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帝国-新明的曙光》

序章百鸟朝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晨曦帝国新明的曙光

第一部:凤鸣九天,鲲鹏展翅--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凤凰,羽虫之长也。秉性高洁,不入俗流,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晨曦帝国-新明的曙光第一部:凤鸣九天,鲲鹏展翅 序章——百鸟朝王义祖顺天承道神威圣德勇烈至功昭义孝悌大仁信皇帝,朱氏,讳翼,字凤起,号“乘云斋主”,景宗长子也。母孝慈端文皇后,隆庆三年十月十日生人,四川成都府人氏。

义祖临盆之日,忽有数千鸟雀临蜀府,种类凡百,不可尽数,且人挥之而不去,帝诞三朝后始南徙。时观者近十万,俱皆称奇,谓之“百鸟朝王”。

其前日,穆宗与圣慈皇后俱得一梦:见阴云聚于京师,昊天昏暗,不见星日。忽有神鸟东来,身俱五色,背负日月。其翼色若朝霞,光如日华,扇动之处阴云立散,光明顿现。神鸟翔于京师,上下翻飞七次,阴云全消,天日重现。神鸟乃向北高鸣数十声,投西而去,没于蜀分……

————摘自《新明书·义祖本纪》(注:帝国史学界一般将义祖之前称为“先明”,义祖之后称为“新明”。 景宗、孝慈端文皇后即蜀王宣圻夫妇,圣慈皇后即神宗生母,义祖、圣祖义母)

隆庆三年十月十日(公元1569年11月25日),四川成都府,蜀王府。

金碧辉煌的蜀王府里一片忙碌,一间华丽的厢房外挂满了各种平安符啊经文啊什么的,小丫环老妈子们端着盆提着桶跑进跑出。一帮子和尚道士正在庭院里念着只有他们自己才听得懂的经,一群医生也在那里面红耳赤的争辩。

有明一代,从太祖朱元璋到现在的万历朱翊钧,分封的亲王有27个,平平常常的占多数,为祸一方的像福王、岷王也有好一些,品行良好的像周、潞、郑王也有,但连续几代200多年都享有贤名却只有蜀王一系。

初代蜀王朱椿性格孝友慈祥,自幼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太祖朱元璋称之为“蜀秀才”。曾聘请方孝孺等翰林博士到四川各地巡回讲学,提高四川的文化风气,又拿自己的奉禄给博士们发补贴(明朝的官员正式工资低的可怜),每人每月一石大米(约120斤),以后成为了蜀王府的定制。孝宗皇帝赞赏蜀宗多贤王,将蜀王家范作为诸王宗法推广。第五代蜀王朱让栩创义学,修水利,振灾恤荒。嘉靖皇帝赐敕嘉奖,树立“忠孝贤良” 牌坊。当时世人对蜀王一系的评价是:……椿请缯锦香扇之属,从王邸定为常贡,此外悉免宣索。蜀人由此安业,日益殷富。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椿力也。自椿以下七世九王,二百余年,皆检喜儒雅而不迩声伎,饬守礼法,好学能文,尊贤爱民……,这种事情不但在中国明朝独一无二,即使在全世界的封建王朝也是极其罕见的。因此,历代蜀王在民间的评价极高。

一位三十多岁,衣着金织盘龙赤王袍的男子正在房外焦虑不安的走动着,他就是大明第十任蜀王——朱宣圻。朱宣圻为人也向他的祖父朱让栩一样,生性平易近人,尊贤爱民,而且他的文才也非常有名,在文化圈里享有盛名,与很多著名的文士学子有很深的交清。他和王妃倪氏夫妻恩爱,感情非常好,虽然结婚近十年来倪王妃一直没有生儿育女,朱宣圻也不肯纳妾。只到九个月前,倪王妃才终于怀孕了,王府里面上上下下足足高兴了几个月。

现在倪王妃正在房中待产,他的第一个儿子即将临盆,却遇上难产,朱宣圻当然急得不得了。突然,王府庭院里面传来一阵阵惊叫,朱宣圻正要叫人出去看看发生什么事,蜀王府总管太监朱福跌跌撞撞的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指着天上说:“大……大王,天上……天上好多……好多鸟飞到咱府里来……来了……”

朱宣圻好奇之下跑出去一看,只见无数的鸟雀降落在王府的庭院里、屋顶上,还有很多在天上盘旋,像是正在寻找降落的地方,各种五颜六色的羽毛像下雪一样充满了王府的整个上空。这些鸟类不但有常见的家燕、大雁、野鸭、杜鹃、鹳鸟等,还有四川少有的白鹤、鹈鹕,甚至还有几只孔雀,简直像准备是在蜀王府里开鸟类代表大会一样,什么品种。那帮子和尚道士也不念经了,医生也不吵了,仆人丫环们也放下了手里的活,全都呆呆的看着这个大自然的奇景,同时还不时有几声物体落地声传来。朱宣圻大吃一惊,这是什么时候啊,寒冬腊月的,那来这么多的鸟啊。

忽然,产房里传来一阵响亮的啼哭,惊醒了发呆的众人,一个接生婆一路大喊大叫的冲出来,脸上的表情像是捡了宝一样,“恭喜大王!恭喜大王!是个小王爷!母子平安……” 朱宣圻大喜过望,守候的其他人也长出了口气。那些来“开会”的鸟类好像也被这喜悦的气氛所感染,全部欢叫起来,这下子,整个王府的空间全被各种鸟鸣充满了。

“恭喜大王!此乃百鸟朝王,天降祥瑞也,小王爷定是圣人转世!”一个机灵的老道士立刻开始猛拍朱宣圻马屁,清醒过来的众人也随声附和。

这场大自然的奇迹把整个成都府的人都惊动了,大家争先恐后的跑到王府附近去观看,王府周围的茶馆酒店开始暴满。四川巡抚、成都知府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朱宣圻的朋友,全都赶来道贺。

隆庆三年十月十日(公元1569年11月25日),北京紫禁城,金銮殿。

“各位卿家,朕与皇后昨夜俱得一相同怪梦。今日请众卿议议,到底主何凶吉。” 隆庆皇帝朱载堉今天大清早就把一干重臣叫来,大臣们还以为有什么大事,没想到却是叫他们解梦。两个人做相同的梦,这倒是听说过,双胞胎就经常有做相同的梦的情况,也不是什么很不得了的事。不过当今皇帝和皇后做相同的梦,却是第一次,大臣们的好奇心被提了起来。

据隆庆皇帝说,昨天晚上他和李皇后的怪梦内容是:京城被笼罩在一片黑暗的阴云中,突然有只巨大的五色神鸟背负日月飞来,神鸟的翅膀扇动之处黑云立即消散,神鸟在空中上下翻飞七次,将黑云全部驱散。朝北方高鸣数十声后,向西方飞去,最后这只神鸟消失在四川上空。隆庆皇帝和李皇后醒来后都觉得非常蹊跷,就请来大臣们商量。

大臣们讨论了好一阵,最后终于统一了意见。最后,大学士张居正代表大臣向隆庆皇帝回答:“启禀皇上,臣等以为,此乃瑞梦无疑。日月当为明,黑云当为乱,神鸟背负日月,驱散黑云,必是克祸定乱,拱卫大明之意;而没于西蜀,则是此人当应在蜀地。昔日,周文王夜梦飞熊而得太公,则有周室八百季;唐太宗夜梦黑虎而得卫公,方使万国朝长安。今日,天祚大明,挺受英杰,皇上此梦可谓上上大吉。臣等以为,现应喻令西南各地官府,尽早访得此人。”

几天以后,一份四川巡抚发来的六百里加急奏折送到了隆庆皇帝手里。奏折里详细说明了出现在蜀王府的奇观,这个“祥瑞”事件毫无疑问的被大臣们与皇帝皇后的异梦联系起来,大臣们兴奋的一致认为,异梦中的神鸟最后是消失在四川上空,那肯定就是投生到蜀府,在加上“百鸟朝王”的“祥瑞”是出现在第二天,所以这个婴儿一定是神鸟转世,认为他肯定是天降的圣人。这个消息着实让隆庆皇帝和李皇后高兴的不得了,那些在京的“大闲”们连连上表奉承不提。

婴儿满月后,蜀王按照皇室的规矩向皇帝请名。经过商量,大伙认为既然是神鸟转世的婴儿当然不能用宗室贯用的名字,原来定的“奉镔”肯定的改,而梦中的神鸟身俱五色,又有百鸟来朝,这只要传说中的凤凰才会这样,又因为隆庆皇帝和李皇后对神鸟那对散发着强光的翅膀印象极深,最后决定起单名为“翼”,表字“凤起”。哥哥的名字变了,后来同胞弟弟“奉锟”的名字也只好跟着改为“羽”,表字“鹏程”。所以,这两兄弟的名字在所有的宗室子弟中是最独特的,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了。

朱翼的出生,的确非常有传奇色彩,他诞生时出现的神秘现象在当时是被视为“祥瑞”, 而且更蹊跷的是,在他诞生的前一天,隆庆皇帝和李皇后的异梦,更使他的诞生充满了神秘色彩。

当然这种“天人感应”的说法被后世一些学者识为迷信,但是当时看到这件事的有几万人,而且连一些外国的商人、传教士等人都看到了,这些都是有记载的,如果只是用迷信来解释未免也太牵强了,这个被称为“百鸟朝王”的事件因此成为最著名的神秘现象之一。这件事直到20世纪才由谨仁皇帝等人解释出迷底,谨仁皇帝(谨仁皇帝的事迹参见“灭日屠美”老大的《战火帝国》,首发中国铁血主义研究社论)本人是位动物学家,他对这个神秘现象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在以前,帝国自己的科学家们因为尊敬自己的皇帝,当然不会去触碰这个禁区,而外国的科学家想到“二圣龙潜之地”做实地考察,那更是连窗都没有,别说门了。谨仁皇帝当然不会有这些顾虑,他说干就干,带着一帮子科学家跑到蜀王府(已经改为“二圣故居”)实地考察,又找到很多当时的记载。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得出了结论:“百鸟朝王”却有此事,当然不是什么“天人感应”,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自然现象,是鸟类在迁徙的途中突然遇到高空寒流而在中途休息,而蜀王府的房屋结构是很保暖的,再加上府里的食物比较多,所以大量的鸟类降落在王府躲避寒流,以至于发生这种现象。至于恰巧赶在义祖临盆的时候飞来,这只能是巧合。

关于穆宗皇帝和李皇后在义祖诞生前同作“异梦”的说法,后世有外国学者和部分国内学者认为是牵强附会,非常荒谬的迷信,但是帝国皇室和国内的大多数学者一口咬定确有其事,并且翻出大量的资料来证实,反对者的确也拿不出更有力的证据,当然也就一直没有推翻他们认为的“荒谬的迷信”,不过民间对这些人的反对很不以为然,他们更希望自己的英雄与众不同。笔者认为从理智的角度上说,“异梦”是不是真的有,的确是只有天晓得。但是从帝国大众的心理考虑,接受这种说法也是十分正常的。

朱翼由于这些事件的影响,使他在宫中、朝中都受到格外的青睐。尤其是隆庆皇帝和李皇后更是想当然的认为,既然神鸟在转世前给他们托梦,当然是与他们有缘,说不定还是托他们关照呢。在朱翼满周岁后,隆庆皇帝立即下旨,让蜀王夫妇带着儿子进京。说来也巧,正在哇哇大哭的小朱翼一看到隆庆皇帝夫妇马上就破泣为笑,显得和他们尤其是和李皇后特别亲热,这更坚定了李皇后的想法。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是太子和亲王,要是再培育个“圣人”,那不是空前绝后的美事吗?想到这些,李皇后全身都激动的发抖。在“养育圣人,名冠青史”的巨大诱惑力下,李皇后悄悄向隆庆皇帝提出准备收朱翼为义子的打算,正好隆庆皇帝也是早有这个想法。

隆庆皇帝立即向蜀王夫妇提出准备收朱翼为义子,并且希望朱翼在三岁之后能每年送进京住半年,蜀王夫妇看到皇帝皇后这样喜欢儿子,当然也巴不得啰。为了方便朱翼的来往,隆庆皇帝还给了他一个无需奉诏,可以随时进京的特权,后来朱羽也跟着沾光从万历皇帝那里得到了一样的特权。

隆庆皇帝朱载堉于公元1572年5月驾崩,太子朱翊钧即位,诏改翌年为万历元年(1573),为隆庆皇帝上庙号为穆宗。登上皇位的万历皇帝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政务由穆宗皇后及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主持。穆宗去世后,阁臣张居正与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相结纳,冯保一向与首辅高拱不搭调,在太后面前诉说高拱擅权欺君,轻慢圣母。于是太后下旨,将高拱逐出朝堂,由张居正接任首辅。从此,李太后与万历皇帝“内任冯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

出于对朱翼的重视,而且万历皇帝对这个生有“瑞祥”的堂弟也非常感兴趣。于是,李太后和万历皇帝下旨在宫廷里给朱翼拨了一座院子,以便他进京时居住。这个举动在以前是没有先例的,先明时期的亲王成年后都必须就藩,不能继续留在宫中,而朱翼却能在宫廷单独拥有一座院子,不能不说是殊恩。即使后来朱羽也有可以随时进京的特权,但是在宫中也没有住处。

——序章完

阅读晨曦帝国-新明的曙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晨曦帝国-新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