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

第38章 傲偏位面38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罗兰认为,上一次在梅里顿见到威克姆,正是威克姆最“降智”和“掉价”的时候。

他一上来就求合作,要求罗兰把手里的“公路收费权”收益分一半给他,还曾出价一千镑交换——

哪怕用脚趾头思考,罗兰也不可能答应这种“合作”。

难道威克姆真的认为她如此无脑、如此轻信,还是“龙傲天”们心中根深蒂固地认为女人都没有持有有价证券的能力?

但是威克姆的这种“失态”好像只是一时的。

她第二次再见到威克姆的时候,威克姆已经恢复了正常。

他再也没有提“公路收费权”的事,仿佛那件事既然已成定局,无法改变,他就完全抛诸脑后,不再去想了。

“贝内特小姐,去布莱顿吗?”

相反,威克姆极力向她推销“布莱顿”这个“夏日度假计划”。

“布莱顿是个好地方。小姐,你一定会喜欢。”

在罗兰明确表示没有兴趣之后,威克姆依旧反反复复地劝说。

“亲爱的贝内特小姐,布莱顿拥有这个位面里最好的海滨浴场——”

他压低声音,凑在罗兰耳边:“你是不是到了这个位面就再也没有游过泳了?”

罗兰:的确如此。

在这个位面,阳光、沙滩,在海水里轻快自如地游泳……听起来就好遥远。

“布莱顿有专门给女性提供的海滨浴场1,在那里,你们可以穿上长裤长袖的泳衣下海游泳……”

威克姆的眼光上下打量罗兰高挑健美的身材,眼神似乎很享受。

“……比基尼是肯定穿不了的,但是,下海享受一下清凉,绝对可以做到。”

罗兰好笑地望着威克姆:“先生,是您自己想去吧?”

她正告这位“竞争对手”:“对不起,我是真的没空,夏天只能待在朗博恩。不过我相信,您即便独自在布莱顿,也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赢得位面里外的好感的。”

她希望威克姆趁早去布莱顿,不然的话去美洲也行,总之走得远远的,越远越好。

可出奇的是,继威克姆之后,竟然有好多人,一起出面劝说罗兰去布莱顿。

他们都是和威克姆没什么关系的人:菲利普斯姨妈、驻扎梅里顿的某位军官和他的太太……最后甚至是基蒂。

基蒂从起居室桌上堆着的书稿之间抬起头来,望着罗兰说:“亲爱的妹妹,我们这么辛苦,夏天是不是应该去哪里放松一下?听说布莱顿不错,有海……”

罗兰只能回答她:“等我们把书稿都完成了再决定吧!”

为此,罗兰还在露娜面前抱怨了一回布莱顿。

“人人都说那里的海滨浴场好,我却只想留在朗博恩,这是怎么回事?”

小猫咪闻言,突然就炸了毛,弓着背跳了起来,尖声问罗兰:“布莱顿?人人都想邀你去布莱顿?”

这只可爱的经纪猫问着问着就有点失神:“兰兰,有点可惜……要是上次你遇见达西先生的时候,就让他帮你拉一下票就好了。”

罗兰:“你这么说……难道我的‘必走剧情’会发生在布莱顿?”

露娜扬起两只小爪子,捂着嘴使劲摇头。

“不,兰兰,布莱顿只是过程,不是结果……”

说完这一句,露娜就放下了两只小前爪,喵喵叫着跑去床下喝水去了。

罗兰一直盯着露娜,还想再问她两句什么。

谁知小猫喵喵地喝完水,跳到罗兰怀里撒娇。罗兰唤它几声,它却始终没有再回复。

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小时,罗兰突然想到了什么,撸猫的手倏地停下来。

“露娜,你不会是……”

剧透的后果是被驱逐出位面,她的经纪人不会就因为刚刚说的那一句话,就……

怀里的小猫:喵喵喵喵喵……

罗兰:……

布莱顿只是过程,不是结果?

——这是什么意思?

但是经纪人离开位面已经既成事实,罗兰无论如何都要在位面里坚持下来。

罗兰婉拒了一切邀她前往布莱顿的请求。

刚好她也确实分身乏术,答应出版商的书稿完成在即,罗兰和姐姐们从头到尾整理了一遍之后,终于定下了最终稿。

将样稿一张一张全部都整理好之后,罗兰打算亲自跑一趟伦敦,去见一下出版商斯科特尔先生。

这时机却一点儿也不巧。

在贝内特姐妹们完稿的第二天,加德纳夫妇来了朗博恩——原本他们约好了要带伊丽莎白去湖区。现在行程有所改变,目的地变近了,成了位于德比郡的峰区2。

“什么,外甥女儿要再去一次伦敦?”

加德纳先生很惊讶,立即与太太商量,要不要他们立即返回,先等罗兰在伦敦的事都办完了之后,再重新上路去度假也不迟。

“谢谢舅舅,但是真的不必为我而麻烦。”

罗兰赶紧感谢舅父母的好意,但是舅父母的行程已经缩短了一次,再为她耽搁两天,岂不是约等于没有了?

“我会请菲利普斯姨夫送我前往的。”罗兰告诉舅父母。

她没忘了和伊丽莎白对一下暗号:“莉齐,你可千万别忘了,要大摇大摆地走到某人的面前……”

某位先生的家,彭伯利庄园,就在德比郡。

伊丽莎白莞尔一笑,然后摇摇头,说:“那些都只是一时意气的玩笑话罢了。如果真能在德比郡见到他,我想,我们应该能心平气和地相见……没准还能成为朋友……”

罗兰撇撇嘴,心想:那位先生期望的可绝不止是成为朋友。

不过那是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的双向选择,除非他们两人情投意合,否则这桩婚事也成不了——

这些她就都没法儿再操心,要靠当事人自己去努力了。

伊丽莎白和加德纳夫妇出发一周之后,罗兰和菲利普斯姨夫一起,前往伦敦,拜会出版商斯科特尔先生。

她那本“农书”的样稿,已经事先寄给了斯科特尔先生。她这次去伦敦,是特地为了当面听取他的意见,商量出版事宜的。

和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西蒙·弗莱彻先生。

这位见习教士说是要前往伦敦,拜会他的老师。

一路上,菲利普斯先生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弗莱彻先生聊天。

两人刚巧谈到弗莱彻先生的履历,菲利普斯先生惊讶地问:“原来您的老师竟然这么有名?”

此前罗兰也对弗莱彻先生的履历一无所知,直到今天她才听说:弗莱彻先生竟然师从上一任格洛斯特大主教,这位主教,如今是国王身边最重要的高级顾问。

“失敬失敬,弗莱彻先生,”罗兰吃惊不已,“我们都不知道您……”

菲利普斯先生也忍不住感慨:“有您这样的师从经历,又何必到朗博恩这样的小村子里做一名普通的见习教士?”

“事实上,我正是应恩师的要求,前往朗博恩应聘的。”

罗兰和菲利普斯姨夫都惊讶万分地听弗莱彻先生详述:他到朗博恩来,正是为了看一看英格兰农村的真实情况,农业的发展、佃农的负担、识字率、道路修建和城市化对乡村的影响……

“贝内特小姐,感谢您,您在朗博恩所做的一切,对英格兰别处的乡村都很有借鉴意义。”

弗莱彻先生表示,他在朗博恩深受启发。

“见到恩师以后,我会向他提起朗博恩在这短短几年间发生的变化,也会向他详述您的各项举措……您真是一位非常有创见的女性。”

“不敢当——”

罗兰微微羞红了脸蛋:她其实只是……擅长种田而已。

“希望不久的将来,就能再次见到您!”

分别的时候,弗莱彻先生脱下帽子,郑重向罗兰行礼。

告别弗莱彻先生之后,菲利普斯姨夫带着罗兰,在奇普赛德街暂住一宿。罗兰越好了去拜访出版商的日子,正是翌日。

刚巧这天菲利普斯姨夫需要在伦敦拜访几位客户,于是罗兰与他约定了在傍晚时在奇普赛德街会合,一起返回赫特福德郡。

来到查令十字街的书店,前来应门的不是上次罗兰见到的职员,而是一位上了点年纪的妇人。

这位太太看起来慈眉善目,书卷气质浓厚,出口成章。她自我介绍说是夫姓杨格,刚来出版商手下工作不久,请罗兰多多担待。

罗兰:这位杨格太太,看来还挺适合书店的这份工作的。

到店之后,杨格太太马上将她迎进了书店后面的会客室。在那里,罗兰一面慢慢啜饮杨格太太泡的茶,一面局促不安地等待着。

她不知的出版商会如何决断这份书稿的命运。

如果只是她一个人的劳动成果,罗兰可能还不会这么紧张。

偏偏这份书稿,汇聚了大家的心血:

基蒂承包了这本书里所有的插图,每一份插图,都是她在田地和菜园里,照着实物写生画下来的;

玛丽承包了所有文稿的润色,还帮罗兰撰写了前言和结语,并且校对了所有的文字、注释和索引;

伊丽莎白在亨斯福德郡就已经开始帮罗兰检查拼写,并为她提供了不少建议;

简表面上看来什么都没做,但是这位长姐把一切家事都料理得妥妥帖帖,没让妹妹们有半点后顾之忧……

但现在,罗兰只觉得手心微汗:她可不想让大家的心血付之东流,也不想回到朗博恩的时候看到大家失望的眼神。

随着一声咳嗽,斯科特尔先生出现在会客室门口。

出版商手里拿着的,正是她早先寄去的那份书稿,罗兰用来扎书稿用的粉色缎带也早已拆下来,折成一叠,别在书稿外面的包装上。

斯科特尔先生坐下来,熟练地拆开外壳,露出那一叠厚厚的书稿,他抬起头,面对罗兰:

“贝内特小姐,你的书稿我全部看完了。关于这本书,我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想要请教——”

“上次我们提到过种田方法是否得到过验证的问题。”

“如今我确实看到文稿里提供了一些证据——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吗?”

“真实!完全真实!”罗兰连忙点头。

数据都来自朗博恩的田亩和菜园。除了罗兰本身就有记录数据的习惯之外,朗博恩的佃农们承担了大量搜集数据的工作。

跟随弗莱彻先生学习读写和算术的孩子们有了“用武之地”,将他们在见习教士那里学到的内容直接“现学现用”,用来计算和记录田地的各种信息。

“这就意味着……您的书稿里,还有一小部分内容,还没有来得及得到验证,对吗?”斯科特尔先生温和地往下说。

罗兰的心瞬时往下沉了沉。

这是没办法的事:所有的种田方法都是经过验证的,只是有些是在位面外验证的,在这个位面里,她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自己的田地上完成实验。

“确实……希望您能理解,时间有限……”

罗兰定了定神,让她的话说得镇定而有条理:

“书中所载的大部分种田方法都已经完成了验证,结果数据都附在了书稿里;还有一部分没有完成的,我们都索引去了其他可借鉴的农书,在那些书籍里都能找到为之佐证的内容。”

“而这部分尚未完成的验证数据只需要再有一年,甚至只需要一个季度,就能完成……”

“事实上,我有一个建议。”

斯科特尔先生悠悠地打断了她的话。

“毕竟我的出版社不可能出版一份不完整的书……”

罗兰在心里给自己暗暗点蜡,心说:坏了,出版商估计想要把出版的事往后押了。

谁知斯科特尔先生微笑着继续:“我的建议是,将您所有的验证数据,单独取出来,做成一本附件小册子,小册子可以像杂志一样,定期发布。”

“而您这本解说细致、图文并茂的‘农书’,就能够作为一本指导性的书籍,尽快出版了。”

“这是真的吗?”

出版商出人意料的答案让罗兰一下子从座椅上跳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

“您……您就这么信任我……”

罗兰心里还是有一丝丝的不放心。

“我当然信任您,您是弗莱彻先生推荐来的。他可是在信中向我详细描述了您的种种‘神奇’。”

“您在自家田地上完成的农业试验,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斯科特尔先生将右手放在罗兰那叠书稿上,温和地笑着:“在英格兰其实有很多人,急切地需要这一类的书籍……”

罗兰听懂了出版商的意思,也展颜笑了。

“而图书出版、付梓印刷需要一定的时间。我认为,等到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您也一定得到了更多的验证数据,到时完全可以将其作为附件,随原书一道出售。”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您的积累,我想,在原书再版之前,您还有机会完成五到六次数据验证……”

“您是说,这本书,还会有再版的可能?”

罗兰睁大了眼,双手撑在会客室里的橡木桌面上,殷切地望着出版商。

姐妹们殚精竭虑,投入了无数时间和精力,共同完成的这份书稿,竟然还有一次、两次、三次……出版的可能。

“那当然,贝内特小姐,请您相信我作为出版商的眼光。”

“我还是那句话,在英格兰的土地上,需要这一类书籍的人,还是挺多的。”

出版商将话说到这份上,罗兰再也不能怀疑对方的决定。

她赶紧为自己的“小失态”道歉,重新坐下来。

接着就是授权出版商出版书稿的一系列手续,签署各种文件。

“非常好,”斯科特尔先生将她称赞了一番,“我似乎能感觉到,您是一位出版界的老手了呢。”

“我的姨夫菲利普斯先生是一位律师,他向我描述过出版的流程和各种注意事项。”

“难怪如此。”斯科特尔先生也觉得与罗兰的合作格外顺畅。

“请您先在这间会客室里等候一阵。我另有一些事务需要处理,大约需要过一小时之后,会将所有签署完的文件和协议一起拿给您。”

“您会不会觉得等待的时间太长了?”斯科特尔先生殷勤地询问。

“怎么会?”罗兰转头看看四壁上书架垒着满满的书籍,“在您的这间会客室里,又怎么会觉得时间难熬?”

这是对出版商最好的恭维,斯科特尔先生顿时笑得欢畅,郑重向罗兰行了一礼,这才起身离去。

出版商离开之后,杨格太太进来,又为罗兰奉上了新沏的红茶,和一些小茶点,然后转身出门。

偌大的会客厅里,只留下罗兰一个人。

她起身,准备去书架上取一本书来看,发现自己刚巧站在带有制作方标记的一整排书架跟前。

书架上垒的满满的,都是不同时代的“名著”。罗兰大多久闻其名,却无缘识荆。

罗兰轻轻地笑了:不晓得这是不是制作方借此机会,让她好好“补习”一下诸多名作的内容。

她捧起杨格太太送上的红茶,饮了一口,然后伸手去书架上抽了一本,打开扉页——

她却好像打开了一副流动的画,打开了一个真实的位面,在这个位面里,人物们纷纷行动起来,上演这些栩栩如生的“故事”。

时光似乎悄无声息地停止了流逝。

罗兰像是头一次接触恋爱故事的少女,打开了这些书本就完全停不下来。她捧着这些书本,一本接着一本地往下看。

没有人打扰她,她看完了一本,马上开始看下一本。

在这过程中,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专注了太长时间,也没有留意到,在这么久的时间里,出版商斯科特尔先生压根儿没有出现……

陪伴她的,只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杨格太太推开会客室的门,见到屋子里的情形。

有教养的妇人面上流露出矜持而得意的笑容,上前将桌上那盏饮了一半的红茶收去,换上另外半盏。

等到斯科特尔先生回到会客室里的时候,忍不住望着空空如也的屋子发起了愣。

第二天,一封急信从伦敦去了朗博恩。

紧接着,信件又匆匆被送往德比郡的兰顿镇,送至加德纳夫妇和伊丽莎白暂住的小旅店里。

伊丽莎白看了信立即跳起来,急匆匆地要出去找加德纳夫妇——刚好遇见到旅店来邀请她的达西先生。

“我的小妹妹,莉迪亚出事了……”

伊丽莎白声音颤抖,完全无法镇定。即便有达西先生在旁安抚,伊丽莎白还是不敢相信她看到的事实,半天才说出这一句。

阅读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