是电影院,这个录像厅,像电影院,但是跟电影院不一样。”

“那到底是个啥嘛?”

黄博华费劲巴拉地解释半天,王主任似乎明白了一点,但具体什么样还是想象不出来。

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程雪飞要贷款一万块钱,去买什么很贵重的机器。

黄博华还信誓旦旦地说由他出面保证,还有姜鸿宇肯定也愿意出面保证,有他们两个在绝没问题。

王主任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这事有点难办。

不是因为担保人的问题。

担保人肯定没问题,由黄博华和姜鸿宇出面,信用社信得过这两个人。

但问题是,信用社从来没给个人放过这么多钱,王主任觉得还是得慎重一些。

万一要坏账了,一万块钱上哪找回来?

最后商量了半天,王主任决定带人去现场考察一下,看看程雪飞的录像厅是个什么样子,再回来开会讨论。

黄博华把这事告诉程雪飞。

于是程雪飞计划着第二天就请王主任一块到县城文化馆去考察。

黄博华还特意提出,让姜鸿宇也陪着。

姜鸿宇现在面子比天大,有他作陪,事情肯定能成。

程雪飞就去请姜鸿宇出面。

她骑车去人武部大院找姜鸿宇,但听说姜鸿宇这几天回老家了。

估计是这段时间程雪飞太忙,孩子也不在身边,姜鸿宇工作交接基本完成,在这里没什么盼头,就干脆回家陪陪父亲。

程雪飞就去河西村走了一趟。

阅读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