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公务员》

第9章 辛酸经历1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九章 辛酸经历(1)

徐巍知道还有下文,便配合着说:“难道她不是考进来的?”

“绝对不是!她肯定是靠关系进来的。这个我早知道了。”高峰的态度坚定如我党的特区政策,五十年不变。

“赵蕊蕊报考的职位,条件苛刻,要求本科学历,身高1米68以上,还要钢琴八级,英语六级,这分明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最终符合条件报考的也只有她一个人。按照有关规定,报考人数少于招募人数3倍的职位是要撤消的。结果呢?那个职位照样保留,她在毫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顺利入职了。”高峰说起别人的事情,如数家珍。

“这个我倒是没有留意……”听到此处,徐巍也有点相信了。官场上的事就像某体育用品的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

两人又经过一番讨论,徐巍终于彻底认同了赵蕊蕊乃局长千金而且靠关系入职的定论,因为事实摆在眼前――无故缺席两周还能若无其事地参加入职培训,绝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的权利。不过,人家堂堂千金大小姐,美若天仙,而且根据报考条件可以推论此女多才多艺如《诗经》里记载的先秦农民,既能种桑养蚕、纺麻织丝,又常练习武功、打猎捕兽。这类一等一的珍稀物种愿意屈身公安局当一个小科员,实在是难能可贵。

为了实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科学搭配,以便劳逸结合,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学校在军训中穿插了文化课程。而第一课,自然是每个新警必须熟识的《人民警察法》。这是第一部献给人民警察的法律,也是最能体现警察与一般公务员区别的法律。

因为是第一课,大家都比较准时。讲授《人民警察法》的是一个年轻的老师,姓范。在中国教育界,年纪大代表资格深,一个老师受尊重的程度往往和年龄成正比。因此在大多时候,老师的“老”可以独立出来,作为形容词,意思是“老的师”。

这位“年轻的师”没有年龄的筹码,自觉讲话不够杀伤力,便卖弄学问以求树立权威: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世界上最早的警察制度产生于欧洲,后来得到广泛认可,各国争相效仿。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警察制度作为‘良法美政’被引进。所以,警察严格来讲属于舶来品。”

范老师在一大堆废话中掺杂了一点小小的幽默,说完后顿了一下,意在给学生们留个笑的时间。学生们才识浅薄,不知舶来品为何意,找不到笑的诱因,以为老师留空档是要大家鼓掌,于是掌声四起。

范老师不曾料到一个小幽默会引得掌声雷动,也陪着点头鼓掌,心想大学生果然不同,文化素质就是高。如此证明了幽默与搞笑之间的确有区别,搞笑只能引发笑声,而幽默,则可以引起掌声。想到这里,他不禁对自己的授课水平越发欣赏起来。

他受到鼓舞,继续卖弄:“时任苏州知府的何刚德在《客座偶谈》中指出:‘庚子(1900)以前,中国无警察也,余到苏后始创。’因此有一种说法,中国警察由何刚德创办。到了1905年,光绪建立了‘巡警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专职警察机构正式成立。”

高峰对范老师讲的舶来品毫无兴趣,遂建立新话题,引诱徐巍:“我听说赵蕊蕊目前还是单身,怎么样,你有兴趣试试么?”言下之意,单身美女就是一件商品,谁都可以去试。难怪人们常说,女人如衣服。

阅读考上公务员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考上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