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

第二十二章 一国民心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到了书房楚名棠阴沉个脸向苏巧彤微微颔示意对楚铮冷冷说道:“今日早朝有近三成官员晚到你可知为何?”

楚铮莫名其妙官员早朝来晚关自己什么事了?

“据这些官员所言皆是因其子受人蛊惑要去北疆抵御突厥还需要双亲立字据因此回府吵闹至半夜”楚名棠盯着楚铮“据说此事是由你而起?”

楚铮明白了不由苦笑声连连没想到自己一句推诿之言竟会在京城惹出那么多事来。

楚名棠听楚铮说了此事缘由微怒道:“铮儿你在军中虽只是个中级将领但却是为父之子不知有多少人在暗中关注你一言一行都会引来诸多猜测岂能这般信口开河。”

楚铮俯道:“父亲说的是孩儿知错。”

楚名棠问道:“军中已有多少人愿去北疆?”

楚铮小声说道:“已有一万余人。”

楚名棠一惊道:“胡闹!禁卫军肩负京城防务重任千人以上调动都需兵部上奏经朝议后方能许可你居然挑动了上万人。”

楚铮叫屈道:“父亲孩儿绝无此意。孩儿本想让十一营的大部分将士知难而退没想到这些兔崽……人将此事讹传出去才造成这般后果。父亲放心何人造谣孩儿心中有数孩儿这就去将这几人拿下命他们到禁卫军各营赔罪。”

楚名棠冷哼一声道:“军中散布谣言可是重罪此事闹得如此之大如何还能遮掩那几人担得起吗?”

楚铮想想也是他虽对许唯义和冯远等人一肚子火但也不愿他们因此被治罪。

苏巧彤在一旁忽道:“楚伯父小女子觉得公子此举反而是件好事。”

自从知道了苏巧彤的身份楚名棠对此女又看重了许多闻言问道:“苏姑娘此言何解?”

苏巧彤却反问道:“小女子想请教楚伯父历朝历代一国之强盛最根本的是什么?”

楚名棠博学多才也曾仔细思考过这问题他沉吟良久道:“本相年轻时曾认为国之强盛明君、贤臣与良将缺一不可可如今细想来总觉得未必全对不知苏姑娘有何高见。”

苏巧彤嫣然一笑道:“小女子认为是民心。”

“民心?”

“不错。楚伯父所说的明君、贤臣可保吏治清明使百姓安居乐业良将则镇守边疆抵御外敌来犯如此自然赢得民心所向。可纵观青史三者齐备又有几何?何况这三者皆高居庙堂之上只有区区数十人而天下百姓何止千万计。就算是在军中边疆大营姑且不论禁卫军内官宦子弟亦不过十之一二大都出自寻常百姓家。故说民心向背实是国之根本如东汉末年民不聊生……”

苏巧彤滔滔不绝将前世中学政治课本内的一套东西搬了出来只是将一些专用名词给换了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成了世家利益决定朝廷大臣。楚铮听来自然是毫无新意只是心中有些郁闷这些理论他原本准备等这几年离京历练后再在父亲面前卖弄的现在倒好让苏巧彤给抢着说了。

楚名棠却是越听越心惊苏巧彤所言都是他闻所未闻自己多年来一些模糊的想法在这女子口中说来条理分明有论有据直令他茅塞顿开精彩之处楚名棠更是不禁击节叫好。心中暗想此女实有经天纬地之才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离开赵国若不能为己所用定以雷霆手段除之。

苏巧彤最后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结束语只觉口干舌燥。楚铮却道:“苏姑娘说了这么多怎么还没说到正题究竟如何解决眼前之事?”

苏巧彤知楚铮存心拆台白了他一眼。楚名棠喝道:“铮儿巧彤方才所说极其有理你可要谨记于心。”

楚铮闷声应道:“是父亲。”

苏巧彤大感解气笑道:“楚公子方才小女子只说了民心所向乃国之根本。但仅此自然远远不够。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女子觉得正因秦赵多年对峙加上北疆又有胡蛮在侧两国贤臣名将才层出不穷。小女子在秦国多年觉得秦国尚武之风极浓无论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其子弟都对从军颇为踊跃今日看来赵国亦是如此。难怪中原四国数百年来都是秦赵争锋南齐和东吴只能偏安江南从未踏入江北半步。如今北疆突厥来犯大赵朝野上下都明白家与国何为重之理因此楚公子一句无意之言竟能让上万禁卫军将士愿与之北上抗敌此乃民心所向不论将士还是家中双亲其拳拳报国之心可嘉不可损之丝毫。”

楚名棠点头道:“有理。可愿去北疆之人过万就算本相许可朝议时恐怕也无法通过。”

苏巧彤道:“自然不必去如此多就由楚公子从中选拔出三千将士只相当于禁卫军一营官宦平民子弟各半随公子一同北上。此事无需借用朝廷名义只以个人意愿而朝廷则应对此大力宣扬。”

楚名棠摇头道:“此举本是大违军纪不追究其罪已是宽容之极如何还能大肆张扬。”

苏巧彤一笑说道:“小女子有一事向楚伯父禀报。”

“苏姑娘请说。”

“前段时日小女子随公子从南线归来现突厥入侵之事已经传遍大赵境内各地官员却对仍对此遮遮掩掩以致民间流传尽是些猜测之辞其荒唐之处让人忍俊不禁。另因北疆战事地方官员不通报原因却征比往年多了近三成的粮百姓怨言已起。”

楚名棠皱眉道:“当真如此?征粮乃不得已之事但民间谣言四起……看来本相过于注重朝堂忽略民间之事了。”

“楚伯父乃一代贤臣关注百姓疾苦但一人之力终有穷尽时难免会有疏忽之处。下面的那些官员可能认为此事不足为虑却不想百年前胡蛮入侵中原屠戮百姓之事在民间仍记忆犹新闻北疆又有战事难免有些恐慌。若不加以疏导万一北疆战事有何闪失民心不定百姓动荡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楚名棠深以为然两眼看着苏巧彤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小女子认为突厥入侵之事与其让百姓胡乱猜测抱怨不如由朝廷出面张榜告知民众真相激起其同仇敌忾之心更要让他们明白将士们沙场杀敌并非是为君王效命博取功名而是保家卫国为了大赵千千万万百姓为了他们的父老乡亲安危而战。”

楚名棠一击掌:“说得好。”

苏巧彤瞟了楚铮一眼道:“楚公子此次无心之失引来上万禁卫军自愿奔赴北疆其中不乏官宦子弟犹为难得。据小女子所知赵国世家与平民之间虽不能说水火不相容但世家子弟欺压寻常百姓之事处处可闻百姓心中不满日益加深。小女子方才提议三千禁卫军将士中官宦平民子弟各半正可在此事上大做文章公子出征后朝廷想法将此事昭示天下着重于官宦子弟弃京城富足安逸不顾置生死于度外去北疆冰天雪地中与平民子弟并肩作战抵御突厥……嗯还是称之为胡蛮吧百姓心中应对其更为熟悉和痛恨。如此双管齐下既可让赵国百姓关心北疆战事亦可缓解他们心中不满日后朝廷无论征粮还是招兵定能事半功倍。”

楚名棠长叹一声:“巧彤此举真是高明之极不过若只是张榜告示恐怕不足以让百姓明白此中道理。”

苏巧彤轻笑道:“张榜告示确是呆板了些多数百姓尚目不识丁若只听人口述到后来不知又会出何传言。小女子有一法招十数名能言善道之人将张榜告示之事以唱戏的形式表演出来不知楚伯父认为如何?”

楚铮暗叹:得从此后世梨园祖师不会再是唐明皇而是苏巧彤了。

楚名棠有些茫然道:“唱戏?”也难怪楚名棠不解此时戏剧的形式尚未出现各大世家有何喜事最多召些美貌女子边舞边吟唱些诗句而已。

楚铮插嘴道:“父亲此事巧彤曾对孩儿说过孩儿亦觉得大有用处。”楚铮自然也知道宣传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在战时一部上佳的影视剧可以激起全体国民的漏*点。

两人向楚名棠详细介绍如何编出一个剧本尔后分配各个角色如何上台表演。道理其实很简单楚名棠一听便明白了楚铮和苏巧彤更是熟门熟路你一言我一句瞬间便编出一个剧本来:一位朝廷大臣之子听闻北疆胡蛮来犯抛下已有身孕的妻子毅然从军夫妻临别对白更是煽情得楚铮都想吐:如果为夫战死在沙场孩儿长大成*人后请夫人告诉于他你父亲乃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为大赵的安危百姓的安乐为父死而无憾……

但这毕竟是这世界开天辟地以来第一部剧本楚名棠听了不禁连声赞好说道:“此事就此定下铮儿下去后即刻招募人手排练……是叫排练吧排练娴熟后为父定召集满朝文武前来观看。”

楚铮苦着脸道:“父亲孩儿后日就要起程赴北疆仅挑选三千禁卫军将士之事就够孩儿忙的了哪还有此空闲。这上万将士中恐怕有不少认为父亲只是让孩儿北疆历练此行未必会有性命之忧似这等人孩儿一个也不要。”

楚名棠哼了声道:“这等投机取巧之人哪朝哪代都不会少。铮儿自古有云慈不掌兵你既是一军领沙场之上有异动者杀无赦就算他是方家嫡系子弟亦是如此朝中自有为父替你做主。”

楚铮躬身道:“孩儿谨记父亲之言。”

楚名棠看了眼苏巧彤沉吟片刻道:“巧彤那此事只好就交于你了。”

苏巧彤裣衽一礼:“小女子遵命。”

“不过方才所编此戏纯属杜撰可否另排几出?我朝历代英雄辈出其事迹在民间流传甚广。你二人可到御前史官处查询挑选些真实战事但姓氏必须隐去。”

楚铮暗赞父亲果然了得这么快便举一反三了笑道:“孩儿知道了不过开国九大世家如今仅余三家方家又历代皆为文臣看来只能以楚王两家为主了。”

楚名棠一哂道:“若论战功郭怀歼灭胡蛮十万大军斩杀其大单于绝不在本朝任何一人之下你二人可把他也捎上免得他人说我楚家心胸狭隘。”

战争的宣传机器轰隆隆地开动了楚铮暗道忽又想起一事道:“父亲此举乃前人所无巧彤忙碌一月也只可让京城中人看到。不如由吏部和礼部同命各县选派十人至京在京中排练娴熟后再回各地在半年内力争使大赵多数百姓看到此戏。”

楚名棠点点头道:“此事明日上朝为父便吩咐成奉之等人着手去办。”

苏巧彤说道:“楚伯父小女子认为戏中女子需要由女子来演朝廷传命应特地提及此处。”苏巧彤前世最为反感男性花旦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就起鸡皮疙瘩既然自己开创了戏曲先河定不让再有此事生。

楚名棠方才只觉新奇未曾考虑到此处此时闻言有些犹豫赵国男女之防虽并不甚严但在大庭广众之下非亲非故的青年男女同台而立并以夫妻相称的确有些过份了朝中一帮儒家弟子不知又要怎么说了。

楚铮明白苏巧彤的意思也道:“父亲巧彤之言有理。此戏需逼真才可感动世人试想一大男人在台上做娇娆女子状恐怕台下之人未看就已先笑翻了。”

楚名棠叹了口气道:“这样吧苏姑娘先将此戏尽快排练出来等到朝中大臣们看过后再做决断。”

楚名棠踱了几步忽道:“铮儿你先下去为父有话要问巧彤。”

楚铮知父亲不会无缘无故便召苏巧彤至此无奈地说道:“孩儿遵命。”

楚铮走后面对着当世第一权臣苏巧彤心中着实有些不安秦王虽是一国之君但他对自己存有爱慕之心在其面前倒也能应付自如。可在楚名棠面前苏巧彤自觉一无所恃秦国天机阁内关于这位赵国太尉的资料整整放了几大柜子苏巧彤曾详细看了不下数十遍此人从一楚氏旁系贫家子弟官至太尉之职掌控赵国朝政大权杀伐决断心狠手辣除了有些惧内外几乎没有任何弱点。也许他才是当世真正的枭雄楚铮与之相比终究还是稚嫩了些。

楚名棠坐了下来说道:“苏姑娘本相久闻西秦兵马大元帅薛方仲有一义女才华绝世深得秦王器重以弱冠之年便执掌天机阁只是没想到还会与你有见面之日。”

苏巧彤干笑道:“楚伯父过奖了。”

楚名棠摇头道:“本相所说绝非过誉之辞。苏姑娘应知本相生平宏愿便是灭秦齐吴三国使中原重归一统自任太尉以来本相派往西秦共七批细作一百二十二人却仅有一十三人生还。整整三年与一人较量从未占过上风实是本相生平仅有之事。”

苏巧彤小心翼翼地说道:“楚伯父秦不同于赵昔日世家余孽时刻不忘刺杀秦王因此天机阁眼线遍布咸阳城任何外来人士都难以隐藏而非仅小女子之功。且小女子费尽心机仍让这十余人逃出咸阳城还带走了秦国东线各级将领名册说起来还是小女子输了一筹。”

楚名棠微微一笑道:“此事怕是苏姑娘有意为之吧当时本相真正想要的是秦国东线兵力部署详图那些人带回的却是张仿制的是否出于姑娘之手?”

苏巧彤松了口气轻笑道:“楚伯父果然看出来了方才小女子还不敢提及此事。”

楚名棠目带赞许之色道:“此事本相若还需苏姑娘暗中提醒那真可算完败于你之手了。”

苏巧彤道:“楚伯父雄才大略无论运筹于朝堂还是决战于沙场皆从未遇敌手小女子只在雕虫小技之处略有所得与伯父相比实是望尘莫及。”

“于小节可观大处苏姑娘过谦了”楚名棠神色忽变得肃然说道“不过本相有一事始终不明白苏姑娘秦王可给予你的远胜铮儿只要你愿意荣华富贵垂手可得又怎么会钟情于乳臭未干的铮儿?毋要再说你本是平原城人氏这等话本相是不信的。”

苏巧彤心中咯噔一下这应是楚名棠对自己最后的考验了也是最紧要的一次。楚铮杜撰自己乃是他儿时在平原城的旧友原本只是说给柳轻如和武媚娘听的没想到苍乐山之事突然败露柳轻如无奈之下只好将此告知了楚名棠夫妇。但要取信楚名棠又谈何容易楚名棠若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就算编得再怎么天衣无缝也无济于事。

苏巧彤低着头心思飞转忽然心头一动:楚夫人上哪儿去了她今日应该并未出府以楚夫人对楚铮的疼爱楚名棠训斥楚铮她应该在场才是莫非……

苏巧彤偷偷瞥了一眼只见书房内室之门挂着门帘心中顿时有了数坦然一笑道:“楚伯父小女子身世之事楚公子亦是一片苦心他如何说小女子也就如何应了。”

楚名棠有些意外没想到苏巧彤径直就承认了不由冷哼一声:“果然不出本相所料那你既是深得秦王宠爱为何要来我大赵?”

“秦王确是欣赏小女子之才更愿立小女子为妃。身为一女子又有何权来选择西秦女子二八年纪便可成婚小女子年已十九先前多次拒绝入宫各般借口都已用尽眼见再也无法推脱便找了个借口前来赵国只想拖一时是一时。”

楚名棠问道:“那你究竟为何不愿进宫?”

苏巧彤苦笑道:“楚伯父对小女子想必有所了解应知小女子虽是薛方仲义女但本是一个山村孤儿一入宫门深似海以此身世在宫内如何处之?秦王愈是宠爱愈会招人忌恨何况历朝历代对后宫涉政极为忌讳义父薛方仲亦因此对小女子极具戒心。至于荣华富贵楚伯父认为小女子会贪图这些吗?”

楚名棠想了想道:“不错以你之才定是期望能大展宏图不会甘心只用于嫔妃之争。可这也不足以说明你为何要委身于铮儿况且你也该知铮儿未必能立你为正室。”

苏巧彤轻叹一声道:“此事说来极为玄妙楚伯父未必会相信。若要怨只怨上苍为何让小女子生在了秦国而非大赵。”

这句话说得没头没脑楚名棠不解道:“苏姑娘此言何意?”

苏巧彤双目茫然轻声道:“楚伯父可否相信缘分这一说?”

楚名棠寻思片刻皱眉道:“‘缘’之说似是佛家的言论吧本相略有耳闻。”

“小女子方到京城便遇上了楚公子初次相见竟感心头悸动觉得此人备感熟悉只是当时心中仍存敌意未曾细想。到后来二人斗智斗谋日子久了一颗心儿竟似系紧他了也许这便是前世的缘分吧。”说着说着苏巧彤声音愈加低微最后几乎细不可闻。

楚名棠冷笑道:“似你这般所言此事也太过儿戏了吧。”

苏巧彤直起了身子道:“楚伯父两情相悦是没理由可讲的。当年您只一个贫家子弟夫人身为王家长女身份之尊世间无几人可比拟却偏偏倾心于楚伯父在外人眼中亦似不可理喻。”

楚名棠一怔细想一番确有些道理当年他与郭怀只是两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夫人为何会喜欢上自己楚名棠直至今日仍有些不解。

楚名棠沉吟片刻道:“苏姑娘以你之言是为情而留在大赵可恕本相直言据本相所看铮儿身边几个女子中他对你并无特别之处至多持平而已这又作何解?”

苏巧彤一惊随即心中一酸居然连楚名棠都已看出了这点。

楚名棠盯着苏巧彤看她如何能自圆其说。不料这女子竟垂小声抽泣起来哽咽着道:“楚伯父是在取笑小女子厚颜么?”

楚名棠并未为其所动淡淡说道:“本相并无此意只是对此不解罢了。”

苏巧彤拭了泪道:“小女子对此亦是心知肚明。可那又如何公子为了小女子之事已经倾其所能何况轻如姐和敏公主与公子相识多年小女子至上京城不过数月又有何资格与之相争。”

楚名棠一哂道:“此言在他人说来倒也有些道理可苏姑娘你又岂是甘居人下之辈?”

苏巧彤轻声道:“楚伯父此言乃是针对世间男儿可女子的心头最重的仍是一‘情’字纵使有经天纬地之才到头来难道也能封侯拜相不成?”

苏巧彤口口声声咬定一个“情”字楚名棠一时也无计可施冷哼一声道:“铮儿这毛头小子胆大包天行事不顾后果你若真倾心于他可算异数了。”

内室突然也传来一声冷哼声音虽小但苏巧彤一直留心着又见楚名棠忽神色有异不由暗想楚夫人果然在里头便说道:“伯父对楚公子之评价差矣。小女子在西秦可以说目无余子从不服人没想到来到赵国遇见公子后居然步步受制足以说明公子之能。”

苏巧彤忽含泪带笑道:“小女子听说世间为人父母者眼中自家孩儿总是最好的唯有像公子这般天纵奇才却例外楚伯父内心虽亦承认楚公子之能但平日却总捡其不足之处加以训斥致使公子在楚伯父面前噤若寒蝉此般心态颇有玩味之处。”

楚名棠有些尴尬连咳数声正待开口只听一阵笑声传来楚夫人从内屋走出说道:“巧彤说的极是别家孩儿若有出息其父母定以之为荣唯有老爷对铮儿百般挑剔妾身亦早已对此不满。”

苏巧彤起身裣衽道:“参见夫人。”

阅读楚氏春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楚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